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国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其整体过程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因此与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道路迥然不同。整体而言,中国雕塑艺术从未脱离实用性功能,同时不管是陵墓雕塑还是装饰雕塑抑或是宗教雕塑,它们之间都没有完全分化,每种雕塑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整体而言,中国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个是自然性,一个是写意性,还有一个是融合性。

一 亲近自然的审美特征

亲近自然的审美特征是整个中华民族最为源远流长也最为特殊的一种传承,不管是生活空间、生活模式,还是朝代的更替等,均与天人合一、自然协调相关联。在建筑方面,早在周朝就讲究契合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方位等都需要协调一致,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在出行和各种活动方面,同样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的规划,形成了活动黄历,以此来判断某日的活动或出行是否契合自然;在诗词歌赋以及绘画等艺术手段方面,同样会以山水诗、山水画为主要的艺术形式,就是为了体现人物和山水自然之间的融合。这种亲近自然的审美特征,完全融入了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传统雕塑艺术作为物质和精神的中间介质,自然也无处不在体现这种审美特征。

(一)材料自然

雕塑是和材料关系较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因为物质材料是雕塑艺术的载体。纵观整个西方雕塑史会发现其雕塑的主体材料就是石材料,也可以说西方雕塑艺术的核心就是石雕艺术。而中国雕塑艺术则完全不同,只要在人们生活中能够利用的材料,都曾经被中国人作为雕塑的主体材料,整体而言没有材料的偏好,体现着一种自然的审美特征。

首先是依托自然形成的五行理论中金木水火土的材料应用,其中利用水、土、火形成的材料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中运用较为广泛,本身土和水就是人类接触较多的两种自然物质。古人通过水和土的混合,制成各种器物,然后以火加工形成陶塑,若通过不同的工艺对土进行处理,则会形成秦砖汉瓦等建筑材料,并通过雕塑技艺将其加工成各种实用且美观的雕塑器物。木材是大自然的产物,中国古人很早以前就知道木材的重要性,不仅建筑中会大量使用木材,雕塑过程中也会大量运用。金属在雕塑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青铜器的制造方面,在商周时期青铜合金被运用到了生活和战争等各个方面,这一时期的青铜雕塑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程度,到宋代之后又因为铁器的运用增多,所以出现了铁铸人像等。可以说中国雕塑艺术对五行材料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次是自然石材的应用,虽然土材料和木材料的材质松软非常适合各种造型创作,但毕竟它们有一定限制,那就是很难做出大型且天然气势宏伟的雕塑作品,因此拥有体积和气势优势的石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管是在陵墓守卫雕塑还是宗教造像雕塑中,石材都能够展示出其宏伟的气势。而且因为石材通常依托各种山势存在,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石窟成了非常重要的佛教造像承载体。到了明清时期,虽然大型石雕趋于衰落,但小型把玩性石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各种翡翠、水晶、玛瑙、和田玉等天然玉石的运用,令雕塑艺术依托自然石材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且这种把玩的根源性目的是能够贴近自然。

再次是生漆的运用,这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一种雕塑材料,生漆是一些树木的分泌物,因为这些树木内富含树脂,所以其分泌物能够用作涂料,生漆不仅来源完全自然,而且涂抹在各种器物上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更因为其与空气接触后呈现褐色且晶莹剔透,所以也被作为雕塑的材料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生漆就已经开始被应用于雕塑品上,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漆则被用于佛教造像,唐代之后工艺性漆雕开始发达,不在只作为保护性或装饰性涂料,而且开始被作为雕塑材料,比如在漆胎上堆涂数层乃至数十层漆,然后在漆层上进行雕刻,这些漆的堆涂可更换不同的颜色,这样在进行雕刻时就可以做出晶莹剔透却色彩斑斓的作品。

