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研究丛书”
序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并作为世界各国推进城市发展与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功能品质的基本战略选择。自2012年以来,住建部、科技部先后推出了三批智慧城市国家试点,开展了城市、园区、街道和社区等不同层面的实践探索。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推动下,超过500个城市进行了各类智慧城市的规划和示范建设。这场大规模的应用探索,一方面大幅度提升了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广泛积累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凝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共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智慧城市被普遍认为是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和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要本着以民生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的基本出发点。然而,在广泛且热烈的智慧城市建设浪潮的面前,我们应该冷静地认识到,智慧城市是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转型和升级,是未来城市的范式,它的建设既涉及工程技术创新,也需要科学理论指引。目前,理论、技术和工程问题的研究远滞后于建设实践的需求,需要学界和业界给予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行动。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涉及复杂的数据和业务关联。智慧城市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居民活动、资源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要素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各类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在催生各类在线虚拟活动的同时,改变了城市人流、物流、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的结构与模式,并对居民、企业和政府等主体的行为活动、社会联系以及城市功能空间等产生重构作用,且持续影响着人类活动与物质环境的交互方式。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感知各类要素系统和城市物质空间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并在人地地域系统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社会空间、物质空间的基础上,对于智慧城市空间的理解,也越来越关注信息空间、流动空间的影响和作用及其带来的城市复杂适应性的系统和韧性变化。因此,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信息通信技术等多学科角度,综合开展智慧城市的基础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数据信息的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则为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为城市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方法和范式。针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化、应用部门化等问题,迫切需要探索各类数据系统集成和整合应用的机制与协同策略。从城市发展的角度,需要在多源数据挖掘和融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城乡区域各类要素的实时监测、动态评估、模拟仿真和时空可视化,探索时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规划方法体系,以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城乡区域空间治理水平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以智能基础设施、信息化项目为主导,缺乏对城市复杂系统的全面理性思考,以及综合系统的理论研究欠缺等现实问题,南京大学甄峰教授领衔主编了“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研究丛书”。该丛书立足于城市科学研究的视角,从“智能技术—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关系协同、生命有机体、复杂适应性系统和韧性等角度探索智慧城市理论与规划方法体系;基于市民、企业和公共服务流动性以及流动空间分析评价,探讨智慧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利用多源大数据的时空融合分析,探索城市研究与智慧规划方法创新;面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探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治理的框架与实现路径。该丛书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展开智慧城市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中国智慧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为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带来新的思考和认识。

丛书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在深刻认识数字时代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的需求挖掘和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出发,构建基于人地关系、复杂适应系统等理论框架,探索开放、流动、共享与融合理念支撑的智慧城市研究范式;二是强调从智能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活动、城市空间互动融合角度出发,理解智慧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并提出多学科综合和多源时空大数据融合的智慧城市规划框架与方法体系。

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将为未来智慧社会下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功能完善、治理效能提升以及规划建设提供启发和指导。毋庸置疑,多学科综合视角的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与规划方法体系探索意义重大,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更需要更多的研究成果积累。希望本丛书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界和业界同仁加入智慧城市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研究,为国家智慧城市战略实施以及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提供相应理论指引和技术支撑。


郭仁忠
中国工程院 院士
深圳大学 教授,智慧城市研究院 院长 Fghepc94QSaieOJW9Sgs+ICyQM8e/aKBolJ99568qky7h4tSibVvSaRWdaOJGvq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