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现代化的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由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各种因素按一定的关联方式结合起来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及其内在结构和功能,在一种类似生物有机体的进化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形成不断发展的序列。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生产力的物质内容及其结合形式都各有不同的特点。现代化的生产力是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的生产力,是由多种因素在纵的和横的联系中结合而成的庞大系统。

一、构成现代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现代化的生产力由多种要素构成。除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科学技术这些基本要素外,对于生产管理、生产信息和教育等,也应从生产力在现代发展的角度,把它们作为构成现代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加以研究。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对之进行加工的一切物体,它包括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加工的材料。劳动对象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前提,制约着生产工具的技术性质和水平。所谓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划分,固然是以生产工具的区别为根据的,但这些生产工具在被制成之前,首先是作为不同质料的劳动对象而存在的。在这里,并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原料和用什么原料制造的工具生产,成为划分生产的历史时代的标志。劳动对象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和规模。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及其规模,都是与当地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相联系的。尤其是新资源的开发、新材料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变。劳动对象还影响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代,具有关键意义的新材料的发现和运用,往往成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劳动对象的种类、性能和用途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其总趋势在于:(1)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向广度和深度方面发展;(2)经过人类加工的原材料,正在向多品种、高质量、多功能和定向设计的方向发展;(3)人类对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开发、利用,正在向深度加工、变一为多、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方向发展。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在社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劳动资料从简单的石器工具、手工工具,发展到复杂的机械工具和智能工具。在劳动资料的功能方面,从延长人的四肢、强化人的体力,发展到放大人的感官、扩大人的脑力。在劳动资料的种类方面,从单个劳动资料的创造和发明开始,逐渐向多样化、系列化、标准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劳动资料发展的全部历史表明,材料革命、工具革命、动力革命、传动和运输方式的革命,以及信息和控制方式的革命,是互为前提、交替突出、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其中,生产工具的革命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生产力中,劳动资料已发展为庞大的系统。它包括一系列子系统,即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用以发动生产工具进行物质生产的能源和动力,提供位移条件的传动和运输,进行调节、管理的信息和控制,以及各种生产性的基础设施等等系统。

劳动者是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的能动性要素,劳动者既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又是原材料和劳动资料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者,也是科学技术的创造和应用者、生产管理的组织和执行者、教育训练的实施和承受者。在现实的生产力中,各种要素无不与劳动者相关联。正如列宁所说:“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 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其数量、素质和结构都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在使用简单的石器和手工工具即主要靠体力支出进行生产的条件下,劳动者的数量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决定的意义。然而在使用机械工具和智能工具的条件下,生产力发展则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现代社会是机械工具和智能工具的时代。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支出的比重逐渐减少,脑力支出的比重逐渐增加,传统经验和技能的作用逐渐下降,科学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作用逐渐上升。这样,与石器工具、手工工具相适应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体力型劳动者,就逐渐转变为与机械工具相适应的以一般技能为主的技术型劳动者,并进而朝着与智能工具相适应的以脑力劳动为主或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智能型劳动者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劳动者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学不仅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人类活动。技术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工艺方法、劳动技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物质装备。技术可分为两大类:技术知识和技术装备,即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由于技术设备已包括在劳动资料之中,这里所讲的技术仅指技术知识,即软件技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要素。

