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四圣谛

佛陀一生中,在显宗方面转了三次法轮。其中第一转法轮,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境界还不高,所以要从第一转法轮的内容出发。

第一转法轮的内容,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虽然在第一转法轮中,已经有了四谛,但第三转法轮里面,也讲过四谛。比如说,全面解释第三转法轮主要内容的典型论典是《宝性论》,此论中也讲过四圣谛。也就是说,四圣谛不仅是小乘佛教的观点,同时也是大乘佛教的观点。四圣谛在大乘、小乘,甚至密宗里面都会出现,它是学佛的总方案、总框架,所有从小乘佛教到密宗的修行,都不会超过这个框架。

一、总说四圣谛

为什么叫做四圣谛呢?因为四圣谛都是从圣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普通凡夫的角度来讲的。

比如说:从圣者的角度来看,苦谛意味着无常、痛苦、无我、空性;但从普通凡夫的角度来讲,这个世界不是空性、不是无我,有些时候也不是无常和痛苦的。但实际上,世界的确是无常、痛苦、无我、空性的,所以叫做四圣谛。此处的圣者,不一定是菩萨,小乘见道以上的修行人,都叫做圣者。

为什么有四个圣谛呢?首先,除了轮回和涅槃,没有第三个中间地带。所有众生要不就在轮回当中,要不就已经解脱,趋入涅槃了。而轮回又有轮回的果和轮回的因,涅槃也有涅槃的果和涅槃的因,这两对因果加起来,就是四圣谛。

涅槃的因,是“道谛”,也即修道。涅槃的果,是“灭谛”,消灭、断除了所有的烦恼和痛苦,最后剩下的真正面目,就是灭谛。关于灭谛,从小乘到密法的见解都有所不同,此文后面将逐一解释。

轮回的果,是“苦谛”。轮回的因,是“集谛”。所谓“集”,就是招集的意思。因为贪、嗔、痴以及杀、盗、淫、妄等业,会招集各种苦果,所以叫做集。实际上,所有与菩提心、出离心以及证悟空性没有关系的有漏十善和十不善,都是招集轮回各种苦果的因。这两对因果,也即佛教的因果观或缘起观。

讲因缘,讲缘起,是佛教的特点。佛教不承认有什么主宰世界的神,也不会说世界是无因无缘的,而会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因缘。不是神在创造世界,而是因缘在操控世界。包括解脱在内的所有幸福,以及堕地狱在内的所有痛苦,都跟任何他人、任何鬼神没有关系,都是自己一手操纵的。如果想解脱,很简单,自己去努力走解脱道就行了。不需要去取悦于鬼神,也不用怕鬼神不高兴,他们没有能力让我们堕入轮回。让我们堕入轮回的,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非常符合科学的论断。

这两对因果的前后关联是怎样的呢?

《宝性论》中说,四圣谛的顺序,像一个人生病、治病乃至最后痊愈的过程。

首先,要知道自己生病了。譬如说:有些人尚处于亚健康状态,病情还不是很明显,往往不知道自己有病,便会拒不接受治疗,这样一拖再拖,等到最后,已经是癌症晚期,想治疗也来不及了,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是不了知病情而错过治疗时机的典型例子。认识到并承认自己有病,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像四圣谛里的苦谛,首先必须知道轮回的本性是痛苦。虽然做人或天人的时候,也有短暂的幸福,释迦牟尼佛对这一点也不会否定,但这些幸福却是很渺小、很短暂的。如果我们没有看清大方向,只看到这一点点眼前利益,就会沉迷在这些微乎其微的幸福、快乐当中,忘了去追求解脱,这等于是讳疾忌医导致病入膏肓的愚蠢之举。

第二,如果发现身体有病,就一定要找到疾病的来源、因缘。如果不明确病因,就根本无法下药,以对症治疗。同样,如果不知道轮回是怎样产生的,形成轮回的主要因缘是什么,就根本无法从轮回中解脱。就像一些外道,虽然他们非常强烈地渴望成就,并因此而经历了很多苦行。这些苦行连很多佛教徒都无法堪忍。现在印度还有这样的“苦行僧”,他们去朝圣的时候,即使路途再漫长、再遥远,他们也不会站着走,而会像动物一样爬行而去;有些人甚至会在木板上钉上成百上千个尖锐的钉子,然后躺在布满钉子的木板上;有些人会去跳楼,还有些人会让自己活活烧死……因为他们认为:肉体和业是轮回的因缘,轮回是肉体和业力汇集的结果,如果其中一个因缘受到破坏,轮回就不会持续。因为缺乏智慧,不知道轮回的因究竟是什么,所以即使毫不留情地反复折腾肉体,也只是一错再错,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这就像医术低劣的庸医误诊了病人的病情,武断地认为病人的病因是另外的某个因缘,当然就会下错药,不但对病人的病没有帮助,反而有可能把病人弄死。

还有,自古以来,很多外道流传着一些供神的方法,就是用活的动物,甚至是活人拿去供神。直到上个世纪,都有人在偷偷地做这种活人祭祀。如此残忍的行为,却被他们认为是“解脱的方便”——用鲜活的生命祭祀,可以取悦于神灵,神灵就会让他们“解脱”。这些错误观念,导致了错误的行为,不但不能让他们解脱,反而让他们造了更多的恶业,最后的下场就是堕入地狱、饿鬼道。

佛法认为,苦谛的因不是神的安排,也不是源于肉体,而是起于烦恼以及因烦恼而造作的业,这就是集谛。

首先知道自己有病,然后找到疾病的来源,分别对应于苦谛和集谛。

第三,知道有疾病,也找到了疾病的根源以后,就要吃药、打针进行治疗,仅仅知道病情却不愿治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同样,知道了轮回的因,就要去修行,这就是道谛。修道与治疗,是互相对应的。

第四,通过治疗,最后身体康复、重获健康。同样,通过修行,就能获得解脱,也就是灭谛。解脱、灭谛,对应于康复。

只有佛法,才准确地明示了世界的本质,并准确地找到了轮回的因缘,以及断除轮回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最后就能成就阿罗汉或佛陀的果位,这就是结果。这四个过程,叫做四圣谛。

关于这些内容,在小乘的《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与《现观庄严论》里面讲过很多。这些内容非常复杂,只有反复学习了很多相关论典,才能熟练掌握,仅仅学习一部论典,可能很难通达全貌。

无著菩萨著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与小乘佛教的《俱舍论》,都属于阿毗达磨。“阿毗达磨”是梵文音译,包含了两层意思:1修行人的修证;2分析世界,分析人的修行过程,分析生命的诞生、形成过程等,里面包含了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佛教的生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等。

很多人学过《俱舍论》,但《俱舍论》中部分内容的可信度不是很高。因为关于《俱舍论》的基础(《阿毗达磨七论》)有很多争论:有些人认为《阿毗达磨七论》是阿罗汉写的,根本不是佛说的;有些人认为《阿毗达磨七论》的作者连阿罗汉都不是,只是小乘佛教中的一些凡夫学者。里面有许多小乘佛教的成见,其中很多观点是错误的,甚至与外道的观点比较接近,后来都逐一被唯识宗推翻了。但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与其他佛经讲的完全一样,比如对世界的描述等内容。

虽然在阿毗达磨里面,讲了一些不了义的内容,但佛陀在佛经中早已对此做过解释:我虽然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语言,来描述解脱的道路和这个世界,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了义的;唯一的了义,是般若空性。般若空性过去的佛曾讲过,现在的佛也在讲,未来的佛也会讲。将来有资格辨别了义和不了义的权威人士,是无著菩萨。

佛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引导众生,随顺众生,根据众生的根机渐次地转法轮,让众生的根机逐渐成熟,这都是佛陀善巧方便的示现。

在面对外道某些问难的时候,佛会保持沉默。这并不是因为佛陀回答不了外道的问题,而是佛陀保护众生根机的权宜之计。比如说,在面对外道提出的十四条无记的问题时,佛什么都不予回答。因为外道的这些问题都是在有自我或人我的基础上问的。但当时提问的外道根机并不成熟,如果佛陀直接说:“你的问题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而自我根本不存在”,就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继而会断除了对方的善根,所以佛不予回答。

再比如,佛陀还讲了很多关于天堂、地狱的内容,并告诉我们说,月球上也有天人和天人的城市,等等。但所有现代人都知道,月球上面没有见到生命,也没有见到天人的城市,有些人因此而认为佛陀说的是编造的神话。其实,这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天人的城市,并不是我们的肉眼可以看见的。佛也讲得很清楚,天人和我们普通人的生命层次不一样。天界众生属于高层的生命,他们有天眼,可以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世界。我们没有天眼,往上看不到天堂,往下也看不到地狱。众生业力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

有些知识分子在进入佛门以后,会有很多这类的疑问,因为找不到答案,心里充满了矛盾、痛苦。其实,多闻思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佛经自己早就有了最好的解释。

二、苦谛

所谓苦谛,包括了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大自然和有情众生,也即内在六道轮回中的生命和外在的宇宙世界,这二者也叫做有漏。“漏”即烦恼,贪、嗔、痴、慢等烦恼;“有”即依靠这二者会产生烦恼,所以叫做有漏。无论是所有的世界,还是任何生命,都是可以让我们产生烦恼的根源,所以叫做有漏法。

从无色界到地狱,从生命到外在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叫总相或共相。每一个四圣谛都有四种共相,这样总共有十六相,也叫做四谛十六行相。

(一)苦谛的四个行相

苦谛的四个行相分别为:无常、痛苦、空性、无我。其中前三个与三法印或四法印讲的一样。

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痛苦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无我、空性的,其中没有一个可靠并值得追求的东西。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佛教的人生观,因为苦谛当中包括了外在的世界和一切生命。

在深深体会到轮回痛苦之后,有自他两方面的利益:第一,会心无旁骛地去追求解脱;第二,会对轮回中的众生生起慈悲心。

不过,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是痛苦的,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自欺欺人地把这个世界美化、理想化,在毫无警觉的闲散中虚度着时光,但也没有必要把这个世界过度丑化,让自己陷入极度的哀愁之中,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世界观。

1.无常

无常可分为宏观的无常和微观的无常。宏观的无常,是指我们都能感受到的无常;微观的无常,是指所有的东西每一刹那都在变化。

虽然释迦牟尼佛在很早以前,就宣说了微观的无常,但很多人却不相信,而只相信自己的肉眼。因为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微观的变化,只能看到固体类的大多数物质一直都保持着同一种姿势或者状态,所以被自己的感官愚弄、欺骗了很长时间,心里始终留存着“常住不灭”的错误观念。但现在我们都知道,实际上佛说的完全正确,每一个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生灭、不断地运动,世上没有一个静止的东西,这叫做布朗运动。

其实,无论是生活、婚姻、感情、生命、财产、地位、名声等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变化,都源于微观的变化。如果微观不变,宏观是无法变化的,但我们却只能感觉到粗大的、宏观的变化。同时,所有的变化,都是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有些因缘是长期累积下来的,有些因缘是突然间产生的,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因缘,所以也没有办法控制或了知变化以及变化的方向。

释迦牟尼佛还告诉我们,人类是不知餍足的。人的审美会有疲劳,兴趣再高也会慢慢减弱、淡化直至最后消失,甚至还会变得厌烦、反感,代之以新的兴趣。有人说:一年学佛,佛在眼前;三年学佛,佛在天边。第一年学佛的时候,很兴奋、很积极、很精进、很想修行、很想解脱,但如果没有不断的闻思修,只是依靠最早的信心,就很难维持原状,这种积极心态过一段时间就会下降。时间长了,就慢慢淡化了。再过一段时间,刚开始的兴奋就已经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开始是一个对三宝很有信心的佛教徒,但有一天邪恶念头冒出来以后,就会不想闻思修行,这样我们就离佛越来越远,甚至有可能彻底退出佛教徒的行列。这就是审美疲劳的典型特征,也是我们的心理规律。

我们要掌握好自己的心态,要让它不断进步,就需要不断地闻思修,当不断地感觉到有新的成就时,就不会审美疲劳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佛三年,佛也在眼前”。佛经里讲,在证得一地菩萨的时候,才能确定我们的身份,才能永不退转。在此之前,所谓的修行人、佛教徒,都是暂时的,以后可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务必要去创造好的因素,要不断地闻思修。

无数事例证明,我们的内心变幻不定,我们的身体日趋衰老,直至死亡。如果天葬被鸟吃了,就会变成鸟粪;如果土葬装在棺材里,就会慢慢变成泥土;如果水葬扔进河里,就有可能被其他鱼类吃掉,最后变成这些动物的身体……任何事物都不可靠,唯有学会通过修行去控制自己的内心,才是最有价值的。

真正的骗子,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变化无常,都是内心的反映。我们一定要珍惜学佛的缘分,在因缘具足、自己身体比较健康的时候,尽快、尽量地完成解脱大业。如果哪一天身体不好了,或者出国、移民了,在基督徒的环境中生活,闻思修的很多因缘都不具备了,就会慢慢脱离闻思修,对佛的信心、对因果轮回的概念也会慢慢消失。佛教徒的“活在当下”,就是在自己心理状态比较好、身体也比较健康的情况下,努力创造好的因素,不受无常的支配。当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切烦恼,当所有的无为法、有为法都不复存在的时候,就是四谛当中的灭谛。在没有达到灭谛的时候,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靠不住的。

无常是修行的动力,修无常的人一定会好好修行。佛经里面讲,虽然烧香拜佛也有功德,但这些功德不如修一分钟、五分钟无常的功德。哪怕修一分钟的无常,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佛经里面把无常归纳为四种:

(1)有生必有死。所有的生命,凡是有生,最后都会死,这个大家都知道。

(2)有聚必有散。虽然感情深厚的父母、儿女,都希望永远不分散,一直在一起,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时候,五百阿罗汉没有一个人流一滴眼泪,只有阿难在哭。释迦牟尼佛告诉他:你不能哭,我很早以前就跟你说过,所有最喜欢的东西、最疼自己的人、最美的事物都会失去,你没有必要为此伤感。佛这样说就是在提醒阿难,有聚有散是自然规律,我们不能逃避现实,只能更坚强地面对现实。

去到安静的地方,对我们的修行会有一些帮助,但也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解决了。即使逃脱了恶劣的人事纷扰,却逃不过自己的烦恼,嗔心、自私、贪欲依然如故。所以,学会面对现实尤为重要。

佛教徒与世间人面对现实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因为面对的方法不一样,导致面对的结果也不一样。比如说,世间的孝顺儿女会认为,如果父母有一天不在了,自己就没有办法活下去了,对父母的感情越深厚,父母离开时的打击越严重,这在佛经里面,叫“变苦”。但佛教徒却懂得修无常,在父母离世之前,就学会了有所准备,所以在面对父母离世的现实时,就能想得通——世界就是这样,人固有一死,这是自然的规律,有聚就有散,再痛苦也没用。佛教徒的儿女都懂得,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孝顺、要惜缘,不能跟父母吵架顶嘴,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如果父母在世时不懂得孝顺,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懂得无常的人,会活得自由一点。无论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有一旦失去就没法活下去的念头。哪怕遭遇再大的不幸,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创伤。无常修得好,临终的时候就不会过分留恋这个世界,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净土。假如对金钱、人事太执著,就会变成往生的障碍,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往生。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变成自己执著的人或事物上面的一个寄生虫或昆虫,这是多么可怕啊!

修无常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但难度再大,也要去克服,要抓紧一切机会训练自己的内心,以求无常光临的时候能平稳过渡。临时抱佛脚,是不可能起作用的。很多学佛的人学了很多年,却仍然脾气暴躁、尖酸刻薄、斤斤计较,这都是学了理论却没有修的结果。

(3)逢高必堕落。比如说,投生人天,是比较高层次的生命。如果今生不修行,死后一定会堕落。哪怕在今生今世,也会因为各种因缘而衰落。高官落马、富豪破产,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个大家都很明白。世上没有永不堕落的事物,唯有超离世间的佛的智慧,才没有高低之分,所以不会堕落。

(4)聚集必灭尽。所有聚集的东西,财富、金钱、福报,最后都会用完。钱财就是这样,有可能是自己用完,也有可能在自己根本没有来得及享用时,便撒手人寰,最后由别人来帮我们用完。福报别人抢不走,但最后还是会用完。

以上四种无常,佛教也称为四边、四际、四终。所有有为法,都在这四个框架当中,没有一个可以超越。

世界无常,人生短暂。我们目前的状况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身体健康,至少可以站起来走路;精神也比较健康,至少可以正常思维;学佛、修行的条件都比较理想。我们必须珍惜这一切,万事说变就变,世界本身就是这样,这就叫做无常。

很多人知道这些道理是对的,但自己却做不到。这都是还没有实修,还停留在闻思阶段的标志。

佛法可以分为教法和证法。教法,就是佛经的理论内容,通过闻思就可以了解。证法,就是修行的结果——戒、定、慧。如果没有修,理论是没有办法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的。虽然佛教的观念,会对解决生活、工作中的矛盾有一些帮助,但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真正能融入到生活当中的佛法,就是证法。如果自身有了戒、定、慧,生活不仅可以过得幸福、开心、快乐、愉快,而且可以更有意义。从此以后,生活就是修行,修行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平时就要以无常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样才会有修行的动力。虽然不能说佛教徒就不能追求物质享受,但却不能过度地追求一些没有必要的东西,也不要过度地去执著外在的人和事。放下万缘,事事想得开,这样修行也会比较顺利。即使没有来得及成就,也会走得比较顺利,因为在我们内心当中,已经没有什么对世间的留恋了,这样就有机会去往西方极乐世界。

2.痛苦

虽然佛说轮回是痛苦的,但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事事不顺利——生病、公司倒闭、婚姻感情家庭出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世界是痛苦的,但当一切都比较顺利的时候,就没有痛苦的体会了。有些人甚至觉得,佛说轮回痛苦,但我在旅游、玩耍等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啊!

其实佛并不否定这一点点的短暂幸福,如果连这一点点幸福都否定了,那轮回就没有善道和恶道的差别了,这也就否定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自然规律,等于承认六道轮回都是罪业的结果,都是十不善的结果了。但佛说得很明确,六道轮回中,三恶趣是十不善的结果;人、天人等善趣,是善业所得的果报。我们不能否认,即便生活当中有一些幸福,但同时也夹杂着多多少少的不开心、不愉快、压力、争吵、嫉妒等痛苦。

作为修行人,如果不能体会到轮回是苦,就不会有出离心,不会考虑更长远的问题,也不会有走解脱道的想法;同时,也没有办法修慈悲心。只有知道众生很痛苦,才能修慈悲心。如果众生都没有痛苦,怎么去修慈悲心?比如说,四无量心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悲无量心,也即希望众生远离痛苦的心。如果觉得众生没有痛苦,那还远离什么痛苦?所以,如果不了知世界是痛苦的,就不能生起慈悲心,也没有办法发菩提心了。

另外,如果没有痛苦的观念,一直都认为生活是幸福的,明天的路是很光明的,当遇到不顺利的时候,就会遭受沉重的打击,甚至精神崩溃。

佛教讲了三种痛苦:苦苦、变苦和行苦。

(1)苦苦。苦苦就是最粗大、最猛烈的痛苦。苦苦产生的时候,会感觉痛苦;苦苦留存的时候,会一直痛苦;当苦苦消失的时候,就会觉得愉快、幸福。比如:生病了,就开始痛苦;在生病的过程中,也是痛苦;康复的时候,就幸福了,所以生病就是苦苦。

苦苦是我们一般人都会肯定的苦。善趣众生是善业所感而投生的,所以不可能一直受苦苦。地狱、旁生、饿鬼三恶道的痛苦,就主要是苦苦。

(2)变苦。当时感觉是快乐,一旦失去或出现变故,就会感到痛苦。变苦产生的时候,是愉快的;存在的时候,也是愉快的;当它消失的时候,才会感到痛苦,这个痛苦,就是之前的愉快导致的。比如:一辈子当高官,已经对别人的恭敬奉承习以为常,退职以后,就会异常失落与忧伤,无法接受前后之间的落差。人间所有的幸福,最终都会消失,只是时间的早晚。如果过度执著,就会带来痛苦,这叫做变苦。变苦的安立,实际上已经肯定了善趣的短暂幸福。

(3)行苦。行苦产生的时候感觉不到痛苦,存在的时候也感觉不到痛苦,消失的时候也感觉不到痛苦,却会导致以后的痛苦。比如:一个死刑犯走到被枪决的地方要走一百步的路,他每走一步,离死亡的痛苦就近一步,之前的每一步,都是导致死亡痛苦的因素,所以也属于痛苦。无论我们现在的有漏五蕴——身体和精神是痛苦还是快乐,但以后一定会产生痛苦,所以称为行苦。感受行苦的主要是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他们没有苦苦与明显的变苦,但却有行苦。

有人会说:佛说一切法都是痛苦,那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又没有感受,怎么会是痛苦呢?

