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月经是如何产生的

虽然每个人对月经都有很多疑问,但是想了解月经,我们需要先了解子宫内膜的变化周期,因为这关系到月经的产生。

先说一下月经的基本概念,它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和出血。因此,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到下次月经的第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通常是21天到35天。一般平时计算或者描述时都按照28天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是28天。

从月经的概念来看,我们平时听到的经血里的“毒”“寒”什么的,其实都没有,经血的主要成分就是剥脱的内膜和血液,还有一些分泌物、白细胞等,其他啥也没有。一个简单的辟谣小知识顺手送给各位,别再给人灌输什么来月经是排毒之类的说法了。咱们好好的,哪儿有那么多毒啊!

不过话说回来,刚刚的概念也明确指出,月经的产生是由卵巢周期性变化引起的,而卵巢还受下丘脑和垂体调控。这是对前面已学知识的回忆,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学过的知识点。

总之,上层结构一顿调控,导致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产生周期性变化,而子宫内膜就是这些激素发挥作用的沃土。所以,子宫内膜也会随着激素的变化而变化。整个月经周期分为三个时期(这里是按照28天来计算的,图12)。

图12 子宫内膜变化周期、卵泡发育周期以及激素水平变化周期示意图

●月经周期的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叫增殖期

一般是月经周期的第5~14天。这个时候,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作用在卵泡上刺激卵泡生长,作用在内膜上则刺激内膜增殖。因为之前月经刚结束,所以内膜很薄,一般也就0.1~0.5毫米厚,差不多是几张纸的厚度。然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在这些天里,内膜增厚到5毫米左右。这个时候,卵泡成熟了,最终完成排卵。有时候,出于多种原因,卵泡成熟较慢,这个增殖期可能会延长。

第二个时期叫分泌期

一般是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这个时候,雌激素还有,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开始分泌黄体酮,也就是孕激素。这时候,在雌激素、孕激素的双重作用下,内膜持续增厚,基本上能达到10毫米左右厚,甚至可能更厚一些。

第三个时期叫月经期

一般是月经周期的第1~4天。这个就完全是你熟悉的领域了,你现在也知道了,月经期只是整个月经周期的一部分。当然,虽然说是1~4天,但不代表所有女性的月经期就这么几天。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通常是2~8天,平均是4~6天,偶尔波动一下也不要紧。

在月经期,如果女性没有受孕,体内激素水平在正常情况下都会下降,进而无法维持内膜的厚度。这个时候,内膜开始崩解剥脱,出现部分小血管的破裂。这也就是为什么刚刚开始来月经的时候量只是一点点,之后越来越多的内膜剥脱,到了第二天量达到最大。通常整个月经期的出血量平均在20~60毫升,如果整个月经期出血量低于5毫升则被认为月经量过少,如果超过80毫升则被认为月经量过多。只要出现这两种情况之一,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很难直观地判断具体的出血量,但我之前多次试验后发现,1毫升的经血流到卫生巾上形成的面积大概是一个可乐瓶盖那么大。

如果不太确定是不是有月经量过多的情况,也可以重点关注是否贫血,因为长期大量出血是很可能引起贫血的。这也是需要及时处理的一个重要信号。

以上就是整个月经周期的三个时期,也是内膜变化的三个时期,它们又与卵巢中的卵泡期、黄体期相关。这也再次验证,这些器官的变化本身就是相互关联、不可拆开来看的。

当然,还是要说一下,上面所说的只是大致范围。女孩的整个发育过程很难完全像上面说的那样。比如,很多姑娘在12~14岁初次来月经,被称为月经初潮。有的更早,在10岁左右就来了。刚刚来月经的时候,卵巢和子宫都还没发育完善,月经不太可能周期性地来。一般在初潮后1.5~6年,月经才能规律起来。整体算下来,平均每个姑娘是在初潮后4.2年才能建立起稳定的月经周期和调控机制。

要注意的是,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姑娘其实还面临着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候是快速且剧烈的。要接受并消化这些其实还是挺难的,所以情绪常常会有波动,饮食、睡眠等可能也会被影响。这些混合在一起就可能会影响激素水平,最终导致月经周期出现波动。

因此,如果只是平时月经来得不规律,而且也没有什么明显不适,确实不用紧张,实在不放心再去医院检查。但如果16岁之后还不来月经,就需要去医院看看,因为有可能存在其他问题。 013jhA+OpBVomV7z4GMn9etm5l3aQUB08rL/BexGU5vT9X6db3NWZUgToddq6rx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