科学技术通过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各种类型的劳动者;通过发明和改进,可以创造越来越多的高效率、多功能的劳动资料;通过开发和生产,可以扩大和加深对劳动对象的利用,创造日益多样的新型材料。此外,科学技术还是改进生产管理、加速生产信息传递和使用、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现代,科学技术往往走在生产前面,作超前的发展,成为建立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和社会生产力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在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生产管理是生产力系统中的运行性要素。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等自觉活动,把各类劳动者按照专业分工和工艺流程的要求,组成一个能动的生产群体;把各类劳动资料按照它们的性能和数量比例配备起来,形成生产的有序状态;把各类劳动对象加工成为产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管理,是基于生产力的技术要求而对生产过程进行自觉控制的活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经常发生变化,生产力外部的环境也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只有通过生产管理的自觉活动,才能在动态中保持生产力系统内外的平衡,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和连续运转。管理的合理化和现代化,可以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生产管理是各种生产力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关键性要素。现代生产管理除了劳动管理以外,还增添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划管理等一系列新的管理内容,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经验型”管理逐渐发展成为“科学型”管理。生产管理经历了一个由对企业内部生产力要素的管理即微观管理,扩大到对整个社会生产力要素的管理即宏观管理的过程。现代型的生产管理集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于一身,正朝着决策过程民主化、执行过程集中化、管理内容全面化、管理方法系统化和管理手段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生产信息是生产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以知识的形态凝结于生产力各物质要素之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包含的科技知识就是一种信息,即生产信息或科技信息。它们实质上都是一定物质载体和一定生产信息的统一体。劳动者只有接受和储存一定量的生产信息,并不断与外界交换生产信息,才能成为现实的劳动者。生产信息作为中介性因素,渗透于生产管理的全部过程,是进行生产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的依据和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讲,生产管理的过程就是搜集和处理生产信息的过程,通过生产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控制多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向、流速和流量,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在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朝着准确、灵敏、高速、远程、大通量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生产信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将进一步提高和扩大。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培训活动。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基础。在现代条件下,教育已成为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重要产业,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相对独立的要素。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改革传统教育,变“知识传授型”教育为“智力开发型”教育,着重培养受教育者吸取、消化、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开展早期教育或学前教育,尽早开发人的智力资源;普遍实行义务教育,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广泛开展职前教育,为社会培养经过良好训练的各类劳动者;大力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变“专家教育”为“通才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适应性强的各类高级人才;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形式,变一次性的职前教育为多阶段、多层次的终生教育,变单一的学校教育为多形式的教育,等等。总之,现代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和改革的阶段,只有使教育思想、制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都适应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

生产力系统的诸种要素,按其存在形式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即硬件要素或实体性要素,软件要素或非实体性要素。硬件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是生产力系统中的独立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它们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物质力量,是构成生产力的物质基础。软件要素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生产信息和教育,一般都以知识形态存在于硬件要素中,在生产力系统里只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它们不是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而是渗透或运转于硬件要素中,通过改进硬件要素的技术性质和调节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充分发挥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在现实的生产中,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离开硬件的软件和离开软件的硬件,都只是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而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只有当它们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成为改造自然的强大物质力量。

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这些要素的实际内容及其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石器工具时代,硬件要素,特别是地表自然资源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软件要素只处于萌芽状态。在手工工具时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但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已显著提高,软件要素基本上以直接经验的形态附属于生产力系统。到了机械工具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硬件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已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决定性要素。软件要素仍处于附属地位,起辅助作用。但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已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两个相对独立的要素,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智能工具时代的到来,在硬件要素继续发展的同时,软件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与此相适应,生产信息和教育也逐渐发展成生产力系统中两个相对独立的要素。在现代生产条件下,生产力诸要素逐渐发展、完善并正在形成完整的现代生产力系统。

二、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结构

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多种要素只有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现代化的生产力结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多种生产力要素之间的质态结构、量态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

质态结构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各种要素在质量上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方式。在生产力系统中,各种生产力要素总是以一定质的形态存在。它们之间在质量上的互相匹配、互相适应,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的质态结构,主要包括微观的质态结构即各生产力要素之间的质态结构和宏观的质态结构即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质态结构两个层次。

微观结构的合理化,要求各种生产力要素必须在质量上互相匹配、互相适应。(1)物的要素与物的要素要互相适应。先进的生产工具系统要求有先进的能源系统与之配套,现代化的劳动资料要求有高质量的原材料作为劳动对象。(2)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要互相适应。体力型劳动者只能与手工工具相适应,智能型劳动者则需要现代化的智能工具来装备。(3)人的要素与人的要素的互相适应。先进的科技人员只有与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科学的管理者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4)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要互相适应。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指导,智能型的劳动者必须以现代化的教育为基础。(5)软件要素与软件要素要互相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必须有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作工具,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条件,等等。

