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认识新人

王二牛的姨父住在另外一个村,叫绿山村,因该村处于山脚,三面被郁郁葱葱的绿树环绕而得名,生态环境非常好。王二牛要出发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邱凯越不是跟他姨父在同一个村子吗?去的话会不会碰到他?碰到的话会不会不好意思?但他转而安慰自己,即使碰上也没什么,反正不想跟他竞争。

王二牛骑着摩托出发了。今天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里面不出来,天很冷,二牛的车速挺快的,时速五十公里,冷风在耳边飕飕直响,耳朵被冻得有点发麻,手上因没戴手套也冰凉冰凉的,身上穿的衣服不够厚,冷风好像要袭入心脾一般。前方不时有私家车驶过,看看人家多气派,也不用怕寒风,想想如果自己也能有一辆,那该多好,说不定有了车,找对象也就容易多了,只可惜自己赚的钱太少。

三姨父所在的村子不算远,约五公里路,但路上要经过无人烟的山间公路,公路两旁种着茂盛的桉树,桉树笔直挺立,像一个个士兵一般,十分威武壮观,也给人增添一种安全感,让原本陡峭险峻的公路多了一道屏障。骑摩托十来分钟,便到了三姨父所在的村子,他家在村子最里面,得绕好多条巷子,拐好多个弯。当拐其中一个弯时,突然前方闪出一辆摩托,所幸王二牛驾驶技术娴熟,立即转动车把,刹住车,稳定地停在一旁,避免了相撞。定神看看对方,发现竟然是邱凯越,更让人诧异的是,后座还坐着个女孩。女孩显然知道对方是二牛,心里有愧,因此有意将头扭到另一边去,不让二牛看见,即便如此,王二牛也能认出她就是王姗姗。

双方都很尴尬,彼此一句话都没说。二牛也不想为难他们,当作没看见,加大油门,向前方驶去了。邱凯越把油门加得更大,以更快的速度离开。

王二牛想,都去人家的家里玩了,看来王姗姗跟邱凯越混得蛮熟嘛。虽然他已放弃竞争,但不知道怎么搞的,看到王姗姗坐在邱凯越后面,且紧紧地挨着,或许之前还搂着,二牛心里不好受,似有种可惜、不甘的意思。但事已至此,没有办法,只好接受,只能成人之美了,祝福他们吧。

再走了段路,就到三姨父的家了。房子是二层楼的钢筋水泥建筑,在前些年就盖了,但由于资金有限,一直没装修,算毛坯房。房子的前面种着不少果树和茶树,房子的后面则是一片种着各种青菜的菜园,再往后则是苍翠的大山,这里空气清新。王二牛发现,三姨父的家里挺热闹的,屋内坐着好多人在聊天呢,有说有笑的,有男生有女生。他想,应该是三姨父的亲戚吧,因为三姨父总共有六个兄弟姐妹,以前来玩的时候,也经常碰见三姨父的哥哥或妹妹。

王二牛把摩托停在门口,三姨父和三姨妈听到摩托声,知道有客人来了,立即走到门口迎接。王二牛跟他们打着招呼:“三姨父三姨妈好,新年快乐!”

三姨父和三姨妈说:“新年快乐!冷吧?快进屋里坐。”三姨父名叫邱建发,四十七八岁,个子近一米八高,身材魁梧,身子硬朗,声音洪亮,穿着件灰色的羽绒服,显得更壮;三姨妈名叫李玉菊,是二牛母亲的妹妹,今年四十五岁,身材高挑,显得偏瘦。两人因平日外出打工要晒不少太阳,所以皮肤均显得有些黑。

王二牛走进屋里时,发现屋内除了两个表弟外,还有两位不认识的客人,其中一位是个五十多岁中等身材的农村妇女,还有一位是个女孩子,年纪二十七八岁,瓜子脸,柳月眉,皮肤白皙,牙齿整洁,嘴唇薄而水润,身材苗条,穿着灰黑色的毛茸茸的名贵大衣,直垂到腰部,脚蹬长筒的黑色皮靴,一头长发的发梢部分经过烫染,颜色从黑逐渐过渡到黄,且微微卷起,非常时尚。二牛自然以为她是姨妈的什么亲戚,没有别的想法,甚至不好意思盯着看,不过还是忍不住瞄了几眼。总体而言,感觉她挺成熟、挺好看、挺有气质的。二牛跟他们问好:“你们好!新年快乐!”

邱建发开始介绍起来,先指着二牛对两位女性说:“这是我大姐的二儿子,姓王,叫二牛。”

那女孩忍不住笑出来,“啊,二牛,怎么会起这名字?”

李玉菊解释说:“小时候他们两兄弟一直放牛,乡亲们就叫大牛、二牛,叫着就叫习惯了。”二牛附和着说,现在他习惯了这名字,并不觉得怎么样。

接着李玉菊为二牛介绍起在座的女性,原来,年纪大的那位是邱建发的姨妈,叫黄亚琴;女孩则是黄亚琴的女儿,叫邱晓芸。

王二牛心想,果然是亲戚。

接着,邱建发开始泡茶,请大家喝,李玉菊则端着糖果盘,请大家吃糖,只见邱晓芸伸出纤手轻轻地抓起一颗奶糖,并笑逐颜开地祝福家门顺利,新年发大财。李玉菊笑容满面地说新年到了,祝她工作顺顺利利,并找个好人家,感情好好的。二牛一听,自然知道原来她还没嫁,甚至有些惊讶,按老家早婚的习惯,像她这么成熟的女孩还没嫁比较少。等端到二牛面前时,他也特意抓起一颗奶糖,也说了些诸如大吉大利、万事如意的话,三姨妈说新年步步高升、大发财,还说要找个好对象,建立和美的家庭。二牛有些羞涩地笑了笑,嘴上说好好好。

