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那些年,流淌在心底的欢喜

打捞儿时的记忆,喜欢的源头应该是玻璃纸。

玻璃纸是包裹一种水果糖的纸,透明,有着不同颜色与图案。捏在手指间,轻轻摩擦,会发出声响,脆而亮,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夹在书里压得看似平平展展,然而浅浅的折痕永远无法消失,倒像诉说着曾与糖块相亲相爱的故事。

绘声、绘色、绘形,再加想象,已经把普普通通的玻璃纸写成“神品”。

嘘——有人竟说,玻璃纸清洗后用灌了开水的瓶子在上面反复滚动就没折痕了。一洗?还再一烫?那糖的甜味儿不就淡了,没了?我才不会那么傻。

在我们看来,玻璃纸最好的用途就是夹在书页间,夹得书页都有了甜味儿。不信?闻闻。

其实很多孩子的玻璃纸都是讨来的。就像我,拥有八张图案不同、颜色各异的玻璃纸,却没吃过一颗玻璃纸包裹着的水果糖。 我的玻璃纸是小红给的,她也是说尽好话死皮赖脸从别人那里讨要的,只因她知道我喜欢又得不到。 玻璃纸包的糖,是条件很好的人家才会买的稀罕物,大多数孩子能吃到的是红薯熬成的老糖——从家里偷出几个红薯就可以换一块。家里日子差不多的,偶尔也会买几个用甜萝卜做成的糖解解馋,比红薯老糖好吃多了,但一定远远不及玻璃纸包裹的糖。坦白地说,我常吃红薯老糖,偶尔也吃甜萝卜做的糖,就是从没吃过包裹玻璃纸的糖。

小红为了“我”而“说尽好话死皮赖脸从别人那里讨要”——夹在长段里的这一句闲笔,恐怕才是“我”记忆里最甜的“糖”,也是下文对“我”并不友好的同桌的反面镜子。

玻璃纸上的图案还帮我们乡下孩子打开了一个现实中遥不可及的世界,想象趁机而入,连带着掀起收集玻璃纸的热潮。

对着太阳举着玻璃纸, 那图案就很清晰地映在地上、墙壁上,甚至某人的脸上。没玩具的年代,一张玻璃纸也可以花样翻新地玩。

喜欢的河流向前流淌,我喜欢上了红梅家,还有红梅妈。

对着太阳看玻璃纸这一细节,真实而经典,是一种美好的集体记忆。

红梅家里每个物件都摆放得整整齐齐,连同她自己也被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

那么大的院子砌出个小花园,种着各种花养着各样草,哪像我们的家,有点空地就想着种菜,永远都想着嘴,跟吃较劲,没出息。花园以外是青砖铺就的庭院,连砖缝里都那么干净,更不像我们的家,每个犄角旮旯都堆放着暂时或永远都派不上用场的杂七杂八,啥都舍不得扔,我妈最喜欢说的话就是“烂套子都有塞窟窿的时候”。

红梅爸在银川工作。在我们都将父亲喊“大”时只有她叫“爸”,那甜甜亮亮的“爸”一出口,她已高高在上成小公主了。红梅妈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见人未搭言先是笑,不像我们的妈,说话自带高音喇叭,扯着嗓门就怕全世界人听不见,说个话,也像挥舞着斧头砍人,或乱箭齐发。

这几段都是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伤害就没有渴望。

我说“我们的家”“我们的妈”,因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大部分家庭都差不多。因贫穷而过于节约,啥都舍不得丢弃,父母们辛苦劳累却又解决不了温饱,心情总不舒坦,自然就少有好声色。

我特别喜欢去红梅家,都想给红梅妈做闺女,她肯要我的话。在那个时候我就想,倘若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要活成红梅妈那样。

对红梅家的特别喜欢,无关物质,而是对优雅生活方式的渴望。

喜欢的河流继续流淌,我遇到了一个小气的人,初中时第一个同桌,姓秦。

那会儿课桌间距离很窄,进出时坐在外面的同学必须起身站在过道,里面的人才能顺利通过。我坐在里面,我的秦同桌从来不会站起来让一下,每次进出我都很抱歉地挪一下后排的课桌才能从他身后挤过,再挪好人家的桌子。又或许不是小气,是傲气。他是从城里转回小镇的,而我是从村里看西洋景般进入小镇的,他不肯让位,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然而”会霸道地打破所有平衡。

在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周才回家用洗衣粉洗一次头的那会儿,他身上一直有股好闻的香味儿。很抱歉,我那一刻只能这般含糊地表述,我是一年多后才知道有个词叫“香皂”,那是香皂味儿。

我喜欢上了那淡淡的香味儿,也一直有种窃喜,全班,或许全校,只有我在味道贫乏的年代一直零距离地闻着香皂味儿,尽管香味儿的主人让我很不方便,对我也不友好。

世上的事都这样,有利就有弊,不能忍受就没机会享受。

言简意赅,更衬托出道理的深刻。

在我的生命里,有很多或轻轻浅浅或浓浓烈烈的喜欢,似乎无关今天的痛痒,却让我回忆起来不会心无所依,一片空白。

又说错话了,这些喜欢怎会与今天无关?

今天的我能专注于寻觅一切细微的美好,哪怕遥不可及,多像拥有玻璃纸的过程,而带给我的那种真切的愉悦,不正像对着太阳举着玻璃纸映出影儿时的欢喜?

今天的我努力提升自己,以飞奔的姿势来陪伴孩子,给他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一个舒坦的成长环境,不就源于儿时对红梅家与红梅妈的心心念?

今天的我能忍受很多,再糟糕再恶劣的情形都不能让我绝望与放弃,不浪费时间不敷衍事情,自然也常收获意外之喜,这不就是同桌的坏脾气与香皂味儿的混合?

对前文三件事进行议论与抒情,一一对应,并且升华主旨:那些小小的、淡淡的喜欢,都是在奔赴更美好的自己。

那些泛滥在心底的欢喜啊,在我,是修复,更是滋养。 IBaotIZmggi+P2Z4IsvyWWh5I1NZiO0SyVSrqViO9Ro8MByncgfwMkvPEvWawgO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