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心外无佛

三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三界兴起,同归一心”,这八个字含义特别深奥。佛教常说三界和六道——我们眼耳鼻舌身能够感知到的这个世界就属于六道轮回,它可以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个层次,即三界。之所以会有三界的划分,是因为人的心有三种不同层次。

第一个,欲界。

未修禅定、不具备任何禅定功夫之前,内心往往非常浮躁甚至暴躁,贪嗔痴等各种烦恼亦处于粗暴乃至野蛮的状态。这样的心投射出来的世界,会呈现出战争、瘟疫、饥荒,以及地狱、饿鬼等各种非常糟糕的境况。其中稍好一点的是人道和天道,但仍然会有痛苦,尤其是人有生老病死的痛苦。简言之,因为内心处于非常粗暴、粗大的状态,所以投射出来的世界就是这么恶劣。

第二个,色界。

心再平静一些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四禅八定中的一至四禅。四禅是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心在这个状态下所投射出来的世界也非常细微——虽有物质,但这种物质就像能量一样极其细微,以此构成的世界就是色界。色界的面积要比欲界大成千上万倍,但我们的感官根本感受不到。

举例而言,宇宙中,我们能看到的各种物质,全部加起来也只占总数的4%。另外的96%是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虽然这些也属于物质,但我们的感官根本无法看见。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大多少倍,相信大家都一目了然。

色界仍属于物质世界,这个世界也有不同层次的生命,也有轮回,但没有战争、瘟疫、饥荒等。因为是平静的心所投射出来的世界,所以这是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

第三,无色界。

无色界的众生也有身体,但因为构成身体的物质特别细微,所以,不单普通人的感官看不见,他们相互之间也感觉不到。

无色界的众生从出生到死亡,始终处于禅定中。他们一生只有一种状态——只感觉到自己内心的平静,直至生命在禅定中结束。这是一个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世界。

佛教认为,在这个多维空间,不同世界重叠在一起,每个生命用各自感官去看时,得到的结果都不一样。比如,阳光中有紫外线、红外线、伽马射线、X光,以及可见光等各种光,但人的肉眼只能看到可见光,其余统统看不见。同样,虽然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存在,但是我们仅能看到其中一个——欲界。

为什么称为欲界?因为相对而言,欲界中的众生欲望非常强烈,故以“欲”命名。六道中的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都属于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则包含在天道中。天道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三种,其余五道则没有这样的划分。

为什么会有六道?答案就在自己的内心。心有不同功能,贪嗔痴慢疑是最为突显的五个,因为烦恼不同,投射出来的世界也就不同。比如,愤怒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力度足够大时,就会在我们眼前制造出一个糟糕的世界——地狱道,地狱就是嗔恨心投射出来的世界。再如,假如有钱也舍不得布施,这种吝啬心强大到一定程度,所创造的世界就是饿鬼道。六道的因和果都是对应的:嗔恨心是因,果就是地狱;吝啬心是因,果就是饿鬼……其余可以此类推。

尽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成千上万个烦恼,但频繁出现并对自他伤害最大的几种情绪,就是愤怒、吝啬、嫉妒等。当它们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世界。比如,工作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会做各种各样的噩梦;白天遇到一些恐怖的事情,梦境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景象……这些现象与内心之间都有因果关系。

理论派也认为三界、六道是自心的投影,但他们主要是对其本身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告诉我们欲界、色界、无色界如何如何,人道、天道、地狱等如何如何——就像生物学家描述某种动物一样,所有的答案都在外界探求。比如《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就专门研究了动植物的物质结构等。

窍诀派则认为,色界也好,欲界也罢,一切不过是内心的投影,讲太多也没有什么用,不就四个字吗——“同归一心”。所有问题的关键,都在自己的内心,只要解决了内心的问题,彻底看清楚自己的内心,就等于了解了这个世界。因此,不必向外钻研,只需于内心寻找答案即可。这就是理论派和窍诀派的不同。

