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来文人墨客,对于果品中的荔枝,都给与最高的评价。诗词文章,纷纷歌颂,比之为花中的牡丹。牡丹既被称为花王,那么荔枝该尊为果王了。唐代白乐天《荔枝图序》有云:“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花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这一段话,已说明了荔枝的一切,真的明白如画。
荔枝不只产于巴蜀,闽、粤两省也有大量的生产。它又名离枝、丹荔,而最特别的,却又叫作饤坐真人。树身高达数丈,粗可合抱,较小的直径尺许,农历二三月间开花,五六月间成熟。宋神宗诗因有“五月荔枝天”之句。据古代《荔枝谱》中所载,种类繁多,有陈紫、周家红、一品红、钗头颗、十八娘、丁香、红绣鞋、满林香、绿衣郎等数十种,大多是闽产,不知现在还有几种?至于粤中所产,则现有三月红、玉荷包、黑叶、桂味、糯米糍等,都是我们所可吃到的。至于命名最艳的,有妃子笑一种;产量最少的,有增城的挂绿一种。
【荔 枝】
闽产的荔枝中,有一种名十八娘,果型细长,色作深红,闽人比作少女。俗传闽中王氏有弱妹十八娘,一说是女儿行十八,喜吃这一种荔枝,因此得名。又有一说:闽中凡称物之美而少的,为十八娘,就足见这是美而少的名种了。明代黄履康作《十八娘传》,他说:“十八娘者,开元帝侍儿也,姓支名绛玉,字曰丽华,行十八。”文人狡狯,借此弄巧,竟把珍果当作美人般给它作传。宋代蔡君谟作《荔枝谱》,称之为绛衣仙子,那更比之为仙子了。诗中咏及的,如元代柳应芳云:“白玉明肌裹绛囊,中含仙露压琼浆。城南多少青丝笼,竞取王家十八娘。”明代邱惟直诗云:“棣萼楼头风露凉,闽娘清晓竞红妆。朱唇玉齿桃花脸,遍著天孙云锦裳。”词如苏东坡《减字木兰花·荔枝》云:“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十八娘之为荔枝珍品,于此可见,但不知现在闽中仍有之否?
广州有荔枝湾,是珠江的一湾,夹岸都是荔枝树,绿阴丹荔,蔚为大观。据说这里本是南汉昌华旧苑,有人咏之以诗,曾有“寥落故宫三十六,夕阳明灭荔枝红”之句。清代陶稚云《珠江词》,都咏珠江艳事,中有一首:“青青杨柳被郎攀,一叶兰舟日往还。知道荔枝郎爱食,妾家移住荔枝湾。”从前,每年初夏荔枝熟时,荔枝湾游艇云集,都是为了吃荔枝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