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结

开埠前的天津和青岛并非如一般描述的是一个停滞不前的、僵化保守的社会,在明清以来,在全国活跃的商业化进程中,两个地方经历着快速的发展,由偏远的海隅边陲到军镇、市镇,在区域转运贸易中发挥了独到作用,尤其是天津,明清以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雄厚的商业根基。与传统社会商业贸易的活跃相应的是城乡手工业的维持与发展,这为开埠之后工商业的近代化启动提供了技术与人才基础,同时也为近代工厂生产形成有利的补充。

天津城因北京建都作为军事重镇而筑城,明清时期作为拱卫京师之门户和转运漕粮之枢纽,自海通以来形胜日重,从19世纪的军事海防重地,到20世纪初的对外交涉及晚清新政中心,北方对外贸易的最大海港;再到20世纪20年代经贸实力的增强,民族工业和华资银行的兴起,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工商业城市” [205] 。青岛则在自1891年胶州湾设防到1937年抗日战争时国民政府退出的四十余年间,从荒凉渔村到现代都市,从世人鲜知到蜚声海内,不仅改变了山东省和华北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也为青岛地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地在近代城市中脱颖而出,也实现自身的蜕变,无论是天津的从小扬州之名到小巴黎之谓,还是青岛从渔村到“样板殖民地”“东方瑞士”的转换,都从语义上指明了天津和青岛走向近代化的转变历程及其成就,两者也成为近代北方城市尤其是港口城市中的双子星。

在1928—1937的十年,两市都是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商业贸易和商品运输业、工业尤其是纺织业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商人和工人是城市最主要的职业,更是移民进城谋生的主要渠道。行业与地域的交集、经济空间的大分散小聚居也基本奠定乡村移民在城市生活的基本范围。城市物质景观是历史的积淀,由于外国占领者在城市规划时采取华洋分治的隔离政策,两个城市的地理空间差异非常明显,中外统治者不同时期的规划层累地叠加,形成两市20世纪30年代城市风貌:别墅区与杂院区、富人区和贫民区、洋人区和华人区赫然有别,空间的地理势差显示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差异。职业的多样性吸引了乡民进城,居住的边缘性则定格了移民的聚居群落,天津居民多集中于第一区和第三区。青岛居民多聚居于第二区和第一区,老城区依然是吸纳人口最多的区域。

天津和青岛都是在外力推动下的口岸城市,外国资本势力控制了主要经济部门;同时租界的政治地位也吸引了大量下野军阀官僚、前清遗老遗少、新兴资本家的投资入驻,无论是在投资工商业方面还是拉动城市消费方面都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外资的操纵与融入世界市场也加剧了两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波动局面,极大影响了移民生活。在政治上,天津是多元政治中心,官长更换频繁,政治局势不稳,城市本身的分离化状态以及华北农村经济的整体萧条,使得天津这座城市长期受困于政治与经济的不稳定。 [206] 而青岛基本是一元政治中心,市政府控制力强,政策执行力度较大,相对安定。在社会结构上,青岛传统势力如帮会、脚行、混混、军阀及商人势力较弱,天津多种社会力量渗入到各工厂和运输组织中,其制约作用更明显。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差异使得两市对乡村移民生活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并从不同维度推动乡民的社会融入。


[1] 宋蕴璞辑:《天津志略》,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2] (清)张焘:《津门杂记》,丁緜孙、王黎雅点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3页。

[3] 道光《津门保甲图说》,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2页。

[4] 王守恂:民国《天津政俗沿革记》,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5] 王守恂:民国《天津政俗沿革记》,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第32页。

[6] 宋蕴璞辑:《天津志略》,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第111—112页。

[7] 道光《津门保甲图说》,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第432页。

[8] 王守恂:民国《天津政俗沿革记》,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2页。

[9] 《天津市之风俗调查》,《河北月刊》1933年第1卷第3期,第4页。

[10] 李吟秋:《天津市鸟瞰》,《新北方月刊》1931年创刊号,第1页。

[11] 王守恂:民国《天津政俗沿革记》,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2] 道光《津门保甲图说》,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5—441页。