佛教为我们制定了两条学佛的道路。一是理论派路线,适合需要弘法利生的出家人,或者希望专业学习佛法的在家居士。比如藏传佛教中,绝大多数学佛人,年轻时必须先做理论派,到一定时候再转为窍诀派,各自去修行。那时,他们不但已经通达佛教的理论,而且也有了自己的修证,对弘法利生事业非常有帮助。

二是窍诀派路线。有一部分人,包括少数出家人,他们对理论不太感兴趣,特别喜欢实修,年轻时就走了窍诀派的路。而多数在家人,一方面没有很多时间闻思太多理论,另一方面,由于世俗生活的种种琐事导致烦恼丛生,特别需要强有力的对治方法,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窍诀派路线的成功率比较高。

若对理论感兴趣且时间充裕,可以先用三五年时间学习,然后再去实修;反之,可以直接走窍诀派路线。我们要了解这两条不同的道路,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达摩祖师和惠能大师走的就是窍诀派路线。虽然达摩祖师曾说过要广闻博学,但实际上不是非如此不可。通过《坛经》也可看出,惠能大师确实不识字,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对佛法的深刻体会,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不需要这些理论,他走的是窍诀派路线,这条路也完全可以让他达到最高境界。

达摩祖师开篇即讲“三界兴起,同归一心”。“三界兴起”的意思是,三界起源于哪里,六道轮回怎样开始,又如何发展,等等;“同归一心”,无论三界也好,六道也罢,反正这些不过是内心的投射,最终都归于自己的内心。这与之前讲的“万法归一”是同样的意思,万事万物最终归一,“一”就是自己的心。这是大乘佛教窍诀派最基本的一个重要理念。

那么“心”是什么?接下来讲心的本性。通达了心的本性,也就通达了万事万物的本质。至于内心投射的种种画面,窍诀派对此不感兴趣,觉得怎么样都可以。如《华严经》所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因为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所以投射出来的画面也不可思议。反正最根本的就是自己的心,抓住这一点才是关键。窍诀派为何如此快速、简单?就是因为它抛开了复杂的理论,以最简明的方式直接切入,所以易于理解、掌握,至少理论上很容易让人明白。

许多人对“三界兴起”很感兴趣,经常问六道轮回是怎么出现的,它的源头是什么,等等。如果回答万事万物是我们内心的投影,他们又会追问:内心不就是意识吗?那第一个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些答案在显宗的论典中找不到,只有密宗里才有相应的详细描述。密宗里会讲,轮回中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第一个念头是怎么形成的,然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过程,最后怎么样演变成我们今天的这个意识,等等。

现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科普读物作者,也开始提出思考:当我们不看这个宇宙的时候,宇宙是否存在呢?科学家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奇怪。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许多突破性的研究结果越来越接近物质的本质,因此提出这类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殊不知,佛教中早已有了答案。

总之,“兴起”二字包含了特别多的内容,但因为侧重点不同,所以这次不讲太多,待以后有机会再讲。

“前佛后佛,以心传心”。“前佛”,指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后佛”,指未来佛,如弥勒菩萨等。“以心传心”,他们是以心传法的。

世界上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标志,如基督教的标志是十字架,佛教的标志是法轮,形象类似于古印度牛车、马车的车轮。佛教为什么以此作为标志?大家知道,轮子是可以转动的,“转”就是从一个人心里复制到另一个人心中,也就是此处所说的“以心传心”。从释迦牟尼佛、达摩祖师,到后来的上师、禅师们,佛法不断地“转”动,代代相传,如同轮转不息的车轮,故称之为“法轮”。