最后则是各种天然材料的运用,这种材料兴起于明清时期,主要用于各种把玩性小型工艺雕塑,如象牙、犀角、兽牙、果核、竹、树根等,这些材料各具特色,如象牙、犀角、兽牙等动物骨骼,其材质白润且坚固,同时具有一定天然弯曲形态或尖锐形态;果核、树根等均有其天然的纹理和形态,有些只要进行简单加工即可展现出优美的形象;竹本身就是中国人较为喜爱的一种植物,自古就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情趣,因此以竹为材料进行雕塑就成了必然,尤其在明清时期竹雕达到了巅峰,而且因为竹内外不同的材质,雕刻手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如留下竹青皮雕出图形,去掉青皮以竹肉为材雕刻,以竹根为主材进行雕刻。而且竹雕的发展更具艺术优势,因为竹材廉价易得,所以在明朝中期,文人开始参与到竹雕艺术中,即在人文内涵方面进行突破,不仅促进了雕刻技巧的提升,也令竹雕艺术从简单的实用工艺品升华为复杂地以观赏、把玩、陈设为主的装饰雕塑工艺品。

(二)题材自然

对于西方雕塑艺术来说,其主要的题材就是表现人体,所以西方雕塑也被称为人体艺术,即以雕塑手段来模仿人体的形态、动作和精神的艺术。但中国雕塑艺术却迥然不同,表现人物形象仅仅是中国雕塑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还有很多诸如山水环境、动物等各种自然存在的题材。

人物题材中,雕塑的形象十分丰富,如秦代陶俑就几乎包含所有侍从、歌舞表演者、文臣、武士、将军等不同人物;佛教造像的人物形象变化多样,从原本佛教的菩萨、声闻和护法等,拓展到了各种罗汉塑像。

动物题材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神话色彩的神兽或灵兽,一类是普通常见家畜。不管是哪类动物雕塑,其主要是出现在陵墓雕塑和装饰雕塑中,这种动物崇拜文化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并一直延续和发展,后被统治者用于皇权崇拜,如将帝王称为真龙天子,龙则是华夏祖先图腾。另外,在现实中很多动物具有超强能力,如凶猛、锋利爪牙、翱翔天宇、潜游水底、力量强悍等,为了能够设法利用这些能力,先民将这些动物神化或拟人化,从而出现了一些动物形象的雕塑艺术品。

山水题材的出现与中华民族亲近自然的审美特征密不可分,山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仙境之感,同时优美的山水环境也能使人修身养性。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山水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能够寄托不同的精神诉求,于是山水题材成了雕塑艺术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题材。山水题材从汉代开始就已经运用于雕塑艺术中,其中云雷纹、草叶纹雕刻,都属于雕塑的环境陪衬,唐代达到一个顶峰,此时期陵墓雕塑中就拥有很多山水题材的陶塑;明清时期,山水题材更是广泛应用于工艺雕塑和建筑装饰雕塑,给人自然生动之感。

(三)形式自然

中华民族对自然形态和自然环境拥有极为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在长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对自然的律动和节奏有着惊人的契合,因为农耕社会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所以中国人对自然拥有非同一般的认知。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也自然而然被应用到了雕塑艺术之中,即任何雕塑艺术都会和自然环境相契合,使之展示出来的形式更加自然。在雕塑形式方面,中国人追求与自然形态和自然韵味相协调,因此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往往和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很少会像西方雕塑一样在宽敞的道路或平旷的广场设置独立的雕像,而是以群雕的形式,彼此相互呼应,并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不会显得特别突兀。比如,汉代霍去病陵墓雕塑,其整个守护动物雕塑遍布林间,乃至每个雕塑都依照石材特有的形态进行加工,显得古朴自然,与环境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后来兴起的以山体环境为依托建成的各种陵墓更是直接以山体走势和自然形式为根基,通过借势而为的方式进行雕塑艺术的表达。中国雕塑艺术不仅在展示形式方面会贴近自然,在材料和技法方面同样会贴近自然,各种自然形态的材料经过简单修饰和加工所形成的雕塑作品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如彩塑、陶塑等均是利用水和土的混合进行最大限度的自然塑造,然后以矿物色彩进行修饰,从而拥有了色彩丰富的彩塑。

二 写意表达的审美特征

纵观整个中西方雕塑发展史会发现,西方雕塑艺术更加注重写实的表达,也就是以雕塑再现形态的真实,尤其是对于人体雕塑而言,其本身的比例、形态、容貌等更加贴近于真实的人体;中国雕塑艺术则更加注重雕塑品所表达的各种精神意境,也就是说中国雕塑艺术更加注重写意的表达。之所以中国雕塑艺术会具有这种特征,并非中国人不重视真实再现,而是中国人的认知之中,事物在直观的现实所固有的形态并非真实,任何事物均有其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内涵,所以在表现事物时,应该更注重带有想象和感情空间的真实,即所理解和感受的真实,而不是纯粹的客观真实。综合而言就是西方雕塑艺术更加注重表象的传达,而中国雕塑艺术则更加注重意象的传达。