虽然它们自己没有痛苦,但它们是痛苦的因,会产生痛苦的果,所以叫做痛苦。比如:天文学家想研究三百万光年以外的星球,研究了很长时间,最后却没有得到结果。没法交代之际,心里就觉得痛苦了,这就是三百万光年以外的星球所产生的痛苦。如果当初不去研究,也就不会有痛苦。

有人因此而认为,佛教的世界观很消极、很悲观,其实根本不是。如果感受到幸福,并沉迷在幸福当中,才是真正的消极。这样的人有钱了,没有什么其他的追求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这样的人生才是悲观消极的。佛教虽然了知轮回是苦,却没有让我们放弃,而是要我们超越轮回,这是更积极、更乐观的追求。

很多人以为,古代的人很痛苦,我们很幸福。当然,在交通、通讯等方面,现代科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很多人住进了别墅、公寓楼,很多人借助于飞机、汽车、手机、电脑,完成了很多古人无法完成的事情。但事实证明,这些却不能让我们比古代人更幸福,抑郁症、焦虑症的高发率,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现代人比过去的人更能感觉到佛说的轮回痛苦。

现实生活中的幸福,都不能脱离变苦与行苦的范畴。我们千万不要沉迷在变苦、行苦等短暂的幸福当中,因为这些都是靠不住的。如果不能看清真相,就会导致苦苦。幸福越大,失去幸福时候的痛苦就越大。在面对幸福与痛苦的时候,一定要有正确的观念。我们要把内心训练成面对痛苦不太脆弱、面对幸福也不太狂妄,却并非冷漠麻木、一潭死水,而是灵动鲜活、慈爱满盈的程度,这样才能走上解脱道。

我们能做的就是看透轮回,精进修行。所谓“看透轮回”,不是从此以后就不要家庭、不要工作,到山里去出家。这其实不一定是看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一种放弃、回避、逃避。佛教不是让我们逃避现实,而是让我们更正确地去面对现实。

在面对烦恼方面,大小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小乘佛教主张回避烦恼,认为烦恼是让人痛苦的因,所以要用无我的智慧去断除。阿罗汉每天早上托钵化缘之前,会以神通观察,如果发现当天经过的城市、村庄会有人对自己产生贪欲心或嗔恨心,就会绕道而行。当然,这种逃避也是有用的,这样可以保护这些众生。

而大乘佛教却主张面对、转化烦恼。转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证悟空性,通达如幻如梦;二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摄受。只要是在慈悲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智慧的框架内,所有的烦恼都可以转化为菩提道。所以,大乘显宗不会逃避烦恼,而是转化烦恼。为此,大乘显宗行人会特意去到会产生烦恼的地方。大乘密法就更厉害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烦恼的本质是菩提,是佛的智慧,所以根本不用转化,而是直接认识其本来面目。

认识到轮回是苦,对我们只会有利,而不会有任何害处。对我们凡夫而言,人间的有漏幸福,其实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它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懒、越来越不用功。就像很多不争气的富二代,不需要学习和工作,就能不劳而获地吃喝玩乐,从而失去了人生方向和目标,当吃腻了、玩腻了的时候,最后留下的,反而是内心的空虚与无聊。美国每年的自杀人数当中,50%是老年人,其中8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这些老年人都非常有钱,却没有什么追求,得不到别人的关爱,所以走上了这样的绝路。在这一点上,还是当普通老百姓好一点,穷苦的人还会有一点生存目标和希望。

就像飞机如果一直在空中飞行而不停下来加油,最后燃料耗尽就一定会掉下来一样,当我们的福报消耗完以后,就会开始痛苦的历程了。

在六道轮回中,人类都属于比较不错的了,但我们也有这么多痛苦和不开心。如果不学佛,还会造很多的恶业——吃海鲜、堕胎等。在十不善业当中,杀生是最严重的罪过。如果没有来得及忏悔,将来一定会堕入地狱,那就更痛苦了。既然我们造了杀、盗、淫、妄等恶业,受地狱的痛苦,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地狱在什么地方呢?地狱没有一个具体的地点。对于造罪的人来说,他死了以后,在他的眼里,世界就是地狱。在比较有善根的人眼里,世界不是地狱而是地球。在天人眼里,世界就是天堂。

这就像做梦,虽然对醒觉的人来说,梦里的一切都不存在,但对做梦的人来说,一切都非常真实,如果梦到地狱,就一定会感受痛不欲生的苦难。

很多过去的成就者曾到地狱去度众生,并为后人描述了很多地狱的恐怖现象。其中包括很多死后堕地狱的人给家人捎信,信中讲述了自己生前的很多生活细节,包括杀生、偷盗等,完全与死者生前的情况一致,信中还请求家人给自己做什么样的法事等。所以,即使我们看不见,即使科学仪器测量不到,也不表明不存在。如果真的堕入地狱,就悔之晚矣。

欲界天人在即将死亡的最后七天,会知道自己死后的去处,其中绝大多数是下堕。因为看到苦不堪言的将来,所以度日如年、苦恼至极,远远超过一生几万年间所享受过的天界幸福,这就是欲界天人的最大痛苦——死堕之苦。

虽然色界和无色界没有这种明显的痛苦,但他们有行苦,他们的五蕴、身心,会逐渐引出以后的痛苦,所以也是苦。

可见,轮回当中,从地狱到天界,没有完全真正幸福的地方。我们不要到没有幸福的地方去追求幸福。超越轮回、追求解脱,才是真正的幸福。不但自己幸福,而且可以让很多人永远幸福。我们千万不要沉迷于眼前的一点点福报,天天吃火锅、打麻将,以为这就是天堂。要知道,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在我们始料未及的时候光临的。我们有必要反复学习《普贤上师言教》、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及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中宣讲轮回痛苦的部分,并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感悟与体会,这样才叫做修行。

当然,有一点痛苦的时候,也不要太绝望。乔布斯说过,他每天都在想“我一定会死”,一旦想到死亡,所有的不顺利与不开心,都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了。若能对痛苦有所准备,人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慈悲。

这是苦谛的第二相——有漏皆苦。

佛在佛经里说:因为是无常,所以就痛苦。那是不是所有的无常都是痛苦呢?并非如此。四圣谛当中的道谛也是无常,但道谛却不是痛苦。无漏的变化,是菩萨从一地到二地、从见道到修道、从修道到无学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变。但有漏的变化无常却是痛苦的,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直到灭谛完全实现而成佛的时候,所有的变化才会结束,在此之前,一切都在变化。我们现在感受的是有漏的变化,证悟以后就有无漏的变化。

世间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包括我们的生命、身体、思维等,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健康强壮到病魔缠绕,从年轻力壮到年迈衰老,从恶到善或从善到恶……因为变化,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将来是什么样,所以人人都很焦虑、很痛苦。因为无常,很多家庭从和睦幸福到矛盾四起,最后四分五裂。人格高尚、心地善良的人,会因为经常接触的人脾气暴躁、人品恶劣而慢慢变得越来越坏。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糟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化……绝大多数是往坏的方向走,所以也就越来越痛苦。如果没有无常,就不会有后面的痛苦。

很多学佛的人虽然皈依佛门了,但因为修行力度不够,所以自己的心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脾气依然暴躁,自私自利不减,和没有学佛的人没有什么差别,有时候甚至还不如没学佛的人,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创造往好的方向变化的因素。佛经中讲:在没有证悟菩萨一地之前,我们的修行虽然有一点点进步,但仍然是靠不住的。要让自己往好的方面发展,主要的因素是内在的修证。

如果不放下欲望,就永远没有幸福可言。所以,建立一个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生存目标非常重要。这是决定了我们将来幸福不幸福,甚至是能不能解脱的大问题。

如何从痛苦当中解脱?这需要有出离心。不要看表面的繁华,要去深入地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压力和不愉快,这样才能生起出离心。轮回和解脱之间的界限,就是出离心。有出离心虽然还不是完全解脱,但已经走上解脱道;没有出离心,就只能待在轮回当中。

3.空性

苦谛的第三相,就是空、空性。

“空”和“无我”二者,都在讲空性。其间的差别在于:“空”,是在我们的精神、肉体和它们的运动三者之中去寻找,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中寻找,看有没有我们平时认为常住、主宰的“我”,也即我执的对境。当发现实际上没有常住不灭的东西,没有自我,也没有美丽、清净,等等。虽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存在,肉体和精神存在,但常住不灭、主宰身心的“我”却不存在,这叫做“空”。就像碗是存在的,但碗是空的,里面没有饭菜,空就是这个意思。

“无我”却是进一步去观察,虽然肉体和精神上没有“我”,但肉体和精神的本质是不是我呢?换句话说,“自我”是不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本质呢?肉体精神与“我”是不是一体呢?当最后发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也不是自我的本质时,这叫做“无我”。

“空”,分为大乘的空和小乘的空。

小乘佛教的空,主要观察自己的身体。除了自己以外,平时我们最执著的,就是身边的东西。对自己的执著,叫“我执”。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外界的执著,我的车、我的房、我的……叫做“我所执”,是对我所拥有的物质的执著。我执和我所执,是所有烦恼的基础。所有的不愉快、毁灭性情绪、负面情绪,都产生于这两个执著之中。严重的嗔恨心,属于毁灭性的情绪;虚荣心,则属于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危害没有毁灭性情绪那么严重。如果有一天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执著,则所有的负面情绪与毁灭性情绪都会分崩瓦解。

如何推翻这两个执著呢?此时此刻,出离心、慈悲心、不净观、禅定等都派不上用场了,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与这两个执著完全对立的智慧,也即无我的智慧。有了无我的智慧,才能断除执著、断除烦恼。

首先,外在的物质为什么是虚幻的呢?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讲: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不准确、不可靠的,都不是量,都不能作为衡量物质的标准和计量单位。我们肉眼看到的世界,完全是一种幻觉。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没人能理解这个结论,但如果进一步思维、观察,最后都能接受,除非是非常愚蠢、顽冥不化且蛮不讲理的人。

比如:我们肉眼看一尊佛像,似乎是完全不动的、静止的佛像;但若用显微镜去看,佛像的里里外外根本没有一个静止的地方,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在运动。肉眼所看到的静止,只是高速运动所产生的幻觉而已。

不仅如此,以前科学家认为,粗大的物质是由点状的固体粒子组成,但自从1968年超弦理论问世,这种结论也受到了挑战。

弦,就像小提琴上的琴弦。电子、质子、中子等,根本不是粒子,而是一种像琴弦一样震动的不同状态。换言之,不但物质不存在,连电子、原子核、中子、质子都不存在,弦才是存在的。

关于弦有两种说法:第一,弦相当于早期物理学对原子的定义,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物质的基本单位;第二,弦有可能是由另外一个更小的东西组成的。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支持后一种观念的声音比较多。今天我们看得见的物质世界,如同一个庞大的乐团在演奏交响乐。就像声音来自于乐器,但交响乐不是乐器一样,我们接触到的物质世界不是弦,而是弦的震动。弦的震动有时变成中子,有时变成质子,有时又变成其他粒子。这些粒子看起来像点状,但这是因为显微镜的精度不够、弦的震动速度太快所造成的假相。如果能把点状的所谓粒子放大,就能发现非常细微的弦的震动,这就是让人产生“世界”这个大幻觉的基础。

也就是说,造房子用的砖头和做装饰用的钻石在本质上没有差别,都是弦的不同震动。但在宏观的物质世界里,我们会根据肉眼提供的幻觉,而把它们分成砖头、石头、泥巴等不值钱的东西与钻石、黄金等价值昂贵的东西。但这种分别,都是建立在错误之上的错觉而已。科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是最终极的理论。

现在我们知道了,身边的一切都是肉眼等五种感官导致的幻觉。佛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的有为法,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电……这个结论,现在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证实。科学和《金刚经》《般若经》中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共识。虽然弦自身是什么,科学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有时说它是一个变化的东西,移动时弦与弦碰撞,就会变成更长的弦;有时又断裂成更短的弦,等等。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弦肯定是由更小的东西组合而成的,最后这个更小的东西,也一定会消失,最终变成空性。当然,科学不一定能发现这个结论。如果仪器的精度达不到,对科学来说,这个结论就永远只是一个悬念。无论如何,物理学每迈一大步,就离佛教的思想更近一步。现在的超弦理论,就比往常更接近于佛法了。但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教理可以预言,弦也绝对是一种不存在的幻觉。

如果仔细观察,被感知的东西其实都不存在,最后只剩下一个感受者,这就是我们的精神。从表面来看,物质就是物质,精神就是精神,物质不是精神,精神也不是物质。但在深度的世界观中,真正的创造者和第一推动力不是上帝,而是我们的精神。无论是弦、弦的震动,还有能量等最细微的东西,都有一个来源。其最终极的来源,就是我们的精神。

在解析精神方面,唯有佛教的思维方法才用得上,科学在这个领域当中,是无能为力的。很多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最后都一无所获,因为精神领域是很难通过逻辑或仪器来辨析的。世上最能表述内心本质的学科,只有佛法,用佛法的理念去思考、去体会,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如果讲体会,那就不是中观所能触及的范围了,只有大手印、大圆满等密法,才是这方面的行家。

虽然一切如梦如幻,但如果不修行,现实世界仍然无比真实,我们同样会去执著、贪恋。只有证悟了空性,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比如:佛教认为,幸福与痛苦不是来自于金钱、房子、车子、父母、亲人、儿女,而是自己的一种精神感受。感受痛苦与幸福的,就是我们的内心。如果没有内在的精神,痛苦、幸福都根本不存在。虚荣、嫉妒、傲慢、嗔恨、贪欲、愚昧等负面情绪与毁灭性情绪,都属于精神领域。那精神又是什么呢?当我们回头去找,就会发现精神根本不存在,就像没有乌云时碧蓝澄澈的天空,所有的烦恼、痛苦、幸福都消失无踪、不复存在,这就是空性、心的本性、佛性、如来藏、光明、自然本智,有些时候叫大圆满、大手印。虽然名字不同,实际上就是一个东西。当然,能有这种体会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这就是证悟,也是成佛的基础。这不是第一转法轮所讲的空性,而是大乘佛教的空性,是禅宗所讲的“不可思”“不可言”“不可思议”。虽然不可思、不可言,但证悟的人却能体证到这种境界,这就是禅的最高境界。感受这个境界的必要条件,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没有其他捷径。

这是科学、哲学永远都无法进入的领域。虽然有些科学家说什么“物理学进入了禅的境界……”,最多也是刚才所讲的单空而已,和禅的真正境界还差得相当远。设法去体会这个境界,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

证悟了“一无所有”,就是最大的收获,就是一切都有了。一生能达到这个目标,就算没有白活。从此以后,无论世界如何变换,永远都不会伤心绝望。因为那时我们已经懂得,现实生活中的有漏快乐并不值得追求,因为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此处虽然讲的是“空性”,但后面的“无我”其实也已经包含在里面了。所有有漏、有形、有色、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清净现象都不存在,最后存在的是证悟的境界,也即“如来藏”。佛说,存在和不存在要划清界限,不能混为一谈,不能说一切都不存在,也不能说一切都存在。存在的东西要承认是存在的,不存在的东西要承认是不存在的。如果说一切都存在,那就与世上根本没证悟、甚至根本没有学佛的人的观念一致了,这是第三转法轮的最终内容。

第一转法轮,讲了四圣谛,肯定了很多东西的存在;第二转法轮,又推翻了一切,没有存在与不存在的界限,所有东西都打破了;第三转法轮的时候,又把观念重新理顺,认为有漏的现象不存在,心的本质如来藏却是存在的。但此处的“存在”,却不是我们的意识能够想象出来的,而只有在证悟的时候才明白。一旦证悟如来藏,包括人无我、法无我、十六种空性、十四种空性、十种空性、十八种空性、二十种空性都证悟了。如果能够保任这种证悟,所有的烦恼和不开心都会消失无踪。对证悟的人而言,虽然在不打坐的时候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但一进入状态,所有的压力、焦虑、抑郁、不开心都会悄无踪影,就像从噩梦中醒来,梦中的恐怖场景也顿然消失一样。这是最好的心理疾病药物,不但可以治愈精神疾病,更能让无始以来最严重的疾病——我执、贪嗔痴都化为乌有。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因为之前发了菩提心,修了慈悲心,依靠往昔的愿力,在这样的境界中,利益众生的事业也能任运自成。不需要去思考、去策划,只要众生的根机成熟了,立即就会显现化身去度化众生。在这一生当中达到这样的境界,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不努力,就永远不可能。

小乘佛教认为:十二处、十八界不空,我与我所有是空。清净、漂亮、美丽、完美的东西都不存在,是空性。世上不存在任何常住不灭的东西,一切都是无常,没有常住不灭的微尘或粒子,它们的寿命都非常短暂,所以无常是空,但粒子却存在。这就是小乘佛教的“存在”和“不存在”,“空”与“不空”。

大乘密宗的“空”与“不空”,则包括了以下层面:

第一个层面:我们所看到的不清净世界与众生并不存在,是空性。清净的佛的坛城是存在的,不空,这是密宗的世俗谛。

第二个层面:不但不清净的世界不存在,连清净的世界也不存在。菩萨所能见到的报身佛清净坛城,也是如来藏光明能量的现象。实际上在佛的内在自性当中,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也是空。只有如来藏不空,佛的法身不空,报身和化身都是空。但我们不能把此处的“不空”,理解为第二转法轮当中被推翻的“不空”。如果将此二者混在一起,第二转法轮时说“一切都空,一切都不存在”,三转法轮的时候又回头说“有一个不空的东西”,就会把思路搅乱。这时候的“不空”,是指这种光明的现象存在,但光明本身也是空性,这是最透彻最究竟的理解,也是密宗的胜义谛。

但如果不修,再讲什么都没有用。大圆满和《六祖坛经》都是很高深的法,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因《金刚经》而证悟的。其实这些经典中所讲的也就是这些,没有其他更多的内容了。如果按照顺序去修行,感受到这些以后,立即就能证悟。不需要逻辑、理论,就能非常清楚地体会、感觉到。只有在没有亲自体会到的时候,才用得上理论和逻辑。通过理论,去证实隐蔽事物的存在与真实性。但已经现前的东西,就像眼睛可以看得见的东西一样,就没有必要用理论去证明了。在没有体会的时候,逻辑非常有用。通过逻辑思维,最后可以达到没有思维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最终的“不空”。在这个境界中,所有其他有漏的法都空了,这叫“中观他空”。

藏传佛教里面,讲中观他空讲得最透彻的宗派,就是觉囊派。实际上他空、自空都是不矛盾的。在密宗里面,所有的自空、他空都汇入一体、圆融无别。感受到了,既可以叫自空,也可以叫他空。如果没有证悟,那就是说自空也不对,说他空也不准确,语言永远都无法准确表达。证悟了,就一切都解决了。

4.无我

了解无我之前,首先要知道“我”是什么,这个“我”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之后再了解“无我”是什么,“无我”的修法是什么。

虽然在哲学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问题一直是古老的话题,但却一直没有确定性的答案。对于这个问题,除了佛法以外,所有的世间学科,都没有一个准确而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佛教的中观论典中,讲了两种“我执”:一个是俱生我执,也即先天具备的我执,这是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众生都有的我执;另一个是遍计我执,也即因教派、学说等而后天假设所生的我执。遍计我执不是人人都有,只有受过宗派教育的人才会有。

俱生我执的对境,没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只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是自己的意识所创建的自我。

佛教把凡夫概念中的“我”,归纳成三个特点,只要具备这三个特点,就是凡夫所谓的“我”,也即中观所说的“人我”。“我要吃饭”“我要去挣钱”等中的“我”,就属于这类的“我”。

(1)常住不灭。接受轮回概念的人会认为:现在这个“我”,是从过去世来到这一世,以后还要从这一世投生到下一世,其中的“我”始终存在,而且始终是一个,绝不会有很多我。这个“我”不是无常的,而是常住不灭的,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即使不学佛、不信因果轮回的人也会认为:小时候的我,少年时候的我,中年时候的我,与衰老时候的我是同一个“我”。“我”年轻的时候买很多保险,就是为衰老时的“我”提供保障。如果认为现在的“我”不是未来的“我”,就不会去买这些保险。不用逻辑推理,也不需要其他证明,我们凭着自己的感觉,就建立了“我”的一个特点——常住不灭。

(2)独一无二。虽然组成“我”的东西可以分为肉体和精神,肉体又可以分为头、脚、手等部位,精神也可以分为好的情绪、不好的情绪、中等的情绪等,但“我”只有一个,构成“我”的成分都只能叫做“我”的身体、“我”的精神、“我”的手等,所以,凡夫概念中的“我”,是独一无二的。

(3)主宰。“我”像统治者一样,能够主宰身体,主宰精神,主宰外面的生活。“我”的身体、“我”的声音、“我”的头、手等,都是“我”所拥有的。

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听见过,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但大家自来都觉得有一个“我”,并默认了这样一个“我”的存在:“我”不幸福,“我”遇到了挫折、困难,被人嘲笑、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负等。为了这个“我”,所以去做很多事情,会付出很多的牺牲,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为了这个“我”去奋斗。包括哲学家、科学家等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这就是“我”。哲学家没有用逻辑去证实过“我”的存在,科学家也从来没有用仪器去测量过“我”的存在。

