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前景展望

建设海洋强国内涵丰富,既包括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包括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既包括海洋科技的创新,又包括海洋权益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高度重视,对山东海洋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走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山东更需要以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的新成就,展现出海洋强国建设的山东作为、山东担当,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山东贡献。按照《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描绘的宏伟蓝图,山东将打造活力海洋、和谐海洋、美丽海洋、开发海洋、幸福海洋。这是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行动方向,也是对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明确要求。未来,山东要向海图强、全面求强,就是要实现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战略性转变,在科学开发利用海洋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 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打造活力海洋

一是大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发挥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科研高端人才集聚优势,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实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强化重大创新平台支撑,巩固发展领先优势,持续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激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整合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和科考平台等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全力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加快建立开放、协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在推动优质科研成果“开花结果”上下功夫,推动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山东半岛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山东海洋经济创新力。

二是激发体制机制活力。结合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加快推进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理顺涉海管理职责,完善现代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完善海洋开发保护整体战略规划,健全海洋开发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市场化手段、法治化方法,推进海洋开发与保护有机统一,引导海洋经济向集约、绿色、持续、创新发展转变。

三是打好海洋文化牌。繁荣发展海洋文化,推动海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严格保护海洋文化遗产,开展重点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和海洋遗址遗迹的发掘与展示,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专项调查和研究。积极挖掘海洋军事文化,建设海防教育基地,打造军民融合合作典范,打造高附加值的海洋文化产品,依托海洋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国家海洋文化展示集聚区和创意产业示范区,重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积极推动海洋经济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山东海洋文化走出去,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

二 坚持陆海统筹,努力打造和谐海洋

一是牢固树立陆海一体的现代海洋思维。摒弃过去传统的单向以陆看海、以陆定海的思维,由单纯的海洋开发向统筹海陆经济发展转变,从陆海统筹的视角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性,遵循陆海统筹的原则统筹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统筹海域陆域的和谐发展,统筹海洋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海洋在整个经济和资源平衡中的作用。

二是更加强调陆海资源的互补、海陆产业的互动、海陆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匹配陆海主体功能定位、空间格局划定、开发强度管控、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设计、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统筹陆海产业规划、陆海基础设施建设、陆海产业要素配置,做好沿海区域与内陆区域的合作交流,倡导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形成利益共享体,鼓励沿海地市、企业、园区到内陆地区建设蓝色经济飞地,形成陆海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是更加注重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港口作为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推进港口发展一体化、港口装备智能化、港口业态高端化,打造一流港口群,推进港口建设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船舶租赁、电商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协同港城发展,进一步发挥港口对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港口、产业、城市以及陆地、海洋之间联动协同发展。

三 坚持开放合作,努力打造开放海洋

自古以来,海洋就是开放包容的象征。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海洋是重要载体,海洋经济是重要抓手。

一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突出发挥区位优势,按照中央有关政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放大港口整合效应,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合作,东联日韩,西接欧亚,推进港口互联互通,建立通畅安全高效的海上运输、物流、商贸大通道,促进资金、技术、资源、人才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带动山东制造和山东服务融入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分工格局。

二是搭建海洋合作平台。适应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势和国际海洋合作新趋势,打造多层次、立体化海洋开放合作大平台,推动与各国和国际组织建立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海洋产业联盟,共建海洋产业园区,推进园区集群化、规模化、差异化发展,提高园区国际合作水平。利用好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水平,打造东亚海洋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

三是推进海洋国际产能合作。推动有基础、有潜力的涉海企业“走出去”,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在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合作,带动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物流等产业发展。

四是强化国内区域合作。自觉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强化陆海统筹,加强与沿黄省份合作,拓展沿黄腹地发展空间,共同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带,构建沿黄省份便捷出海大通道。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雄安新区等国家战略的对接,积极融入环渤海地区合作。

四 坚持共建共享,努力打造幸福海洋

一是强化公众海洋意识,加大海洋知识传播的力度、深度、广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知识宣传活动,推动海洋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全面提升公众海洋素养,全面增强蓝色国土意识、经略海洋意识、陆海统筹意识、抱团向海意识、海洋环保意识和海洋安全意识,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浓厚氛围。

二是增加海洋领域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海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海洋科普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设施,在现有场馆中增加海洋科普、海洋文化等内容,同时,依托涉海机构搭建开放灵活的科普宣教共享平台,推动海洋实验室、科技馆、样品馆和科考船等向社会开放,让人民群众共享海洋发展经济成果、生态成果、文化成果。 s5szSG/iRYxI1uDH/Yvifq7WNQFf7JaDyZBXVebyNbAjMESzOmLSLavFpv/hX/n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