那么,这个转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那些口耳相传下来的语言、文字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戒定慧。之前在《坛经》中学过,普通人理解的戒就是不杀不盗等,定是四禅八定,慧即闻思修的智慧;而在最高级别的佛法中,戒定慧的本体是一个,虽然用了三个不同的词汇来表达,但其实三者都是心的本性。可见,真正要传播的并非这些文字,而是内在的智慧。这个内在的智慧是要转动的,此处的“以心传心”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这里的“心”,要理解为心的本性。“心”有多种解释,有时指眼耳鼻舌身意,为六识或八识的总称,主要是世俗的情绪以及感官的感受等;有时指心的本性。如龙钦巴尊者(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书名的“心”字后面加了一个“性”,意思是,它不是心休息,而是心性休息。一般而言,“心”的后面一旦加上“性”字,指的就是心的本性,亦即佛性;如果没有“性”,那么主要是指心的一些表面现象,如情绪、念头等。不过,有时虽然“心”后面没有“性”,但也是指心的本性,比如此处的“以心传心”,传的就是心的本性。

当然,心的本性其实不需要传,各人本自具足。但即便本来就有,也需要去悟,这个悟的智慧就需要代代相传。这个智慧不是眼耳鼻舌身意,也不是阿赖耶识,它接近于心的本性。

“不立文字”,他们不着重文字。

藏传佛教中,在龙钦巴尊者之前,大圆满很多都是口耳相传,所以有一部分是没有文字留存的。后来,尊者担心长此以往可能越传越错,于是形成了文字。而另有个别的大圆满修法,直到一百年前都是口耳相传。幸而那时有些上师认为,再这样口耳相传下去,这些珍贵的法要有可能会逐渐失传,即便不失传,也可能会掺杂太多其他东西,所以最终也整理成文,以便代代相传。

大圆满是这样,禅宗也是如此。在佛教历史上,像达摩祖师这么重要的人物,为什么著作如此之少?就是因为禅宗主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尽管后来出于种种考虑,最终形成了文字,但不过是给人们指点一个方向而已。真正的意义,文字是无法表达的。

以上几句话是达摩祖师自述,之后是以问答的形式讲法。

问曰:“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答曰:“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

“问曰:‘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问:如果不立文字,怎么以心传心?还有,什么叫做心?

“答曰:‘汝问吾,即是汝心。’”达摩祖师回答:你提问的这个心,不就是你的心吗!如果你没有心,也就无法提问了。

因明里讲,什么叫做语言、文字?按普通人的理解,文字就是我们在书本上看到的这些字;语言即我们听见某人口中说出来的声音。其实并非如此。比如,世界上某个地方的方言,我们听得见声音,却未必明白意义。如果声音能够沟通,那根本不需要去学语言、文字,只要耳朵听到就可以了。可见,人与人之间能够沟通,靠的不仅仅是声音。

文字也是如此。比如书上的文字,眼睛正常的人都能看得见,但是如果不懂这种文字,其中的内容便无从得知。为什么?因为我们真正要看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内容。所以,尽管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本书,却无法知道其中的内容。

那么,到底什么是语言?语言不在声音上,而是声音给人带来的一种概念。比如我讲“佛像”,大家脑海里会出现一个佛像的抽象概念;说“佛经”,会出现一个佛经的概念,这个概念就叫做语言。

再说文字,世界上的文字主要分为拼音和象形两个体系,这些象形文字,尤其是古代表示人或动物的文字,实际上就是一种图文符号。比如看到“人”字,大家知道这是人类,心里有了人类的概念,通过这个文字就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些内容。如果脑海里没有人类的概念,即便看到这个图像,也无法领会它的意思。

总之,因为语言和文字并非声音和图文,所以仅靠声音和书本是无法传播的,能够代代相传的是我们心里的概念,这才是语言、文字深层次的内涵。因此,佛要传播的不是这些语言、文字,只要能够把内容传递下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文字都可以。

实际上,佛教真正要传播的是智慧,所以禅宗“不立文字”。不仅禅宗,凡是讲最究竟境界的佛经,如大圆满、大手印等,都是不立文字的。为什么?因为此时文字已不能带来什么帮助,至少无法通过语言直接传达其内涵,所以也就不太着重语言文字。

因此,“汝问吾,即是汝心”。提问时,不是这个声音在问;写纸条,也不是纸条上的文字在问。究竟是什么在问?是我们的心在问。回答时也是如此,声音实际上不会回答任何问题。提问和回答的,既不是声音,也不是文字,都是心。

“吾答汝,即是吾心”,我回答你时,是我的心在回答,只不过用了声音和文字而已。就像写字时需要笔,没有笔,手无法写字,但笔仅仅是工具,实际上是手在写。同样,我回答问题,是我的心在答复;你提出问题,也是你的心在提问。

“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问吾,即是汝心;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如果我没有心,只是一个物质,如同机器人一般,那怎么能够解答你的这个问题呢?