包括像笛卡尔这样非常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我思故我在”,你可以怀疑其他东西的存在,但不可以怀疑“我”的存在,因为“我”在思考,“我”在怀疑,所以“我”一定存在。

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这种推断却是错的。我们可以问他,思考问题的这个“精神”究竟是不是“我”?如果说精神是“我”,这是不成立的;如果说精神不是“我”,精神只是“我”的工具,“我”用精神去思考问题,那除了精神以外,“我”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我”根本不可能找到。这就是用错误的逻辑在证实“我”的存在。

笛卡尔的另外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是认为动物没有意识。之所以打动物的时候动物也会惨叫,那是像闹钟会响一样只是一种机械运动。这一错误观念,导致后来西方医学和生物学在解剖狗和其他动物时,连麻醉药都不打,因为他们认为动物没有思维、没有意识、没有感受,也不会痛,这是多么残忍的行为啊!这种自以为是的错误逻辑,给许许多多的生命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现实生活当中,肯为他人着想,为他人付出的人非常少,绝大多数人是为了自己。就算表面上是为了他人,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所谓的自己,就是“我”。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为了“我”付出也是值得的。但如果“我”并不存在,那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就都是在自欺欺人。就像梦中梦见发洪水,与其辛辛苦苦地去修堤坝抗洪,不如从梦中醒来,一切恐怖都会烟消云散一样。

中观论著中,讲了很多寻找“我”的方法。比较简单的可以这样观察,如果“我”存在,那“我”存在的方式就有两种可能:1“我”就是身体和精神;2肉体和精神都不是“我”,“我”独立存在,不依赖于肉体和精神,却在主宰肉体和精神。如果“我”真的存在,就只能以其中一种方式存在,不可能有第三种方式。这里面没有任何教条和信仰的成分,即使没有信仰的人,也可以去思维,这非常真实,也经得起考验。

前面已经确定了“我”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这不是佛制定的,而是每个人自己认定的。那我们可以从“我”的两种存在方式上来观察一下“我”是不是存在的,首先来看看肉体和精神是不是“我”。

虽然绝大多数人认为,“我”就是肉体,肉体就是“我”。自己出生时候的肉体,与死亡时候的肉体是同一个肉体。但仅仅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现有的这个肉体从诞生到最后消失的几十年的过程中,一直都在不断变化,每过一段时间,所有的细胞都会彻底更换,医学称之为新陈代谢。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每一瞬间的肉体,都各不相同,前一瞬间和后一瞬间的身体,完全是两回事。

高速的运动,让我们产生了无数错觉。包括将运动的鹅卵石看成静止的,以及早期的物理学所认为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等。看不到原子的内部结构,是因为原子核周围的电子每秒钟的运行速度高达一千公里左右,我们的肉眼根本就无法分辨高速运转的电子,而只能看到一个静止的错觉。

还有,虽然地球在以每秒钟29.79公里的速度运转,一分钟可以运行一千七百多公里,一个小时可以运行十万七千多公里,远远高于动车一小时两百多公里的速度,但我们却一点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地球很稳定地停着,这也是错觉之一。

所有人都非常相信自己的感官,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鹅卵石、砖头、钢材、楼房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实际上这些都仅仅是幻觉而已。

包括早期地心说的大行其道,日心说的一败涂地。大家都觉得,既然太阳从东边升起在西边沉落,就一定是太阳在围着地球转,却没有考虑到地球自转的原因,这都是公众一致的错觉所引发的结果。

我们会认为:昨天的河水,今天的河水与明天的河水,都是同一条河流的河水;我昨天过了这座桥,我今天也在过这座桥,我明天还将过这座桥,等等。这都属于意识的错误。

所以,佛一直对我们说,不要相信自己的五种感官。现在的高科技,已经印证了这一切。我们的感官真的没有看到过物质的真相,即使看到了一点点真相,意识也会把它弄成另一番模样。错误的观念和邪见,让我们长时不得解脱,这就是无明。

20世纪科学家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不知道物质是什么。最早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肉眼所见的桌子等就是物质;后来又发现,原子才是真正不可分割的物质;后来这也不对了,因为原子里面还有质子、中子之类的东西;再后来又认为,夸克是真正的物质;现在发现,一切的东西都是幻觉,都是弦的振动。错觉组成的庞大错觉,就是我们的物质世界。没有真实,都是虚幻!

因为肉体一直都在变化,根本不具备常住不灭、独一无二与主宰一切的条件,肉体在诞生的一瞬间就当即毁灭,所以,在肉体上面根本不可能找到“我”。不要说“我”,连肉体本身都站不住脚,肉体本来就是一种错觉、幻觉。

那么,精神是不是“我”呢?首先,情绪都是无常的,一会儿好,一会儿坏,一会儿善,一会儿恶,变化多端、反复无常。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识就更不用说了,外面的对境一发生变化,眼识、耳识等就会随之而变化,根本不存在不变的五根识。那么,中论的注释当中讲过,阿赖耶识是“我”的基础,那阿赖耶识会不会是“我”呢?虽然一个众生的内心当中,只有一个阿赖耶识,但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阿赖耶识会不断迁移,所以也在不断地变化。虽然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是实有、不空的,但唯识宗也认为阿赖耶识是无常的,这就是外道和唯识宗的最大差别。任何事物如果不变化,就无法工作;有变化、有运动,才能工作,才能起作用。

这样观察以后,就真的找不到“我”了。这不是在做文字游戏,而是相当重要的人生课题。为了这个“我”,我们曾经受了这么多痛苦和压力。为了满足这个“我”,我们像奴隶一样起早贪黑地去挣钱,钱挣到手了,还是无法让“我”满意,我们又只能听从“我”的派遣去做其他事情……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

比如:现在很多人有钱、有房子、有车子,却莫名其妙地想自杀,这都是因为“我”不满意,对工作、婚姻、感情、家庭、地位等一切都不满意,所以选择了自杀。可见,这幕后操纵的无形的“我”有多么大的能量,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多么的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我”,就不需要去满足谁、讨好谁,也不需要付出这么多,不需要焦虑、抑郁了。

用中观的方法在精神上去寻找,就根本找不到“我”,因为精神是无常的。虽然在宏观世界中,有物质的产生、存在与消失三个阶段,也即生、住、灭,但在微观的世界当中,佛教中观讲得非常清楚,在每一瞬间,物质、精神都经历了生和灭。实际上任何物质与精神的生和灭完全是一样的,生与灭已经统一为一体了。

或许有人无法理解:生灭不是矛盾的吗?矛盾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是一体,生了以后才会灭,中间毕竟要经历一个阶段啊?虽然看似生了以后才灭,但生灭之间的最小时间单位根本无法建立,最后只能说生和灭是一体的。这也说明,任何物质与精神都从来没有诞生过,因为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毁灭了。生灭一体与没有生灭二者,是一个意思。

佛教所诠释的微观世界的深度,现代科技还远远没有触及。虽然科学已经发现,有些粒子的寿命非常非常短,但仍然不是生灭一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得出“世界仅仅是一秒钟的千万分之一这么短暂”的结论。之前的世界,已经完全消失、不复存在,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找不到,就像昨天的梦境;未来的世界,还没有诞生,所以也不存在。

小乘《俱舍论》认为:未来的东西,是以没有秩序、混乱无章的状态存在的;过去的东西,是以井然有序的方式存在的。但这是小乘佛教中的某些人的错误观点,大乘佛教根本不承认。世亲菩萨写了《俱舍论》以后,自己立即又写了自释,自释是他自己的观点,颂词却不是他的观点,而是一切有部的观点。在自释的很多地方,世亲菩萨会用一个特殊的词句来表达自己对颂词观点的不满。因为世亲菩萨的师父抱持一切有部的观点,他看到《俱舍论》的颂词会很高兴,因为那是他的意思,但世亲菩萨却在注释里面表达了自己对一切有部观点的不满。按照一切有部的观点,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也存在,已经和外道常住不灭的观点一样了,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根本不是佛教的观点。除了这个说法以外,佛教没有任何宗派会承认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也存在。佛教认为:之前不存在,之后也不存在,唯一的存在,就是当下一秒钟的千万分之一,亿亿分之一,甚至更细小的单位。即使这个最小的单位也说不过去,因为在第二瞬间的时候,连这个最小的单位也不存在了。

中观论著中说:如果你留恋这个世界,那你就根本不要去观察,只是好好相信因果轮回,多做善事,尽量不造恶业,这样暂时你是有保障的,下一世可以享受人天福报;如果你不满意现状,想要看清世界的真相,世界就会在我们手里消失,观察以后,我们会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佛经中说,此时的“得不到”,就是最好的得到,最好、最殊胜的收获,因为我们证悟了,至少是了解空性了,所以是最好的收获。

佛经中说:在没有真正证悟的时候,用一个逻辑去证明一件事与用五个逻辑去证明一件事,力度是不一样的。虽然以前用中观的逻辑推导出世界空性的结论,现在借助于高科技的发现,就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但这些收获只是理论上、字面上的收获,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还很微小。现实生活中,哪怕金刚道友说自己一点点不好听的话,立即就会面红耳赤、火冒三丈。这都是没有修行,没有训练,仅仅懂得道理,仅仅会夸夸其谈的结果。

无论如何,中观里面也说了,哪怕对空性有一个合理的怀疑,轮回也从此受到破坏,这是令人欢喜的事情。

通过以上观察,就已经排除了肉体或精神跟“我”会不会是一体的结论。因为我们想象的“我”和观察到的肉体,二者的性质完全是两回事。肉体是变化无常的,想象中的“我”是没有变化、常住不灭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想象中的“我”是独一无二的,但肉体一秒钟都可以产生无数次的生灭,精神也是这样的。在肉体和精神当中,并不存在我们想象当中的“我”的特点,所以它们不是一体。可见,肉体和精神都不是“我”。

那么,“我”会不会在肉体和精神以外独立存在呢?

这不可能,“我”如果存在,应该是存在于“我”的肉体和精神上,不可能存在于车子、房子或者是山河大地之上。

由此可知,无论是在身体和精神的里里外外,过去、现在、未来等任何一个瞬间,都不能发现“我”的存在。这就可以确定,“我”真的不存在,这叫理论上的证悟空性、证悟无我。

通过观察,当深深体会到“我”不存在的时候,就不要再思维,立即在这个状态当中停下来,这就是修行。

过去一些非常有经验的上师们在修行手册里面都讲:要在感觉最好的时候与这个状态分手。意思是说,打坐的时候,要在无我感受非常好的时候停下来,如果不停下来,再过几秒钟,就会产生杂念,自己又发现不到,之后的打坐,就会在混乱的状态中度过,这样修行就不会有进步。我们不要舍不得这个感觉,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找到这样的感觉,一定要坚持下去。记住,这是坚持不了的,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几秒钟以后就会间断。反复观察,反复训练,在感觉最好的时候停下来,就可以避免修行的过失,之后又立即从头开始观察。时间短,次数多,修行的能力就会不断增长。在修行比较稳定以后,就可以适当地延长打坐时间,从5秒钟延长到20秒钟,从20秒钟延长到1分钟,这对大圆满的修行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就是在给大圆满做铺垫。

若能每天都这样观察并修持,天长日久,证悟空性的力度就会增长,我执的力度就会下降,贪嗔痴烦恼也会随之而下降;当我执从根本上铲除以后,所有的烦恼都会土崩瓦解。同时,慈悲心也会日渐增上。

龙树菩萨说:在证悟空性的时候,会对众生更有慈悲心。就像一个神志清醒的人知道另一个人在做噩梦或着魔了,自以为看见很多魔鬼来追杀自己等,痛苦不堪、垂死挣扎,但这一切却根本不存在,完全是他自己的错觉一样。清醒的人一定会觉得做梦的人很可怜,从而生起慈悲心。同样,因为“我”根本不存在,但所有的人却以为“我”存在,为了这个“我”,辛勤操持、绞尽脑汁,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不仅是这一辈子,而且在生生世世中,都辗转不息地饱受着地狱、饿鬼、旁生的各种痛苦,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以及所有的不愉快,都是因为“我”。这个“我”,欺骗了天下所有的众生,让所有的众生,都无一例外地感受着六道轮回的各种苦难。

真正的魔鬼,就是“我执”。密法里面经常讲的魔鬼,经常做的降魔仪式等,都是针对“我执”这个大魔。密宗的法器上面,都加了一个金刚。降伏魔鬼的工具,就是金刚。当然,这不是指金、银、铜等金属所做的金刚,而是金刚所象征的证悟空性、证悟光明、明心见性的智慧。以无我的智慧去降伏、剿灭我执,就是忿怒金刚、忿怒本尊降伏魔鬼。我们不要以为,魔鬼是一种很野蛮的众生,忿怒金刚是更野蛮的神,野蛮的神杀死了野蛮的众生,就是降魔。任何魔鬼,都不可能骗过天下所有的众生,谁都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力。虽然六道轮回中有鬼的存在,但鬼也是一种生命,因为业力现前,也经常处于恐慌、痛苦之中,非常可怜。世上唯有“我执”这个魔鬼,才能非常成功地欺骗了天下所有的众生。除了佛菩萨的智慧以外,没有一个办法可以降伏“我执”这个魔鬼。

就像在显微镜中看到所有的东西都在运动,但一离开显微镜,全部恢复“正常”,静止的物体仍然存在一样。虽然通过观察,可以深深体会到“我”不存在,但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我”又存在了。如何能让“无我”的观念继续保任,“我执”彻底消灭、不再恢复呢?那就是要持续修行。如果能够精进修行,少数人可以即生成佛,很多人可以中阴身成佛,更多的人可以下一世成佛。如果不用功,永远都没有机会成佛。

大家要赶紧修完加行,加行修完以后,就尽快去修禅定。修完禅定以后,立即去修空性。这些都修完以后,就去听大圆满。只要依照次第而行,最后一定会顿悟。顿悟以后,就很有希望了,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可以做到的。但如果不用功,在修行方面患上了拖延症,不慌不忙、慢慢腾腾,就很难解脱。

印度有一位国王给释迦牟尼佛说:“我宁可变成一只狐狸,也不愿意放弃所有的物质享受去修行。你有没有一个不放弃享受而解脱的法门呢?”佛陀于是开始讲了密集金刚。

但我们什么时候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不好说了,所以还是在物质生活和修行上面做一些调整。作为佛教徒,我们不要过度追求物质,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太高,付出的代价就会越沉重,修行就只能打折扣。一定要在生活与修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成就。成就以后,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和大家一样,但内在的境界却大不相同了。

三、集谛

既然轮回当中没有快乐、没有永恒、没有实义,更没有值得留恋与追求的目标,那就要设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如何解脱呢?首先要去了解轮回的因缘,就像要治病,首先要找到病的来源一样。轮回的因,也就是“苦、集、灭、道”当中的“集谛”。

显宗认为,轮回的根源是无明,无明引起了十二缘起。

密宗认为,当轮回与涅槃、佛与众生、清净与不清净的现象都不存在的时候,宇宙空间中没有任何天体,只是一片虚空,唯有我们内心的本质,才是唯一存在的永恒,这是最原始的本来面目。第三转法轮称之为“佛性”“如来藏”。

然后,在“如来藏”“佛性”上面,产生了第一个最细微的念头,细微的念头振动摇晃,就产生了第二个、第三个等念头与各种各样的光,就像我们死亡之后处于中阴身时首先看到的各种光一样。此时已经形成了一种意识,意识去执著这些光,并将有些光认为是自我,将有些光认为是外在的世界。这样的迷茫或无明,就形成了八识,形成了六道轮回。如果第一个念头没有振动,平静安然,就不会产生第二个、第三个念头。哪怕有念头,如果非常平静,就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众生、六道轮回。但实际上,在第一个念头从如来藏当中产生的同时,第二个念头就已经存在,已经有它的振动,这样便慢慢形成了世界。

当肉眼可以看得见、双手可以摸得着的粗大世界形成的时候,我们既不能说世界纯粹是物质,也不能说世界完全是精神,其中既有精神的成分,也有物质的成分。从另外一个更深层的角度来讲,则既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只是这种幻觉有些时候很像是物质,所以暂时可以称为物质;有些时候很像是精神,所以暂时可以称为精神。究竟而言,就是一种幻觉。

从目前科学的角度来讲,世界是物质或弦的振动,但我们相信,最基本的物质绝不可能存在。在物质振动的最后,终究要归于精神的振动。世界从何而生?从内心的振动而生。从密法的角度来讲,我们每天都在经历这些过程,每一个瞬间,每天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都会进入世界的源头。死亡的时候也一样,但死亡的时候这些过程的表现更清楚。证悟的修行人与修密宗正规气脉明点修法的人,在每次进入禅定状态的时候,也在经历这些过程,所以这些并不遥远。

这是最原始的状况,密法,尤其是大圆满中讲得非常清楚。第三转法轮当中,大概讲了这个意思,但没有说得很清楚。第一转法轮和第二转法轮中,则从来不提轮回的真正源头,只讲十二缘起。

但此处主要介绍的,是显宗的观点。

首先,组成集谛的因素有两个——烦恼和业。佛告诉我们,集谛是苦谛的因,苦谛是集谛的果。至于苦谛怎样从集谛当中产生,不是显浅的内容,也不是一般的隐蔽内容,所以我们不能用现量的证据,也没有办法用比量的推理方法来证明它的准确性,而只能用《释量论》当中所讲的方式去证明。

比如:对于现代科学中牛顿的万有引力、绝对的时空观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波尔等人的量子力学,以及最近的超弦理论中的有些深奥理论,我们没有办法用现量的证据,也没有办法用比量的推理来证明它的准确性,但我们还是接受了。这都不是我们自己去研究的,而是由几个顶尖的科学家去实验研究而得出结论的。为什么大家都相信了?这是因为大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再比如:虽然我们不知道电器、飞机等的工作原理,但我们却完全可以相信科学技术的能力,不需要自己去研究,我们也没有研究探索的能力。既然我们可以这样相信和接受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我们也完全应该相信和接受佛的智慧结论,否则相信科学也成了一种迷信。

谁都知道,科学家也会犯错误,牛顿的绝对时空概念,大家相信了两百年,最后却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每一次科学仪器的更新换代,都是对原有技术的否定和改进。科学家并不是永远不犯错误,仪器也不是永远正确,但我们却无比相信科学、相信仪器,那凭什么不相信佛的智慧?如果说佛说的不正确,我们可以用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否定和推翻。但迄今为止,却并没有人推翻过佛的结论。要知道,并不是所有我们相信的东西都是自己亲自发现、亲眼看到或参与研究的。同样,虽然因果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看得见,但佛菩萨就能发现苦谛是由集谛产生的。

佛菩萨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现的呢?佛不是通过推理,也不是用仪器来测量,而是以广大神通或智慧发现的。

神通不仅佛有,许多高僧大德也有。很多上师之所以能在很久以前就预见到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并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都不是通过推理、打卦、算命,而是依靠可以洞察过去、预知未来的意识功能,也即神通来照见的。

佛经中讲过: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以提婆达多为主的一些人怀疑佛的神通,认为佛不会有神通,佛不会是全知。为了考察佛是否具备神通,提婆达多在各个地方的山上收集了各种花草树木,一一烧成灰,分别装在一个个小口袋里面,袋里放着用于辨认地名与品种的纸条。然后不让佛陀看纸条,却要指认出每一袋灰的出处,结果佛一个都没有说错。

还有一次,提婆达多在印度一个城市的每家每户取了一点粮食,分别放在小口袋里面,口袋里写上这家人的名字,然后让佛辨认,佛也一个不差地说了出来,与纸条的叙述完全一致。

其实,不仅佛有这样的神通,一般修行比较好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神通。

言归正传,既然业与烦恼,组成了集谛,那烦恼又是什么呢?

