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作为目标的现代化模式

从目标范畴必然要过渡到模式范畴。就一般的认识与实践过程来看,当人们提出了一定的目标之后,就要进一步解决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方法问题,围绕目标制定实施的方案和措施,找到通向目标的途径与道路,把目标具体化为“模式”。什么是模式?模式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方案、措施、途径、道路的总括。模式有已经形成的“现实模式”与尚未实现、正在构思或实现过程中的“理想模式”之分。现代化模式也是如此,它对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来说,指的是现实的现代化模式;对于尚未实现或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来说,则指的是理想模式。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含义自然属于后者。

一、模式在现代化中的意义

现代化模式是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为现代化建设实践服务的。具体地说,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系统化了的目标结构、现实化了的未来蓝图、手段化了的行为趋向和规范化了的活动方式。

模式是随目标而来的,是对目标的详细展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了的目标结构。如前所述,目标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是由各个分目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的有机的整体,而模式则充分体现或详尽勾画了各分目标之间的这种结构关系。我们过去的所有制模式是单一的公有制,而现在的实践则是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模式,这就体现了在所有制关系上所要达到的诸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模式和目标在一定意义上是含义相同的,模式本身就是一种目标,是一种目标系统或目标结构。但模式又和目标不尽相同,模式着重揭示总目标所包含的分目标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在现代化建设中,设计现代化的模式就是要找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要达到的现代化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中国现代化的模式,就是要找到中国未来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结构、政治结构等现代化目标之间协调、统一的内在机制,把它们统一为具有优化结构的目标系统。

模式又是现实化了的未来蓝图。模式作为决策实施方案,是十分现实的可以转化为行动的东西;而作为目标系统,又是未来才能达到的前景。模式是围绕未来目标而设计,但又是基于现实情况而建立的,它是沟通现实和未来的桥梁,由现实通向未来的途径。模式既作为实践结果的终点,也作为实践过程的起点而存在,体现了实践过程的起点、中介和终点的统一。

因此,在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模式既意味着人们脚踏实地行动的开端,又意味着经过努力过程最后所要取得的成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模式,既是我们进行社会文明建设的现代化实践之起点与前提,也是我们在未来现代化实现后所要达到的结果。在现代化实践中,通过模式可以从现在看到未来,明确现在如何奔向未来;通过模式,未来和现实不断转化,这也就是目标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

模式作为一种手段化了的行为趋向,它也就是目标。模式由于揭示了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原则、途径等,因而为人们趋向目标的行为提供了一般的手段。有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模式,也就有了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目标不再是一种主观构思,而是可以不断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通过行动创造出作为目标的整体。在现代化实践中,不仅需要找到正确的目标,而且更需要找到正确的模式,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否则现代化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国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目前正在积极探索走向现代化的模式。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都是为了建立起各个领域现代化的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包括各个领域在内的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就在于用现代化的模式取代陈旧过时的传统模式,消除在传统模式中造成的自我束缚、互相掣肘、内耗丛生的不合理现象,从而消除由旧模式、体制给我国现代化事业带来的弊病。

模式还是规范化了的活动方式。由于模式揭示了人们的行为趋向,提供了行为手段,因而也为人们规定了一定的行为路线,使人们的活动能够呈现规范化的状态。当然,模式的这种规范人们活动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合理、非科学的模式可能使人们的活动成为死板、僵化或无序的活动;而合理的、科学的模式则能使人们的活动成为积极、主动、有序的活动。这是规范化活动的两种不同状态。现代化实践所需要的当然是合理的科学的模式,需要由这种模式造成人们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有序化活动方式。

只有通过模式正确地调节与控制主体的行为,达到模式所规定的预期的实践效果,现代化目标才能有条不紊地得以实现。我们过去经济活动中的不合理的经济模式,一方面使经济单位没有充分的自由即自主权,死板、僵化、缺乏活力;另一方面人们在工作中又职责不清,互相扯皮和推诿,常常陷于混乱无序的状态。现代化实践中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通过改变不合理的经济模式来消除上述弊病,使人们的活动充满活力,形成协调有序的局面。