“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如果你没有心,如同石头、砖头一般,怎能向我提问?

如果没有心,你无法提问;如果没有心,我不能回答。“问吾,即是汝心”,问我问题的,就是你的心。

“从无始旷大劫以来”。“劫”是佛教的时间计量单位,一个大劫极其漫长,更何况是无始以来。虽然地球已有45亿年历史,但这在轮回中就像24小时之万分之一秒一样短暂。所以佛教不会用45亿年、80亿年这样的数字,而是说“从无始旷大劫以来”。

“乃至施为运动”,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的任何一个行为,如说话、做事、走路、行善、造罪等;“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在任何时间、地点,所做的种种一切,主要操作者就是自己的心。

那么,心真正的本质是什么?“皆是汝本佛”,心的本性就是佛,进一步讲,这就是佛性。

“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从本质上讲,我们的心就是佛,佛亦即我们的心。

所谓的“佛”,指佛的法、报、化三身。《坛经》里讲得很清楚,心的本性即佛性、如来藏,它包含了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因此“即心是佛”——我们心的本性就是佛。

虽然本身是佛,但是想要在生活中发挥佛的作用,前提条件是认识、证悟心的本性是佛。证悟时,方能亲自体会到心的本性是佛,这才是最关键的。

尽管佛在第三转法轮就开始讲心的本性是佛,许多教派也都这么说,但真正从修行到行为完全实践“心的本性是佛”这句话的,只有大圆满,其余只是不同程度上做到而已。关于这个问题,可参阅之前讲过的《黑蛇总义》,里面把从中观到大圆满每一个宗派的不同观点,以及各自的修行过程讲得非常清楚,从中亦可看出,原来心的本性确实是佛。

《血脉论》为什么如同人体的血脉一般重要?关键就在于“即心是佛”。关于心怎么样是佛,后面还会进一步解释。

“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除了这个心以外,没有别的佛,如果你以为还有一个其他的什么佛可以得,这是不可能的。

这句话一定要正确理解。大家都知道,心的状态糟糕时就是贪嗔痴,状态比较好时,就是一大堆无聊的胡思乱想,难道这些是佛吗?如果这些都是佛,那我们现在不就是佛了吗?为什么还要学佛、修行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不是这样的。这句话的意思,从理论上解释,指心的本性以外没有佛,要加上“本性”两个字;实际修行的时候也可以加两个字,就是“证悟”。对于一个证悟者,尤其是证悟境界比较高的人来说,在他的境界里心就是佛,除了心以外没有佛。加上“本性”或“证悟”之后,大家就不会理解错了。

虽然心的本性是佛,但我们看到的往往不是本性,而是其表面的种种烦恼和情绪,如贪嗔痴、胡思乱想等。因此,证悟之前,尽管心的本性是佛,但它不会发挥佛的作用;证悟之后,在自己的证悟境界里没有任何烦恼,只有佛,即“无别佛可得”。

“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假如在自己的心之外,到处去寻找菩提或者涅槃;“无有是处”,这样是不对的,本质上就错了。

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菩提,自心是涅槃。

“自性真实”,我们心的自性是真实的。

从表面上看,这与《金刚经》《心经》《大般若经》等般若经似乎有冲突。如《大般若经》中讲,万事万物包括涅槃都是如幻如梦、空性的,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现在又说自性是真实的,二者之间的“矛盾”该如何理解呢?

