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宫颈上会有哪些问题

估计在前面我们讲“宫颈糜烂”的时候,你内心已经充满了小问号。既然这不是病,那宫颈上真正的问题有哪些呢?

咱们先来说说宫颈口的形态。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坊间传言:医生可以通过宫颈的形态看出这个人以前有没有怀孕过、有没有做过人工流产手术……听着是不是很玄乎?

其实,这背后的逻辑是默认怀孕过或做过人工流产手术之后的宫颈形态会发生改变,尤其是宫颈口会有明显的不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仅看不出来,而且每个人还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还是趁早打消那种靠某个部位的形态来猜测人家既往经历的念头。一方面是有这种念头的人对个体差异化了解存在偏差,或者既往认知存在偏见;另一方面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肯定有人会说:“老六,你就好好讲科普,不要穿插这么多没用的话。”但事实上,很多姑娘就正在经历这些事情。我在这里写下来,或许就有可能帮到她们,以后她们就知道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以及该如何回应别人的那些无端猜测了。

有时候,为了保护自己,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知识,还需要理性分析能力。

●宫颈口的形态

常见的宫颈口形态包括“一”字形和“O”字形(图19)。

图19 宫颈口的不同形态

有人说,“一”字形的宫颈口常见于有生育经历的女性。从逻辑上来讲,应该是有生育经历的女性的宫颈口大多呈现“一”字形,而宫颈口呈现“一”字形的女性中有一小部分天生就是这样的,跟有没有生育经历并无关系。

也有人说“O”字形的宫颈口常见于未生育的女性。这也是不太对的,因为有个别女性生过孩子之后,宫颈口还是“O”字形,看不出什么差别。

喏,你看,根据宫颈口形态判断是否有生育经历是挺不准的。

有时候,宫颈如果经历过一些裂伤或损伤,表面就会留下瘢痕。除了生育过程,一些跟宫颈相关的手术也会造成宫颈损伤,而且有些人先天性子宫颈发育异常。

一般来讲,只要生育过程顺利、手术操作规范,宫颈表面就不会留下很明显的痕迹,甚至有时候都看不出来曾经做过手术,所以大家对这方面不用太担心。只不过,如果存在先天发育问题的话,就需要找医生进行评估,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相关问题。

聊完宫颈口的形态之后,咱们再来说说宫颈上可能存在的疾病。

●宫颈炎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炎症。通常来讲,炎症很难直接到达宫颈,毕竟在宫颈之前还有很多道“防护屏障”,但是也存在很多客观原因,导致病原体有机会突破层层防护屏障,最终到达宫颈。比如,阴道中的炎症、清洁不到位的性生活以及损伤等,这些是有可能影响宫颈、引发炎症的。尤其是我们前面说的宫颈管的柱状上皮细胞移位处,这些地方挺脆弱的,很容易出现炎症。

如果进行细分的话,可以将宫颈炎分为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

主要发生在宫颈口附近。如果进行检查的话,可以看到明显的充血、水肿等情况,表面还会有很多浓稠的脓性白带。因为宫颈表面比较脆弱,所以偶尔还会有出血的情况。但是,大部分人其实没有太明显的症状,主要就是白带增多、黏稠,有时候带血丝,并且在非经期也可能有少量出血,血混合着浓稠的白带流出来。如果进行性生活的话,也有可能会出血。

在治疗方面,一般就是在明确诊断病原体之后,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治疗。如果有性伴侣的话,性伴侣也需要一起进行治疗。

慢性宫颈炎

从名字来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是因为治疗不及时,急性宫颈炎拖延成了慢性宫颈炎。当然,确实有这种情况,只不过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刚开始感染时,病原体并不怎么凶猛,感染就这么慢慢悠悠、不徐不疾地持续着。虽然整个过程并没有急性宫颈炎那么“轰轰烈烈”,但持续时间久了,也确实会让宫颈始终处在炎症状态。

一般来讲,针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就没有那么积极主动了。因为它长期持续存在,很多人都没什么症状,甚至可以说在临床上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宫颈炎。如果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同时也没有什么典型的病原体,就不用那么积极主动地去治疗。