宏观质态结构合理化,要求社会生产力的各个产业部门必须在质量上互相匹配、互相适应。首先,原材料产业、制造产业、服务产业、知识产业(第一、二、三、四产业)之间,在质量上要互相适应。其次,第一、二、三、四产业内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在质量上也要互相适应。如果制造产业很先进,而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部门很落后,或者物质生产部门很先进,服务产业、知识产业很落后,那么,先进的产业或部门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其先进作用。

质态结构合理化,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微观质态结构合理化,是各种生产力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要前提;宏观质态结构合理化,则是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客观基础。无论在微观领域还是在宏观领域,质态结构的任何缺陷都会损害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都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生产力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生产力系统的质态结构,是各种生产力要素质态状况的综合反映。其中,低质要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因此,要实现质态结构合理化,就必须从多数生产力要素的实际质态状况出发,建立相适应的质态结构,而不应从个别高质要素的需要出发,片面追求高水平的质态结构。应重点加强或改造低质要素,使其尽快达到多数生产力要素的质量水平,从而促进整个生产力系统质态结构的合理化。要尽可能与其他生产力系统进行协作,通过超系统匹配的办法,来弥补低质要素的缺陷或发挥高质要素的作用,以实现本系统质态结构的合理化,并进而向更高水平的质态结构发展。

在现代条件下,质态结构方面的缺陷,往往是生产力系统中软件要素落后于硬件要素,第三、四产业落后于第一、二产业。因此在现代,改善质态结构的一般趋势,是在发展生产力系统中的硬件要素的同时,更着重于提高软件要素的质量;在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更强调提高第三、四产业的质量。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生产信息和教育事业,都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其根本原因就是各国都在极力改善本国生产力的质态结构,以促进本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在生产力系统中,各种要素不仅有质的形态,而且有量的形态,它们都是一定质与量的统一。生产力的量态结构,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各种要素在数量上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一定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力要素集中或积聚的程度,即生产力系统的规模问题;二是在一定生产力系统中,各种生产力要素之间的数量配比关系,即生产力要素的比例问题。

生产力系统的量态结构,可以从企业、部门、地区、国家等不同层次上进行研究。其中,企业的量态结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是一切生产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企业量态结构的合理化、最优化,是社会生产力顺利发展的基础。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企业量态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原则。即是说,只有能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规模,才是最合理的规模;只有能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比例,才是最合理的比例。企业的量态结构合理化,首先要求企业规模合理化。企业规模的选择,应以企业内外的客观条件为依据,以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为原则。

在现代生产技术条件下,按照最佳社会经济效益原则,企业规模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趋势: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企业平均规模有扩大化的趋势,特别是钢铁、机械、化工、能源、交通运输等传统工业,正在向大型和超大型联合企业的方向发展。从生产力要素的集中或积聚的程度看,企业的平均规模又有小型化的趋势,特别是电子、激光、生物工程等新兴工业和第三、四产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规模不大,现代化、社会化的程度却很高,社会经济效益往往超过同行业的大型企业。这说明,现代化、社会化并不等于“集中化”“大型化”。片面追求“集中化”“大型化”的做法,在许多领域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企业的量态结构的合理化,还要求企业内部各种生产力要素比例合理化。企业内部各种生产力要素——包括物的要素与物的要素、物的要素与人的要素、人的要素与人的要素、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软件要素与软件要素之间,不仅要在质量上互相匹配、互相适应,而且要在数量上互相平衡,符合客观所需要的比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否则就会造成某些生产力要素的闲置或浪费。