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此处的“真实”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证悟之前,我们心里的贪嗔痴以及种种烦恼都非常真实;可是一旦证悟之后,所有的烦恼全都会消失无余。那时候存在的是什么呢?就是心的本性、光明。

举例而言,冰融化以后,剩下是水,冰并不是水的本质,只是因为环境、温度等原因而形成的现象。因此,固体的冰是假相,液体的水才是真实的。同样,我们的心现在有很多烦恼,就像水变成冰一样,只是在某种条件下形成的。如果能还原它的本质,那么这些烦恼以及烦恼投射出来的世界便不复存在,最后剩下来的,就是心本来的清净、光明,这才是它的真实部分,也即“本来面目”。因为烦恼是假相,心的本性才是真实的,所以就用“真实”两个字。

无论禅宗的论著,还是三转法轮的经典,都大量地使用“真实”二字,这与般若没有矛盾。二转法轮的般若经中,不会讲最后留下来的是什么,而是直接观察当下的事物,一一剖析之后,发现无论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涅槃或者轮回,统统都是空性,这是中观的方法。而在第三转法轮中,则要看最后留下来的是什么,最终存在的这个就是它真实的面目。

照旧以水为例,水在100℃以上时蒸发成气体,在0℃以下又凝结成固体,但无论怎么变,最后留下来的都是液体。可见,水的本质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因为它最终会以自己真正的本来面目出现。同样,我们的心一会儿善一会儿恶,但无论善或恶,最终留下来的都是它的本性光明。因此我们认为,心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光明——最后留下来的这个就叫做“真实”。那“真实”是空还是不空?当然也是空,这叫做明空无别。因此,它与《大般若经》《大智度论》等般若经、中观没有任何冲突。

明白了“自性真实”的道理,大家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不会困惑了。这个不仅理论上要清楚,实修时也特别重要。

“非因非果”,心的本性远离了因和果。

“法即是心义”,佛法就是心本身,或者说,心的本质即法义。

“自心是菩提,自心是涅槃”,我们心的本性就是菩提,与心的本性是佛、光明一个意思,这叫做自然涅槃。

涅槃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涅槃,另一种是人为的涅槃。所谓自然涅槃,指心的本性永远都是光明的,它是自然、天然的,与人为的闻思修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称之为自然涅槃。所谓人为的涅槃,指通过闻思修行,尔后彻底证悟,达到最究竟境界的涅槃,因为它是经过努力而达到的,所以叫做人为的、造作的涅槃。也可以说,修行就是通过人为的涅槃达到天然、最原始的涅槃。在大圆满里,人为的证悟叫做子光明,天然的部分叫做母光明。

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佛及菩提皆在何处?譬如有人以手捉虚空得否?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觅佛,终不得也。

“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如果认为“除了心以外还有其他佛和菩提”的话,“无有是处”,这是错误的。

“佛及菩提皆在何处?”请问,佛菩萨在哪里呢?《金刚经》讲得很清楚,2500多年前,印度的释迦牟尼佛,还有观世音菩萨等,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从佛的法身中变化而来,是佛的化身,并不是真正的佛。

“譬如有人以手捉虚空得否?”如果有人想用手去抓虚空,能不能抓得住?

“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所谓虚空,但有其名,并无其实。比如“桌子”这个词,会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物体;而“虚空”这个词的背后,有无实质性的物体存在呢?没有,只有一个名称而已。

“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因为虚空不存在,不可能有取和舍,想用手抓住是不可能的。

“除此心外觅佛,终不得也。”就像手抓不住虚空一样,除了心以外,想到外面去找一个佛菩萨,最终也是得不到的。

当然,对于朝拜圣地、拜佛等行为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这些对于积累福报、忏悔罪过是有用的。但是,想见真正的佛就要往自己的内心去努力,见到佛的法身才是见到真佛。

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佛本来就是自己的心,通过修行便可以看见佛,为什么要在心之外寻找其他的佛呢?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过去的佛和未来的佛都在讲,自己的心既是法,又是佛,亦是僧,因此三宝也就是自己的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递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无自由分。若也不信,自诳无益。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如果你说心外还有佛,那么佛在哪里?

