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读者面前的是印度研究领域的一本“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类著作,有感,欣然接受做序邀约。
近年来,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愈发重要,越来越多的学人投身于这一领域。不过,对于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归属哪个学科,学界争议不小,有人认为应该归属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有人认为应该归属国际政治学学科,还有人认为是新学科,国家应该把该学科设定为新的一级学科,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的研究内容而言,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类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尤偏重于咨政类内容,也有人认为语言文学、历史文化、宗教哲学、教育艺术、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军事国防等都属于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范畴。看样子,在相关部门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之前,这类争论会一直持续下去。不过,我关注的并非学科归属和研究范畴之类的问题。依我看,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之所以近些年才受到重视,是国家发展需要所致。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与国际情势愈发密切。因此,研究国别和区域问题就显得愈加重要。纵观世界大国发展历程,英国在“日不落”时期进行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和苏联也都进行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皆是其内部发展需要所致。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发展也到了需要更加精准研究国别和区域问题的阶段。然而,中国与英国、美国和苏联不同,后者的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基本上是单向的,是纯粹为本国服务的;中国的则是双向的,是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国的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我认为,在众多特色之中,中国特色的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有两点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者,研究者的工具语言问题。英国、美国和苏联的工具语言基本上是其研究者的母语,即英语和俄语;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的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者的工具语言首先不应该是汉语,其次也不应该是英语(英语国家和地区除外),而应该是被研究的对象国或对象地区的通用语言,比如研究印度,鉴于印地语是印度的联邦级官方语言,英语是其联邦级辅助官方语言,印地语和英语理应成为研究者的工具语言,比较而言,前者更为重要,两者并用则更完美。二者,研究内容问题。我更倾向于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即语言文学、历史文化、宗教哲学、教育艺术、政治经济、安全外交和军事国防等都是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的考察对象。不过,具体内容应该有所限制,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比作一个荷花池,池子里的存在可以分成三类,即上面的荷花和荷叶、中间的水和泥以及下面的莲藕,我认为中间的水和泥应该是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的不二内容,因为水和泥上决定荷花和荷叶的成色,下决定莲藕的大小;一句话,通过研究水和泥,我们可以探知甚至预知荷花和荷叶以及莲藕的质量,从而可以确定整个池塘的状况,也就知道了如何对池塘进行投入,如何预知该投入的成本和收成。而要研究水和泥,我们就必须潜入水中,全面探知水的深浅和泥的品质,这种时候,工具语言即如潜水用的氧气和服装等,无此装备,相关研究就不会全面和彻底。新时代中国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成果。
读者面前的这本《印度政治制度》符合我的认知。首先,其作者我大多认识,他们进行研究的工具语言抑或印地语,抑或英语,抑或两种语言兼有;其次,“印度政治制度”是印度之所以成为印度的基础之一,是印度这个池塘中的水和泥类存在,没有政治制度,印度便成不了印度。
再说一下该著的出版必要。我国对印度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但古代多偏于宗教哲学研究,现当代多重于语言文学研究,对印度政治方面的研究少而又少,林良光主编的《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孙士海和葛维钧编写的《列国志·印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及邓兵主编的《印度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是这方面少有的相关成果。《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出版于1995年,内容比较全面,设有“宪法”“立法制度”“司法制度”“行政机构”“行政官制度”“邦、中央直辖区和地方政权机构”“政党制度与主要政党”“种姓、宗教、部族与政治制度”等,但距今已有20余年,加之篇幅少,亟需更新丰富。《列国志·印度》和《印度研究》是对印度的全面介绍,前者出版于2003年,设有“政治”一章,内容含“宪法”“联邦立法机构”“联邦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各邦政府和议会”“选举制度”“主要政党”等;后者出版于2009年,也设有“政治”一章,内容含“宪法”“立法制度”“司法制度”“联邦行政机构”“邦及中央直辖区的行政机关”“地方自治机构”“政党”等。由于全书“编制”所限,两著所含相关内容更加单薄,也同样有“过时”之嫌。因此,国内印度研究领域亟需新的高质量的印度政治制度研究类著述。这本《印度政治制度》便是这样的成果。
《印度政治制度》洋洋近50万字,分九章,含“宪法”“印度议会”“联邦行政机构”“司法制度”“总统”“政党制度”“央地关系”“基层治理”“当代印度政治发展的主要议题”,可谓厚重、全面、系统。就具体内容而言,第一章“宪法”是总纲,统领其它章节,其它各章以“宪法”为基础,抑或概述,抑或祥议,均有“宪法”依据。不过,虽是纲举目张,但各章又可单篇视之,想了解印度联邦行政机构的读者可忽略前后各章,只读第三章“联邦行政机构”,想了解印度政党制度的读者也可忽略前后各章,只读第六章“政党制度”,余者亦然。限于该著性质,书中具体内容评介色彩浓郁。也就是说,该书既为印度研究者提供了“水和泥”,又对这“水和泥”进行了初步研究。值得充分肯定和鼓励。
就“水和泥”层面而言,该著全面且客观地介绍了印度政治制度领域的相关内容,比如“宪法”一章,作者对印度宪法的制定过程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了梳理和介绍,给读者提供了“宪法文本”类内容及相关历史和理论依据。再如“印度议会”一章,作者不仅介绍了印度议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还对其政治实践进行了动态类评述,这类评介不仅能使读者了解印度议会的表层,也给读者提供了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就对“水和泥”进行初步研究层面而言,该著独到,作者寓介绍和研究于一体,比如“政党制度”一章,作者高屋建瓴,从与政党有关的法律规定入手,对印度政党发展简史和政党体系演变进行了考察,对印度各主要政党及其方针政策乃至社会实践进行了介绍;虽说印度政党林立,但该章内容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可谓有纲有目。不仅如此,作者在进行介绍的同时,还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对印度政党制度进行了深度解读和议论,水平颇高。再如“央地关系”一章,作者在对印度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全面介绍的同时,较为科学地界定了央地概念,随后从印度联邦制度的特点和央地财产权分配两方面出发,评介了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实践和各自对社会的职责义务。实际上,“央地关系”一章是该著的创新性章节之一,这类章节和内容其它著述中不见,因此,作者必须有自己的新视角和新见解,这种新视角和新见解非深入了解印度社会者不可有。该著的另一个创新点是每章之后都设有“本章小结”,虽为小结,但并非简单重复,其中有思考有亮点,“宪法”的“本章小结”视野开阔,“印度通过宪法把这个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同时可能是内部分歧最多的国家聚拢在一起,宪法也为印度政府管理国内复杂的族群、宗教和语言群体提供了基本制度框架。”这一结论看似简单,却是作者的研究心得和学术洞见。“政党制度”的“本章小结”与印度政治现状关联密切,作者结合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实际影响,分析了印度三大政党势力的实力对比及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现实性和前瞻性兼有。该著的其它章节也都各有特色,皆夹叙夹议,介绍与研究相结合,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并具。
值得一提的是,以谢超博士为主编的编写团队年轻有为。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想敢做,笔下生花。想来,随着时日的增加以及研究的深入,他们的笔下之花会更加美妙,该著的修订版会更加完美。印度研究,需要这样的学者。
以上,为序。
姜景奎
于北京燕尚园
202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