(一)独特的感性空间

对于西方雕塑来说,其审美的理性和逻辑特征使他们会极为客观地认识事物,所以任何事物的空间和时间特性是分开阐述的,这种时空意识使西方雕塑展现的是数理的明晰性和解剖学的准确性,所以西方雕塑,尤其以人物雕塑对人体的再现追求的是精准比例和逻辑结构,其雕塑的各种比例、形态和结构都力求达到真实和精准。

中国雕塑则和西方雕塑存在差异,我们在认识物象和表现物象时,多会依靠情感意愿来进行融合加工,所以展示出来的各种雕塑作品不会注重纯粹的直观感受,而是更加注重作品整体的空间感觉。西方雕塑艺术中所体现的空间感,除了因为完全写实的比例和结构之外,还与外界光线的明暗有关,所以给予人的感觉更加具象化、真实化。中国雕塑艺术中所体现的空间感却有所不同,其是一种不拘于比例和具象,但注重与环境相协调和融合的感性空间表达。所以,西方雕塑更加注重真实再现原型,对细节的重视体现在光影效果和雕塑团块体积的微妙变化;中国雕塑则多为在表现对象的形态基础上,追求整体的效果。整体而言,西方雕塑艺术属于对物象内部空间和逻辑的详细展示,而中国雕塑艺术属于对物象融入的环境空间的表达。中国的很多雕塑作品与原型相比非常不协调,但是整体观察雕塑作品却又感觉不到这种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甚至会因为夸张的雕塑手法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同时能够通过对比表现出更深层的意境,这就是中国雕塑艺术对空间的运用,超越了普通的时空概念,最终达到传神的效果。

(二)直觉式思维方式

直觉式思维方式就是凭借感性认识去把握事物的特点,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之一。其对中国各种艺术具有特殊的意义,人们会在观察和认识自然物象时,不自觉地将其形态、属性、作用等和主观情感相联系,这非常有利于在艺术创作时从事物具体现象出发展开想象,凭借直觉思维认识事物的特性,然后融合不同的情感再进行表达,所以中国的各种艺术在形态、色彩等方面都非常自由,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而是注重展现出的形态和色彩能否引发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

中国雕塑艺术同样受到直觉式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一点从雕塑艺术的展现手法多为“借势象形”就可以发现:不论是大型石雕,还是小型工艺雕塑,中国人经常能够通过石块或玉或木材等的天然形状、纹理、色泽分布等联想到某些动物、人体、事物等形象,然后“借势”进行雕刻,最终形成雕塑作品。虽然看似这种“借势象形”对雕塑艺术具有很强的局限作用,毕竟想象会受制于天然形态,但事实并非如此,“借势象形”虽然使雕塑带有一定目的性,但创作者可以根据这一雕塑目的,采用各种雕塑手法将材料引向自身所理解的各种特定形象上,然后以此形象为基础进行雕塑。比如,在观察到一块石材时,第一感知是其能够雕塑成某种动物,从而大体确定了该石材的雕刻需求,但是在不同加工者进行雕塑前,会根据石材的独有形象和特征,想象出完全不同的动物形象,从而使最终的石雕拥有不同的形态。

中国雕塑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感性的创作理念,所以直觉的感受和联想始终会支配整个创作过程,最终呈现出了数不胜数的以写意表达为主的优秀雕塑作品。纵观整个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会发现其中一直贯穿着直觉式思维方式,这就使很多雕塑作品拥有极强的不可重复的写意效果,所以一些仅仅简单加工进行线条刻画的大型石雕会让人感受到雄伟的气息,一些佛教造像给人一种超脱世俗却又融入世俗的洒脱,一些陶塑会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灵性。

(三)象征性表现艺术

西方的雕塑艺术更加偏向于客观的理性表现艺术,而中国的雕塑艺术则更加偏向于象征性表现艺术,这一点从中西方不同的人体雕塑展示手法就能够感觉到。西方雕塑以再现客观实物为宗旨,所以雕塑作品中以人体居多,而且其比例、形态无不体现着秩序、和谐与平衡,即使是对神秘的神的刻画也无不体现着与人体相同的结构,只是更加完美、更加理性,而且为了体现这种完美和理性,西方人体雕塑大多以裸露在外的肌肉、线条以及面部表情进行表达。