“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既然心外无佛,为什么你会有“除了自己的心以外还有一个佛存在”的执著呢?

“递相诳惑”。“递相”,相互、交替;“诳”,欺骗。欺骗与迷惑交替不断,烦恼和痛苦此起彼伏;或者不单自己如此,又将这些传给其他众生——六道众生就是这样彼此相互欺骗。

“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如果不知道心的本性是佛,就不能证悟心的本性;非但不能证悟心的本性,还会被外在的泥塑木雕的佛像乃至于生活中诸如房子、桌子等各种无情物所控制。比如许多人追求豪车、别墅,名牌的衣服、包包等,用现代的话来说,最后变成了一个物质主义者、拜金主义者,这就是“被无情物摄”——表面上是人被物质控制了,实际上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

然后会怎么样呢?“无自由分”,一点儿自由都没有。整天为了这些物质而奔忙,得到以后又怕失去,一辈子身心都束缚在这上面,没有半点自由可言。这种人不仅不能证悟、解脱,连在世俗中过一个稍微幸福、安稳的生活都做不到,即“无自由分”。

“若也不信,自诳无益。”如果讲了这些以后还是不信,那就没办法了,自欺欺人毫无意义。

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

可是,我们心里不就有佛吗,为什么佛不告诉我们?这是不是佛的错呢?

“佛无过患”,虽然心的本性是佛,但心无法告诉我们佛就在自己心里。

“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心的本性,所以最后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血脉论》从头至尾都在强调,除了自己的心之外没有其他佛,心的本性实际上就是佛,这是它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如果通达了“心即是佛”这句话,其余都不需要讲太多,因为其他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的。

不仅是《达摩血脉论》,所有禅宗祖师大德们的语录、诗作等,还有弥勒菩萨的《宝性论》、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以及《维摩诘经》《大涅槃经》等许多三转法轮的内容,乃至于大圆满等所有密法,都在表达此意。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三转法轮以上的所有经论皆在讲佛性。然而,无论语言和文字讲得再多、再深,最后还是无法让我们知道真正的佛性是什么样子的。在关键问题上,常用的就是光明、佛性、空性等这几个词汇,但想要真正理解它们并非易事。

未证悟时,“心的本性是佛”“心即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等说法离我们很遥远,想要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很难。我们只能在理论上笼统地、抽象地对佛性有所了解,并不明白具体的情形,哪怕说得再多、学得再多也是一样——即便把第三转法轮的大乘佛法、密法一本本地全部学完,最终也不过如此。

若是对证悟有稍许体会,基本上自己就会知道:“哦,佛性大概是这样的,光明是这样的,心的本性应该是这样,那么最终的佛的境界也应该是这样……”也就是说,从开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才真正了解心的本性、光明、佛性等这些词的含义。虽然这个感觉刚刚开始,证悟的层次还很低,但层次再低也是一种证悟。通过这种证悟的智慧,我们基本上能够明白佛的境界大概如何。

我们现在没有福报见到释迦牟尼佛的色身,因为佛已经圆寂了。但如果能够证悟,就能够见到佛的法身——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佛的法身都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假如我们现在证悟了自己心的本性,也就等于面见了十方三世一切佛。

“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如果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佛,就不应该到心外寻找佛。佛就在自己的内心当中,还找什么呢?因此,需要的不是去心外找佛,而是要了解自己心的本性是佛。

什么是“心外觅佛”?多数人认为,我们现在的这个心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以及无数的杂念,这些全都是有漏烦恼,毫无益处;成佛就是把现在这个烦恼重重、有漏的、非常糟糕的心铲除、抛弃,然后再重新创造一个佛的境界。这种想法就是心外觅佛。小乘佛教和绝大多数大乘佛教显宗都持此观点。

