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且歌且咏,与子偕老
(自序)

雁落平沙,

烟笼寒水,

古垒鸣笳声断。

青山隐隐,

败叶萧萧,

天际暝鸦零乱。

楼上黄昏,

片帆千里归程,

年华将晚。

望碧云空暮,

佳人何处,

梦魂俱远。

——蔡伸《苏武慢》(节选)

中学写作文的时候,都喜欢说“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这句话充满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美感。话中有一股悲凉意味,一种青春荏苒、转瞬即逝、永不回头的无奈。

年过半百之后却蓦然惊觉:原来人生并非一去不返的单向旅程,五十岁之后的我们已经折身而返,前面已是漫漫归程。只是大多数人只顾一路前奔,不知千里归程,年华渐晚。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中国的女性在五十岁以后、男性在六十岁以后陆续退休。中国人目前的人均预期寿命为 77.9岁,所以大多数人在五十岁以后还有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第二阶段人生,可以从容优雅地实现: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三十年是多久?三十年的时间,一个人可以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童蒙初学、青年气盛,到成家立业、建立功勋。而五十岁以后的初老一族,已经写完了大部分的人生作业,剩下几十年宽裕的自习时间,可以自由开启属于自我的人生。正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汤显祖《牡丹亭》),几十年的良辰晚景就在眼前,岂不美哉?

卸下了各种责任的初老归程,可以撒欢奋蹄。

一般认为 1962 年—1972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波婴儿出生潮。从 2022年开始,这一批人将越过五六十岁的门槛,集体向老年进发。“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如果不想坐以待毙,不愿只是在广场舞、麻将桌上消磨人生,不肯只在风景点挥舞红纱巾,也许可以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如何优雅地步入初老,创造和享受良辰晚景。

五十岁以后的人生,不能华丽转身但可以优雅回眸:抛开期待、名誉、地位甚至美貌的羁绊,自然贴近身体和心灵。和亲人一起,在人生的长河之上携手看落日夕阳;与朋友一起,彼此陪伴、关照、休整、扶持,愉快地踏上人生归程。

汽笛已经鸣响,风帆已经高挂,无论你是否愿意,生命的大船到了时间就会启程归航。这本小书给朋友们提供十个人生初老的生活小秘笈:吃好饭、穿好衣、晒太阳、水滋养、深呼吸、好睡眠、追梦想、找兴趣、结伴行、自由写。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这些健康秘笈其实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稀松平常,如空中之明月、风中之长笛,只要领悟到了就能拥有,只要愿意尝试就能练成神功,可以边走边学,悠然同归。每个秘笈附赠一份优雅小提示,可操作性较强,其实都是废话,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重新改写。

在每个优雅秘笈的后面,还推荐了一部与心理健康和心灵聊愈相关的电影或图书,高水准的电影和图书能连通孤独的小我和大千世界,也能帮助朋友们更深刻地理解抑郁、焦虑、社会适应障碍等心理概念,同时从观赏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中获得艺术享受和情感共鸣。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在这必然不断丧失的归航中,努力不迷失、不随波逐流、不油腻污浊、不怨天尤人、不颓败朽坏,我们自我激励、自得其乐、自我揶揄、自满自足。

人生初老,值得珍惜;归程漫漫,优雅同行。让我们在李清照的诗词韵律中,边走边学,边学边唱,边唱边乐,优雅老去。

感谢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

感谢深圳报业集团,三十余年职场,在这里学习成长、成家立业、收获友谊,无限感恩。

感谢深圳乡村读书会的朋友们,一期一会,我们继续边走边读,共度余生。

书中所有故事皆为虚构、人名皆为化名,勿对号入座。 +cHoejUCleeX4V9FHF813LRQYNtiirglTWSKhUJwPT8nPmfRbI8h3HbUFIvJsi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