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区域金融合作的研究较多集中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各国的合作研究,如中国与东盟地区、中国与阿拉伯地区、沿线各国之间等,中国与东亚地区及与俄罗斯的区域金融合作研究也较为常见。但是目前的研究方式比较单一,多数为通过研究两地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来分析地区金融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金融业务合作规模逐步扩大,金融合作机构数量增加,金融业务逐渐多元化,这为区域金融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贸易往来的频繁,区域金融合作将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为此赵丽君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地区开展区域金融合作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赵丽君认为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金融合作的新机遇在于利好的金融政策和不断强化的金融监管,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我国与东盟国家签订了《新时代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其目的在于助力广西面向东盟国家,打造金融开放门户。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区域金融合作也存在着挑战,如双边支付水平存在差距、双边金融政策协调难度大和人民币结算占比较小等问题,目前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渠道与机制仍然停留在论坛讨论、对话与发表宣言的阶段,具有约束力的金融合作协议很少,双边金融政策很难落实,除此之外,中国的网络支付水平处于世界前沿而东盟许多国家的网络支付刚刚起步,双方差距较大,不利于合作的开展。
在金融自由化与世界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加强与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是稳定区域内汇率、抵御金融冲击的重要手段,赵瑞娟提出目前与东亚地区进行区域金融合作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必要的组织结构及决策系统、缺少有关汇率合作的框架协议、各国经济文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和来自美国的制约等,因此该学者提出加强与东亚地区的区域金融合作应该完善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组织机构及决策系统,引入更多的政策对话机制;建立东亚区域金融监督机构,制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快构建东亚自由贸易区,扩展各国金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除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区域金融合作及与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之外,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区域金融合作也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与我国东北接壤,通过开展金融合作能够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张献莹对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区域金融合作模式进行研究,她提出目前我国与俄罗斯正处于良好的建交时期,有良好的政治互信机制,政治上的热络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且现在俄罗斯东部与中国东北地区呈现出经济互补的特点:俄罗斯出口自然资源和石化资源,中国东北出口加工类产品。虽然两地的合作拥有宽松的市场环境,但是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区域金融合作仍然存在挑战,如经贸发展失衡、金融合作业务风险高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因此要建立两地良好的区域金融合作需要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将业务范围拓展到保险、证券等领域,创造两国地区间金融合作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