[13] 王守恂:民国《天津政俗沿革记》,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第33页。

[14] 道光《津门保甲图说》,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5—441页。其他著作如《天津人口史》等均统计天津城厢户数为32761,但若按照原书所列各类户数统计,应为32632户,另原书对东、西、北三门外及西北角总户数统计有误,引用时应加以注意。

[15] 民国《胶澳志》卷2《方舆志六·气候》,(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186—197页,根据书中所载德国、日本和中国在不同时期观测结果取三者中最高和最低值。

[16] [德]谋乐辑:《青岛全书》,青岛印书局1912年版,第191页。

[17] [日]田原天南:《胶州湾》,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18] [英]约翰·E.施瑞克:《胶州湾战略地位的潜能与价值》,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译文集》,第69—70页。

[19] 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科学的青岛》,编者1935年版,第13页。

[20] 民国《胶澳志》卷5《食货志一·农业》,(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679页。

[21] 民国《胶澳志》卷2《方舆志五·地质》,第181页。

[22] 抚瑟:《青岛回顾记》,《新游记汇刊》卷10,中华书局1921年版,第13页。

[23] 民国《胶澳志》卷2《方舆志五·地质》,第183页。

[24] 冯小彭:《青岛市政府实习总报告》,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192卷,(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和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版,第92614—92616页。

[25] 民国《胶澳志》卷11《艺文志二·文存》,第1405页。

[26] 民国《胶澳志》卷1《沿革志一·历代设治沿革》,第26页。

[27] [德]谋乐:《山东德邑村镇志》,青岛市档案馆编:《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97—1914年档案史料选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424页。

[28] 民国《胶澳志》卷3《民社志一·户口》,第231页。

[29] 国立山东大学化学社:《科学的青岛》,第81页。

[30] [日]田原天南:《胶州湾》,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译文集》,第17页。

[31] 《胶澳发展备忘录(1902年10月~1903年10月)》,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开埠十七年—— 〈胶澳发展备忘录〉 全译》,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241—242页。

[32] 胡存约:《海云堂随记》,青岛市博物馆等编:《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1897—1898)》,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33] 青岛市博物馆等编:《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1897—1898)》,第23页。

[34] 民国《胶澳志》卷10《人物志》,第1324—1325页。

[35]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36] 道光《津门保甲图说》,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2页。

[37] (清)严有禧纂修:乾隆《莱州府志》卷2《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44,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57页。

[38] 叶春墀:《青岛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10页。

[39]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2页。

[40] 王守恂:民国《天津政俗沿革记》,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41] 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页。

[42] 欧洲战纪社编:《青岛》,编者1914年版,“青岛之历史”,第5页。

[43] 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44]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45] 《畿辅通志》,转引自朱建斌《天津的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6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46] 《重修天后宫碑文》(1865年立),转引自寿扬宾编著《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第3页。

[47] 王守恂:民国《天津政俗沿革记》,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旧志点校卷》(下),第32页。

[48] 朱建斌:《天津的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6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49] 系指资金在一万元以上的近代化工业。祝淳夫:《北洋军阀对天津近代工业的投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0页。

[50] 李劭燧:《天津早期的工人运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页。

[51] 祝淳夫:《北洋军阀对天津近代工业的投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48页。

[52] 祝淳夫:《北洋军阀对天津近代工业的投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48—149页。

[53] 此处外资企业新成立者50家,亦有记载与此有差异,“日本企业1915年为150家,1921年增至363家,1903年英美企业105家,1921年134家”。参见李劭燧《天津早期的工人运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第16页。

[54]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第417—418页。

[55] 张玉法:《政权转移与青岛工业发展(1898—1928)》,《山东文献》第27卷第2期,2001年9月,第8—9页。

[56] 《胶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和胶海关》,第43页。

[57] 寿扬宾编著:《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页;王守中:《德国侵略山东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6—187页。

[58] 张武:《最近之青岛》,编者1919年版,第33页。

[59] 青岛市社会局编:《青岛市工商业概览》,“绪论”,1932年7月。

[60] 民国《胶澳志》卷5《食货志七·工业》,(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847页。

[61] 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近代卷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5页。