(一)烦恼

每个人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多数属于烦恼。

佛教小乘的《俱舍论》和大乘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讲了很多烦恼的定义与分类,我觉得大家有必要以后进一步学习。《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和《俱舍论》中的一部分,是佛教专有的超级心理学,虽然与现在西方的心理学也有共同之处,却完全超越了西方心理学。《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讲了常见的五十一种心所或心理现象,包括善的、恶的、无记的情绪。其中二十六种是烦恼,包括六种根本烦恼,与二十种随烦恼。当根本烦恼产生的时候,会随着根本烦恼而产生的烦恼,就叫做随烦恼。

当这二十六种情绪产生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立即不开心、不舒服,内心烦乱、痛苦不安,所以叫做烦恼。有些烦恼产生的时候虽然没有明显的痛苦,却会导致很多痛苦,或者会让我们去造业、犯罪,所以也叫做烦恼。当我们心里产生这些烦恼的时候,立即要认识到,然后采取措施去对付、控制、断除这些烦恼。

六种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见,又可以分为见烦恼和非见烦恼。见烦恼,是见解的烦恼,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见烦恼加上五种非见烦恼,这样就是十种根本烦恼。如果五种见烦恼归纳为一体,加上五种非见烦恼,就是六种根本烦恼。非见烦恼,即不属于见解,但其本身就是烦恼。十种根本烦恼,加上二十种随烦恼,这样就有三十种烦恼。

1.根本烦恼

(1)痴。六根本烦恼的第一,是痴,即愚蠢、愚昧。不懂得因果,不懂得生命轮回,不懂四圣谛,对人生、世界、内心的本质一无所知,都是痴,也叫做无明。无明是所有烦恼的来源和基础,所有的烦恼都离不开无明,都包含了无明的成分。不但是所有的烦恼,包括整个轮回的根源也是无明。无明会产生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以后,就出现了恶趣的现象,轮回就因此而生。所以,十二缘起支的第一支,就是无明。

虽然所有的生命都不愿意接受痛苦,但所有的生命体都离不开痛苦,这就是源于无明。因为有了无明,追求方法就出了问题,所以会南辕北辙,求幸福反得痛苦。所以,轮回的第一推动力,就是无明愚昧。因为愚昧,产生了我执;有了我执,就有了我所执;这样一来,贪心、嗔心、傲慢等就应运而生。

如何打破无明呢?唯有佛学里面才有能彻底打破无明的方法。

无明不像睡着以后迷迷糊糊、一无所知的感觉,它有时候的表现反而显得很聪明,比如生产地沟油、毒奶粉,都是要有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水平才能做出来,但这些行为的本质,却是无明愚昧。

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处处耍小聪明,以高科技的不正当手段去赚钱、骗人,这样做的下场,绝对是自食其果。

《俱舍论》中讲,无明是与智慧对立的心理现象。本来一切法都是空性,无明不但不懂空性,还固执地认为一切不会是空性,而是实有。虽然无明的源头是非常清净的如来藏,但在无明的后面,却都是被无明污染了的产物。

要想断除轮回、获得解脱,就一定要战胜无明。学佛就是学智慧,而不是烧香、磕头、拜佛。虽然烧香、磕头、拜佛是好事,是积累资粮的好方法,但学佛的核心价值却不在于烧香拜佛,而在于闻思修。通过闻思修,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推翻无明,推翻轮回的第一推动力。

(2)贪。六根本烦恼的第二,是贪。

对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或者是对轮回的贪,就叫贪心。因为有了贪心,对金钱的贪、对名利的贪、对地位的贪等,所以没有钱的时候很痛苦,因为满足不了自己;有钱以后也不幸福,因为贪心是可以无限膨胀的。“向钱看”,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词。为什么要向钱看呢?因为我们有贪心。如果不控制贪心,就永远无法满足它,就会衍生很多不愉快,就永远也不会幸福。

因为贪心,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内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我们应该减少贪心,过低贪、低碳的生活。

在电视剧《家产》中,讲述了父亲死后兄弟姐妹绞尽脑汁争夺家产的故事,贪的作用和贪的厉害性,在这部电视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什么手足之情、伦理道德,都遭到了贪心的无情摧毁。包括目前社会上屡禁不止的地沟油、瘦肉精、贪污腐败,奢侈品的攀比炫耀,哪一样不是因为贪心?既然贪心有这么大的威力和危害,我们一定要将贪心控制并最终彻底铲除。

(3)嗔。嗔心、嗔恨,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生气。有嗔心就有战争,小至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各种局部的战争,都是因为嗔恨心。

人类历史上所有打打杀杀的根源,就是嗔心。《俱舍论》里讲了贪、嗔、痴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贪心会导致嗔心,而嗔心导致贪心的却比较少。想抢夺别人的东西,想挑起战争,就是贪心引起的嗔恨心。如果不解决嗔心,就无法过上和平、和谐的生活。

一旦发现嗔心的苗头,立即就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之间,一定不要让它继续发展。否则它一定会摧毁我们的将来,让我们没有好日子过,只有堕入地狱、饿鬼、旁生道。

贪嗔痴三毒,比世间任何毒品都可怕。《佛子行》里面讲得很清楚:“贪等烦恼初生时,铲除其是佛子行。”在三毒烦恼每一次萌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设法控制。若任其发展,即使不会犯罪,也会造作恶业,将来一定会感受恶报。当然,三毒里面的无明烦恼,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但嗔心和贪心,却应该有效地加以控制了。

(4)慢。在人我执的基础上,就会产生傲慢。对现代人而言,傲慢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高级知识分子、金领或白领阶层都很傲慢。一旦有了傲慢,就会缺乏礼貌,更不要说恭敬了。不愿意向任何人学习,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不起的;在同学、同事或朋友圈中,我才是老大;没有任何人能超过我,他们都不如我,我才是最厉害的;这种心态叫“慢”。

一旦有了慢心,一天到晚都悬在空中,根本不会静下来去思考问题,也更不会好好学佛。

有很多人说:“我现在工作、家庭都很好,为什么还要去学佛呢?”其实,在这句话的背后,包含了无明和傲慢的心态。因为不了解四圣谛,不知道世界的本质,认为有钱、有地位、有健康、有名气就很了不起,所以才会这样不知天高地厚,这就是严重无明的表现。同时,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好,释迦牟尼佛都不如自己,谁都没有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傲慢。傲慢的结果,就是堕落,自认为已经站在了巅峰,不需要再积极向上,下堕就是必然的趋势。

佛经也讲,有了傲慢心的人,学不到任何东西,内心不会产生任何功德——包括修行的进步、学习的进步、做人方面的进步等,所以非常可怕。不管你再有钱、有权力、有名声,都只是过去所积福报成熟的表现,一旦福报用尽,一切都会离开。所有有漏的辉煌,都是短暂、无常、靠不住的,万万不可有傲慢心。

《俱舍论》中说:原本非常平静的禅定中,一旦冒出一个念头——我才有这样的禅定功夫,其他人是没有的,则后面所有的禅定都变成了有染污的禅定,坐得再久都没有用了。

藏传佛教里有一句话:“最好的窍诀是能指出错误,最好的上师是能批评犯错误者。”因为只有批评,才能让我们看见自己的错误、缺陷和不足,才能控制自己的傲慢心。如果没有人批评,经常得到别人的吹捧,那就完蛋了。

以前我们刚刚去学院的时候,因为不懂事,学习刚刚有一点点进步,就很容易骄傲。法王如意宝经常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打击我们,直到后来,哪怕学习进步再大,也不敢再骄傲了,因为之前的打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批评真的是最好的窍诀。面对标准的学生,上师是非常不客气的,就像天天都在骂人一样,因为他们有把握,知道弟子不会心烦,不会从此远离,可以毫不顾忌地调伏他们。

但批评人一定要谨慎,不要对任何对象都采用这种方法。当年玛尔巴大师在米拉日巴离开时,曾语重心长地对米拉日巴说:“你以后教学生,不能用我对待你的这种方法。像你这样的学生,是非常罕见的;像我这样的上师,也是很难得的,你不要模仿我的这种方法。”

只有比较标准的学生,才能接受批评,否则反而会起负面作用。被批评的弟子可能会觉得上师瞧不起自己、欺负自己,因为自己没有钱或其他原因等。在不标准的学生面前,一定要小心翼翼、轻柔客气地说话。完全按照佛说的话去说,一句都不能错。说完以后什么都不补充,站起来就走人。很多上师是这样对待根机不够成熟的弟子们的,因为他们怕这些弟子。

凡夫都非常重视、执著、溺爱自己,所以往往不太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想通过自我提醒的方式来改善自己是很难的。依靠上师和金刚道友的提醒,就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问题,这对我们的修行一定会有帮助。

另外,显宗经典中也讲过,上师的批评是遣除违缘的一种方式。即使是在梦里梦见上师不高兴骂自己,也可以清净罪业、消除灾难。

(5)疑。既然怀疑属于烦恼,那是不是根本就不允许有怀疑呢?不是这样。刚开始闻思的时候,对苦、集、灭、道四圣谛,对空性、因果、三宝有怀疑、有质疑、有疑问,都是很正常而且应该鼓励的。有了这些疑问,我们才会去寻找答案,并最终解决疑难。

但在通过闻思已经解决了疑问、已经进入到修行阶段的时候,如果仍然疑问重重,就没有办法修行了。比如,在修外加行观修轮回痛苦的时候,又冒出一个念头:地狱到底存不存在哦?那就没办法修了。这时候,疑问就变成了烦恼,同时也是修行的障碍。

就像到了一个分岔路口,不知道要走左边还是右边,这时有怀疑是很必要的,没有怀疑随便走,就有可能走错路。通过观察路标、询问路人或查询地图确定方向后,就可以勇往直前地朝前走,不再疑虑重重、不再犹豫不决。如果一直都没有设法去问清路线,就根本无法走,只能停留在路口,这时,疑虑就成了障碍。

可见,此处的消除怀疑,与西方科学极力倡导的不要轻信,要怀疑一切的主张并不冲突。科学提倡的怀疑,也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最终解决问题。怀疑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主要在于什么时候可以有怀疑,什么时候不能有怀疑。闻思的时候,就可以有怀疑;修行的时候,就不能有怀疑。闻思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修行的时候断除怀疑。

以上五个烦恼,叫做非见烦恼。它们不是见解,而是建立在见解之上的烦恼,所以叫做非见烦恼。

(6)见。见烦恼分为五种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1身见。恶见中的第一,叫身见,也即我执和我所执。因为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我执,所以叫身见。此处的身体不仅仅指肉体,而是包括了五蕴。对五蕴产生了我执,有了我执以后,便对身外的其他东西产生了我所执,这也是中观里讲的人我执和法我执中的人我执。

身见是所有烦恼的根源。虽然佛教有时说无明是轮回的根源,有时说我执是轮回的根源,有时又说贪欲是轮回的根源,其实都是一样的。最关键的是无明,我执和无明是主要因素,贪欲是次要因素。只要有无明,就会有我执;有了我执,就会有贪欲。这三个因素,就是轮回的根源。

轮回刚开始的时候,首先产生的不是物质,而是无明,随后是我执;因为有了我执,就有了我所执;无明和我所执产生以后,其他的烦恼都会应运而生。只有断除我执、断除无明,才能获得解脱。

断除无明,就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不会再有各种各样的幻相和错觉,由这些错觉而产生的烦恼也失去了根基,解脱也就自然现前。这是佛指给我们的解脱方法和道路,我们要竭尽全力去追求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入菩萨行论》前六品所讲的布施、持戒等五度,都是为了智慧度。能够断除无明烦恼的,就是智慧。无明和智慧是不可共存的对立之法,要推翻无明,除了智慧,其他诸如慈悲心、出离心、对因果轮回的信心等,都不能起到最关键的作用,这些都和无明、我执并不矛盾。在有无明、我执的基础上,也可以相信因果、轮回,也可以修慈悲心。但证悟空性的无我智慧的产生,却需要有菩提心、出离心的基础,所以,修加行是很重要的。

2边见。边执见是在身见的基础上衍生的。因为有了实有的“我”,便将这个“我”执著于有边和无边,或常边与断边,即认为“我”死后仍将持续永恒不变或彻底灭亡,就是两种边执见。在佛教看来,唯物论的观点属于断见。

唯物主义分三种:辩证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释迦牟尼佛还没有转法轮之前,就有古代的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就执持断见。除了五种感官可以感知的东西以外都不承认,不承认前世后世、不承认因果规律等比较隐蔽的东西,这种看法就叫断见。

古印度大部分宗教的观点都是常见。承认一个常住不灭的自我,认为有一个永恒的神在主宰世界,神是不灭的,这叫常见。只要相信神灵,断恶修善,就一定会有善的果报,就有可能转生人天享受快乐。常见和断见加起来,就叫边执见。

在边执见中,断见比常见更可怕。《中观四百论》云:“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不伤害其他生命,就可以转生到人天善趣;若能证悟空性,就能脱离轮回、获得涅槃。断见就可怕了:认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因果也不存在了,所以只要不被人发现,杀盗淫妄什么都敢做;伦理道德只是一种风俗习惯,如果不想遵守,完全可以不负责任、为所欲为,果报和来世都是不存在的。这样一来,所有的伦理道德、因果观念都被摧毁,自己来世也将遭到无情的惩罚。

3邪见。不知道轮回、因果是否存在,还不叫邪见。只有认为因果规律、生命轮回绝对不可能存在的见解,才叫邪见。不是所有的恶见,都到了邪的地步。只有其中一部分,才是邪见。为什么是“邪”呢?因为它诽谤了自然规律,是所有邪恶的源头。这种观点非常可怕,任何人有了这种观点,就会变成邪恶贪婪、凶狠无比的人,杀、盗、淫、妄,无恶不作,所以叫邪见。

下面讲的第四和第五种恶见,都叫做取见。因为这些见解中,包含了执取,也即不舍弃的成分。比如不舍弃见、戒,认为这些见解和戒禁都非常正确,所以叫取见。取见又分为两种,见取见与戒禁取见。

4见取见。见取见中前面一个“见”字,代表了所有的错误观点。见取见,就是不但执持常见和断见,而且认为这些见解是最好、最正确的,顽固执守、死抓不放、不离不弃,这样的错误见解叫见取见。

比如,有些老年人不但不学佛,而且认为轮回、因果绝对不存在,只有自己的这个世界观与人生观才是唯一正确的观点,这就叫见取见。

因为见解对一个人的生活、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引作用,如果一直不放弃错误的见解,就一定会导致错误的后果,所以将见取见列为根本烦恼。

5戒禁取见。戒禁取见是认为受持外道所提倡的虐待身体的各种戒律和禁行才是解脱道的错误见解。“戒”和“禁”,是指戒律和禁止。佛教有禁止杀、盗、淫、妄等的戒律,外道也有各种各样的戒禁。比如:佛教认为,杀生是所有罪过中最严重的一种罪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杀生;但一些古老的宗教却认为,杀死牛、马、羊,甚至妇女、儿童来祭祀神灵,可以获得解脱;还有些印度的外道相信,如果让三叉戟穿过身体,则能获得解脱;或者依靠不穿衣服、不吃饭等虐待身体的极端苦行可以获得解脱等。但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内心的烦恼没有解决,只是折磨自己的身体,是不可能解脱的。今生的身体毁掉了,又会产生另外的身体。杀害其他生命不但不能成为解脱之因,反而会堕入恶趣。外道的这些错误观点,都叫做戒禁取见。

以上五种见,总称为恶见。这些都属于见烦恼,是六根本烦恼之一。如果恶见烦恼按五种计算,加起来就是十种根本烦恼。

如何对治十种根本烦恼呢?总的对治力,是证悟空性。证悟空性以后,所有的烦恼都可以解决,都可以推翻。分支的对治力,则可以用无常、痛苦等观念来控制贪心,以慈悲心来控制嗔恨心。通过学习阿毗达磨,分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以后,就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综合体,是属于分别念增上安立的法。就像把很多零件组成的东西当成是汽车,其中零件是相对客观存在的,车就是增上安立的,同样,“我”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通过闻思修,就能增长智慧,并最终推翻无明。

我们一定要明白,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断除烦恼。学佛是否成功,取决于对治烦恼的能力。如果学佛很多年,闻思的同时也在修行,但因为修行不到位,贪、嗔、痴、慢、疑一点没有减少,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和不学佛的人或与刚刚进入佛门时完全一样,那我们的学佛就不但不算成功,而且还可以算是一种失败。虽然闻思修与断恶行善也有意义,我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肯定也会有一些进步,但这些都不是核心的问题,总归意义不大。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头反观,看看自己的修行结果究竟如何。

有些人虽然一直都在学习、闻思,却没有修,只是把佛法当做一种文化、哲学去研究,这就和学校里的教授没有什么差别了。很多大学教授也在研究佛教,但多数人却不信佛,更没有修行、解脱的观念,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用佛法的智慧去对治。理论上的纸上谈兵,是不能解决关键问题的。

2.随烦恼

接下来介绍二十种随烦恼。随烦恼也可以说是根本烦恼的一部分,因为是跟随前面的根本烦恼而产生的,所以叫随烦恼。

(1)忿。忿即忿怒。忿怒和嗔恨心的差别在于:嗔恨心是生气这种情绪的总体,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没有发展到打人、骂人的程度,都属于嗔心。而忿怒最初是一般的生气,再发展就要开始打人了。这已经不是负面情绪,而属于毁灭性情绪了。忿怒是二十种随烦恼中很严重的一个,尤其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说,这种烦恼更是尤为严重。

特别是对修学密宗的人来说,如果金刚道友之间产生了忿恨,到了吵架、打架的地步,就会犯密乘戒,这是非常可怕的罪过。我们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情绪,万万不可让嗔恨心发展到忿的阶段,忿如果不放弃再发展,就变成了恨。

(2)恨。恨是在打人之后仍然不后悔、不道歉,一直处于忿怒状态,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这种心态叫恨。如果因忿怒而打了人,但立即就后悔了,相互道歉、忏悔,忿就没有发展成恨。

作为佛教徒,我们首先不要有嗔;如果有了嗔,则千万不要发展成忿;如果生起了忿,就再不要把事态扩大到恨;如果恨一直持续不断,那都没办法忏悔了。执持这种心态的人,根本没资格自称为大乘佛教徒,修行人就更不用说了。若是在金刚道友之间产生了矛盾,最好当天能相互道歉;即使当天不能道歉,也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如果过了24小时,就最好不要过1个月,否则罪过会越来越严重。

(3)恼。嗔心发展到打人的地步,就是忿;发展到骂人、说粗语的地步,就叫恼;嗔心的坚持,叫做恨。它们的本质,都是嗔心。忿、恨、恼三者,都是嗔的不同阶段。

一旦有了这些不良情绪,不但身体会分泌很多毒素,有害于身心健康;自己和他人会感觉不幸福、不快乐;而且还会造作严重的罪业,严重地违背了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走到了与慈悲心完全对立的立场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控制、对治、减少这些烦恼。当然,要想彻底断除,那就需要在证悟以后才能实现了。

我们不能认为,学佛就是多闻思,只要把五加行修完,就很圆满了。如果烦恼没有减少,也许我们学佛的方法都已经完全错了。

(4)害。所谓害,就是伤害众生的情绪。害的范围有点广,以嗔恨心打、杀、偷等的心态,都属于害。虽然害也是嗔心,但嗔心不一定是害。比如虽然很生气,但没有想去打杀众生等,就不是害。嗔心发展到很严重的时候,才有可能变成害。害非常危险,稍不注意,就会造作很大的恶业。

(5)嫉。很多人虽然有权有钱、应有尽有,最后还是不幸福。主要的原因,就是嫉妒。嫉妒的对境,是其他人的优点或优越之处,比如有钱、有权、有名声、修行好、更精进等。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一般会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随喜,就像自己好一样地高兴,这种心态的功德相当大;另外一种就是嫉妒、不高兴,凭什么他比我好?他怎么能超过我?随着不高兴的后面,还会滋生其他的负面情绪:嗔恨、抱怨、诅咒,等等。

为了减少嫉妒,平时就要少看电视,少看广告。因为电视广告中,充斥着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很容易产生嫉妒心与攀比心。同时因为受到刺激,还会增长贪欲心,严重的甚至会为此铤而走险——欺骗、偷盗、抢劫,想尽一切手段去挣钱,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如果想幸福,就不要去看邻居的家,以免产生嫉妒心,要学会安于现状。

有嫉妒心的人永远都不会幸福,因为嫉妒的本质,就是不愉快、不开心。嫉妒别人修行好,是对出世间法的嫉妒;嫉妒别人比自己有钱、开的车比自己的好、住的房子比自己的宽、穿的衣服比自己的贵、戴的表比自己的高档等,则是对世间法的嫉妒。这样活着,是多么辛苦啊!

