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九讲
高允勇担“国史案”

勇于承担责任

北魏时期有一位名叫高允的官员,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文学家。《资治通鉴》中关于高允的故事,是从同时期另一位重要人物崔浩身上引发出来的。北魏历史上发生过一件著名的“国史案”,案件的主角就是崔浩。崔浩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一直做到宰相一职,为北魏王朝的巩固和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做出过很大贡献。北魏政权的创立者属于鲜卑族,他们原本是活跃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后,他们的统治者想学习汉人的文化传统,把自己的历史记录下来,便把具体工作交由崔浩负责。

崔浩虽然身居高位,但不改书生本色,在编修史书的时候,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避免歪曲、掩饰。当时高允也参与了史书编修工作。

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本来是件好事。但崔浩毕竟是宰相,拥有巨大的权势,身边难免有一些溜须拍马的人,他们对崔浩说:“您主编的史书质量这么高,光放在史馆里让我们几个官员看看,太可惜了,应该把它刻在石头上,立在大道边,让来来往往的人都看到,以彰显您的修史成绩。”崔浩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命人将篇幅庞大的国史刊刻在石碑上,立于人来人往的大道旁。

崔浩以为,这样做能提高自己的威望。高允却对此非常担忧。他对另外几位同事说:“这些溜须拍马的人以这种方式谄媚于崔浩,无非是想为自己换回一点儿蝇头小利,却有可能给崔浩带来巨大的灾祸,而我们这些共同参与修史的人,恐怕也要受到连累。”事实证明,高允非常有先见之明。石碑树立了一段时间之后,麻烦果然来了。

国家的历史涉及很多普通百姓不知道的事,崔浩将这些内容都刊刻在石碑上,立在行人密集的大路旁,人们便都能从石碑上阅读到“朝廷秘闻”,把这些秘闻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中还有不少政治内幕,甚至是肮脏的交易。这让涉及其中的高官、贵族下不了台,纷纷跑去向太武帝拓跋焘投诉,并给崔浩安了个“暴扬国恶”的罪名,意思就是暴露、宣扬对国家形象不利的一面。皇帝知道后也勃然大怒,下令立案彻查,这就是“国史案”的起因。如何给崔浩的行为定性?客观地讲,崔浩要求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本身并没有错。错只错在不应擅自将涉及国家形象的历史公之于众,并以刻石的形式大肆宣扬。崔浩为了彰显自己修史的才能而置国家体面于不顾,这正是高允一开始就替他担心的地方。

“国史案”酿成后,在贵族们的指控下,崔浩的行为被认为是对朝廷和皇族的诽谤,罪名再往下,就被认为是不满朝廷而意欲谋反。最终,“国史案”真的被定性为以崔浩为首的谋反案。说崔浩谋反,当然是冤枉的,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也没有办法挽回了。崔浩和他的家族,甚至关系比较近的亲戚,都受到牵连,很多都遭受了灭门之灾。

“国史案”爆发后,高允作为参与修史的官员之一,势必也要受到审查。比一般修史官幸运的是,高允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太子拓跋晃的老师。太子打算帮助老师渡过这个难关。崔浩被捕之后,太子召见高允,并让他当晚留宿在太子宫。这样高允就没有在第一时间作为崔浩的同案犯被逮捕。第二天,太子带着高允去见皇帝。觐见之前,太子对高允说:“见到圣上后不要乱说话,我说什么,你顺着我的意思说就可以了。”高允问:“今天来见皇帝,到底是为什么事?”太子回答说:“不要细问了,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太武帝一来,太子立刻就“国史案”替高允辩护。太子说:“高允只不过一个小小的编修官,根本无权决定国史如何编修。所谓借助国史诽谤朝廷,全是崔浩的责任,与高允无关,希望父皇能赦免高允。”皇帝问高允:“真如太子所说吗?”高允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高允朗声答道:“太子说得不对,崔浩身为宰相,朝政繁忙,只是挂了主编的头衔,看看初稿,审定一番而已。要说到国史的具体内容,倒还是我写得更多。”听了这话,皇帝勃然大怒,说道:“这样看来高允的罪过甚于崔浩,怎么能说他无罪呢?”这个场景把太子吓坏了,如果皇帝就此将高允定罪,那么他今天的行为反而弄巧成拙,自己也要承担欺君的罪名。因此太子不得不再次辩解道:“高允一介小臣,平时没有太多机会见到皇帝,今天难得能在皇帝面前发言,一定是在这个威严庄重的气氛中语无伦次了。刚才来见皇帝之前,我问他,他的确说所有责任都是崔浩的。”