[62] 张玉法:《政权转移与青岛工业发展(1898—1928)》,《山东文献》第27卷第2期,2001年9月,第9—11页。

[63] 张玉法:《政权转移与青岛工业发展(1898—1928)》,《山东文献》第27卷第2期,2001年9月,第13—18页。

[64] 张玉法:《政权转移与青岛工业发展(1898—1928)》,《山东文献》第27卷第2期,2001年9月,第18—23页。

[65] 民国《胶澳志》卷5《食货志六·商业》,(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823—833页。

[66] [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67] 刘炎臣:《津门杂谈》,三友美术社1943年版,第1页。

[68] 民国《胶澳志》卷5《食货志七·工业》,第847页;陈真、姚洛、逄先知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758—759页。

[69] 谭书奎:《港口发达之经济原理与青岛市之前途》,《交通杂志》1934年第2卷第6期,第87页。

[70] 《青岛之现势》,1940年版,第14页,转引自寿扬宾编著《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页。

[71] 民国《胶澳志》卷5《食货志七·工业》,第847页。

[72] 寿扬宾编著:《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第138页。

[73]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页。

[74] 卢绳:《天津近代城市建筑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75] [英]雷穆森:《天津租界史:插图本》,许逸凡、赵地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4页。

[76] (清)张焘:《津门杂记》,丁緜孙、王黎雅点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122页。

[77] [俄]德米特里·扬契维茨基:《八国联军目击记》,许崇信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29页。

[78] 卢绳:《天津近代城市建筑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页。

[79] 吴蔼宸编著:《华北国际五大问题》,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天津电车电灯公司问题”,第33页。

[80] 刘海岩:《租界、社会变革与近代天津城市空间的演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1] 李森:《近代天津城市规划布局的演变》,《城市史研究》1996年第11、12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

[82] 民国《胶澳志》卷1《沿革志二·德人租借始末》,第50页。

[83] 《纪青岛历年之发达》,《协和报》1910年12月8日,第5页。

[84] 抚瑟:《青岛回顾记》,《新游记汇刊》卷10,第23页。

[85] 《天津市之风俗调查》,《河北月刊》1933年第1卷第3期,第4页。

[86]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81—82页。

[87] (明)孙承泽:《天府广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88] 陈克:《十九世纪末天津民间组织与城市控制管理系统》,《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89] 王锡彤:《抑斋自述》,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89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90] 张慧芝:《天子脚下与殖民阴影:清代直隶地区的城市》,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98页。

[91] 李竞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92]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62页。

[93]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第73页。

[94] 陈克:《十九世纪末天津民间组织与城市控制管理系统》,《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第171—187页;宋美云:《论城市公共环境整治与非政府组织参与——以近代天津商会为例》,《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31—134页;任云兰:《近代天津的慈善与社会救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160页。

[95] 张相文:《齐鲁旅行记》,《东方杂志》第7卷第3号,1910年5月4日,第21页。

[96]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政权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439—440页。

[97] 寿扬宾编著:《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版,第108页。

[98] 葛剑雄主编,冻国栋著:《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01—506页。

[99] 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3、583、608、588页。

[100]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297、302页。

[101]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第292—301页。

[102]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9—790页。

[103]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下)》,第741、727—728页。

[104]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下)》,第737、790页。

[105] 李竞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106] 李竞能主编:《天津人口史》,第6、7页。

[107] 乔虹编著:《天津城市建设志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82—83页。

[108] 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开埠十七年—— 〈胶澳发展备忘录〉 全译》,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页。

[109] Jefferson Jones, The Fall of Tisingtao ,Bston,1915,P.165;张武:《最近之青岛》,第4—6页。

[110] 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279页,

[111] 《胶澳志》卷3《民社志一·户口》,第231页。

[112] 据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沿革区划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97—98页)所载的1932年的青岛自治区面积推算,第一区3平方公里,第二区7平方公里,第三区4.5平方公里,第四区6.5平方公里,其中一、二区大致为德占时期核心区域。

[113] 叶春墀:《青岛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16页。

[114] 沈周荪:《青岛之农村》,青岛市工商学会棉业试验场编:《棉业特刊》,1934年4月,第38页。

[115] 青岛市史地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16] 涂文学:《市制建立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开启——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汉口)建市的历史考察》,《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46页。

