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华民族的雕塑艺术可谓源远流长,自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各种雕塑作品出现,之后的发展更是经历过多次巅峰,那些遍布浩瀚国土四处的宫苑、陵墓、石窟、寺庙、居民建筑上的雕塑艺术遗产和遍布全球的各种古陶瓷器具、藏品,被人们视为珍宝的各种玉雕玩物都是中国雕塑艺术辉煌发展并传承下来的瑰宝。

人类第一次通过运用和加工自然石块、泥巴制作成的符合人类需求和意愿的造型便可以说是雕塑,这是雕塑的雏形和起始。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是中国雕塑艺术雕和塑的雏形产物,尤其是运用火烧制出陶器极大地推进了雕塑艺术的发展,其丰富的艺术语言和强烈的艺术视觉感染力是其他艺术都难以企及和超越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出现,其神秘的纹饰和绮丽的造型、古朴的形象和威严的气宇无不在精神和风貌方面反映了中国奴隶时代的状况;秦汉时期多陵墓雕塑,各种恢宏的石雕和陶俑无不展示着帝王的阶级统治意念和古代社会的宗教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进入中国,使中国雕塑艺术在题材和形式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因受到中华民族包容理念的影响,异域风采明显的佛教造像雕塑逐渐转变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刻艺术;隋唐时期,陵墓雕塑的成就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精妙绝伦的护陵石雕群像、多姿多彩的陶瓷雕塑无不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雕塑艺术风采;进入宋代,中国雕塑艺术逐步开始世俗化,这种发展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从此中国古朴、写意的传统雕塑艺术走向了精细、烦琐、考究雕塑技艺的雕琢艺术风格。

之后,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结束了,中国雕塑艺术也在经历了长时期的沉寂之后,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重新开始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雕塑艺术与西方雕塑艺术开始产生碰撞,西方完善的雕塑艺术理论和体系被中国快速学习、掌握、运用并改造,成为雕塑家表达艺术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基础。但是,那段时期雕塑观念依旧被束缚,绝大多数雕塑作品依旧遵循了固定的创作模式,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文化、国家经济等开始步入正轨,就是在这样一个思想解放、经济腾飞、文化转型的背景下,新思潮推动着当代雕塑艺术崛起并快速发展,可以说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节点和时代特色,在经历了西方雕塑文化冲击和雕塑本土化、民族化之后,雕塑作品开始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雕塑艺术家开始在文化、思潮和观念的碰撞中反思和探求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根,关注社会、人文,注重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整个雕塑界呈现出冷静且清醒的意识氛围,这为当代雕塑艺术的快速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这时起,中国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段便开始不拘一格,传统的、新颖的、夸张的、荒诞的、世俗的、承载城市文化的,各种不同观念和形式的雕塑作品开始大量出现,雕塑艺术终于打破了艺术门类的壁垒,开始向通俗化、大众化、个性化发展,开始和表演艺术、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乃至科学技术相融合,并不断进行创新,呈现出多元化探索并快速发展的态势。

当代雕塑艺术不仅是一种通过外在造型给人们以强烈视觉冲击的艺术,更是一种通过自身承载的思想感情来影响人们心灵的艺术。它是时代的艺术,更是人民需要的艺术,正在通过对人民心灵的影响去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本书共分为六章,以中国雕塑艺术发展概论、当代雕塑艺术综合阐述为研究理论,分别就城市环境雕塑艺术、陶瓷雕塑艺术、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和功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当代雕塑艺术意境探索进行了整体性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由于笔者能力所限,本书可能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批评斧正。 +6WsQEFQ4hwjW5iIHbhjmE5s+sKGRAikCwz/PrgNCmD4QjY67G4JoGEiCnvxdl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