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被别人这样评价过:不会搞人际关系、太以自我为中心、待人处世幼稚、不理解某人真正的想法、不擅长与别人沟通,等等。作为一名“理工男”,我对这些标签心有戚戚焉。其实,智商高未必能让你摆脱这些标签。那么,心理学作为有关心智的科学,能否给出让人摆脱这些标签的合理答案呢?吴倩老师从心理学领域的前沿成果出发,结合了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如何了解自己和他人做出了充满温度的解答。我相信所有人都会从心智化的理论学习和实用且接地气的行动方案中获取人际交往的新动能。
    ——魏坤琳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倩受过系统化的专业训练,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心理咨询行业后,醉心其中,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地学习、磨炼、思考。本书正是吴倩整合经年累月的理论学习、实践应用和深入思考的结晶,她聚焦于如何“与自己和他人更好地相处”,既可以帮助读者深入透彻地理解自我和他人,也可以帮助读者恰如其分地应对自我和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雷雳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同浩瀚的宇宙,人心的深处也同样浩繁,充满奥妙。但借助有力的工具和必要的帮助,我们仍然可以逐渐到达。吴倩的这本书,就是能够触达人心深处的一个有力的实用工具。并且,她的文字真诚且风趣,在去往内心的旅程中,有她的文字作伴,想必一定会到达某个有趣的地方。
    ——郝景芳
    
    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
    
    “折叠宇宙”发起人、“童行书院”创始人
   
“依恋模式”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过往的大众读物里,基本只在家庭教育领域出现过,而它对成年人的影响却被忽略了。吴倩老师的这本书,通过“心智化”这个抓手,清楚地解释了依恋模式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作者还提出了提升心智化水平的三大口诀以及可以进行心智训练的13间“健心房”。因此,本书不仅可以帮助你理解自己和他人,如果你能按照书中的建议来练习的话,也能提升自己的心智化水平,让你的心理更加健康,让别人与你相处时更加愉悦。
    ——赵昱鲲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如何理解人性?如果让我来挑选过去四十年来科学界最重要的思想进展之一,那无疑是“心智化”。自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诸多领域的看法。如今,我非常开心地看到了师姐吴倩的新作。在书中,她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并应用“心智化”,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迎来更加清晰、和谐的人生。
    ——阳志平
    
    安人心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