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背景知识

(一)作业成本法

1.作业成本法的原理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分配成本的对象,旨在根据作业量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消耗资源为核心思想,在核算过程中,将成本根据不同成本动因归集设置相应作业成本库,再根据各产品(服务)所消耗的作业量分配其作业成本,最后汇总出作业总成本,计算出各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差异,只是直接成本的范围比传统成本要大,凡是可方便地追溯到产品的材料、人工和其他成本都可以直接追溯,尽量减少不准确的分摊。不能直接追溯的成本,则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作业成本法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包括:资源、作业、作业中心、成本对象、作业动因等。

作业成本法的精髓可以用“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来体现,也就是说企业把消耗的资源按成本动因分配到作业,再把作业收集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最后得出各种产品的作业成本总和。

作业成本计算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作业成本计算原理

与传统的成本核算原理相比,作业成本计算法更关注成本信息对成本核算的有用性,这是因为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是直接以人工的时长、机器设备的运行时长或者产品产量来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以具体作业为中心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与核算,注重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分析,所以分配标准会更加丰富和科学,最终成本核算的结果也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2.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1)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①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产品和产品线成本。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优点是减少了传统成本信息对于决策的误导。一方面,作业成本法扩大了追溯到个别产品的成本比例,减少了成本分配对于产品成本的扭曲;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成本动因作为间接成本的分配基础,使得分配基础与被分配成本的相关性得到改善。准确的成本信息,可以提高经营决策的质量。

②有助于改进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提供了了解产品作业过程的途径,使管理人员知道成本是如何发生的。成本动因的确定,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成本动因的耗费上,而不仅仅是关心产量和直接人工。从成本动因上改进成本控制,包括改进产品生产流程等,有助于持续降低成本和不断消除浪费。

③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战略管理需要相应的信息支持,例如,成本领先战略是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之一,实现成本领先战略,除了规模经济之外,需要有低成本完成作业的资源和技能。这种有别于竞争对手的资源和技能,来源于技术创新和持续的作业管理。作业管理包括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和绩效衡量等,其主要数据来源于作业成本计算。

(2)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

①开发和维护费用高。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动因较多,成本动因的数量越大,开发和维护费用越高。

②作业成本法不符合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为了使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需要重新调整成本数,这种调整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技术难度大,有可能出现混乱。

③确定成本动因比较困难。并不是所有的间接成本都和特定的成本动因相关联,有时找不到与成本动因相关的驱动因素,或者几个假设的驱动因素与成本相关程度都很低,或者取得驱动因素的数据成本很高。

④不利于提供部门管理信息。传统成本法按部门建立成本中心,为实施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提供了方便。作业成本系统的成本库和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一致,不利于提供部门管理信息。作业成本法更倾向于以牺牲部门管理信息为代价,换取经营决策信息的改善。

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1)间接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在传统成本法下,间接费用主要是按照直接人工工时和机器工作时长等简单方便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和易于理解,但是产品成本与资源消耗之间的配比却未必准确,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最终影响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而在作业成本法下,根据成本动因,针对不同的作业采取差异化的成本费用分配依据,所以间接费用的分配会更加科学、准确。

(2)成本核算目的不同

传统成本法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成本信息,所以在核算过程中会过于看重财务信息,而对于非财务信息的关注度不是很高。作业成本法核算目的不仅体现在获取成本信息和降低成本方面,它还倾向于对成本产生原因的分析,注重对企业内部资源消耗和流动情况的考察,所以不仅对财务信息非常看重,对非财务信息也是非常关注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水平更胜一筹。

(3)成本经济实质不同

在传统成本法下,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成本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其经济实质主要包括两部分: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新创造价值,都是与产品形成直接相关的费用。相比之下,作业成本法中其经济实质是完全成本,即产品在生产企业的内部、企业与客户之间流通转化所积累的价值总和。综合来看,后者即作业成本法更能全面反映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也能够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医院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基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传统成本核算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之上,具体核算工作主要参照2012年1月1日卫生部颁布的在全国范围公立医院中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来进行。由于传统成本法的局限性,基于传统成本法所能进行的成本管理范围有限,主要是对医院宏观层面上的管理,通过制订成本计划、成本定额等对成本耗费进行控制,不能对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1.医院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在进行医院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可以计入成本核算范围的支出有:①人员经费,包括医院业务科室发生的工资福利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②卫生材料费。③药品费。④固定资产折旧费。⑤无形资产摊销费。⑥提取医疗风险基金。⑦管理费用,包括行政及后勤部门发生的经费等。⑧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等。不应计入成本核算范围支出有:①不属于医院成本核算范围的其他主体及经济活动发生的支出。②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资本性支出。③对外投资的支出。④各种罚款、赞助和捐赠支出。⑤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等项目支出。⑥在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⑦其他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支出。

2.医院成本核算的分类

根据成本核算的范畴,医院成本核算分为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成本、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几类:①医疗业务成本是指医院业务科室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含医院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的耗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②医疗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医院各业务科室和行政及后勤部门自身的耗费。③医疗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医院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及财政补助项目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耗费。④医院全成本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医院各部门发生的所有耗费。包括医疗全成本以及教科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耗费。