[117] 乔虹编著:《天津城市建设志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118] 李竞能主编:《天津人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1页。

[119] 《胶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229、231页。

[120] 《胶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231页。

[121] 陆安:《青岛近现代史》,青岛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122] 倪锡英:《青岛》,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29页。

[123] 林姿呈:《英美近代天津城市研究综述》,《史林》2012年第1期,第184页。

[124] 《天津市政府职官年表》,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000—1002页。

[125] 《青岛市政府职官年表》,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第997—998页。

[126] 杜恂诚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5页;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5—77页。

[127] 杜恂诚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128]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05页。

[129]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第504页。

[130] 鲁荡平主编:《天津工商业》卷上,天津特别市社会局1930年版,“序论”,第12页。吴瓯主编的《天津市社会局统计汇刊》的“各类工厂工人数目比较”和刘大钧的《中国工业调查报告上册》,“第三编”第33页记载1929年工人总数为47564人,工厂数为2186个。1933年数据见邓庆澜主编《天津市工业统计(第二次)》,天津市社会局1935年版,第9、39、63页。

[131]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07—508页。

[132] 《各类工厂分类比较》,吴瓯主编:《天津市社会局统计汇刊》,天津市社会局1931年版。

[133] 《各类工厂工人数目比较》,吴瓯主编:《天津市社会局统计汇刊》,天津市社会局1931年版。

[134] 邓庆澜主编:《天津市工业统计(第二次)》,天津市社会局1935年版,第65页。

[135] 陈克:《心向往集:献给天津博物馆成立九十周年》,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3页。

[136] 邓庆澜主编:《天津市工业统计(第二次)》,天津市社会局1935年版,根据第11页“天津市工业分类统计表”、第41页“天津市各类工业资本比较表”和第65页“天津市各业工人人数比较表”制作。

[137] 王绣舜、张高峰:《天津早期商业中心的掠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138] 姚洪卓主编:《近代天津对外贸易(1861~1948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139] 姚洪卓主编:《近代天津对外贸易(1861~1948年)》,第52页。

[140] 姚贤镐:《一九三四年至三七年日本对华北的走私政策》,《社会科学杂志》1948年第10卷第1期,第51页。

[141] 《各区商店分类比较》,《各类商店职工人数比较》,吴瓯主编:《天津市社会局统计汇刊》,天津市社会局1931年版。

[142]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377页。

[143] 《天津市商店及商人数目统计》,《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6年第1卷第1期,第91页。

[144] 《天津市商店及商人数目统计》,《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6年第1卷第1期,第92页。

[145] 《胶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210页。

[146] 青岛市社会局编:《青岛市工商业概览》,编者1932年版,第52页。

[147] 青岛市政府招待处编印:《青岛概览》,编者1937年版,第111页。

[148] 青岛市社会局编:《青岛市工商业概览》,编者1932年版,第14—54页。

[149] 青岛市社会局编:《青岛市商店调查》,青岛市社会局1933年版,第1页。

[150] 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5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151] 《全市商店最近户数 社会局调查计七千余家》,《青岛时报》1935年12月10日第6版。

[152] 江沛、徐倩倩:《港口、铁路与近代青岛城市变动:1898—1937》,《安徽史学》2010年第1期,第43页。

[153] 李洛之、聂汤谷编著:《天津的经济地位》,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154] 李洛之、聂汤谷编著:《天津的经济地位》,第52—53页。

[155] 李洛之、聂汤谷编著:《天津的经济地位》,第91、95页。

[156] 李洛之、聂汤谷编著:《天津的经济地位》,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1—63、85—90页。

[157]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尽管学界更多将1927年前的民国时期称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从全国经济发展总量来看,抗战前无疑是旧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

[158] 刘佛丁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159] 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160] 林颂河:《塘沽工人调查》,北平社会调查所1930年版,第41页。

[161] 王子建:《天津面粉厂工人及工资的一个研究》,《社会科学杂志》1931年第2卷第1—4期,第449页。

[162] 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家属的婚姻疾病与教育程度的调查》,《新中华》1937年第5卷第13期,第117页。