因为嫉妒,有些天性野蛮的人,会以各种不正当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嫉妒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且还会阻碍我们的解脱。古今中外有很多事例,都证明了嫉妒的危险性。

人的情绪是可以培养、训练的,既然我们要追求幸福,就要尽量去控制那些会给我们带来不幸的情绪。消除嫉妒、学会随喜,都是幸福的源泉。另外,修四无量心中的喜无量心的前提,就是要找到一个幸福、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们怎样去修喜无量心呢?对修行人来说,通过长期修习随喜心、喜无量心的训练,就能慢慢养成习惯,看到别人比自己好不但不会嫉妒,反而由衷地欢喜、随喜,这就是修行人的风范。

(6)覆。当自己犯戒、犯罪,或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后,因担心把事情说出去会影响自己的收入、名声,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等,而极力瞒天过海,遮盖、覆藏自己的过错,就叫做“覆”。“覆”也是一种很严重的烦恼,一旦有了“覆”,就永远不能忏悔,也永远没有机会清净罪业。佛经里说,公开自己的错误与过患,隐藏别人的过失与缺点,能减少自己的罪业。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其结果可想而知。

(7)诳。因贪图别人的恭敬与供养等,哪怕自己没有任何功德,也妄说自己是活佛,转了几十世、几百世,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是怎样的,莲花生大师住世的时候又是怎样的等,或者吹牛说自己有神通等,这样的行为都叫“诳”。

现代人中十分普遍的虚荣心,也近似于这类心态,没有任何内在的东西,却以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等为荣。诳是一种严重的烦恼,与撒谎、欺骗很接近,我们要明白,凡是爱夸耀自己了不起的人,一定要高度怀疑,决不能轻易相信。现在很多人爱给自己写传记,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宣传自己。如果宣传自己是为了弘法利生,那没什么问题,至少出发点是一种善意;但如果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名和利,就属于诳。

有些世间人喜欢夸大其词,明明只做了一百块钱的善事,非要说成是一千块、一万块,这也叫诳。如果经常被“诳”牵着鼻子走,内心就会变得非常浮躁,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果做善事本身的功德也被摧毁了。

大乘行人利益众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没有什么了不起。菩萨的工作就是如此,为众生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不应该自我吹嘘、四处张扬。

(8)无惭。譬如,与人吵架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不应该这样对待众生,做这样的事是羞耻的,便立即停下来,这叫有惭。换句话说,自己主动感到羞耻而停止恶劣行为,叫做有惭。有惭的对立面,叫做无惭。

(9)无愧。譬如,两个人打架的时候,不是考虑到佛法的教义,而是因世间的伦理道德而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做,然后停止打架的行为,叫做有愧。另外,因为他人而感到羞耻,譬如,因为自己是谁的弟子,或者因为自己是从某名校出来的,自己的老师是某某教授等,而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做给上师、学校、老师丢脸的事情,最终放弃了恶行,也叫做有愧。反之,就是无愧。

有惭愧心、羞耻感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约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恬不知耻、无惭无愧,却是一切罪过的根源。试想,没有任何约束与顾忌,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野蛮,最终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现在很多人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因为不学佛法、不学传统文化,导致伦理道德底线的无限下滑,这是非常可怕的。当然,佛教的要求是不堕两边,那些对自己没有帮助、对众生也没有利益的,诸如苦行僧似的约束,我们也大可不必接受,但有必要的约束,还是不能放弃。

(10)谄。不接受别人的劝导而隐瞒自己的罪业、罪过,不公开、不发露,就属于“谄”。“谄”的本质是愚昧。它的作用,是无法清净罪业。我们都知道,忏悔的时候,要发露,也即在金刚萨埵或者上师、道友面前忏悔,把自己的罪过说出来,这样才能清净罪业、挽救错误。如果隐瞒罪过,就永远不能忏悔清净、恢复如初。其后果,是从不能安心,最后慢慢变成后悔,从而影响生活,让自己过得不愉快、不幸福;修行人甚至无法修禅定,因为禅定是要在没有任何压力、纠结,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修得出来的。所以,“谄”也是很严重的烦恼。

(11)悭。悭就是吝啬,舍不得布施。如果发展下去,始终不布施的结果,就是堕饿鬼道。所以,即使没有太多的钱财,还是要适当地布施。救灾、建慈善医院、福利学校、免费养老院等,都属于布施。

(12)骄。骄傲的结果,是不能安心修行,也不会有慈悲心。《中观四百论》里讲:骄傲的人经常自以为了不起,根本看不见别人的痛苦,浮躁、浮夸、虚荣而不实在。

骄傲和傲慢的差别在于:傲慢与慢心,是与其他人攀比而自以为是;骄傲的対境,仅仅是自己的钱财、名声、地位等,不是比较而得的结果,只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是骄傲。骄傲的人总是认为没有必要向别人学习,感觉不到轮回的痛苦,只是沉迷在眼前的一点点幸福当中,所以没有出离心;也感觉不到别人的痛苦,所以不会有慈悲心。真正的修行人,万万不能骄傲。

虽然穿名牌、开名车,也可以学佛,但如果过分追求名牌,过分虚荣,喜爱炫耀,就是骄的表现。作为佛教徒,我们最好不要买名牌,一方面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另一方面还容易产生骄傲和慢心,这就得不偿失了。

(13)不信。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不信四圣谛,不信三宝的功德,不信轮回的痛苦,都叫做“不信”。没有信仰本身,也是一种烦恼。其本质,就是无明、无知、愚昧。很多人只相信自己看得见的物质因果,却不相信看不见的善恶因果。但这种不相信,并不是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之后的不信,而是固执己见、顽冥不化的不信。即使有一些轮回与因果存在的理由和证据,有些人还是不愿意相信,这都是业障深重、逃避现实的表现。但无论怎样逃避,都是没有用的,该面对的时候还是需要面对,无论你是否相信与接受。因为这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而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信因果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不信因果,就意味着没有任何自律,所有的行为都需要法律或其他惩罚来人为地控制,只要不为人知,杀、盗、淫、妄等任何恶行都有可能做得出来。虽然这些人表面说“天不怕、地不怕”,但其实内心是非常脆弱的。所谓“天不怕、地不怕”的意思,是不怕因,不怕造业,但果报还是非常害怕的——害怕死亡、害怕生病、害怕老的时候没人照顾、害怕没有钱,所以去贪污、去诈骗、去做各种各样的坏事,从而感召了更多的痛苦。

修行人不敢说“天不怕、地不怕”,因为他们怕因果,言行举止小心翼翼,内心却更加坚强,面对痛苦,反而不会有太大的慌乱与抱怨。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团体、任何社会,有信仰都是一件好事,没有信仰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了解生命轮回与因果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以后,才能懂得思考,才能未雨绸缪,提前为来世做一些准备,以避免将来的痛苦。

(14)懈怠。懈怠是让自己不能前进、只会倒退的主要因素。懈怠有两种:一种偏于贪心——贪睡、贪吃、贪玩等;另外一种是不想学习,不愿意修行等。当然,贪吃、贪玩、贪睡的人,自然就是不喜欢学习、没有什么追求的人。只要有懈怠,就不会精进。正在闻思打坐的时候,也盼望着打坐赶快结束,就可以喝茶、看电视、玩游戏、睡觉等,这样闻思修一定不会有进步。

懈怠不仅会影响修行,也会影响世间的事业。比如:如果公司的老板、员工都很懈怠,这个公司绝对没有发展。

懈怠也是一种念头或情绪,佛教非常反对懈怠,因为懈怠和六度里的精进是对立的。六度里的精进之所以放在中间,前面是布施、持戒、忍辱,后面是禅定与智慧,是因为精进对前后两边都具有推动的作用,是前后都非常需要的动力,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

人生苦短,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已过半,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如果在这短暂的生命中还要懈怠,又怎能拔苦得乐、超离三界?所以,我们必须断除懈怠。

如何对治懈怠呢?首先要知道轮回痛苦,这样才能在心里生起寻求解脱的愿望。就像一个即将坠入悬崖的人,如果他知道掉下去肯定会摔死,那他一定会拼命往上挣扎;如果他觉得悬崖下面根本不可怕,那他就会无所畏惧、懈怠拖延了。

(15)放逸。放逸就是该做的闻思修等善法不去做,该控制的烦恼与罪业不去控制,身口意各方面都不注意、很随意,没有什么追求,活一天算一天的状态。

佛认为,放逸是贪嗔痴等一切烦恼的根源。放逸的人不但永远无法成就,而且原有的闻思修功德也会慢慢减少,贪嗔痴却会日益增长。

当然,如果工作、生活与闻思修的压力太大,已经感觉到承受不了的时候,还是要出去旅游或在家里放松、休息一下。养精蓄锐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到下一轮的精进中。

现在流行着一种拖延症,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释迦牟尼佛认为这是一种负面情绪,是随烦恼。其实,拖延虽有一些客观因素,但主要都是当事人自己的毛病。通过心理训练,是可以调伏、控制,甚至断除、消灭的。

工作上的懈怠,有老板、领导来约束我们;但修行上的懈怠,就全靠自觉了。如果没有自我约束,修行一直没有进步,加行永远修不完,就可能永远听不到密法的正式、具体的修法,即使听了也没有用。如果出离心、菩提心没有修好,哪怕修大圆满、大手印再长时间,也不会有收效,最后还是要回来从零开始。

控制放逸的方法,除了自我谴责以外,更好的,还是修“寿命无常”“轮回痛苦”等。

有些人会说:“轮回不痛苦啊,我的家庭很和睦,收入也很高、很稳定,所有的医疗养老保险都买了,车子、房子、存款都有,身体也健康,我为什么还要去修行呢?”这都是眼界狭窄、鼠目寸光的表现,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点利益,缺乏远见卓识,看不到来世的去处,更看不到解脱的光明。就像站在地球上的人根本看不出地球是球形的一样,因为所处位置的高度不够,所以限制了我们的眼界与智慧。

(16)失念。失念,即失去正念。什么叫正念呢?比如修无常的时候,无常的念头非常清晰,效果非常好,修行的所缘境一直在心里很明显、很清楚,这叫正念。

比如本来我们经常和师兄们一起闻思修,除了打坐、做功课以外,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想的,也是佛法上的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等;一旦离开学佛的圈子,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都会渐渐淡化,烦恼反而会渐渐增长,这叫失去正念。

(17)不正知。所谓正知,是指通过观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正知,就是做事情的时候根本不思考、不观察,随随便便、愚痴盲目,这必然导致不好的后果,从而产生贪嗔痴等烦恼、杀盗淫等恶业。不正知不但是烦恼的来源,还是犯戒的四种因素之一。比如明明受了居士戒中的盗戒,却想偷税漏税,也不去思考和观察,最后就犯戒了,这就是不正知的结果。不仅是佛法,哪怕做世间的事情,也需要观察、抉择,这非常重要。

(18)昏沉。昏沉,是心思糊涂。譬如:听法或打坐不到三五分钟就睡着了,或者处于半睡半醒、迷迷糊糊的状态,过了两三个小时,什么都没有听进去,修法也没有任何效果,内心混乱不堪,思路模糊不清。昏沉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昏沉和掉举,是禅定最主要的违缘。

(19)掉举。掉举也是一种散乱。比如修禅定的时候,老是想起一些自认为美好的事情,吃饭、旅游、玩耍等,越想越兴奋,内心不能静下来,禅定也没有效果了,这就叫掉举。

(20)散乱。散乱的范围非常广。眼、耳、鼻、舌、身一直都在接受外在信息,五花八门的烦恼,再加上吃、喝、玩、乐、睡,都是散乱。有散乱不仅禅定修不起来,连闻思都没有办法。用佛教的标准来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散乱、浮躁,对看电视、逛街等乐此不疲,根本无法在一个地方安静半个小时以上,除非是发呆。这样就越来越得不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在。要知道,任何有价值的灵感、神通与智慧,都是在静下来的状态当中发现的,包括相当多的科学发明。

浮躁的生活不但生不起智慧,还会导致内心空虚。过度依赖于外在,不愿意去开发内在精神的潜在功能,不要说成佛,连儒家、道家、科学家、哲学家的成就都不可能获得。

现在流行一句话:“穷得只剩下钱!”说得太对了!如果仅仅有钱而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真的是穷困的象征。我们以前认为,不管是否有世出世间的功德,只要没有钱,就是穷人。但其实不是这样,有钱只是富有的一部分,如果欠缺了其他东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穷人,我想,这应该是21世纪对穷人的新定义。释迦牟尼佛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讲过,钱不能让我们幸福,更不能让我们解脱。空虚的结果,就是抑郁、孤独、自杀,这都是散乱的后遗症。

十种根本烦恼,加上二十种随烦恼,总共是三十种烦恼。

这三十种烦恼都是负面或毁灭性的情绪,无论是在出世间的领域,还是世间的领域,都不能有这些烦恼,至少不能过度。如果有了这些情绪,不但不能得到解脱,而且在世间也不能过好一点的日子。

3.相似烦恼之间的区别

(1)覆和谄的区别:谄,是直接隐瞒自己的过失,比如,当一个人犯了一些细微戒条的时候,旁边的师兄劝他去忏悔,他却死不承认,说自己没有犯戒,不需要忏悔等,这样直接隐瞒过失的行为,就叫做谄;覆也是在隐瞒自己的过失,但这种隐瞒,是因为担心名声、财产等,是以各种方法来狡辩,间接隐瞒自己的罪业。

(2)掉举和散乱的区别:虽然都是往外散乱,但散乱的范围很广,掉举只是散乱的一部分,仅仅是在禅定的时候意识走神。

烦恼简单地介绍完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就要学小乘佛教的《俱舍论》,与大乘佛教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两部论著都在《大藏经》里面有汉文版本。另外在《入菩萨行论》和《普贤上师言教》中,也讲了一些相关的内容。

大乘佛教认为:只要有了菩提心,证悟了空性,三十种烦恼并不可怕,都可以转为道用。但实际上如果证悟了空性,有了菩提心,三十种烦恼已经不是真实的烦恼,而只是名义上的烦恼了。密宗更是认为:对证悟的人来说,三十种烦恼都是佛的智慧。

但对我们来说,烦恼还不是佛的智慧,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修,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些把密宗作为借口,不重视因果取舍,堂而皇之地杀盗淫妄的做法,是密宗最反对的。大幻化网和阿努瑜伽里面,都对此有所驳斥。

上述内容,讲的都是人的心理现象,其中没有教条性的东西。我们应该先学会认识烦恼,并进一步推翻烦恼。烦恼,是轮回因素的一半;另一半,就是在烦恼基础上产生的业。

(二)业

1.什么是业

要想全面了解业,《百业经》和《贤愚经》等佛经都是很好的教材。

在梵文里面,业称为“嘎尔玛”。比如: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叫做业;一个人去建一栋房子,建房子的工作,叫做业。具体地说,一个人去杀一头牛,这个人不是业,这头牛的生命也不是业,这个人去杀这头牛的整个过程,才叫做业。但是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作者做某件事的过程,却看不到其中的业。但即使看不到,也不能说明业不存在。以杀鸡为例,当内心有了杀这只鸡的念头,也有了杀这只鸡的过程,则在杀鸡结束的时候,就留下了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会播撒并存留在我们的内心当中,这就是业的种子。阿赖耶识就是承载业的一种载体、容器。业的种子,储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就像电脑数据储存在硬盘当中一样,虽然肉眼看不见硬盘里面有什么东西,但数据仍然在硬盘当中存在。当业的痕迹留下以后,在机缘成熟的时候,报应就会产生。

2.业的种类

(1)善业、恶业和不动业。业可以分三种:善业、恶业和不动业。善业又可以分成有漏和无漏的善业。有漏的善业,是指还没证悟空性之前的十善、持戒等;无漏的善业,则是指证悟空性以后,比如菩萨一地,或者小乘见道以后所造的业。所有的恶业,都是有漏业,不可能是无漏业。不动业则是指修四禅八定。因为在欲界的身体上修出四禅以后,来世一定会投生到四禅天;如果在欲界的身体上修出了无色界的禅定,来世一定会投生到无色界,这是任何人都没办法改变的,所以称为不动业。四禅有两种:因四禅和果四禅。因四禅,是指我们现在修的禅定;果四禅,则是指色界的天人。四定也有两种:因四定和果四定。因四定,是指我们现在修的四定;果四定,则是指无色界的天人。但菩萨却可以例外,只要菩萨考虑到无色界天人与天人之间不能沟通,无法度众生,而不愿意投生到无色界当中,就可以依靠愿力与菩提心的力量改变投生的去处。对菩萨来说,不动业也是动业,而不是不动业;但对小乘行人来说,不动业就是不动业。

其他的善恶之业,则有可能因为一些因缘而改变。比如,杀了一个生命,原本是要堕地狱的,但在忏悔清净之后,就可以不堕地狱了,所以不是不动业。

(2)引业和满业。业还可以分为引业和满业两种。引导众生投生的因业,叫做引业。决定众生投生之后健康、多病、贫穷、富贵、长寿、短命、幸福、痛苦等满一生的业,就叫做满业。一种引业,可以让一个众生反复多次投生到一个地方。之所以有些人一辈子造了无数的弥天大罪,死了以后却转生为人,就是因为此人过去世所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引业还没有穷尽,所以即使他这一世造了如山的恶业,都只能储存在阿赖耶识当中,不会立即成熟让此人堕入地狱,这就是引业的功用。

去世时候的最后一个念头,像横跨两岸的桥梁,是与下一世紧密相连的通道,故而相当重要。《入菩萨行论》中讲过两母女在被水冲走时,因为最后一个念头是相互之间的慈悲心,故而让她们投生天界的公案。

反之,如果不能把握好临死时的心念,一辈子烧香、拜佛、念经的人,死的时候有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嗔恨心而堕入恶趣。今生所造的善业只能变成满业,让此人在恶趣当中承受比较轻微的痛苦,或受苦的时间可以短一点;如果变成畜生,则可以变得比较健康、漂亮,能悠闲地生活在水草丰美的地方,不需要辛苦地四处寻找草料;如果变成非人,则会有一些神通,或者非常富裕等。因果不虚,善恶业报始终都会存在。

所以,我们平时要做好准备,时刻保持善的念头,良好的心态,不要习惯于抱怨、不满、嗔恨、贪恋,不要推卸责任。要习惯于发慈悲心、出离心,这些念头是非常重要的。

引业和满业,有四种不同的情况:有时满业和引业都是善业;有时满业和引业都是恶业;有时引业是善业,但满业是恶业;有时引业是恶业,满业是善业。

其中引业和满业都是善业的果报,是转生天人。天人的引业一定是善业,因为恶业不会投生到三善趣当中。天人一般也没有什么痛苦,比较幸福快乐,所以满业也是善业。如果投生为人或阿修罗,则引业是善业,如果满业也是善,就能享受相对的幸福。

如果满业是恶业,就会一生都痛苦、贫穷、身体不健康,最后也是在痛苦当中结束。

引业和满业都是恶业的果报是转生地狱。因为地狱中没有幸福、快乐,从诞生到生命结束,一生都在痛苦当中度过,所以满业和引业一定是罪业。

但恶趣中也有满业是善业的情况。比如,有些旁生受尽宠爱、饮食无忧,有些非人财富圆满、神通广大等,虽然引业让他们投生恶趣,但满业却让他们感受快乐。

在证得菩萨一地或证悟阿罗汉以后,就不会再造新的引业,除此以外,所有的凡夫都会继续造业。

业,是真正的世界第一推动力,有了内心的震动,稍稍发展就形成了烦恼和业,并形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与世界。

有些人没有任何证据,却爱说这个是迷信、那个是迷信,但因果道理连任何科学和哲学都无法推翻,我们又怎能一概否认?就像犯法要进监狱一样,做坏事受苦报是天经地义的事。

3.业报差别

业的果报,可分为三种或四种。

第一是现报:也就是即生造业,即生成熟的果报。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生承受果报以后,就不再需要承受果报,而是从现世开始,直至下一世,再下一世,都要承受该果报,这往往是非常严重的罪业或极大善根的果报。比如供养或伤害刚刚从修慈悲心、修四无量心的禅定中出定的人,其罪业和善业就是现报。此处所说的慈悲心与四无量心,是在四禅基础上的标准四无量心。从这种四无量心的禅定当中刚出定的人,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类似果报,都属于现世报。

第二是生报:这一生当中不会受报,也不是第三世、第四世或之后受报,而是下一世再投生的时候,一定会受的果报。五无间罪就属于生报。

第三是后报:此生与下世不会受报,是第三世或以后需要承受的果报。

第四是不定报,下一章节将做介绍。

4.果报成熟的条件

在以下六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无论是做善事,还是造恶业,果报一定会成熟。

(1)强烈的动机。比如:杀生的时候,有强烈的嗔恨心;偷盗的时候,有强烈的贪心等。造业的过程,都是故意而为,就会完成第一个条件。

如果在造杀、盗、淫、妄等罪业与布施、持戒等善业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烈的动机,只是在无记的状态当中无意间完成了,果报就不一定会成熟。

(2)完成所做业。比如:杀生的时候,不仅仅是想杀和准备杀,而是确实结束了对方的生命;偷盗的时候,也不是想偷和说要偷,而是偷到手了。只要完成了任何罪业或善业,就会完成第二个条件。

(3)不后悔。如果杀盗淫妄都做了,却一点都不后悔,就会完成第三个条件。

(4)随喜心。比如,杀生后不但不后悔,反而高兴万分、洋洋得意,就会完成第四个条件。

(5)没有对治。比如,杀生后从来没有后悔,也不去忏悔,就会完成第五个条件。

(6)有漏之业本身,就有成熟报应的能力,所以第六个条件也具备了。

只要具备上述六个条件,就一定会成熟上述的前三种果报。

如果不具备六个条件,那就是上述的第四种果报,虽然造了业,却不一定有果报,这称为不定报。什么不定呢?首先是时间不定,第二是成熟的方式不定,第三是不一定有果报。

如果不想有果报,就要设法尽量消除其中的条件。只要其中一两个条件不具备,果报就不会成熟。《大乘阿毗达磨集论》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任何罪业只要做过忏悔,即使没有全部清净,也不一定会有果报。所以,后悔、忏悔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皈依能够清净罪业,菩提心就更不用说了,但五加行中还是有专门的忏悔修法——金刚萨埵修法,就是因为忏悔实在太重要了。

5.果报成熟的时间

有些对因果持怀疑态度的人经常说:“有些人一生罪业累累,却一辈子都很健康、有钱、有权、工作顺利、幸福美满;有些人很善良,信佛、学佛,经常行善,却身体不健康、工作不顺利、身世坎坷、命运多舛,所以因果不成立。”这都是对因果缺乏了解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种庄稼求收成,都需要等待。有些农作物只需要等几十天,有些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成熟,有些水果的成熟,又需要等待好几年。既然庄稼的成熟都有早晚,因果的成熟也是如此。

打个比方,假如一个农民把家里的大多数粮食拿来播种了,在庄稼还没有成熟之前,他已经弹尽粮绝,面临着饿肚子的境况。这时候,有些愚蠢的人也会说:“你种了这么多庄稼,为什么还没有粮食吃呢?”又有一个农民前一年获得了丰收,虽然今年一点地都不种,却依然仓廪丰实。这时候,又有愚蠢的人过来问:“你今年根本就没有种地,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粮食可以吃呢?”道理都是一样的啊!