由于模式所具有的上述特性,使它在我们的现代化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把握现代化目标的系统性,认清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性;使我们把未来的现代化目标和现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地找到现代化实践的起始点和着手处;使我们进一步掌握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手段,把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转化为具体行动;为我们达到现代化的目标规定明确的行为路线,有秩序、有步骤地向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进。

模式是社会工程的“施工方案”,如果说目标所解决的是需要做什么的话,那么模式所解决的就是怎样去做。因此在现代化实践中,有了目标,还必须有相应的模式,才能保证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功。

二、现代化模式的共性

目前,现代化是作为一股世界潮流而存在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在力图保持和提高已有的现代化水平,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则在努力向现代化的目标趋近。当今之世,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不向往现代化呢?然而,无论是已经具有较高程度的现代化,还是正在实践过程中的现代化,都有已经走过了的,或正在走着的,或将要去走的现代化道路,亦即都有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和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样,各种现代化模式也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都包含着相同的一致的因素,又存在着若干方面的差异。分析现代化模式的共性和个性,对于我们借鉴别国现代化实践的成功经验,同时立足于本国的特殊国情,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现代化模式中的共性,既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化国家共同的成功经验,也是任何正在进行现代化实践的国家所应遵循的共同原则。它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化模式立足于发展生产。任何现代化模式,在调节和处理各项社会活动(生产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时,都把生产活动放在首位,把经济建设作为战略重点。社会现代化的最主要标志,就是生产活动的现代化,即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只有在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才能使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也步入现代化。生产与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成为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内容,由此决定了一切现代化模式都必须把发展生产确定为首要的任务。当然,政治上的变革或改良运动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对经济的发展起保障的作用,但它本身并不能构成经济运动,毕竟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要把经济搞上去,必须着力于经济活动领域,着力于生产发展本身,按照经济和生产发展自身的规律去促使其发展。每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都是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大力发展经济才达到的结果。

第二,现代化模式突出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化所要造成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它贯串于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决定着生产工具、劳动者及其利用劳动对象的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是生产力发展的程度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水平决定着整个物质文明的水平,从而也最终地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水平,决定着整个现代化的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本身就内含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是具有先导作用的关键因素。所以,以发展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化模式,同时也就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化模式。这是一切现代化模式的共性之一。所有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都是率先实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国家,并且其中若干国家曾先后充当过世界上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的角色。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总的来说是很低的,特别是在生产领域中,许多部门和单位在技术上十分落后,大批劳动者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工人和科学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我们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整整相差了半个世纪,甚至有的领域差得还更多,这就决定了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感。不少有识之士把科学技术称为打开现代化大门的钥匙,这反映了现代化模式的共性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第三,现代化模式注重人才的培养。现代化模式运行和实施的主体是人,但又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掌握了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现代化实践能力的人,即现代化的人。其中包括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和现代化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能够科学地管理生产和管理社会的人才,以及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人才,等等。所有这些人才的造就,都离不开发达的、先进的教育事业。在发达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教育事业也是发达的。据统计,就“识字人数”所占总人口中的比例来说,在1978年美国为99%,苏联为99%,日本为95%,而印度只有34%。 我国据1982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是76.5%,即有近1/4的人是文盲或半文盲。另据统计,1978年,在20—24岁年龄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百分比,美国为56%,苏联为21%,发达国家一般为36%,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为3%,印度为8%,中国为1%。由此可见,现代化的国家是同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的教育事业分不开的,现代化的模式只有在现代化的主体推动下,才能得以实施,这也是现代化模式的共性之一。目前我国教育落后、人才奇缺,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第四,现代化模式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自近代以来,人类的社会活动就从区域性的活动逐渐走向了国家性甚至全世界性的活动。在当今世界的现代化潮流中,即使是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为了在各个领域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必须学习别国之长,补己之短,互通有无,进行广泛的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一切闭关锁国、封闭自身的国家,必然要被现代化的潮流远远抛在后头。建立开放体系,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及引进和利用外资,对于落后国家赶超先进水平、实现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苏联1917年革命成功后还是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坚持了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从1929年到1939年,利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的某些有利条件,积极吸收外资,大量引进技术设备,从而建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批新兴的发达国家,也是通过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而为本国的“经济起飞”准备了必要条件的。日本从1950年到1979年的30年中,用了大量美元从各发达国家引进多项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和改进,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赢得了时间,走到了世界前列。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不能脱离现代化潮流孤立发展,而必须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交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破除了过去那种闭关锁国式的封闭模式,确立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根据中国的特点建立“经济特区”与开放港口,构成了我国现代化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符合现代化模式共性要求的开放政策,必将使我国加速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