[163] 《天津市之风俗调查》,《河北月刊》1933年第1卷第3期,第1页。

[164] 《各类商店职工人数比较》,吴瓯主编:《天津市社会局统计汇刊》,天津市社会局1931年版。

[165]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166] 陈克:《心向往集:献给天津博物馆成立九十周年》,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167] 《天津市市民职业统计表》,《天津市政府公报》第95期,1936年12月,“统计”,第3页。

[168] 青岛市公安局编印:《青岛市公安局业务报告》(十九年度),编者1931年版。

[169] 《青岛市公安局调查管界市长职业分类统计表》,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青岛市行政统计汇编(二十年度)》,编者1933年版。

[170] 刘大钧:《中国工业调查报告上册》,经济统计研究所1937年版,“第三编”,第16页。

[171] 《天津市市民职业统计表》,《天津市政府公报》第95期,1936年12月,“统计”,第3页。

[172] 青岛市公安局编印:《青岛市公安局业务报告》(十九年度),编者1931年版。

[173] 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28页。

[174] [美]贺萧:《天津工人,1900—1949》,许哲娜、任吉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6页。

[175]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第531—532页。

[176] [美]贺萧:《天津工人,1900—1949》,第16页。

[177] 刘大钧:《中国工业调查报告上册》,“第三编”,第32页。

[178] 《各区工厂分类比较》、《各区商店分类比较》,吴瓯主编:《天津市社会局统计汇刊》,天津市社会局1931年版。

[179] 邓庆澜主编:《天津市工业统计(第二次)》,天津市社会局1935年版,第3页。

[180] 《各区工厂分类比较》、《各区商店分类比较》,吴瓯主编:《天津市社会局统计汇刊》,天津市社会局1931年版。

[181] 《天津市之人口密度》,《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6年第1卷第5期,第8页。

[182] 刘海岩:《近代天津城市边缘区的形成及其结构特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9—40页。

[183] 方显廷:《天津针织业之组织》,《清华学报》(社会科学版)1934年第6期,第46页。

[184] 《青岛市公安局调查管界市民职业分类统计表》,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青岛市行政统计汇编(二十年度)》,编者1933年版。

[185]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第585页。

[186]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40页。

[187]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第642页。

[188]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第541、585页。

[189] 刘素芬:《烟台贸易研究(1867—1919)》,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0页。

[190] 《东北游记》,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191] 雪村:《都市集中与农村集中》,《东方杂志》1915年第12卷第9号,第6—7页。

[192] 坚瓠:《都市集中与农村改造》,《东方杂志》1920年第18卷第17号,第2—3页。

[193] 朱尚文:《都市与乡村中犯罪的现状及其前途》,《大夏半月刊》1933年创刊号,第31页。

[194] 熊今悟:《都市社会之形成及其病态》,《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5期,第49页。

[195] [美]明恩溥:《动乱中的中国》,路遥主编:《义和团运动文献资料汇编·英译文卷(上)》,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6页。

[196] (清)张焘撰:《津门杂记》,丁緜孙、王黎雅点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197] [美]关文斌:《乱世:天津混混儿与近代中国的城市特性》,刘海岩译,《城市史研究》第17—18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7页。

[198] 《指指点点说津门》,冯骥才:《案头随笔》,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199] 《指指点点说津门》,冯骥才:《案头随笔》,第230页。

[200] 抚瑟:《青岛回顾记》,《新游记汇刊》卷10,第11、12页。

[201] Gardner L.Harding‘ Tsing - tao Key to what ',Everybody's Magazine,Feb.1915,(32),p.149.

[202] 《东北游记》,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108页。

[203] 郁达夫:《青岛巡游》,闻一多等著,公曰、张蓉编:《客居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8、20页。

[204] 梁实秋:《忆青岛》,闻一多等著,公曰、张蓉编:《客居青岛》,第32、35—36、44页。

[205] 张利民主编:《解读天津六百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206] [美]贺萧:《近代天津城市的塑形》,任吉东译,《城市史研究》第28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219页。 QD/sg0EDKFnkZWcODgbK2EiLzKN2U64VOeAqjXA0l7r7XNwtzU9TtI2Wp0Ij2n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