即使有神通的人,也有过这样的怀疑。《梵网经》当中讲过:有些外道有神通的人通过观察发现,此生一直行善的人,死后却投生到了恶趣,所以认为因果不成立。外道的神通虽然超出了普通人,却仍然不够深广,只能知道轮回当中的一个片段,无法了解更长远的因果关系,更何况普通人。即使是阿罗汉,都无法了知最长远的因果,更何况外道。这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更不能推翻因果学说。

“欲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今生幸不幸福,是由过去的业来决定的;今天的罪业与善业,又决定着来世的幸福和痛苦。杀生、偷盗的人这一生过得好,只能说明他前世做了一些好事,积累了一些资粮,但他现在做的坏事,一定会在来世成熟。同理,善良的人过得不好,也是前世恶业成熟的结果,今天所行之善,也必定会让他在来世获得幸福。从时间的角度来讲,果报成熟规律就是这样的。

佛教在任何问题上都讲逻辑,而且这些逻辑都非常严密,加之因果本身非常复杂,想用简单的逻辑去推翻因果,是根本不可能的。

6.果报成熟的方式

果报成熟,有四种报应:

(1)异熟果。比如,杀生的异熟果,就是堕地狱受痛苦。

(2)等流果。也即感受相同的痛苦。比如,杀生堕地狱者在地狱的痛苦受完之后,如果再次投生为人,也会一辈子感受寿命短促、体弱多病等痛苦,这就是等流果。

(3)增上果。增上果一般不会成熟在身体上,而是成熟在环境上。比如,杀生的人,就会投生到灾害频发的地方。环境也跟业力有关。哪怕在同一个地球,非洲、中东、北美等地方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有些地方有点像阿修罗的环境,有些地方又有点像饿鬼的环境,这就是增上果的作用。

(4)士用果。也即果报自身会不断地增长。

总的来说,果报主要是前三种。

为什么一个因有三种不同的果呢?

比如,杀生的时候,杀生的人已经给所杀的生命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堕地狱是天经地义的,所以要成熟异熟果。同时,本来众生可以活很长时间,因为被杀,而使这个众生缩短了寿命。冤有头、债有主,杀生者来世寿命短促也是公平合理的。做什么样的事情就受什么样的果报,这在任何世界都无可争辩。再者,在杀死众生的时候,不但给所杀众生带来了痛苦,缩短了对方的生命,同时还摧毁了对方的生命尊严,杀生者来世投生到恶劣的环境中,也是理所应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一个业,都会感召这三种果,这是与外在的自然规律完全一致的。

7.共业和不共业

共业。比如,地球上的七十亿人口共同所造的业,就形成了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环境。具有共业的众生一般会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区域,共同的业会形成并改变他们的环境。

不共业。虽然七十亿人共处一个地球,但每个人的身体、贫富、寿命等又都不一样,这都是不共业所产生的结果。

比如,一个人因杀生而堕入地狱,那地狱的环境,地狱众生自己的身体、寿命与所受痛苦,都来自于杀生,否则也不会感受到地狱当中的一切。杀生的共同罪业,创建了一个地狱世界。

除了地狱以外,六道轮回都是如此。有些人自作聪明地认为,地狱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宇宙当中没有发现地狱。依靠先进的哈勃望远镜,没有看到地狱;在地球的下面,也没有找到地狱,所以地狱是一种神话,而不是确切的事实。这都是不了解佛法的信口开河。作为佛教徒,我们一定要闻思,佛学里面有很多深奥的智慧,学了以后会很有帮助。念“阿弥陀佛”当然非常好,但如果光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其他什么都不需要,佛就只会讲《佛说阿弥陀佛经》和《无量寿经》等几部净土经典,不可能有三转法轮了。这说明,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有必要的。

另外,修禅定也非常好,但只修禅定而不闻思,就成了当年摩诃衍的拥趸了。摩诃衍认为:善恶取舍是下等根机的修法,不思善、不思恶,才是真正的解脱;只要有念头,就会把我们束缚在轮回当中;如果没有念头,就解脱了,所以不要思考,一切都放下,这样就可以解脱。这种观点听起来很有道理,佛经、大圆满都是这样讲的,但在没有证悟之前,不修出离心、菩提心,也不闻思、不学中观,只是心静下来,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顶多算是普通的禅定,这样的禅定外道也修,有可能跟解脱根本没有关系。所以,在修任何修法之前,通过闻思明白道理十分有必要。

佛教创立至今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与古今中外的无数宗教、哲学、科学发生过多角度的碰撞,不但没有被打击、被推翻,或有什么真正的漏洞被发现、被揭穿,反而佛陀所讲的空性、如幻如梦等理论越来越得到证实与承认。举一反三,我们完全可以间接地证明因果的存在,又怎么能信口雌黄地否认因果呢?

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哪怕在我们身边,都时常会出现一些现世报的例子。很多人会说这是巧合,是“迷信”。当然,我们不排斥有巧合的可能,但我们又凭什么说这是巧合不是因果呢?如果否定不了因果,就没资格说这是巧合和迷信,这些观点都是缺乏根据的,但大家却习惯于人云亦云,自己没有什么逻辑,却对任何神奇现象一概不认。

其实,如果全人类都相信因果轮回,不但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会过得更和平、更幸福,家庭一定会更和睦。因果是全宇宙中最公正的法律,地狱是全宇宙中最残酷的监狱,这都是有道理的。

真正所谓的地狱,并不是在地下,也不是在宇宙的哪一个角落,而是像做梦一样在众生的心中。比如,梦者梦到发生战争或地震,实际上,对醒者来说,在做梦人的卧室当中并没有这些恐怖现象。但从做梦人的角度来说,恐怖却非常真实。那么,做梦人在梦里看到的一切是谁创造的呢?不是造物主,更不是无因无缘,而是做梦时候的心。内心,是梦境的唯一创造者。内心产生了幻觉,就产生了梦中的世界。同样,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讲,我们的世界也是心创造的。

(三)集谛的四个特点(行相)

集谛的四个特点分别为:因、集、生、缘。为什么有这四个特点呢?为了驳斥他人的四种观点,所以建立了四种自己的观点,也即四个特点。

1.因

有人认为:除了客观因素以外,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幸福,都没有什么其他的因,因果、善恶,都是不存在的。包括早在释迦牟尼还没有成佛时就有的庸俗唯物主义也这么认为。

佛教却反对这个观点,而认为现实生活当中的痛苦、快乐,都有两种因。一个叫因(远因),即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很远时候的因;一个叫缘(近因),就是眼前的、客观的因。就像电脑除了硬件设备以外,还有一个软件一样。

比如,一个人生病了,近因是饮食、卫生等方面的问题,远因则是过去打人、杀生等的恶业。病不会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肯定有原因,这就是因果。

再比如,哪怕同父同母的姊妹,在同样的学校接受教育,甚至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两个人的身体状况、性格品行、幸福和痛苦等也是不一样的,这都是过去的因缘所决定的。

所有人都想幸福,不愿痛苦,却有这么多的人在忍受痛苦的折磨,如果这些都仅仅是因为客观因素,那谁都可以解决,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常人无法控制、无法解释的意外发生,这都与前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如果所有事情都企图用眼前的因素来解释,很多时候根本行不通。

比如,《大涅槃经》中讲:一生当中杀生很厉害、造罪非常严重的人,在临终的时候,会看到被杀的动物来杀自己、害自己,让自己活活遭受地狱的痛苦。经中也讲了很多此类的公案。实际上也是这样,无论是在汉地还是藏地,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现世报。

2.集

古老的宗教认为:只有一个因就能产生所有的果,这个因就是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因为有了时间这一个因,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果。

佛教却反对这个观点,而认为要成熟一个果,肯定需要时间,但并不是一个时间就可以完成。如果所有果的因,都只是一个时间,那就不可能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果。有些生命是动物,有些生命是人……植物当中也有这么多不同的类别,这都是说不过去的。如果只有一个因,那就只会有一种果,不会有这么多的果。因为有这么多的果,所以也就有不同的因。

“集谛”的“集”,与四个特点中的“集”,都表示集合、集聚。意思是说,不一样的果,来源于不一样的因。很多的因集聚在一起,才能产生果,有可能产生一种果,也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果。痛苦有痛苦的因,幸福有幸福的因。幸福的因是善业,痛苦的因是恶业。

3.生

数论外道等宗教认为:世上所有的果,没有一个是无中生有的,它们的本质过去一直都存在,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所谓果现前的时候,是我们发现了果;果消失的时候,并不是真正消失,而是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存在,只是我们看不见了而已。任何事物都既没有诞生,也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所有的变化,都不是本质的变化,而是形式的变化。至于什么是本质,数论外道讲了很多。麦彭仁波切讲过,他们所说的本质,其实就是佛教里面讲的阿赖耶识。外道把阿赖耶识看得很神秘,讲得很离谱。实际上阿赖耶识并不神秘,而是很客观、很真实的。

为了推翻这个观点,佛教中说:所有的果,都是从无而诞生的;果消失的时候,就再也不可能存在了。所有的有为法,都是无中生有,而不是从看不见的地方移到看得见的地方;毁灭的时候,也是在虚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不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存在,这叫无常。世上没有一个旧的东西,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新鲜的。每一个刹那,所有的事物都在发生着本质上的变化。所有的有为法,都在不断地生生灭灭。

4.缘

古印度的很多宗教认为:世界是一个人格化的神特意、有目的性地构思、设计并创造的。

佛教却反对这个观点,而认为一切物质都是自己的因缘产生的,并不是神创造的。所有物质的变化,都有它自身的因缘,所以称为“缘”。一切都是有因有缘,这与自然科学所讲的观点是一样的。

关于因是什么,缘是什么,所有事物是怎么产生的等,在《俱舍论》当中讲得非常清楚。

下面要介绍的道谛也会讲,解脱道不是崇拜鬼神、祭祀鬼神,而是断除烦恼,不再造业。以出离心减少和断除贪欲,以菩提心、慈悲心利益众生;最后是用证悟空性的智慧去寻找解脱。当解脱的因缘、条件都成熟以后,就一定会解脱。佛教不否认鬼神的存在,却不认为鬼神能够主宰世界,而认为鬼神自己也只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而已,多半属于六道中饿鬼道的众生,根本没有能力创造世界。所以,“缘”是很重要的。

总而言之,苦谛的果是集谛产生的,集谛是产生苦谛的因,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因缘。

四、灭谛

(一)解脱即“灭谛”

轮回的因是“集谛”,果是“苦谛”。通过学习轮回的因和果,也就了解了轮回的真相,明白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徘徊在虚幻世界当中,不断恶性循环的本质与原因。既然轮回如此之苦,寻求解脱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就像亲身感受到生病的痛苦,也发现病是可以治疗的,而且知道了病的来源,就一定会有对健康的追求。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有先天性的疾病,每天二十四小时都被疾病折腾着,一秒钟都没有健康过。他只知道生病很痛苦,根本不知道健康是什么感受。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非常绝望,很容易产生不想活了的念头。

同样,世间绝大多数的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痛苦,却不知道真正的解脱是什么,更不知道消灭痛苦的方法。虽然现代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物质最为丰富的时代,但物质生活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压力超过承受的界限以后,人们就会患上精神上的病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甚至可能产生轻生的想法。

难道我们的生存根本没有价值了吗?不是。其实我们可以突破轮回的重重封锁,找到解脱的契机,那就是“灭谛”。

就像对患有先天疾病的人说:“你不要这么绝望,通过治疗还是可以获得健康的。虽然你没有体会过健康人的滋味,我也没有办法告诉你,但你通过看病吃药,一定会慢慢康复,最后就能体会到健康的滋味。”患病的人听了这些话,也许会开始有兴趣、有希望、有信心了。因为他知道有一种状态叫“健康”,只有吃药才能获得健康,那他一定会遵照医嘱、按时吃药,最后也能得到健康。

同样,佛只能简单地给我们描述解脱的大致概念,并为我们指出了解脱的道路。通过修行,去训练心力,就能获得解脱。但真正的解脱,只有自己去争取、去体会。

比喻中的“健康”,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吃药”,就是四圣谛中的“道谛”;“生病”,是苦谛;疾病的来源,是“集谛”。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得到解脱,但只要有“我要获得解脱”“我一定要追求解脱”的勇气和决心,就已经有了出离心,就已经开始告别轮回了。

小乘佛教一切有部认为,解脱是一种物质。比如:三十种烦恼中,有些是在小乘佛教见道的时候断除,有些是在小乘佛教修道的时候断除,每一种烦恼断除以后,会有一种物质不让它再产生,就像堤坝可以阻止洪水一样。如果没有抵挡烦恼的物质,则即使烦恼断除了,也会再次产生;有了这种物质,烦恼才永远不会重生。这是小乘佛教的错误观点,大乘佛教根本不承认。

大乘佛教认为:如果解脱是物质,就与外道没有差别了。解脱不是因为有物质挡住了烦恼,而必须是烦恼的因——无明、我执等断除了,来源断除以后,烦恼也不会再产生了。

小乘佛教的经部不承认一切有部的观点,认为解脱是断除烦恼以后的一无所有。但大乘佛教认为这是断见,是不成立的。

那么,真正的解脱是什么呢?大乘佛教中观,尤其是第三转法轮和密宗所讲的“灭谛”,包含了两个意思。

第一,所谓“灭”,即根本烦恼和随烦恼这三十种烦恼灭除、毁灭了,在如来藏、佛性上面,不存在烦恼。第二,当所有的烦恼、障碍都消失以后,如来藏、光明、心的本性却永远都会存在,所以佛性、如来藏、光明也叫“灭谛”。这两个就是大乘佛法和密宗的“灭谛”。

心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最外层、最表面、最粗糙的精神活动,是我们的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根识;再进一步,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断除以后,最后一层,是如来藏佛性。众生的本性,是阿赖耶识;佛的本性,是光明如来藏。如果如来藏叫做佛性,那阿赖耶识就可以叫做众生性。虽然佛教没有这样的名词,但可以这样理解。

当加行全部修好,根机非常成熟了,再去修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就有可能证悟。证悟的时候,就能突破阿赖耶识的层面,见到佛性,见到佛的法身。虽然我们没有福报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也没有福报见到像金刚萨埵这样的佛的报身,但我们有机会见到佛的法身。三身中最尊贵的是佛的法身,并不是化身和报身。佛的法身不会有头、有手,不会有颜色、形状,既不是神的形象,也不是人的样子,而是光明如来藏。心的本性,就是佛的法身。我们大家都有机会见到,但是否能抓住机会,就要看每一个人自己了。

初步证悟的时候,虽然已经证悟,但证悟的境界还很模糊,有时能够看见佛的法身,有时很长时间都莫名其妙的,什么都看不见。这就需要对上师的信心,对佛法、对窍诀的信任,以及自己的福报。福报的来源,就是修加行。当所有的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就能对解脱有一点点概念,就能稍稍知道原来佛性、佛的境界、光明、空性、如来藏、永恒、实在是这样的。这就是近距离看到解脱了,虽然还不是零距离,但已经燃起了希望之灯,从此以后对法更有信心,也会变得更精进,会更加倍地努力修行。

就像患了先天性疾病的人,在吃了一段时间的药以后,虽然病还没完全治愈,但偶尔也有一两天能体会到健康的感觉。一旦尝到甜头,就会信心百倍地加紧治疗。之所以我们现在修行没有动力,就是因为还没有证悟,虽然听过很多次,却不知道什么叫解脱,能否解脱也不知道。当有一天证悟了,动力也就十足了。如果努力,每个人在有生之年都有这个机会。

(二)灭谛的四个特点(行相)

灭谛的四个特点为:灭、净,妙、离。

1.灭

首先,在如来藏的本质上,从来就没有烦恼,这叫本来清净、本性的清净。现在灭除了表面的烦恼之后,就多了另外一重离烦恼的清净,这叫双重的清净。灭谛的本质,是没有烦恼的。当无明被铲除以后,建立在无明基础上的所有善恶念头也都冰消瓦解,所以叫“灭”。

小乘有部宗认为:无论是烦恼,还是挡住烦恼的物质,都是实有的。

大乘佛法认为:解脱不是实有的物质来挡住实有的烦恼,只要有菩提心,有证悟空性的智慧,烦恼就可以转化为道。第三转法轮与密宗认为:解脱也不是用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去转换,当我们没证悟的时候,它是烦恼、业、有漏、不清净的,但这都是我们的幻觉;在证悟以后,实际上没有烦恼,也没有不清净的世界,一切就像八地菩萨所体证的境界。对证悟的人来说,众生各种各样的念头、烦恼即是菩提,也就是佛的智慧。这不是说烦恼变成菩提,而是烦恼的本质就是菩提。烦恼和菩提,是无二无别的。

虽然烦恼是佛的智慧,但在还没证悟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谨慎取舍因果。在这个阶段,烦恼就是烦恼,烦恼不是菩提,这要分清楚。当最后证悟了烦恼本质的时候,以贪、嗔、痴为代表的所有烦恼都灭除了,便得到了双重的清净。

2.净

在如来藏光明上面,所有六道轮回当中的苦苦、变苦、行苦等痛苦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叫净。在灭谛上面,不存在不清净的苦谛叫净,不存在集谛叫灭。不存在苦谛和集谛,所以叫灭和净。也可以说不存在苦谛叫灭,不存在集谛叫净。反正就是在如来藏光明之上,没有众生的五蕴、六道轮回与各种烦恼,所以就是灭和净。

3.妙

灭和净,是从破和否定的角度来讲,没有苦谛,没有集谛。妙,是从立或肯定的角度来讲,因为光明如来藏没有痛苦,所以快乐;因为没有烦恼,所以清净;因为清净和快乐,所以妙。此处所说的快乐,不是我们平时所讲的痛苦与快乐中的快乐。这种快乐的感受,早在一地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不存在了。在最究竟的灭谛境界上的快乐,是因为所有痛苦的因和果都已经无影无踪,所以叫快乐。这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境界。如果是感受,那就是无常的,但灭谛却是永恒的。

就像《宝性论》当中讲的,如来藏有四种特点:快乐、清净、自我、常住。这不是我们经常去推翻、驳斥的“常乐我净”,而是一种以世俗名字命名的特殊的“常乐我净”。因为世俗的快乐和痛苦都不存在,所以叫“乐”。密宗续部里也讲,大乐金刚(胜乐金刚)本尊和修法中的“乐”,都是指的这个意思。因为没有“我”和“无我”的执著,是永恒存在的光明,所以叫“我”等。

4.离

如来藏的本质,已经永久、彻底地远离了所有的烦恼,所以叫“离”。

有人会问:既然最原始的状态与最后要回归的自然面目,也即最开始的起点与最后的终点没有任何差异,完全一味一体。那为什么回归后就不产生轮回,不产生烦恼了呢?

