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新时代赋予民族精神新的科学内涵

对于古今中外民族精神的研究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改造,认为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禀赋,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质,这些历久弥坚的鲜明特质,对全民族具有高度的团结力和影响力。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民族精神具有“灵魂”的意义。

我们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经由特定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与心理特征的总和。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被高度综合和概括了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的精神品质和风貌”。 民族精神被该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感知、体认、理解和信奉,为本民族成员共同拥有、广泛认可,是民族认同和情感归属的本源所在。正是民族精神的这一特性,使它千百年来成为一条牢固的情感纽带,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超越时空,日用而不知,真真切切地存在于不同地域、职业、性别与年龄的人们心中,将本民族成员牢牢地维系、凝聚在一起,成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伟大的民族精神,产生于伟大的中国人民,孕育于悠久的民族历史,熔铸于艰辛的奋进历程。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同一座老窖,在漫漫岁月中,将民族精神酝酿为醇厚纯净、韵味无穷的佳品。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民族精神的问题,掀起了全社会对于民族精神的高度关注和研究热潮。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并继而强调:“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并分别加以详细阐述。“创造”“奋斗”“团结”“梦想”四个关键词,精准概括、深刻阐释了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赋予了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民族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深深地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积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具有一定的持久性、稳定性。但民族精神毕竟是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条件的产物,并非从古至今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民族精神在得到考验和锤炼的同时,也会增加新的成分。

关于民族精神传承的必然性,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进行了阐述:一个民族必须接受一些新的东西,而这种新的东西是从哪里产生的呢?这种新的东西一定是比原有精神内容更为高等、更加博大的东西,通过对自身的扬弃,生成新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内涵。这些新的内容,将渗透到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民族精神中 。民族精神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必然随着历史进步和时代变迁,出现不适应的状况,需要根据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适应-不适应-调整-适应的革新与再造,以新的面貌适应新的变化,实现新的平衡,从而超越原有的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断丰富的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断彰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儒学典籍、经传注疏、历代史书、诸子文集、蒙学读物等各种形式和体裁的著述,都成为汇聚、记载、保存、流传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古代中华民族精神源于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经由社会实践的检验、充实和各种文本的提炼、传播,经过长期的比较选择和反复的取舍积淀,逐渐明晰起来,并潜移默化地刻录于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之中。 +rty/vkJlf3s6pQb9rSP+b4M56Fp9ZftJqW4R8ANOhF6ibuv20JzRt1ECwnWxX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