随后,邱建发夫妇问二牛的情况,先问什么时候回家的,二牛如实回答,然后问工作怎么样,二牛虽然对工作不怎么满意,但说还可以,因为旁边还坐着个美女,如果抱怨工作差的话,显得太没面子。二牛也问姨父姨妈情况,他们说长年在广东梅州干山活,主要是挖坑种树(前些年是砍树),吃住均在山上,风吹日晒,都晒黑了。二牛转而一想,他们的工作蛮伟大的,绿化祖国呢!二牛顺便问两个表弟的工作情况,得知大表弟原本在汕头工厂打工,觉得没前途便去广州想做生意,但因缺乏资本和经验没做成,反而只能为人搬运货物;小表弟依旧在汕头工厂做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赚了些血汗钱,但因为开销大,不仅没剩钱,还得向父母要,不过他非常会讨女人喜欢,所以很有女人缘,以后老婆问题肯定不用父母愁,这一点比二牛可强多了。

邱建发夫妇有意跟邱晓芸聊天,问她的情况,二牛见势也不时插插话。邱晓芸彬彬有礼地回答着,声音婉转动听,话不啰唆也不显得太短,简洁而恰当。从她的话中,王二牛了解到,邱晓芸中专毕业,函授大专文凭,现在泉州市的一家鞋企上班,做人事培训工作。这让王二牛肃然起敬,心想难怪她的气质与普通女孩不同,原来也是在职场锻炼成长的。在家乡,大部分女孩子初中毕业或未毕业就到外打工了,年纪轻轻就嫁人做妈妈了,鲜有女孩继续读书深造和进公司打拼的,现在遇到了一位,真是难得。

二牛问邱晓芸:“你什么时候毕业的呢?”邱晓芸说:“很早就毕业了,2005年就出来工作了。”二牛找到一个共同点,兴奋道:“我也是2005年出来工作的啊,还真巧!那你原来读什么学校呢?”邱晓芸微笑地回道:“在东州经贸学校读的书。”二牛又一阵喜,又有共同点了,似乎亲近了点,立即说:“我现就在东州工作啊,之前还去你的母校参加过招聘呢。”

看来,只要用心寻找,就能找到不少共同点。

邱晓芸呵呵地笑了笑,然后问二牛道:“你什么学校毕业的呢?”一提学校,王二牛没什么自豪感,降低音量说:“毕业于省农业大学。”邱晓芸顿了顿,没加评论,又问:“是不是本科?”二牛这下蛮自信地说:“是。”邱晓芸说:“那还不错,本科算很高了。对了,你学什么专业呢?”二牛又气短了,因为自己学的专业在当今社会不够热门,又不能不回答,于是说:“农学。”邱晓芸用带有嘲笑的口吻说:“怎么还读农学专业?会不会不太实用?”她想,我老爸都会务农,何须读大学?

“呵呵。”王二牛惭愧一笑,他深感念农业大学及农类专业的尴尬,平日找工作时,也会被用人单位轻视,甚至被轻蔑地说农大毕业的怎么还来公司上班,回家搞农业岂不是更对口?二牛知道这个理,学农业最好到广阔的农村帮助农民发展农业,但他又不愿回贫穷的农村,想在繁华的城市混,跨专业找工作,慢慢发展发展,但几年下来,发现城市也不是那么好混的,钱并没赚多少。其实当年他并不想读农业大学,只是高考分数不够,又不想被降到专科批次,就选了个农业大学,原本还报了十分感兴趣的中文专业(农大也办中文了),没想到中文分数竟然比农类专业的还高,只好被无情地调剂到比较冷门的农学专业。

邱晓芸跟二牛聊了阵之后,话就渐渐少了,更多的时候是端坐着聆听别人讲话,这一方面体现出她善于尊重别人,有意把说话机会让给别人;另一方面也表明她不是那种噼里啪啦善于拉呱的人,更显稳重。

坐了约莫半个小时后,黄亚琴提出要回家了。邱建发夫妇十分热情地说不要回去,中午留下来吃饭,还一直拉着她们的手不让走。二牛也跟着说留下来嘛,一起吃饭更热闹。但黄亚琴说得回去做饭,家里还有其他人,可能今天还有客人要来。因此大家才不勉强。

其实,王二牛真心希望邱晓芸能够留下来,可以多看她几眼,多跟她聊聊天,套套近乎,不知怎的,跟她相处感觉良好,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吸引着,或许这就叫作有感觉吧。如今她就要走了,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见面,王二牛脑筋一转,想了个主意,鼓起勇气问道:“晓芸,你家在哪里?要不然我开摩托送你们。”按交通规定,载两人的话属于超载,但在农村超载没人管。二牛是想借此机会知道她们家在哪里,方便日后串门拜访。

不过邱晓芸谢绝了:“谢谢!不用不用,在同个村,几分钟就到了。”

“哦,这样。”王二牛有些失望,暗想如果远点就好了。既然人家这样说了,他不敢太出风头,免得让人怀疑“图谋不轨”,只好目送她们离开。 2T44TcoU8FbjdMXEKqJ5hLIUY5Aa6UrNit7TtngAMOnNhBLx51zXhNyUFlpBsz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