虽然最原始的如来藏和最后的光明自然本智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但原来是单一的本性清净,最后又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个断除烦恼的清净。原始如来藏一直有一个产生意识的可能性,而最后的光明如来藏却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过去没有修行,所以随时都可能产生最细微的意识波动,通过长期修行,在证悟以后,再次出现烦恼的可能性已经断除,所以叫“离”。

“灭、净、妙、离”四个字,就是讲解脱。虽然对根本没证悟的人而言,这种解脱还很深奥,但却不像神、造物主那样神秘、玄乎。所有证悟的人,都可以体会到“灭、净、妙、离”四个字所表达的内容,只是随证悟者的境界差异,而使证悟者所感受到的深度与清晰度各不相同而已。

(三)灭谛之真伪

需要注意的是,在心静下来的时候,在阿赖耶识上面,也会出现类似的感觉。因为有点像,所以只有非常有修行经验的人才能分清这种状态与证悟之间的区别。尽管有稍许相似,但结果与作用却是完全不同的。很多根本没有开悟的人自以为开悟了,其实他不是在撒谎,只是不知道真正的开悟是什么样子而已。

当年释迦牟佛刚刚成佛的时候,有个当地所有人都非常崇拜的长老,也自以为证悟阿罗汉果位了。佛在他面前示现了各种神通,他虽然觉得佛很了不起,但却认为自己是阿罗汉,所以跟佛没有什么区别。后来佛告诉他,你只是处于某种禅定状态而已,根本不是阿罗汉。

而我们的修行,就连禅定都不一定是,只是静下来的时候,没有看到什么东西,没有明显的痛苦,所以认为它是“灭”;没有发现贪、嗔、痴等烦恼,所以认为它是“净”;很清醒、很清楚、很透明,没有昏沉、掉举、散乱,能够保持很清净的状态,所以认为这是“妙”;在此境界中,没发现什么烦恼,所以认为这是“离”。但没有修加行的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容易具备,所以几乎不可能证悟,我们千万不要妄自尊大。

如果自认为证悟了,就要像平时考试一样,给上师描述自己的境界,去认定这是不是真实的境界。背诵或讲经,是供养教法。给上师讲证悟的境界,一方面是供养证法,另一方面也是让上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正开悟了。

这时候,有些大圆满的上师会让弟子打坐,然后自己入定观察,一句话都不说,以确定弟子的证悟境界,就像当年达摩祖师的做法一样。

当然,不通过语言就能确定对方境界的上师肯定非常了不起,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想依葫芦画瓢,多数人会失败的。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最好的印证方法,还是通过语言去描述,虽然这种境界不可思、不可言,很难描述,但还是可以表达。有修行经验的上师会听得懂,能知道对方说得对不对。

对自己的境界要谨慎、保守一点,不要估计太高。如果根本没有证悟,却自以为证悟了,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走偏,白白耽误大好时光。所以,在稍稍有点感觉的时候,还是要找上师确定、印证一下,看是不是真正的境界。凡是自己宣传自己已经开悟、有神通的人,都不能相信。真正开悟、有神通的人,反而不会说出来。

当然,初步开悟的境界,还不是真正的佛的境界,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还要经过一步步的修行,还要过很多关。但真正对法、对传承上师非常有信心的人,就能很快渡过难关、抵至究竟。

(四)灭谛——超胜一切的追求

证悟与否不是靠外缘,而是靠自己。尽管开始的时候,还需要上师指点迷津,讲讲我们不懂的问题,但在进入修行以后,还是要看自己,谁都帮不上忙。

有机会证悟心的本性是千载难逢的,这是意义非凡、超胜一切的追求。其他任何事情与此相比,都会黯然失色、可有可无。只要能满足基本的生存,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修行。米拉日巴之所以能在非常艰苦恶劣的环境中高高兴兴地待下去,原因也在于此。一旦尝到证悟的甜头,其他的东西都无所谓了,修行境界也会突飞猛进。

作为新时代的佛教徒,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21世纪的高科技产品来服务自己,过比较优雅的生活;同时,我们还可以追求无上的证悟境界,这不是令人振奋的事情吗?所以,不要以为有钱就什么都不需要了,这真的是孤陋寡闻、见识短浅,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表现。

但在尚未证悟的时候,或在修加行的阶段,培养对佛法、对传承上师、对大圆满的信心是必不可少的。修加行是比较枯燥的功课,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很容易半途而废。有些人加行一直修不下去的原因,就在于此。

灭谛并不神秘,就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如果条件具备,谁都可以发现。哪怕这一生为此付出了努力却没有结果,也可以为下一世做好铺垫。万事开头难,但终归需要有一个开头。中阴身的时候,本来一定会与具足“灭、静、妙、离”四相之佛的法身见面,但可惜的是,我们恐怕那个时候都认不出来,因为没有修行。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悟境界,才能感知到灭谛法身。也就是说,达到随时随地、至少是每过一段时间就能感觉到灭、静、妙、离的境界、知道什么是心的本性的人,才能在中阴身的时候,认识到心的本性光明,并安住于这个境界当中。

当这种修大圆满有一定境界的人死的时候,只需在修行人耳边说两句话:“你马上就会看见心的本性法身,你一定要认识到;当你认识到以后,一定要安住其中,不要出来。”当修行人听到这些窍诀以后,就会非常谨慎、非常注意。一旦觉知到心的本性,就会安住其中,这样肉体就会缩小。当然,如果神识已经离开了身体,那肉体是不会缩小的。只有表面上死了,实际上没有死,而是进入一种深度的禅定当中,肉体才会持续性缩小。中阴身所有的窍诀,都包含在这里了,这就是引发力。

另外,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修大圆满的人在去世第七天左右时,最好是由上师为亡者念诵《法界宝藏论》或其他的大圆满典籍。如果上师不在,就由道友念诵;如果道友也不在,那就由对大圆满比较熟悉的弟子或其他人来念诵。依靠念诵大圆满典籍的声音,就能让修行人从深度的禅定当中出定,身体和精神分离。从此以后,身体就变成真正的尸体,再也不会缩小了。在此过程中,就能认识到“灭、静、妙、离”。但前提,就是今生要证悟。如果今生没有证悟,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打坐所证悟的大圆满境界,与最后成佛时候的境界,还有中阴身所看到的境界,包括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证悟空性的智慧等,都是一样的,都叫做灭谛。这是整个宇宙,包括所有六道轮回的本性、本质。轮回的开始,是从这个境界当中出来的,但因我们出来的时候有无明,所以陷入了迷惑,变成了我执;普贤如来这种先天的利根者,却会在与法界光明分开的瞬间证悟、成佛,这就是世上的第一尊佛。但无论如何,最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回归到这个境界当中,这叫做成佛,也叫做灭谛。

佛有智慧、有神通,有度化众生的功德,任何人祈祷佛,都会得到佛的加持。虽然佛没有分别杂念,但依靠学道时候发愿的引发力与菩提心的力量,就会现前这些功德,以及法身与报身的所有功德。

一般的显宗认为:佛的功德是以慧资粮和福资粮产生的。慧资粮产生佛的法身功德,福资粮产生佛的报身和化身功德。如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云:“诸佛之色身,由福资所成;法身若摄略,由慧资所生。”但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却并不是这样,佛的所有功德,尤其是法身和报身功德,都是在如来藏的本体上原本具备的,不需要去修,不需要重新去创造。只要我们的烦恼障碍断除了,就能显现出来。

众生即是佛,是大乘密宗与第三转法轮的观点,也是讲得最透彻、最清楚,而且直指人心的。如果没有密宗,我们仍然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为什么是佛的智慧,凡夫又该如何去见佛的法身。只有密法,才介绍了很多方法,让我们很容易证悟灭谛。

灭谛是所有佛法的精华,从《般若经》到大圆满,都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灭谛这个中心在宣讲。在《宝性论》《法界赞》等很多佛教经论里面讲过,所有的密宗续部都会讲。只是表达的方法不一样,有些时候讲空性,有些时候讲光明,有些时候又说一切都是佛的坛城,有些时候用忿怒金刚来表达,有些时候又以寂静本尊来象征,有些时候用大手印这样的词汇,有些时候又用大圆满这样的词汇……其中讲得最清楚的,是时轮金刚;讲得最透彻的,是大圆满。从密宗到显宗,没有一部经论的描述与方法超过了大圆满。能够修学大圆满,是非常幸运的。但如果没有修加行,就不具备修大圆满的条件,哪怕禅修了五六年、七八年,什么都不能修出来,还是要回到五加行,所以要用功修加行。

如果精通了灭谛,就精通了所有佛法的精华,即使不懂其他的佛教经论都没有关系。反之,莲花生大师说:即使精通了所有其他经论,五部大论倒背如流,却唯独不懂灭谛,则班智达也会迷惑;如果精通了灭谛,牧羊人也会成就。

所以,最关键的,不是佛教知识懂得多不多,不是经论听得多不多,而是要看有没有灭谛的概念。当然,如果有了证悟的感受,那就更了不起了。另外,哪怕平时做了各种善事,烧香、拜佛、念经、闻思修行,却不往这方面努力,那就像当年的梁武帝,被达摩祖师的“没有功德”一句话就全盘否定了。结果搞得皇帝生气,祖师远离,双双不欢而散。

证悟,是一生最大的成功,其他任何的成功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如果加行修好了,出离心、菩提心都有了,却没有证悟,虽然不能完全说是失败,但可以说是半失败。希望大家能努力学习《法界赞》《宝性论》《中论》《入中论》等论典,这对我们的证悟会有帮助。

无垢光尊者说过,我们这个阶段,正处于大圆满的思维阶段,所以闻思非常重要。以后跟着尊者学的人,必须长时间依止上师,修出离心、菩提心,然后多闻思,才有机会证悟。所以,基础十分重要,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五、道谛

(一)道谛——根除轮回顽疾之方

获得健康的方法,是治病。获得解脱灭谛的方法,是道谛。道谛相当于治病的方法。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开的治疗生老病死的处方,就是道谛。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获得灭谛。包括认知苦谛、断除集谛、获得灭谛等一切,都依赖于道谛。佛教徒最根本的修持与行为、四圣谛中真正要去做的,都是道谛。

道谛最关键、最主要的本质,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大乘佛教的道谛,是无我的智慧加上慈悲菩提心;小乘佛教的道谛,是证悟无我的智慧加上出离心。

虽然道谛也包括了三十七道品之类的修法,以及证悟的境界等,但归纳而言,主要有两种:第一是证悟空性的智慧;第二就是菩提心。修道,就是要修慈悲菩提心与无我的智慧。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归结为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除此以外的修法,只是与解脱有间接的关系,却没有直接的关系。其中最关键的,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小乘佛教不需要菩提心,大乘佛教需要菩提心,但二者都需要证悟空性的智慧。

为什么所有佛教道谛的本质,都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呢?我们知道,产生苦谛的原因也就是集谛,包括业与烦恼。在业和烦恼当中,烦恼是最重要的,因为善恶的业,都是烦恼导致的。包括有漏的善,都是无明烦恼产生的,罪业就更不用说了。烦恼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无明、我执和贪欲。就像种庄稼,哪怕有了种子,却没有适当的温度、湿度等,种子也不能发芽。同样,虽然有了过去的善恶之业,假如没有烦恼、贪欲,业也不能成熟。依靠贪欲来激活过去的因,种子才能发挥作用。阿罗汉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有过去的业,却因为已经断除了三界所有的烦恼,所以这些业就不能成熟了。可见,轮回最终的因素,就是贪欲和无明。因为贪欲也来自于无明,不知道世界、人生的真相,才会产生贪欲,如果证悟了人无我、法无我,就不会产生贪欲。所以,轮回最终极的源头,就是无明。

想要远离无常、痛苦,就要断除无明。只有证悟空性的智慧,才能断除无明。《释量论》中也讲过,除了证悟空性以外,慈悲、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所有的福德,都无法断除轮回的根源。因为这些福德资粮都和无明没有矛盾,是可以和无明同时并存的。要断除轮回根源,必须找到与无明针锋相对且能量远远超强于无明的对治。哪怕与无明能力相当,都不能推翻无明。

唯有证悟空性的智慧,才具备这两个条件。虽然无明历史悠久、积习深重,但却是没有道理的愚昧,是不经观察的盲目结论。误以为人我、法我都真实不虚,其实只是盲目执著,是未经研究的误判。而证悟空性的智慧,却是通过各种逻辑与实修实证来证明无明的错误,并将世界的真相、本质,也即空性、不实告知世人。在智慧的背后,有教证、有理证,所以强大无比、所向披靡。

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们不懂得这些道理,从来没有去观察过无明的合理性,只是盲目地认同,从众地附和,所以一直在轮回当中受苦至今,根本没有想过一切都是幻觉、错觉。哪怕世间最聪明、最了不起的伟人都没有发觉,甚至没有怀疑过轮回的真实性。梵天、帝释天等天界的主宰,也没有这些概念。如果没有佛陀的教育,天下人都不会知道这些真相,哪怕是科学、哲学,都没有发现这一切。尽管现代科学的一些实验结果,可以证明佛说的空性的一部分,但如果佛在这之前根本没有讲过空性,也就没有人会怀疑自己是否存在。大家都是一心向外,殚精竭虑地去寻找基本的粒子是否存在,却没有想过要去研究自己存不存在。

但佛却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错觉。只要按照佛的方法去思维、去观察,当“无我”和“有我”这两个矛盾的观点在相互激烈交战之后,“无我”一定会获得全胜。这样就能破除实有的执著,生起无我的智慧,揭穿无明的欺骗。“我执”会慢慢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退出,这时候,我们就开始走向解脱了。即便在没有证得一地菩萨之前,仅仅有一些理论概念,就已经能够发现,证悟空性的智慧完全可以推翻我执。佛教不崇拜鬼神,因为鬼神无法给我们智慧。佛教崇尚的就是无我的智慧,证悟空性的智慧。通过佛的教育与自己的努力,就能拥有这种超胜一切的智慧。我们是追求解脱的人,所以我们要追求智慧。

轮回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无因无缘的,它是由无明创造的。当无明从我们的内心世界中退出以后,因无明而产生的其他心理现象——贪、嗔、痴、慢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也会随之而退出。当根源被拔除以后,没有东西让我们去杀、盗、淫、妄,也没有因缘让我们去造作有漏的善业。当业与烦恼都从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慢慢退出以后,轮回的因——集谛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轮回之果也自然成了空中之花,我们就开始获得了解脱。

佛教的成佛、成就、修行、行为等一点都不神秘,都非常实在。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开的治病处方,就是道谛——修无我的智慧是最重要的;修出离心、菩提心,也即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等世俗福德是次要的。

但对我们这些刚刚学佛的人来说,次要和主要也是相对的。从时间的角度来讲,在目前阶段,证悟空性是次要的,出离心、菩提心等才是主要的。因为我们还需要依靠出离心、菩提心的力量来证悟空性。当福德资粮非常圆满的时候,才有证悟空性智慧的能力。

在出离心、菩提心都没有的时候,帮助众生、度化众生虽然发心很好,但实际效果却不怎么样,而且对自己的修行也有损害。到了世俗菩提心非常平稳,基础已经很扎实的时候,去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可以成为菩提之因。提早去做慈善,反而有可能生起傲慢、散乱等烦恼。只有在一地以后,才真正有能力度化众生。在此之前,只能适当地帮助众生,做点慈善,以帮助自己生起慈悲心。比如:在放生的时候,也许会生起慈悲心,同时还可以转化为菩提心;在照顾病人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受苦的众生,也可以生起慈悲心。这些都是修行,但不是最好的修行,至少在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闻思修。佛经中也一再强调,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五明、十明都要去学,凡是对众生有利的,都要借鉴、学习。其中慈悲心、菩提心最重要,要打坐修行,要静下来训练自己。先寻找证悟空性的智慧,接下来是培养、提升证悟空性的智慧。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再去度化众生,这个次第才是正确的。

(二)道谛的四个特点

道谛的四个特点,为道、如、行、出。

1.道

即一条准确的道路。一个人要到达某个目的地,首先要找到一条准确的道路,然后走下去才能抵达目标。佛教所讲的以无我智慧为主题的道,是一条快捷的道,就像高速公路一样,完全可以将我们引往解脱。

2.如

即如理、如法、真实、准确。道要推翻、断除的,是无明。无明就是不如,不如就是无明。“如”,就是与无明对立的,能对治无明的正确见解、正确观念、正确道路、正确修行。

烧香、拜佛、供神、求鬼,肉体上的折磨、苦行,都和内在的修心没有关系,都和无明没有矛盾,都不是无明的对治,所以都不是“如”。如果有了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智慧的帮助,苦行才能变成修道的福德。如果没有这三个助缘,即使通过苦行能够暂时减少一些烦恼,却不能断除烦恼的根源,所以不叫“如”。

3.行

即修行,制止、断除我们的贪、嗔、痴、散乱、放逸等不良行为,收摄六根,安住于修行,叫做“行”。

4.出

“出”和灭谛四相当中的“离”是有关系的。灭谛当中的“离”,是指永不退转。道谛里面的“出”,是指在证悟灭谛的时候,依靠修道的力量,让它永不退转。证悟空性的智慧从根本上断除了所有的烦恼,就叫做“出”,这是道的力量。

道本来有两种:世间的道和出世间的道。世间的道是修四禅八定,通过四禅八定,也可以暂时控制烦恼,但因为没有“出”和“离”,没有做到永不退转,所以在禅定力消失、烦恼产生的因缘具备的时候,贪、嗔、痴等烦恼又会卷土重来。所有世间的道,都没有“出”的特点。

而出世间的道,就有“出”的力量。“出”和“离”,可以让我们普通人通过修行,以证悟空性的力量,最终脱离轮回。

以上四相,主要是见道和修道的特点,资粮道和加行道只是有类似的特点。

(三)道谛的分别

道谛可以分五道或四道。四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与修道。五道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上成佛以后的无学道,但因为成佛以后没有什么可以修学的,所以只有四道也可以。

修道的方向一定要明确,如果方向失误,学佛不但不会有进步,反而会背道而驰。《入中论》《现观庄严论》与弥勒菩萨的其他论典中,非常清楚地宣说了从菩萨一地到十地的过程。弥勒菩萨的很多论典既不是唯识宗,也不是很强调中观,而是阐述中观的修行次第。

资粮道和加行道,属于凡夫道。此时的修行人还是凡夫,尚未成为圣者。见道和修道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凡夫阶段,是真正的菩萨圣者了。

刚刚学佛首先要进入的阶段,就是资粮道。

什么时候算是进入资粮道呢?小乘行人进入资粮道,与生起真实不虚的出离心是同时的。大乘行人进入资粮道,与生起不造作、真实不虚的世俗菩提心是同时的。有了世俗菩提心,就属于资粮道。反之,就不叫资粮道。如果连世俗菩提心都没有,那就只是一个佛教徒,还没有进入资粮道。获得资粮道最关键的因素,是菩提心。

另外,哪怕对佛有信心,行善断恶、烧香、拜佛、念经,都不能称为佛教徒。只有受了皈依戒,才能称为佛教徒。

什么时候算是进入加行道呢?证悟的时候,从见解的角度而言,就已经进入了加行道。如果密宗修行人在菩提心的基础上证悟大圆满,从见解方面来讲,就已经进入加行道了。但从修行的力度、层次方面来讲,还不一定到了加行道。

显宗认为:资粮道的时候虽然有修行,但仍以积累资粮与闻思为主。当对修行有一定的体会,对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空性有一定修证经验的时候,就进入了加行道。

1.资粮道

资粮道也要分小、中、大三个阶段。刚刚进入的资粮道,叫做小资粮道。小资粮道的时候,是修四念处,也即三十七道品里面最前面的几个。

南传佛教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修四念处。我们虽然没有这样修四念处,但在五加行的修法里面,已经包含了四念处。譬如说,观轮回的痛苦,就是观受念处。

(1)四念处

1身念处。小乘佛教的身念处,是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成不净物。大乘佛教的身念处,可以分为世俗谛和胜义谛。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一切都是空性。观察身体,最后断定为空性,叫大乘胜义的身念处。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观身体的如幻如梦,也可以修身体的不净观,就是大乘世俗的身念处。密宗的身念处,是把身体观想为佛的坛城,另外还要在世俗菩提心的基础上发心:“我一定要以密宗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方法即生成佛!”发了这个心,再加上受灌顶,从此以后才算进入了密法的资粮道。

三种不同的身念处,分别是小乘、大乘与密乘资粮道修行人的功课。

小乘佛教身念处的对境,仅仅是自己的身体。大乘佛教身念处的对境,不仅是自己的身体,也包括所有众生的身体,以及山河大地等色蕴范围内的所有东西。

为什么第一个念处要观身体呢?因为绝大多数的烦恼,来自于身体,所以先要对身体修空性。

2受念处。受,也即触觉,五蕴当中的受蕴。

为什么要观受蕴呢?因为绝大多数的贪欲心,来自于触觉、受蕴,所以要修受念处。

小乘佛教修受念处,是观想一切受,也即有漏的触觉都是痛苦。有些是苦苦,有些是变苦,有些是行苦,但都离不开痛苦。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又加上了如幻如梦。密宗与小乘恰恰相反,认为痛苦不是受的本质,受的本质是快乐。但此处的快乐,并不是一种感受,而是远离一切变化无常,远离一切轮回过患,所以叫快乐。但这是密宗的最终极见解,前期的密法修行人,也要修有漏皆苦,即四外前行的轮回痛苦等修法。

3心念处。为什么要观心无常呢?因为我们会对自己的精神产生我执,所以要对精神修念处。

小乘佛教的心念处,是修心是无常。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修心是如幻如梦,密宗修心是本来清净、佛的智慧。但像无常这样的基础修法,大乘和密宗也要修。比如:密宗外加行的人生无常、寿命无常,不仅包括了心的无常,还包括了外在物质世界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无常。大到春夏秋冬的变化,小到一秒钟的千万分之一的变化,都包含在心念处当中。