因为身体有时候已经建立了某种动态平衡,不去处理还行,如果去处理的话,没准儿反而出现一大堆问题,所以并不是所有炎症都必须立马处理。

比如有时候去体检,医生会给出一个常见的诊断:宫颈轻度炎症。估计也没人跟你解释其后面的潜台词。所以,我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这句话就像你去做胃镜,就算啥事儿都没有,医生也会给你一个诊断:浅表性胃炎。

为啥呢?简单来讲,就是总得有个诊断,要是什么都没有,就显得有些不严谨。毕竟凡是人就有可能存在疏漏和判断错误,所以基本上医生都会给出一个轻症诊断。这个轻症诊断约等于告诉你:“不用担心,踏踏实实回家吧!”

除此之外,有时候医生还会说“宫颈肥大”之类的话,其实这也是类似的意思,通常也是不用管的。

好了,关于宫颈炎的部分就讲到这里。

●宫颈囊肿

准确的叫法是宫颈腺囊肿,又称纳氏囊肿(图20)。

这种囊肿的产生跟咱们前面讲的鳞-柱交接部有一定关系。在那个交接的地方,鳞状上皮会逐渐取代柱状上皮,覆盖在柱状上皮上,进而挡住那些分泌黏液的管道……相当于直接把口封上了。如果这个时候分泌黏液的管道还在继续产生黏液,黏液就只能憋在里面,慢慢便形成了小小的囊肿。

图20 宫颈腺囊肿

宫颈腺囊肿大致就是这么形成的,通常是不需要处理的,女性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这样的情况。因此,如果你听到医生说你的宫颈上有宫颈腺囊肿,其实不用太担心。医生往往只是跟你说说,并不会对你进行治疗。

何时需要治疗呢?

那就要看宫颈腺囊肿的大小和位置了,通常不需要处理是因为囊肿的存在不影响宫颈的功能和结构。但如果囊肿影响了宫颈管的通畅,并且破坏了宫颈的结构,导致宫颈不能很好地完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使命的话,还是需要进行及时治疗的。

治疗方法就是做手术,需要医生来判断患者是否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宫颈息肉

有些人认为宫颈息肉(图21)跟慢性炎症相关,也有人认为跟遗传有一定关系。整体来讲,具体的成因还不是太明确。宫颈息肉通常肉眼就能看到,在临床上进行妇科检查的时候医生就能看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息肉,有的是从宫颈管里脱出来的,有的是直接长在宫颈上的,基本上都是圆润、扁滑的样子,而且通常是红色的、充血的。这是因为其内部血流丰富,在炎症的刺激下宫颈也会充血、水肿。

图21 宫颈息肉

一般患者都是在来医院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长了宫颈息肉,这说明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长了息肉,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会出现一些症状,常见的症状有下面这些。

1.出血

息肉里有很多新生的小血管,摩擦或者性生活过程中的碰撞、刺激等会导致小血管破损,从而流出点滴状的(因为血管很细)、鲜红的血。因此,宫颈息肉需要跟前面提到的宫颈炎症以及后面会讲到的宫颈病变进行鉴别。

2.白带异常

严格来讲,这跟上面一种症状是有关联的。出血之后,这些血液与白带混合,导致白带也发生了异常,有可能会带有血丝或者变成褐色。因此,很多不了解的人可能就慌了,总感觉自己得了什么大病。

虽然息肉不是大病,而且本身的恶变概率也很低,但是出血和白带异常又会反过来增加炎症、感染的发生概率。因为血液是细菌等病原体的良好培养基,所以息肉会在无形中增加炎症发生的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治疗呢?