第五,现代化模式是动态的模式。现代化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反映这个过程的现代化模式也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首先,在现代化起步的时候,便面临着选择与确定现代化模式的问题。对原有的、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旧模式进行改造与变革,由此完成现代化模式从无到有的过程,这种模式的改革是现代化实践的普遍而重要的一环。东欧各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的改革浪潮,以及我国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体制改革,都属于这样的环节与过程。其次,即使这样选择了一定的现代化模式,也仍然需要在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对它进行修正、完善和调整,使之更能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与实践进程。因此,不能用僵死不变的观点来看待现代化的模式。

现代化模式的共性是任何现代化实践运动所共具的特征。我国过去在“左”的路线的干扰下,采取了一系列与上述现代化共性特征相反的行动,背离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因而拉大了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们距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遥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过去“左”的错误,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才重新走上奔向现代化的轨道,并在符合现代化模式共性的基础上不断摸索,修正和完善我们的现代化模式。

三、现代化模式的个性

一切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不仅有彼此相同的共性,而且也有相互区别、独具特色的个性。苏联的模式就不同于美国的模式,日本的模式又不同于苏联和美国的模式。我们中国正在摸索过程中的现代化模式,同样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模式的特点,由此才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考察现代化模式的个性,可以从造成现代化模式特殊性的原因着手。一般来说,这种个性及其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制度不同所造成的现代化模式的个性。

在现时代,由经济制度的不同所造成的现代化模式的差异,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表现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与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的不同。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核心的,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一系列特征。其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则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由此决定了这一模式的下列特征: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步使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

当然,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公有制的共同核心下也存在着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组织管理形式上的差异,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又可区分为五种具体模式: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模式、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改良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计划调节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计划经济模式以及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化的经济模式必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模式;又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商品生产很不发达,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经济模式在所有制结构上必须是坚持国营经济为主同时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在计划形式上,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形式;在管理组织形式上,实行政企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生产单位的活力,等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核心部分。

同经济制度相联系的现代化的政治模式的差异,最主要、最根本的也是表现为资本主义的政治模式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模式的区别。这是因为政治是由经济所决定的,经济制度的不同必然造成政治制度的不同,带来政治模式的根本差异。我国的现代化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创造一种使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的民主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使人民能够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使国家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造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为现代化建设创造长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模式的基本要素。

第二,地理环境不同所造成的现代化模式的个性。

地理环境的不同包括国土的大小、资源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利弊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有利的地理位置与地貌,对于现代化实践都是极为宝贵的因素。它可以使具有这一优势的国家形成一种门类齐全、产业全面、自立程度高、依赖性较小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比如苏联和美国就是如此。它们在面积上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四大国,资源极为丰富:有漫长的海岸线,具有与别国通航交往的有利条件;有利的地貌与气候条件,构成农业发达的天时地利之便;等等。所有这些,就使得它们在从资源开发到加工制造、从农业到工业、从国内生产到对外交往等等方面,都可以达到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当然,由于某些社会原因,如苏联由于农业政策对农民积极性的抑制,使其尽管有广袤的土地却常常需要进口粮食;而美国尽管石油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却由于过度的消费而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

