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修订本前言

今年6月是李秀林、李淮春、陈晏清、郭湛主编的《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初版32周年。李秀林教授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生前主持的“六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最终成果即《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1990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澎湃潮流中,这一学术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经受了历史的检验。

因此,在商务印书馆提出要再版一批中国重要学术著作时,我们首先想到要推荐的就是这部著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之后,能够再版这部《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无疑是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历史使命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既改变中国、也改变世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已经过去的不平凡的岁月,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财富,包括《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这本书。遗憾的是,本书第一和第二主编李秀林和李淮春教授,以及曾参与本书编写和出版的宋锦添、秦锡瑜、李连科先生,已先后离我们而去。我们此时再版这部渗透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的著作,是对他们给予中国和世界的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这些初心不改、继续前行者的激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些30年前直面中国现代化进程写下的话语,至今依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热血和激情的温度。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是一部历史文献,凝结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期学术界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哲学反思。这种反思着的思想本身是动态的和开放性的,体现着历史唯物论同时也是历史辩证法的哲学本性。至于书中的具体论述,本来就具有历史的性质,今天更没有必要去改变它。尊重历史的客观过程,也包括尊重对于历史过程的真实描述。当然,这个历史是有思想和情感的人自己创造的历史,是海内外中国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所以,修订本没有对书中的观点和论述做大的修改,只是从全书规范统一的要求考虑,对初版文本做了一些必要的技术性处理。例如,对原来一些太长的段落,根据叙述的层次分为稍短些的几部分。修订本为一些原来未注明出处的古文引文加了文中注,对文中脚注加以核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引文出处尽可能改为最新版本。正文前面加上这篇修订本前言,保留了初版前言。通过修订,在保持原书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力求使之符合当代出版物基本规范,便于读者阅读,希望能够达到相对更完善的形态。

最后,我们真诚感谢策划和实施《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修订本出版的王海明教授及其团队,你们富有远见的出版策划和推介,对于中国学术界可谓功德无量。同时,也要感谢商务印书馆张双龙编辑和责任编辑郭晓娟女士的热心关照和辛勤付出。深情地感谢你们使这部书在初版32年之后,能够以修订本的形态“重出江湖”,面对新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陈晏清 郭湛
2022年6月22日 u8+h4pe6anbQr/cAxhdhWD63BrSrediuP2+vXNGA5x+LLTJTNCMhLYbz8Kje6Y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