为什么是“绝大多数”?因为显宗中比较明显提到佛性的经典,如《维摩诘经》《大涅槃经》等,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多部;第二转法轮主要讲空性,尽管偶尔会提及佛性、光明,但不会强调;其余佛经大多是讲世俗的六波罗蜜多,比如布施、持戒、忍辱等。也就是说,真正的核心内容只有在第三转法轮中才有,而第三转法轮的佛经也并非全都在讲佛性,只有其中的少部分佛经才涉及此内容。

这部分佛经的主要观点是:烦恼本身就是佛的智慧,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所以无需心外觅佛,因为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藏传佛教著名的智者麦彭大师认为,尽管这类佛经出现在第三转法轮,但从内容上看,非显非密,处于显和密之间;或者说既是显又是密,虽不及大圆满法等清晰、深入,但较之其他大乘经典又更加深奥。

一般的大乘佛教认为,愤怒、嗔恨、仇恨等情绪非常糟糕,对个人、家庭、社会也不利。然而,如果我们证悟了心的本性,就会发现这些情绪或烦恼的本质其实是佛的五种智慧——显宗一般讲三身四智慧,密宗大多讲四身五智慧,意思都一样。

未开悟时,五毒就是烦恼,令我们造罪、堕地狱;一旦证悟,五毒即变成佛的五种智慧,它所投射出来的外在形象就是五方佛——在内叫做五智慧,于外叫做五方佛。在密法,尤其是宁玛派的大圆满里,这五种智慧的总体就是普贤王如来,又称第六佛。

若有一点儿开悟的体会,我们会对禅宗典籍里的每句话都深有感触。但未开悟时,我们对“烦恼即菩提,轮回即涅槃”等说法困惑重重:烦恼为什么是菩提?轮回怎么可能是涅槃呢?我现在是不是已经成佛了?如果已经成佛,为什么还要学佛?等等,会出现很多这样的疑问。而证悟之后,所有问题都将烟消云散。比如,当我们特别愤怒、生气的时候,如果当时证悟了,那么这个愤怒就不是愤怒,而是佛的智慧。为什么?因为此时的愤怒与佛的智慧没有什么区别,完全具足与之相同的所有功德,所以烦恼即是菩提。

证悟之后,将来还可以把这种境界带到中阴身,所有中阴身的修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修。不过,如果活着的时候都未能证悟,死了怎么可能证悟?自欺欺人而已!届时很多中阴身的修法根本用不上,还不如好好念阿弥陀佛。

大家一定要好好修行,如果能够即生成佛,或者成为一地菩萨当然非常好,否则至少也要争取此生对“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等内容有稍许体会。这个体会就叫做开悟,虽然它的境界、层次不高,但也算是一个初步的证悟。此生必须好好把握,否则一切都将沦为空谈。

佛不度佛,将心觅佛,而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

“佛不度佛”,心的本性就是佛,既然本身是佛,自然不需要他佛来度,即“佛不度佛”。

“将心觅佛,而不识佛”,如果我们用现在的这个心,去寻找此心之外的佛,这就是尚未认识自心本性的表现。

“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只向外求佛、不懂得向内寻找佛的人,都是不认识自己心的本性的人。

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

“亦不得将佛礼佛”,假如证悟了心的本性是佛,那么,佛不需要礼佛。

礼佛即顶礼,也就是磕头。修五加行要磕十万个头,这是我们对佛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是行为上的顶礼;而佛境界中的顶礼,是知道自己心的本性原本是佛,这是无上殊胜的顶礼,除此之外,不需要其他顶礼。

“不得将心念佛”,因为我们心的本性就是佛,所以,假如认为心外还有其他佛存在,如极乐世界等其他世界的佛,然后我们的心去念这个佛的佛号,也是不对的。

这里千万不能误会,以上都是针对证悟的境界而言,并不是说我们现在修行过程中不需要礼佛、念佛,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在现阶段,礼佛、念佛是修行的一种方法,达到最高境界时,才没有礼佛、念佛。

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

“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这里的佛指法身佛,也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法身佛当然不会念经、守戒、犯戒。

“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佛不会持戒、犯戒,也不会造善恶业等。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如果想寻找佛,就必须明心见性,也就是证悟,之后才能找到佛。