做手术。是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医生通过做手术将息肉摘除。对付它,医生总有办法。当然,术后还要将摘除下来的组织送病理科,等待病理结果。确认其是息肉之后,治疗就结束了。

●宫颈病变

终于讲到这一部分了。按道理讲,老六作为科普作者,应该致力于把知识点科普好,把健康信息传播好,尽量少掺杂个人情感……之所以每次讲到宫颈病变这部分,我都会忍不住兴奋,是因为这就是我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也是我决定开始做科普的契机,这么多年不知道给多少人科普过这部分内容了。每当提到它,我还是会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好像我本来就应该研究这个。

好了,不煽情了,咱们点到为止,下面来讲讲这部分的知识点。

什么是宫颈病变

宫颈病变,全名叫宫颈上皮内病变,其实是下生殖道上皮内病变这一大类中的一种,其他病变还有外阴上皮内病变以及阴道上皮内病变。在我重复说“病变”几遍之后,想必你已经大致读明白这个病的意思了。

这个病变是真正存在的从细胞层面上出现的疾病,可不是“宫颈糜烂”那种来自语言的空洞的恐吓。这个病变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低级别病变和高级别病变。发展为高级别病变之后,如果继续发展的话就是宫颈癌了。

看到“宫颈癌”这几个字,你就明白这种病的严重性了吧?如果简单来理解的话,宫颈癌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从低级别病变慢慢发展到高级别病变,再慢慢发展到宫颈癌的。这中间的时间跨度可能是5~20年,具体因人而异。

从发生年龄上也能大致发现这个过程:宫颈病变的高发年龄是25~35岁,而宫颈癌的高发年龄基本上是40多岁。注意,当我们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就已经有些晚了,因为统计数据反映的都是好几年前的情况。很明显,近些年来,宫颈病变已经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我在临床上遇到过19岁就发生高级别宫颈病变的情况,甚至还有21岁就已经发展为宫颈癌的情况。

虽然都是非常个体化的情况,并不能作为普适性样本,但是当疾病落到具体的某个人身上时,那可能就是天大的事了。

所以,你们现在读这本书刚刚合适。这也是督促我要又快又好地写出这本书的动力,早一天写出来,就能早一点让大家看到这部分内容。

病变原因

好了,既然宫颈病变这么严重,那么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HPV(人乳头瘤病毒)。是的,这三个字母是宫颈病变的主要病因,其他还有一些生活环境之类的影响因素。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咱们在第三章会重点说说HPV。

如何检查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很迫切地想问:“那要怎么检查自己有没有病变呢?”

先不着急,咱们分不同的情况来讲。

1.对于没有性生活的女性来讲

没有性生活的女性感染HPV的概率是很低的,这就意味着发生宫颈病变或宫颈癌的概率也是极低的。如果你已经接种过HPV疫苗,那么可以说你发生宫颈病变或宫颈癌的概率就非常低了……原谅我的词汇量匮乏,虽然不能说100%,但能说对于这个概率我们真的不用太担心。

2.对于已经有性生活的女性来讲

虽然不知道是否感染了HPV,但性生活还是让整体感染概率大大增加了。这个时候就要做检查,进行HPV检查和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前者是检查目前感染了哪些HPV型,后者是通过获取宫颈上脱落的细胞,直接看是否存在病变细胞,这可以帮助医生粗略地判断是否有病变的可能。接下来,为了更加明确具体病变情况,就需要进行阴道镜活检术。这种方法就是在电子阴道镜下,在存在可疑病灶的地方取材,进行活检,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完成最终诊断。

要记住,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用其他方式诊断出来的宫颈病变都不是最准确的。

何时检查

当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去检查,这里有两种方式供你参考。

第一种,如果出现性生活之后的出血或者妇科检查之后的出血,那么应该排查一下宫颈病变的可能。

第二种,目前,相关医学指南给出的大致建议见表1,供大家参考:

表1 子宫颈癌筛查方案

续表

当然,上面这些仅供参考。毕竟如果连续几次检查结果都是阴性的话,就不需要那么频繁地检查了,可以适当延长检查间隔时间。

到这里,关于宫颈病变的部分就讲完了,但是我猜想很多人对于HPV肯定还有一些疑问,我会在后文中解答。 W1SLUqvFuh+s/GZWyfCO+6nPqUZjRryMnFDxEMBW7g1yUDi10tqj9su/rLWxxT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