全面具备良好的地理环境条件的国家并不多,所以现代化模式不可能都是苏、美两国那样的“大而全”。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迫使其走“技术立国”与“教育立国”之路。日本的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如铁矿石的98.5%、原油的99.4%、棉花和橡胶的100%都是进口的。在这种条件下,日本大力发展技术,形成了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加工制造工业,使其在经济实力上雄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发达国家中的佼佼者,展示了与苏、美两国不同的又一种现代化模式。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从国土面积上讲是世界第三大国,资源也极其丰富,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煤、铁、石油、水力和稀土等资源;还有漫长的海岸线,可航达五大洲、四大洋的许多国家。这些都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从而也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是一种全面的、自立能力较强的模式。我们可以而且必须做到粮食、能源和绝大部分资源自给,形成从农业到工业、从资源到加工制造等系统而门类齐全的现代化模式。我们的地理环境也有许多不利的因素,如西富东贫的地下资源,山区、丘陵多而平原少的地貌构成,气候条件差异极大等,由此造成了我们工农业发展上的一定困难。根据这些特点来确定我们开发重心由东向西转移,农业结构由单纯的“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贸工农”一体的方向发展,如此等等,也成为我们现代化模式中的个性特点。

第三,人口因素所造成的现代化模式的个性。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国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也会造成现代化模式的差别。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中,必然内含着特定的人口政策,并影响着其他政策的制定与形成。人口少而土地辽阔的国家会出现劳动力缺乏的现象,从而影响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类国家一般会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并且其产业结构也会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相反,人口较多、增长过快的国家,人口问题往往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影响积累资金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影响人均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因待业、失业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国家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采取相应的人口增长限制政策,并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使经济的增长与人均收益的增长保持协调与同步,使现代化模式中人与物这两个重要因素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这样的国家在产业结构上,不能片面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要相应地发展一定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由于过多的人口,我们尽管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居世界第一位的粮食产量,以及属于世界前列的工农业总产值,但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资源占有量、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人均产值和收入却是世界上最少与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显然是难以在中国达到现代化水平的。所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就成为我国现代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

第四,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所造成的现代化模式的个性。

一个国家历史地形成的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社会心理甚至宗教信仰等等的不同,都会使现代化模式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面貌。就日本来说,来自西方的现代科技精神与“东方式”的传统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现代化的高效益观念与深厚的家庭情感、讲究等级辈分等并存;现代化的开拓创新精神与传统的顺从长者与上级集于一身;终身雇佣与爱厂如家、积极工作连在一起(有人称之为“儒家式的管理”),如此等等,使日本的现代化模式具有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东方的个性。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则是以比较单纯的科技精神来表现现代化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的,对高功厚利的追求往往撕掉了由深厚情感罩在人际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高技术和高情感往往呈现出背道而驰的状况。

我国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国家,又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与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应该把现代化同我们的民族特点结合起来,不能像某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靠牺牲人的情感为代价来获得高速度、高效益,而应当把效益和情感、科学技术和人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我国现代化模式所包含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就有继承和光大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义,从这一侧面也体现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个性。当然,这里所说的继承和光大民族文化传统,并不是对过去的东西一概保留,而是要保留那些优秀的、对现代化建设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东西。必须抛弃和根除那些严重阻碍现代化建设的东西,如安于贫困、固守中庸、嫉妒冒尖等等不利于现代化事业的传统的习惯因素和心理因素。

任何现代化模式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也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我国的现代化模式正在逐渐构成,其中既吸取了别国现代化实践的成功经验,遵循了现代化进程的共同道路,又立足于中国自己的特殊国情,适应了中国实际的需要,逐步摸索、创造着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的现代化模式。 t9JnQowcVRUIx+WXdaSQmEDOvk2xP9QFqHeZmvq6hvhc7Vkib9abQux88Y+mUn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