4法念处。法,即除了上述三蕴以外的所有内容。

小乘佛教修法念处,是修“人无我”。在任何轮回、涅槃的诸法上,不存在人我。大乘佛教不仅仅是修“人无我”,还要修轮回、涅槃所有法都是空性的“法无我”。密宗修法念处的时候,不仅修一切都是空性,更是在此基础上,修诸法是佛的坛城,是无离无合、无取无舍的清净本质。

其实,在《维摩诘所说经》等比较深奥的大乘显宗经典当中,也讲过密宗法念处的境界,所以这并不是密宗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做法。任何一个修行人只要按照密宗的修法去修,都能达到此境界。

密宗的四念处修法非常具体,修行方法、修行次第都讲得很规范、很清晰。在内、外加行里面,已经包含了“人无我”“法无我”等在内的所有四念处的修法。譬如,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观想上师融入心间,之后修空性,就是法念处的修法。修了加行,就已经修了四念处,资粮道的全部修法都包含其中了。

(2)资粮道的六个要点

所有大乘经典中讲资粮道的时候,都会讲六个或五个要点。

1持戒。戒律分好几种:皈依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小乘资粮道首先要守的,就是别解脱戒,也即居士戒和出家戒;大乘资粮道,就要守菩萨戒;密宗的资粮道,就要守与密宗灌顶相应的密乘戒,如密宗十四条根本戒等。一定要严守净戒,如果犯戒,必须及时忏悔。忏悔完了以后,再去受戒,这非常重要。

2守护根门。在无著菩萨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当中,就讲了守护根门。所谓根,也即眼、耳、鼻、舌、身等感官。

按照小乘佛教的观点:不闻思修行,整天看电视、看电影、逛街、旅游或浏览无聊的网页,听没有意义、无聊甚至让人生起各种烦恼的音乐、歌曲等的散乱行为,叫不守护根门;尽量少看电视、少看电影,多看佛教书籍,多听经闻法等,叫守护根门。

按照大乘佛教的观点,守护根门包括了智慧和方便两个方面。

以智慧守护根门:在眼睛看到任何东西的时候,知道都是如梦如幻,这叫以智慧来守护根门。若能坚持这样守护,就可以控制一些烦恼。在没有证悟或修行力度不够的时候,也许需要刻意地去修如梦如幻。比如:在生起嗔心或贪心的时候,需要用中观的方式去推理、分解、观察,最后把它断定为空性,从而控制自己的嗔恨等烦恼。当修行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就能在感觉到事物的同时,了知到如幻如梦,不需要刻意去观察。若能以智慧守护根门,就能少造很多业。

以方便守护根门:所谓方便,也即慈悲心。在看到任何事物或听到任何声音的时候,尽量让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都成为利益众生的事情。对众生有利,就尽量去看、去听;对众生无利,就不要刻意去看、去听等。比如,学佛对众生有利,所以要多看书、多听课,尽量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转为利益众生的方法。

3饮食适量。饮食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太少身体缺乏营养,会生各种疾病,以致影响修行。除了像米拉日巴那种内在气脉明点修法非常厉害的人,或四禅八定的修法修到相当境界的人,可以不需要依靠外在的饮食来维持生命以外,像我们这些既没有气脉明点的修行,也没有禅定功夫的人,还是要依靠饮食来维持生命。同时,贪吃、贪喝对修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晚饭吃多了,会感到昏沉,根本无法打坐,所以晚上尽量不要到餐厅去应酬聚餐,就在自己家里,简单、营养、少量地吃一点即可。

《俱舍论》中讲得很清楚:人的胃可以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容纳饮料、茶水等液体,一部分盛装固体食物,一部分是空气,剩下一部分什么也不装。这是最有利于修行的食量。

4初夜后夜不睡眠。晚上不要太早睡觉,早上也不能睡懒觉,要利用一切时间来精进地闻思修行,包括双休日都是一样。

5勤修止观。精进地修持寂止和胜观的修法,也即四念处的修法。如果是密宗弟子,修外加行和内加行就可以了。

6正知而住。无论是行住坐卧、所思所言,都要具备正知正见,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件事情能不能做,是否违背佛法,对众生是有利还是有害。有些事情虽然表面看来是好事,但却会间接地演变成对众生有害或影响自己的闻思修行的事情,如果不具正知、丧失觉察,盲目地做了这些事,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见,时刻观察自己的身、口、意,随时随地提醒自己:我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我是希求解脱的人,我做的这件事与我的追求有没有矛盾?我应不应该做?资粮道的修行人很容易犯错误,所以一定要自我警戒。

我们不要觉得学佛太难、约束太多。万事开头难,初学者必须这样。刚刚进入资粮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我们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从来都没有踏入解脱之门,现在好不容易进入解脱之门,走在菩提之路上,所以一定要珍惜机会。本来凡夫的定力、见解和修行就弱,虽然发了菩提心,受了密乘戒,如果不小心,仍然有可能失去机会,犯了密乘戒或菩萨戒,或者对因果生起邪见,又拒不忏悔,死后很可能会堕入地狱。一旦堕入地狱,何时再能进入解脱之门,就很难说了。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凡夫的一切,都依赖于外缘,如果日常相处的人,都是有正知正见的师兄,或者能长期待在善知识身边,也许就能顺利地度过小、中、大资粮道,然后进入加行道。如果遇人不淑,或环境低劣,就有可能下堕。当然,因为曾经发过菩提心,受过灌顶,所以即使堕入恶趣,很久以后也会有解脱的机会。

在进入加行道后期,虽然还不是完全不退转,但从此以后永远都不可能堕落地狱、旁生、饿鬼三恶趣。尤其是登地以后,内心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一般的烦恼根本不会扰乱其心,也不可能去做对众生有害的事情,那个时候就根本不需要约束了。

我们要下决心,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进入加行道,也必须要进入资粮道,否则以后就没有希望了。从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乃至成佛,并不像显宗所讲的至少需要三个无量劫那么漫长。大乘修法可以瞬间圆满多世累劫所积累的资粮,更何况密宗。

2.加行道

资粮道结束以后,就是加行道。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区别在于,资粮道主要以积累资粮和闻思为主,虽然大资粮道的时候会修四禅八定,根机好的利根修行人在大资粮道的时候,可以通过禅定的力量,到十方诸佛菩萨的刹土当中亲聆佛的教言。但只有到了加行道的时候,才真正是以修行为主,同时也要兼顾闻思。不仅是加行道,哪怕在菩萨的三地,都会有闻思,但此时主要是修行。

很多显宗经典讲过,加行道包括四个阶段: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1)暖位。“暖”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证悟空性的智慧,能够驱除所有的无明黑暗,就像一把火。如果一地菩萨的智慧是火焰,则加行道的时候已经体会到了这种空性,虽然还不是火,但已经离火很近,可以感觉到火的温暖。从证悟的角度来说,加行道的时候,已经比较接近于一地菩萨的境界,有真实的证悟空性的感受,所以叫暖位。

暖位虽然证悟了“人无我”与“法无我”所有的空性,但在修行的时候,对外界,也即内心以外的物质空性的证悟更为明显、清晰。一般大圆满初步的证悟,也属于加行道的暖位。但证悟大圆满有很多的层次,有些利根在证悟的当下,不需要经过其他阶段,直接就成佛或登地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

禅宗的明心见性也应该有很多层次,不排除有直接证悟一地的可能,但一般初步的证悟,也应该是加行道,而不是成佛或登地。包括初步证悟大手印、中观等都是一样,都应该属于暖位。

我们不能以为,证悟了就是成佛了,从此万事大吉,再不需要修行了。其实,证悟以后才是真正地开始修行了。在证悟之前,所有的修行就好比走路闭着眼睛,根本不知道眼前是怎样的一条路。不管佛经讲得再好,中观讲得再细,自己都没有什么体会。证悟以后,才算睁开了眼睛,看到了要走的路,但只是在这条路上刚刚走了一步,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行道时候的体会,不是听龙树菩萨、佛陀、上师讲的体会,而是自己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见解和体悟,所以像睁开双眼看到眼前的路一样确定无疑。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当中也说过一句话:证悟的时候,就像直接看眼前的虚空,正在思维的念头也是空性。这不是理论、推理,而是要觉悟、体会到,这叫初步的证悟。在初步证悟以后,若能精进修行,其进步的速度将远远胜出显宗加行道的修行人,因为密宗是一条快捷的路。

从证悟见解的角度而言,初步的证悟者已经达到了加行道。但从禅定与神通、神变等其他功德的角度来说,他们还没有达到加行道的境界。但修显宗法门达到加行道境界的人成就的速度,却没有刚刚证悟大圆满或大手印的人快,虽然其禅定的力量,可能已经超过了刚刚证悟大圆满的人。因为大圆满的修行人不一定会修四禅八定,甚至连一禅的境界都没有达到,但仍然可以证悟,这是密宗的优点。

在《现观庄严论》当中,针对“加行道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有非常多的争论。最后的结论是,加行道的本质还不是智慧,还属于八识当中的第六意识。是第六意识在证悟空性,而不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更不是末那识,因为我执不可能证悟空性,它不但不是智慧,而且是和智慧对立的愚昧,是要被推翻的对象。当然,证悟空性的,也不是阿赖耶识。

此时的意识还没有转化为智慧,哪怕闻思修所得的智慧,都不是真正的智慧,其本体还是意识,所以是有漏的、无常的、有执著的幻觉。证悟占的比例多,执著就少一些,实际上也是有执著的,甚至还会执著在证悟当中。

第六意识首先是执著一切,创造了所有的烦恼。之后意识经过闻思修行,又可以证悟空性,断除烦恼。意识怎么能证悟空性呢?意识实际上无法直接证悟空性,但它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变成类似于空性的感觉,实际上只是一种念头而已。因为是念头,所以也是无常、有漏的。有时候念头变成贪心,有时候念头变成嗔恨心、菩提心、出离心。此时,就变成了类似于“证悟空性智慧”这样的念头。为什么叫类似呢?因为虽然有空性的感受,但空性的感受非常模糊。真正的证悟,就像六祖惠能大师在证悟以后写的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中所表达的意思,与大圆满、大中观完全一样。其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话非常重要,包含了所有层次的证悟境界。

阿底峡尊者当年也讲过:一天产生了一百个念头,那就去寻找一百次。每一次寻找的时候,就有一次的不可得,每一个不可得,都是法界、法性、如来藏,这就是证悟。想达到这样的证悟,前提是什么?阿底峡尊者讲得很简单,就是七支供。广一点、圆满一点的七支供,就是五加行,所以五加行是必须要修的,还要反复地修。

过去的很多大圆满成就者,都修了许多遍加行,只有具备坚韧的毅力,最后才可以证悟。我们虽然没有这么多时间,但也一定要修一遍非常完整、标准的加行,否则今生就没有证悟的机会了。如果五加行全部修好了,还是比较容易证悟的。

(2)顶位。顶,也即顶尖。虽然加行道还没有修完,但在进入此阶段以后,永远不会再产生不相信因果、轮回等的邪见,邪见永远不会断除这种人的善根。在超越断灭善根方面,已经达到了顶尖,善根永远都不会断,所以叫顶位。

(3)忍位。忍什么呢?无论是对空性、大空性、远离一切执著和一切戏论的空性、大圆满、大手印,还是密宗所说的一切都是佛的显现、佛的坛城等都能接受,不会有疑问、质疑,也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因为已经开始亲身体会到这些境界了,所以叫忍。

进入此阶段以后,永远都不会再堕恶趣。修到忍位后期以后,大乘修行人永远都不会退转到小乘,永远都不会发心成就声缘阿罗汉的果位,一定会沿着大乘解脱道最终走向成佛。

前三个阶段的修行境界基本上一样,只是对外境的体会有比较模糊、清晰、非常清晰的区别,境界的深度也在不断增长。到忍位的时候,不仅是对外界,而且对内在的心也证悟了空性。虽然三个阶段都一起证悟了诸法无我,但修的时候重点还是有点不一样。就像看图片,虽然整幅图片都看到了,但看得最清晰的,还是眼睛专注的那一部分,若要记住图片的全貌,还是需要再去看一看。同理,证悟的时候,虽然内在、外在所有的空性都证悟了,但修的时候还是有一个过程。首先是外在的证悟会比较清楚,内心更清晰的证悟会慢一点。忍位时对内在精神的证悟,已经达到了中等的清晰,还不是很清晰。但对外在世界的证悟,已经很清晰了。

(4)世第一法位。世第一法位也即世间第一、世间法中最殊胜的果位。此处的世间法,不是没有出离心的那种世间法,而是指一地以下的境界。为什么说世第一法位是所有世间法当中最殊胜的呢?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产生过无漏的智慧,如今依靠有漏的修行善根,将于第二瞬间产生见道的无漏智慧,这是需要强有力的善根才能产生的,所以称为世间第一。这已经是凡夫修行的最顶尖,过了以后就不是凡夫,而是菩萨一地的见道圣者了。

关于五道十地的详细内容,在《现观庄严论》和《入菩萨行论》里面讲过,有兴趣的人可以参看。

3.见道

见道,是真实的证悟。登地菩萨已经从本质上发生了突变——有执著、有漏的意识,转化为无漏、无执的智慧。内心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自由,所有后天学到的各种因邪见而产生的执著、见解等遍计烦恼已经断除。已经明显地体会到一切法的本性法界,从此不会有任何邪见与能够导致轮回的执著和烦恼。但因为俱生烦恼或比较细微的烦恼是先天性的烦恼,从无始以来积攒至今,在每个人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所以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能断除。只能将俱生烦恼分成十个部分,从一地到十地之间慢慢断除。无论如何,在见道的时候,已经断除了一地时可以断除的烦恼,菩萨可以在一瞬间幻化出一百个身体,每一个身体都可以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在见道以后,显宗、密宗便成为一体,再没有显密之分。修学显宗见道的时候,也就等于证悟了密宗的见道。

在见道之前,虽然也要利益众生,但因为力量很弱,直接利益众生的因缘还不是很成熟,往往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刚刚发菩提心的时候,还会有自私自利的心,菩提心的力量不够,见解也不稳固,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烦恼,甚至有可能退失信心,觉得大乘佛法很高深,离自己很远,自己根本不是修大乘法的料,这都是很正常的。只要能够发心,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断除烦恼只能一步一步来。初发心的时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菩提心的幼苗。此时不能做太多事情,也不能接触太多的人。要知道,有些众生是非常野蛮的,如果遇到这样的人,让自己好心没好报时,就会因承受能力不够而退却,甚至有可能彻底摧毁菩提心。《入菩萨行论》中讲过,舍利子开始发菩提心时,都示现因失望而退失菩提心,我们更应该身处静处,以闻思修为主,努力培养菩提心,加强菩提心的力度。

但在一地菩萨以后,因为已经证悟了空性,身体与心灵不再有痛苦的感受,所以永远也不会退失。即使对方以怨报德,也无怨无悔。哪怕有人拳打脚踢,也心若止水。此时虽然也要修行,但已经有很大的能力去帮助众生,所以应以利益众生为主。通过直接度化众生,既可以利益众生,同时也可以积累资粮,以促使自己从一地提升到二地,从二地提升到三地,乃至最终成佛。

4.修道

证悟见道或一地以后反复修持的过程,叫修道。从二地到十地,修道共分为九个层次。其中二地到七地之间,是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在七地结束的时候,集谛所包括的根本烦恼与随烦恼等三十种烦恼障都已经断除。八地以上只有所知障,没有烦恼障,所有的我执都断除得一干二净。

资粮道和加行道的菩萨虽然修行境界不错,但由于还是凡夫,所以投生的时候,只是偶尔会以愿力投生,比如发愿生生世世能够投生到有大乘佛法的地方,能投生到有机会利益众生的地方,但大多数仍然是以业力去投生。修道的菩萨就不一样了,证悟一地以后,就不再有业力的投生,而只会是以愿力投生。修道菩萨会发愿:当众生遇到战争的时候,就投生为可以息灭战争的生命;当众生遇到饥饿的时候,就变成很大的动物,死了以后以自己的身体布施给饥饿众生;当有瘟疫的时候,就投生为医生,或以愿力而化现成药物等。

佛经里说过:佛菩萨的化身不一定都是佛教徒的身份,也可能会以婆罗门、世间国王、外道信徒、医生或其他没有信仰的人的身份来利益众生。一地和二地菩萨在投生之前,尚需要这样发愿;从第三地到第七地的菩萨,已经不需要愿力,通过禅定的力量,随时都能投生到需要的地方;在八地以后,已经断除了所有的烦恼障,虽然个人的修行与佛还是有很大区别,但在度化众生方面,已经相差无几,能够自由自在地投生利众;成佛以后,就完全是任运自成,只要众生善根成熟,随时随地都可以现前佛的化身,以各种身份去度化众生。

从证悟的境界而言,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看到的境界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清晰度有所不同。十地菩萨看到的心的本性法界非常清晰,一地菩萨相比而言,就要模糊一些。由于修道能力的差别,所以断除烦恼的能力也有差异。

按照大乘显宗的说法,从一地到九地,需要很长的时间。最利根的修行者,都需要两个无数大劫的漫长时日。但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在证悟一地以后,一瞬间就能圆满普通人几百万年当中所积累的资粮,由于具备如此之多的功德,所以如果想成就,七天之内也可以成佛。到了八地以后,不仅修行境界显密一致,一切现象也开始成为佛的坛城。

5.无学道

无学道就是到达了灭谛的成佛境界。灭谛是常住不灭的、永恒的;道谛虽然是无漏的,但它是无常的。如果是恒常,就只能一直保持某种状态,不可能有变化,这样就不会进步,就不会从一地逐步提升,乃至成佛。

一地菩萨进入根本定的时候,能体悟到证悟空性的智慧和法界是无二无别的,这与上师的心和我们的心无二无别是一个道理。

什么叫上师的心?上师的心不是杂念,不是五根识与第六意识,不是末那识,也不是阿赖耶识。上师的心就是如来藏光明,与上师心心相印、融为一体,就是与如来藏无二无别。但实际上一地菩萨还不能完全证达无二无别,虽然一地菩萨自己感觉已经完全无离无合、无二无别,但实际上还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地菩萨证悟空性的智慧是无常的,而他所证悟的境界却是恒常的,无常和永恒不可能无二无别。在上地菩萨来看,下地菩萨的境界都有待提升。

随着修道的增进,永恒不变的灭谛和无常的道谛之间的距离会慢慢缩小。到了八地的时候,虽然道谛仍然无常,但此时的无常已经很细微了。到十地最后一个瞬间,在进入十一地也即成佛的时候,无常的道谛完全消失、不复存在,灭谛彻底显现。此时如来藏的出现不是诞生,而是现前。佛的化身、报身、法身,都包含于如来藏当中。正如《六祖坛经》所云:“自性具三身”,在本性如来藏上面,具备了化身、报身、法身。这与大圆满等所有密法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有第三转法轮才会这样讲,第二转法轮不会出现这样的词句。

为什么自性具备三身呢?三身有两种,外在的三身与内在的三身。前面所述,即是内在的三身。

外在的三身分别为:化身是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化身,无论福报大的普通众生,还是经常诽谤释迦牟尼佛的外道都可以看见;报身有很多种,有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能看见的报身,也有从八地菩萨到十地菩萨才能够看见的报身,还有十地菩萨才可以看到的报身等;但法身不会有内外之分,唯有自己证悟的如来藏法界。

《六祖坛经》和《宝性论》却认为:三身不是外在的,而是本质上的。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如来藏是法身;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如来藏是报身;在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当中,有一种无形的能量,当众生根机成熟以后,光明如来藏随时会出现化身,就像没有修行的时候,随时都会出现无明意识的振动一样。

就像在没有佛的时候,只要祈祷如意宝,即使如意宝不会听见别人的祈祷,也没有思维,但它却可以让祈祷者心想事成一样,佛没有分别思维,一直都安住在光明的境界当中,但依靠佛在三个无数大劫当中的愿力与修行的力量,只要祈祷佛,随时随地都会出现佛的加持与化身,像如意宝一样利益众生。不需要重新去设计,在众生根机成熟的时候,所有佛的功德——包括菩萨看到的报身、普通人看到的化身都会现前,但前提是对佛的信心和虔诚的祈祷。如果没有信心,也没有虔诚的祈祷,佛的加持也无法激活。

佛是什么?是成就的境界已经达到最高程度的人,他的境界,我们的语言无法表达。证悟的时候,就基本上可以知道佛的境界,知道如来藏是什么样的概念,同时也知道上师的心与自己的心融为一体是什么样,这叫顿悟、恍然大悟。若能在证悟大圆满的境界当中停留一分钟,这一分钟的境界,就比较相似于如来藏和佛的境界。

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机会,因为我们都有如来藏。山、河、大地、石头、砖瓦没有如来藏,它们永远都不能成佛。当所有的障碍驱除以后,佛就会自然显现。

证悟的条件,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等前行。没有这些条件,永远都不要想达到这个境界。有了这些条件,从此畅通无碍,自然而然就会证悟。 HQkao5BFZHhTxtu4/TMJf/2OHAy+9vXX79WipEWs6Fk0Cw05xnjaL5nLMBr7gm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