“见性即是佛”,见性就是开悟,禅宗经典里常讲见性即是佛,彻底见到自己心的本性就是成佛。这句话没有错,但我们不能理解为证悟就是成佛。见性只是成佛的开始,证悟了第一地之后还有很远的路,二地、三地……直到十一地才成佛。十地菩萨为什么还没有成佛?因为还有最后的一点点障碍,会影响到他彻底看清心的本性。当最后的这一点点障碍断除之后,他便彻底地看到了心的本性,然后就成佛了。因此,“见性即是佛”这句话永远都不会有问题,虽然并非一见性即成佛,但与之前相比一定会更快。

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若不见性”,如果不能见到心的本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诵经、持戒这些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如果没有证悟,仅靠诵经、持戒不能成佛。

梁武帝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十分支持佛教事业。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时,他向达摩祖师汇报了自己的善行,比如建了很多寺庙,持斋、受戒等,然后问有多大功德。达摩祖师一句话就否定了——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当然不会否定善恶因果,他的意思是,以证悟的标准来看,建庙、持斋、受戒这些都属于世间福报,与证悟的境界没有一点关系,因此谈不上什么功德。不过,这并不等于持斋、念经等没有功德,只是因为站的高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这里也不能理解错了。

这时候一定要分清胜义谛和世俗谛。胜义谛是证悟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存在,因此可以说这些世间善法没有什么功德利益。但如果从世俗谛的角度讲,持斋、诵经等当然有功德!所以胜义谛和世俗谛一定要分开。

世俗谛和胜义谛也分两种,一种是第二转法轮时讲的世俗谛和胜义谛,此时的胜义谛指空性,也就是《坛经》里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本来无一物”;另一种是第三转法轮时讲的世俗谛和胜义谛,此时的胜义谛即敦煌版《坛经》里讲的“佛性常清净”,指心的本性是光明。

无论是二转法轮的“本来无一物”,还是三转法轮的“佛性常清净”,从胜义谛的角度看,因果、善恶都不存在,持斋、念经等毫无功德,在这个层面上没有这些东西。那什么时候会有呢?只有回到世俗层面时,才有因果、善恶等,这个一定要区分清楚。

胜义谛和世俗谛就像打开佛经的一把钥匙,如果不懂得区分二谛,那我们永远无法了解佛经的真正涵义。比如一会儿说因果不虚,一会儿又说这些都不存在,令人颇为费解。所以,平时对佛法的学习非常重要,这样以后看任何一本书就能明白佛的意思是什么,不容易乱套。

很多人虽然身为佛教徒,但并未系统地学习,所以不一定能明白二者的区别。再早一百年,普通老百姓的知识储备、文化水平有限,学佛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那时候想要普及佛教理念很不容易,大多以念佛、持斋、行善积德等劝人向善方面为主。其他诸如四谛、二谛,空性、光明等内容,只有少部分专业人士可以学习。

现在,大家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学佛并不难。只要自己有兴趣,再稍微投入一点时间精力的话,任何一个人都很容易明白佛陀所讲的这些理论。只不过许多人无缘接触到这些,故而不知道佛教是什么,对佛教的认识还停留在封建迷信的层面上。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

以上讲了念佛、诵经、持戒这些没有什么用处,接下来解释其中缘由。

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念佛得因果”,念佛会有善报,比如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一些帮助,如健康、长寿、消灾等。

“诵经得聪明”,诵经可以变得聪明。

“持戒得生天”,持戒的果报是下一世做天人。

“布施得福报”,布施的果报是下一世可以成为有钱人。

但是,“觅佛终不得也”。虽然世俗中可以得到这些善报,但通过这种方式永远都不可能找到佛。

达摩祖师没有否定善恶因果,他承认“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世俗中得到一些帮助,这些他都不否定。但若想以此成佛,却是休想! YnBuHelu7JOWWFQ3u8W3y8JOJq1rxIyq9BK5K3AbidcuQ9/aGAQvh/BY9PhQDA0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