为了给太子一个面子,皇帝再次询问高允:“事实是太子所说的那样吗?”高允的回答再次让太子瞠目结舌。高允回答皇帝说:“不是这样,我现在意识非常清醒,并非语无伦次,而且也明白这会给我带来什么后果,但我必须实事求是地回答您的问题。太子之前根本没有问过我关于国史编修的情况,因为我是他的老师,彼此有些感情,为了帮我渡过难关,他才把我带来向您求情。”面对这一场景,站在一旁的太子惊慌失措,非常窘迫,却没想到皇帝回过头来对他说:“高允这样诚实的大臣真是难得啊,如此坦率而勇于承担责任,有几个人能做到啊!他肯定知道实话实说会招来杀身之祸,却依然没有半点儿欺骗和隐瞒,坚持实事求是。这样的人才值得珍惜,这样的品德值得表彰。”最后皇帝下令赦免了高允。就这样,高允因为实事求是,即便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也不撒谎,不仅没有受到“国史案”的牵连,反而受到了皇帝赏识,在后来的朝廷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史为鉴

把高允的故事和第七讲《投机取巧的丁公》中丁公的故事做个对比,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丁公看似聪明,反而断送了性命。高允看似笨拙,却获得了新生。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智慧不是耍小聪明,智慧也不需要拐弯抹角。智慧往往和勇气、真诚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能够坦坦荡荡地面对困境,并勇于承担责任的时候,他就拥有了真正的大智慧。高允的智慧正体现在他能勇敢且真诚地面对问题,承担责任。其实高允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一个配套故事,《资治通鉴》也作了介绍,我们留在下一讲分享。

思考与辨析

古人有句话叫“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意思是说那些拥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很愚笨的样子,有些非常巧妙、非常精致的人,看上去却很笨拙。为什么呢?因为有时候真正的智慧隐藏得很深,或是看得很高远,一般人发现不了、理解不了,还以为他愚笨。我们要学会分辨,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什么是虚假的聪明。

通鉴小文言

及崔浩被收,太子召允至东宫,因留宿。明旦,与俱入朝,至宫门,谓允曰:“入见至尊,吾自导卿;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允曰:“为何等事也?”太子曰:“入自知之。”太子见帝,言:“高允小心慎密,且微贱;制由崔浩,请赦其死!”帝召允,问曰:“国书皆浩所为乎?”对曰:“《太祖记》,前著作郎邓渊所为;《先帝记》及《今记》,臣与浩共为之。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帝怒曰:“允罪甚于浩,何以得生!”太子惧曰:“天威严重,允小臣,迷乱失次耳。臣向问,皆云浩所为。”帝问允:“信如东宫所言乎?”对曰:“臣罪当灭族,不敢虚妄。殿下以臣侍讲日久,哀臣,欲丐其生耳。实不问臣,臣亦无此言,不敢迷乱。”帝顾谓太子曰:“直哉!此人情所难,而允能为之!临死不易辞,信也;为臣不欺君,贞也。宜特除其罪以旌之。”遂赦之。

——《资治通鉴·卷一二五·宋纪七》 V+5SA+3h0mp7hf2Re/Ui+1zTfu++9MdTasnmffckPpqwHQ/BG65XB37RqiGbV+e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