在现实的生产力系统中,一定的质态和一定的量态相统一的生产力要素,总是要以一定的空间地域作为自己的活动场所。生产力的空间结构,是生产力结构的一个基本内容,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在空间中的分布状况以及组合方式。如果不是仅仅指客体的既有状态,而是也指主体的创造活动的话,那么,生产力的空间结构问题也就是生产力的空间布局问题。这种空间布局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谓综合性,是指生产力的空间布局要考虑到各种生产力要素的客观需要,使它们都能配置在最有利于充分发挥作用的合理空间。所谓层次性,是指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可分为全国范围的宏观布局、地区范围的中观布局和企业范围的微观布局等几个层次。它们之间应该互相配合、互相照顾。微观布局不仅要考虑到微观的合理性,而且要服从于中观布局和宏观布局的合理性。反之,宏观布局也要照顾中观布局和微观布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所谓长期性,是指任何一种空间布局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一旦形成某种空间布局,要改变它同样需要相当长的过程。生产力空间布局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在决定建立或改变某种空间布局时,一定要周密考虑、谨慎决策、妥善安排、逐步实施。否则不仅会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会损害地区的以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空间布局的决策是带有全面性、长期性的战略决策,决策前必须作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多种方案的对比选择。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地理位置的优劣,自然资源的多寡,市场距离的远近,协作力量的强弱,基础设施的好坏,生态环境的许可,以及历史的传统、民族的习惯、政治的环境、国防的安全等,都是布局决策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合理的空间布局应注意因地制宜、企业的不同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网络、经济互补、保持生态平衡和统筹兼顾等问题,这些是我们建立合理的空间布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合理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由集中化转向分散化和平衡化、由主要指向自然因素转向主要指向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由平面展开布局转向多层次的主体布局和由不断扩大空间面积转向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利用率等。

各种生产力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构成状况以及组合方式,是生产力的时间结构。在现实生产力系统中,作为一定质态和一定量态相统一的生产力要素,不仅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关系之中,而且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关系之中。生产力的时间结构也是生产力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时间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时间组合,二是生产力的时间构成。

生产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以各种生产力要素在时间上的正确组合为前提。在现实的生产中,只有各种生产力要素都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准时进入并同时运行于生产过程之中,生产才能正常进行。然而,由于各种生产力要素的形成周期、运转速度和使用寿命不同,进入和退出生产过程的先后顺序不同,在生产过程中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也不同,这样就产生了生产过程要求有关生产力要素在时间组合上的同步性,与各种生产力要素自身的种种时间差异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序列:超前准备或滞后安排,平行运动或交叉运行,以实现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正点”组合。

生产力的时间构成,是指生产力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时间及其相互关系。生产时间可以作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产时间,是指各种生产力要素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时间,主要包括劳动时间、厂内运输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和必要的贮存时间。广义的生产时间,是指各种生产力要素从投入生产过程到进入消费之前的全部时间,除了包括上述时间要素外,还包括流通领域里的运输时间、贮存时间和销售时间。所有这些时间要求,都是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时间,即生产时间。此外,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定的非必要时间,即非生产时间。一般地说,劳动时间对生产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应当在各种时间要素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时间结构的合理化,是提高时间效益的关键。正确的时间组合,可以节约各种生产力要素的运行时间,相对延长其使用寿命,加快整个生产过程的节奏。合理的时间构成,可以减少非生产时间,压缩流通时间,增加必要的生产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生产力的时间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生产的内容和特点,技术的性质和要求,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的多寡和素质,资金的来源和周转,管理的手段和水平,以及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协作条件、基础设施、市场状况等,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制约着生产力的时间结构。一般地说,在各种客观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生产管理对时间组合和时间构成的合理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时间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提高时间效益。时间的节约、时间的“正点”组合、各种时间的最佳构成和适当合理的时速,是科学管理时间、提高时间效益必须贯彻的原则。

合理的时间结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代条件下,时间结构合理化的总趋势是:时间节奏的加快、时间收缩度的提高、时间效益的增长等。

三、现代生产力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现代化的生产力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多种结构方式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生产力的整体结构是整体功能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力的结构,一般来说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结构是各种生产力要素自身的结构,如生产工具的结构、原材料的结构、劳动者的结构、技术结构等。中间层次的结构是各种生产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即质态结构、量态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最高层次的结构,则是生产力的整体结构,即把各种生产力要素的质态结构、量态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加以整体组合的总结构。它是各种生产力要素、各种结构方式的综合表现。

生产力的三个层次的结构,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低层结构的合理化,是中层和高层结构合理化的基础,高层结构合理化又是中层和低层合理结构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但是,低层结构的合理化,并不等于中层结构和高层结构的合理化;而高层结构的合理化,也不意味着中层结构和低层结构的合理化。生产力结构的合理化,包含着两个相反的发展过程:一是在各种生产力要素自身结构的合理化的基础上,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和生产力整体结构的合理化;二是在生产力整体结构合理化的推动下,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自然结构的合理化。生产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促进这两个逆向发展的生产力结构合理化的过程,特别是不断提高生产力整体结构合理化的水平,以促进生产力系统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