根据成本核算对象的不同,医院成本核算分为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几类:①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的各种耗费,按照科室分类,以医院最末级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和分配。②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是指以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以及医疗辅助类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各服务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③病种成本核算,是指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病种成本的过程。④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是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诊人次、住院床日中,计算出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的过程。

3.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

医院成本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合法性原则。计入成本的费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规定。②可靠性原则。医院要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中立性及可验证性。③相关性原则。医院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相关方面及时了解医院收支情况以及国家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④分期核算原则。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期间一致,按月、季、年核算。⑤权责发生制原则。医院收入和费用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均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⑥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⑦收支配比原则。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当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归集、分配各项成本费用。⑧一致性原则。医院各个会计期间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程序和依据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更改。⑨重要性原则。医院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对于主要经济事项及费用应当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精简;而对次要事项及费用,在不影响成本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三)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医院采用传统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人们开始积极探索医院成本管理的新模式,以消除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达到医院成本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国外医院开始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实施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确实能为管理者提供更多、更加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并且明显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可以尝试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医院成本管理中。

1.医院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医院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有以下几点优势,因此,医院有必要实施作业成本管理。

(1)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不同于传统成本法在归集成本时直接将医院的医疗资源粗放地按照医疗服务数量或人工数量等分配到医疗服务中去,在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用作业把医疗资源和服务项目联系起来,使资源成本按照具体耗用情况分配到医疗服务项目中去,分配依据更具有合理性和逻辑性。

(2)权责划分更加合理准确,增强全院职工的成本意识

由于独立的作业都是由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医院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时,每个责任人的权责划分是非常明确的,改变了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由于粗放的分摊方法而造成的职权不清、责任不明的状况。而且,实施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全院职工的共同参与,无论是哪个科室都要承担医院成本管理的责任,转变了“成本管理是财会部门或成本核算部门的责任”的思想。

(3)绩效考核更加科学合理

医院成本核算是绩效考核的基础,传统成本法下,医院绩效考核以科室为单位进行,主要考察各科室收支结余情况,再根据科室总体绩效按照一定的绩点来计算个人的绩效。而作业成本法下,将医疗服务流程细化到每个作业,每个作业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对每个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以此为评价依据。在这种方法下,可以激励员工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保证了工作质量。

(4)优化作业流程,对成本进行事前事中控制

传统成本法下成本管理对预算管理的帮助只是提供最后的成本核算结果,而在作业成本法下,预算管理可以结合各个作业流程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同时,成本管理又可以依靠预算管理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

(5)优化资源配置,理性对待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

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的一项重大支出,医院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一台设备所提供的医疗项目成本进行合理的计算,成本计算结果大于其所提供的医疗项目定价时,医院可以选择暂缓对设备的引进。

2.医院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是否可行,主要考察医院是否具备了以下条件。

(1)医院间接费用在医院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医院针对成本目标的可追溯的直接资源成本只占医院总成本的一小部分,行政后勤、医疗辅助科室等不可追溯的间接成本所占的比重较大。这种情况下,如果医院采用传统成本法对间接成本进行分摊,会使医院成本信息严重歪曲,进而影响成本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医院可以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对间接成本进行合理的分摊,使成本信息更加准确,保证成本决策的正确性。

(2)医院规模较大,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较多

公立医院承担着为大多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责任,规模一般较大,因此,公立医院符合作业成本法对规模的要求。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种类多,不同的医疗服务项目需要不同专业的医师来提供,其技术含量不同,而且使用不同的医疗设备或卫生材料,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各类服务项目的差别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成本法笼统地将不同质的间接成本统一以相同的分摊标准进行分摊,显然会使成本信息不可靠,而作业成本法则以作业为中心,区分不同质的成本采用不同的动因进行分配,能更准确地将成本追溯到各种产品中。

(3)医疗服务项目的流程较多,但流程步骤相对固定

一般来说,每个医疗服务项目都需要多个步骤来完成,步骤越多,间接成本的发生和统一的分摊标准之间不相关的可能性就越大,对成本信息的扭曲就越大。同时,作业环节越多,不增值的作业可能越多,釆用作业成本法对消除不增值作业,降低产品成本大有裨益。医疗服务项目的流程相对固定,较易划分医疗服务项目的各个作业,确定作业成本库,适合实施作业成本法。

(4)医院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财会人员也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的成本信息,而且计算复杂,尤其是在医院中,医疗服务项目繁多,服务过程复杂,核算难度较大。如果医院实施作业成本法仅仅依靠人工来进行核算,不仅将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计算结果容易出现错误,因此,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必须依靠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另外,作业成本法需要全院职工参与,由于医疗服务部门职工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有限,医院财务人员要首先对作业成本法有足够了解,然后对全院职工进行作业成本管理培训,因此对财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

除具备以上条件外,实施作业成本法还需要医院管理层重视,有较好的组织基础和人员基础。医院同时具备这些条件,作业成本法才会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3.医院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步骤