中国雕塑艺术则有所不同,单以人物雕塑而言,这种审美的差别极为明显,中国传统人体雕塑的巅峰是盛唐的舞俑和各种佛教造像,其真正的表现力并非西方认知的人体比例和线条,而是以各种华丽的服饰来展示人体美。盛唐的舞俑拥有着各种不同的姿态,最能表现其姿态之美的就是雕塑出的各种衣袖、裙裾的形态,宽大衣袖或舒展或翻飞,裙裾或旋转或摇曳,通过这种服饰的外在造型表现,呈现出一种曼妙优美的自然舞姿;佛教造像中女性化的菩萨像,通过雕绘的各种轻薄透体的天衣,呈现出飘扬飞带状的带纹等,将菩萨的超凡脱俗和女性的母性慈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雕塑中的人物形象在表现某种情感或形态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仰赖道具或服饰,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某种象征且含蓄的意境效果。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事物的具象仅仅能够表现一部分真实,另一部分真实就需要通过其他各种象征性的元素来引申和表达。比如,中国雕塑中的动物形象,因为中国文化中一直留存有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因此所认知的动物均有一定的神性和魔性,而且这种神性和魔性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最终演化为各种具有人物象征意味的灵性生物,如龙、凤等形象就成了皇权的象征,而狮形象则成了强盛和护卫的象征,马的形象则经常会和人相结合,体现出英武卓绝、勇猛顽强。在民间的一些动物雕塑同样具有不同的象征意味,如鹤会和道教相联系,象征仙风道骨的出世之能;鱼会和习俗相联系,象征物质丰盈、生活富足。

从欣赏角度而言,象征性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欣赏中国雕塑品的主体也需要拥有足够的联想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需要对雕塑形成的环境、背景乃至故事有所了解,才能够完成最终的欣赏,这种艺术手法符合中国人内向灵修的欣赏手段和接受习惯,同时也在根源上最为符合艺术的传达和本质规律。从创作角度而言,象征性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让中国雕塑作品承载更加深刻和饱满的主体情感,这种非客观情境的艺术手段,给予了意境自由的发挥空间,所以即使中国的雕塑艺术并未成为传统意义上的自觉性艺术,但其创作过程中主体的精神作用依旧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也是中国雕塑艺术即使没有形成体系但仍旧能够长久发展并不断传承的根源。

三 圆融互通的审美特征

中国各种艺术展现手段通常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融会贯通,如中国诗歌艺术,其通常会与音韵相融合,使文字的情境美与音乐的韵律美相结合,所以才有了众多朗朗上口、可吟可唱的各种诗歌;中国绘画艺术,通常会和诗歌及书法相融合,多数绘画会辅以情境诗进行搭配,其情境诗的书法呈现同样属于绘画艺术的审美范畴;中国的戏剧艺术,更是将诗、音乐和舞蹈高度融合,不仅要有诗的意境,还要有乐的情境,更要有舞的律动;建筑艺术也是如此,会将雕塑、绘画、音律相互融合,雕窗绘屏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而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建筑布局则是建筑与音律的融合。中国雕塑艺术同样具有浑然一体、圆融互通的特征,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的雕塑会将各种表现手法融合为一体进行最大限度的艺术表达。这种圆融互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雕塑与绘画的结合;二是雕塑与线条的结合;三是各种雕塑手法的结合。

(一)雕塑与绘画结合

雕塑最凸显的表现手段是其空间形态和材质意蕴,而绘画最凸显的表现手段则是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纹饰,两者的结合使得中国雕塑艺术更显空间的特性。自中国新石器时代以来,雕塑和绘画就已经开始了融合,当时的彩陶上经常会绘制各种不同形状的纹饰,有些陶塑上则绘有动物、人物的器官。秦代的兵马俑会以色彩来修饰陶塑的细节部位;汉代彩陶发展到唐代更是演变为华美的唐三彩。陶塑如此,石雕和木雕等不同材质的雕塑品同样如此,通常会根据材质的纹理和特性,用各种绘画手段表现不同的主题。另外,我国独创的壁塑艺术,即画像砖和画像石,也被称为影塑,其将绘画和雕塑完美融合在一起,初期是用浅浮雕将身体主要部分表现出来,然后以平面彩绘的方式将衣物等表现出来;后来又将不规则泥塑和色彩晕染结合起来,通过泥塑的不规则造型,辅以色彩晕染点绘,最终形成具有立体感的雕塑作品。雕塑与绘画的结合能够给予雕塑更明显的立体形象,从而使雕塑的体积感提升,而且绚丽的色彩和纹饰也能够给雕塑带来丰富的美感。