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是为社会创造具有一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产品或劳务。这种整体功能,不是任何单独的生产力要素所具有的,也不是各种生产力要素局部功能的简单总和,而是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结构网罗起来的各种生产力要素特殊功能有机结合的产物。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是为生产力的整体结构所决定的。整体结构合理,整体功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体结构有缺陷,整体功能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完全失去生产的功能。在现实的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和各种生产力要素局部功能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即整体功能等于局部功能之和、大于局部功能之和以及小于局部功能之和。

整体功能所以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这是因为:(1)它能在量上创造出局部功能之和所不能达到的集体的“合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2)它还能在质上创造出局部功能之和所不能比拟的新的能力。当火力发电厂通过一系列机械设备的运转将煤炭里的化学能转化成为电能之后,就创造出了一种在质上不同于化学能、机械能的新能量,它可以远距离传输,并通过相应的装置转化为声、光、热、磁等,显示多种功能。(3)它能充分发挥生产力系统中各种软件要素,特别是生产管理和生产信息的作用,使各种生产力要素都能连续正常运转,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整体功能所以小于局部功能之和,是因为整体功能作为一种“合力”,是受各种生产力要素中最低的能力要素制约的。当各种生产力要素质量上互不匹配、数量上不合比例、空间布局不合理、时序安排不协调时,只有那些低能要素才能与其他要素组合起来形成“合力”,而高能要素中超出“合力”的部分则不可避免地被闲置、浪费乃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整体功能就必然小于局部功能之和。另外,在整体结构不合理时,生产力系统内部必然会产生种种矛盾或摩擦,各种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就会互相牵制、抵消。在这种内损或内耗的影响下,生产力的整体功能不可能不小于局部功能之和。

生产力的整体结构决定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反过来生产力的整体功能也影响生产力的整体结构。整体功能的合理发挥,有利于整体结构的完善和提高。整体功能的过分发挥或发挥不足,则会引起整体结构的畸形发展,出现局部退化以至严重破坏。对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说,最有直接意义的当然是生产力的整体功能,生产力的现代化所追求的也是其整体功能的现代化。但是,一定的功能总是一定结构的功能,功能的变化依赖于结构的变化。为了使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合理化,归根到底还是要依据整体功能的要求实现生产力整体结构的合理化。

在实现生产力整体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中,该系统内在的发展规律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两个重要原则。其一,综合平衡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使各种生产力要素质量互相适应,数量比例平衡,空间布局合理,时间“正点”组合。其二,协调发展原则。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结构的某些方面总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产生一些新的不平衡因素。协调发展原则要求在动态中保持综合平衡,这就必须对动态中产生的某些不平衡因素进行自觉调节和控制,以保障生产力系统持续、稳定地正常运行。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综合平衡是协调发展的客观基础,协调发展则是在动态中保持综合平衡的必要条件。生产力的整体结构,只有在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的状态下,才算真正做到了合理化。

整体结构合理化的主要途径是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生产力系统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监督、调节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来实现。生产管理是整体结构合理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生产管理只能做到原有生产力系统整体结构的合理化和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如果要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即在新的技术基础上改造原有的生产力系统,建立新的生产力整体结构,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必须以生产力的现代化为基础。生产力的现代化,首先,要做到各种生产力要素的现代化,包括“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的现代化。其次,要做到各种生产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合理化,主要是质态结构和量态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合理化。再次,要做到生产力系统整体结构的合理化,以实现生产力系统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那种把生产力的现代化仅仅理解为技术设备现代化或硬件要素现代化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观,即以手工技术或机械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观的具体反映。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要重视“物”的要素现代化,更要重视“人”的要素现代化;要重视硬件要素现代化,更要重视软件要素现代化;要重视各种生产力要素的现代化,更要重视各种生产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合理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 BTKOri2LP2abZZKjd2CwyxL5eb0NmrgekkZOw3CTj2uJq+JS1S8ni+ke2E7zTf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