(1)确认作业及作业动因
①确认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

作业是医院为了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消耗资源的活动或事项,医疗服务的形成是由一系列的作业引起的。医院建立作业成本库的数量取决于其提供医疗服务过程的复杂程度,过程越复杂,医院作业成本库数量越多。但是,如果列出医院全部的作业,有可能因为过于复杂而增加信息成本,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作业进行筛选整理,在确定作业时应该遵循几个原则:第一,特别注意资源昂贵、金额重大的作业,这种作业对整个作业链影响较大,而且,一旦出现误差将影响整体决策;第二,注意作业流程的连贯性,根据各个作业的相关性,吸收前后的小作业,建立主要作业;第三,考虑影响每项作业成本的因素(资源动因),以便评价个别作业的成本性态是否同质,从而考虑它们是否可能被归集到同一个作业成本库。

确定作业的方法主要是现场研究和组织访谈。在组织访谈前,先对现场进行研究,发现作业确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访谈工作,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划分作业。

②确定作业成本动因

将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的医疗服务项目时需要明确其分配标准,这个分配标准就是作业成本动因。在选择作业成本动因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作业消耗量和成本动因消耗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一般来说,所选择的作业成本动因应该与作业的实际消耗直接相关,它们之间较高的关联度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正确性。b.获取信息的成本。在选取作业成本动因时,要考虑获取成本动因相关信息的成本。如果为作业成本库选择作业动因时,可以选用两种成本动因,这两种作业成本动因和作业的关联度相当,这时,应选择信息成本较小的成本动因。c.考虑选取作业成本动因的行为结果。作业成本动因的选择会影响决策者的行为,这种影响是有利还是不利,取决于行为的结果。

(2)建立资源成本库,确定资源成本动因
①汇总分类医院成本资源,建立资源成本库

资源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时最原始的耗费,建立资源成本库应注意几个关键问题:a.资源成本库的归集科学合理,各项资源的设置要与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相匹配。b.重视金额重大的资源,同样的误差率,金额较大的资源产生的误差也较大,因此要谨慎对待金额重大的资源。c.注意因作业不同而使用程度差异较大的资源,这样的资源是导致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要引起重视。d.重视分配困难的资源,一些资源分摊标准很难选择,要根据资源的具体使用情况,尽量使分配标准和资源使用的相关性最高。

资源成本库的成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取得,一是直接计入,这部分成本是直接成本;二是间接分摊计入成本库,这部分成本是将无法直接计入的成本按照资源使用方式合理分摊计入。

②确定资源成本动因

资源成本借助于资源成本动因分配到各项作业中,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它反映了作业对资源的耗用情况。确定资源动因的方法有测量法、经验法和回归法。测量法确定资源动因较客观准确,但只能局限于水、电、气这种可测量的资源。经验法主要通过访谈方式进行,优点是操作方便、成本小,缺点是主观性较强,容易出现误差。回归法要求准确的统计数据,而且方程的建立较复杂,但结果较准确。

(3)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中

每一个作业成本库所代表的是它那个中心所执行的作业,将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成本库是要确认每类作业的资源耗用量。这一步骤的工作,反映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规则: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资源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的产出量没有直接关系。

将资源成本计入作业的具体方法如下:①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其他工资、补助工资、社会保障基金、职工福利费等。人员工资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需要了解各个作业人员构成,以及每个员工的工资水平,按照每个员工在各个作业中心所花费的时间将个人的工资分配到作业中心,然后把分配到每个作业中心的员工工资加总,得到每个作业中心应分配的人工成本。②公务费,如水电费。如果在各个作业中心安装水电表,那么各作业中心消耗的水电费可直接取得。如果没有安装水电表,水电费则按照每个作业中心设备的功率和设备工作时间进行分摊。③材料耗费,包括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及其他材料费。可以区分是何作业耗用的材料根据实际耗用量直接计入作业中心,不能划分的按照直接耗材的比例分摊到各作业中心。④药品费,按照各作业中心所耗费的药品直接计入成本。⑤业务费,业务费与医疗项目的例数有关,按照例数分摊到各作业中心。⑥房屋设备的折旧费和修缮费,房屋折旧费和修缮费按照各作业中心占用房屋面积来分摊,设备折旧费和修缮费按照设备价值和使用时间分配到作业中心。⑦其他费用和管理费用按照例数分配到各作业中心。

(4)把作业成本分配到各医疗服务项目中

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医疗服务项目,需要统计作业动因的总数,并计算各作业单位作业动因的成本分配率。目前,我国多数医院实行的是按医疗项目收费,因此,可以将医疗服务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计算各个成本标的的单位成本。根据各个医疗服务项目消耗的作业量与成本分配率的乘积分别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中,然后得到各医疗服务项目总成本。汇总医疗服务项目发生例数,根据各医疗服务项目总成本和例数可以得到每例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 CEeDhlMxRLj8zSOpcCPxt18VWX6Hr5zuyD6LYgKghOhAHd+JlaQURDNkyUhIDC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