(二)雕塑与线条结合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几乎所有艺术形态都有线条的表现,如书法中的各种优美字体主要靠的就是线条的表现力,绘画中线条勾勒具有超乎想象的表现力。在雕塑艺术中,线条的作用同样极为重要,不管是古朴的石雕还是后期的工艺装饰雕塑,无不体现出线条的魅力。

在雕塑艺术中,线条的主要表现手法有阴刻、阳刻和阴阳线刻结合技法,通过深浅不同、弧度不同、富有弹性和变化的各种线条,雕塑艺术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如中国多数传统雕塑的服饰,就是靠着不同的线条体现出不同的感觉,健劲有力的舒展深线条可以提高服饰的厚重感,圆润轻柔的流畅的浅线条可以显示服饰的轻柔感,虽然刻刀是硬质的,但是中国雕塑艺人能够做到运刀如运笔,可以通过最简单的线条来表现概括性和抽象性的造型。运用深浅不一、粗细不同的线条组合,结合不同弧度不同走势的线条流转,能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形式之美。

西方雕塑艺术最为注重的团块和光影所形成的三维立体感,往往会通过不同大小、不同凹凸度的团块,结合光影效果来展示雕塑艺术的立体之美。中国雕塑艺术则主要靠线条来展示雕塑的立体感,通过简单的几根不同深浅弧度的线条,就能够在平面之上让人联想到广阔的空间,这种空间感并不会拘泥于雕塑品的形体,给人以空灵且富有想象的空间感。

(三)各种雕塑手法结合

中国雕塑艺术一般会将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雕塑手法混合并用在一件雕塑作品之中,这一点在各种传统雕塑作品中均有表现。以石雕为例,中国各种宗教造像中会融合各种艺术手法,如佛像的头和手等部位以圆雕技法为主,而身躯则是依附于山体岩石的高浮雕形式,同时服饰表情等细部则是以线刻来表现;有时还会将镂空和镶嵌技法结合进去,如有些佛像眼珠会以特殊石材镶嵌,有些佛教造像所处的背景环境会以镂空手段来雕塑。

这种将各种雕塑手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需要将整个雕塑作品看成一个整体,因为多种手段相互融合互补,才最终形成了整体的雕塑艺术。比如,中国石窟的佛教造像,任何一个洞窟内的雕塑都是一个相互关联和相互呼应的整体,用一种雕塑手法根本不足以表现出其整体的壮观感,石窟中的本尊佛像一般会用圆雕手法展现,其背后会与整个龛壁结合为一体,本尊佛的弟子等形象同样会以基本圆雕形式表现,但其供养人的形象则多数是绘在墙壁上,使整个石窟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只有从整体去观察和理解,才能够明晰整个雕塑真正的意义和真正的内容,单独去看某一个雕塑造型根本不足以了解其背后的意蕴。

中国雕塑艺术这种圆融互通的审美特征使雕塑形式多而不杂、精而不乱,同时因为多种表现手段和技法的融合运用,所以中国雕塑艺术的展示不会受到材质、空间以及环境的影响,如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的山体材质脆硬,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山体材质松软,本不适合进行大量石窟雕塑,但通过不同技法和雕塑形式的融合,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且源远流长的四大石窟。

中国人在雕塑艺术创作方面并不会受到各种手法和材质的限制,因此更能够将亲近自然和写意表达的审美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原本受制于空间、时间、材料、环境的雕塑艺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也使原本并不属于雕塑艺术的各种因素开始为雕塑艺术服务,最终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内涵,展示了中国雕塑艺术的丰富多样。 qm0hMb2wPXLqIuKN5zh/dyZIEw4UK0FKzQhTQnu3pyPRlMjMKiC2OhBQaewaVA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