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选择是指理性的消费者在既定的约束和消费品价格约束下,通过调整所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的组合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消费者不断追寻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消费者选择行为的调整过程。不同消费者的能源消费行为是不同的,本章将消费者分为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类。对居民而言,能源为居民提供制作食物、交通、照明、制冷、制热等方面需要的能量,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福利最大化;对企业而言,能源是企业生产的主要投入之一,与其他生产要素一起结合作用,产出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对政府而言,能源为政府部门提高交通、照明、制冷等方面的能量,以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
1.居民能源消费行为
居民能源消费主要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常规能源和各种家电等设备消耗的能源。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居民的衣食住行和文教娱乐等活动都离不开能源,能源和能源产品是居民生活的主要消费品之一。一般地,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对能源的需求就越大。由于受到自身收入和财富的限制,居民的能源消费必须尽可能理性,以最低的能源消费成本来实现居民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居民作为能源终端的消费者,其能源消费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能源消费的数量和结构。在我国,居民已经成为继工业部门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消耗主体,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居民生活能源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煤炭比重快速下降,液化石油气消费量不断增加,整体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企业能源消费行为
能源是企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其他要素配置结合,产出产品或服务,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作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美国能源缺口达到1.16亿吨标准煤,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减少930亿美元;日本能源短缺0.6亿吨标准煤,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减少了48.5亿美元;其他国家因为能源短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的情形。有研究表明,能源短缺所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通常能达到能源本身价值的20—60倍。
企业能源消费主要是企业在日常生产中的投入要素以及在运输、照明等方面消耗的能量。企业是社会的营利性组织机构,其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须在产量一定时尽量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是能源消费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能源消费和生产成本密切相关,能源消耗越少,企业生产成本越低,企业的盈利就会越多,因此,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会努力改善生产运作方式,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会努力寻求最合适的资源配置比例,以达到最优的能源配置结构,随着累计生产量的增加,企业也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降低能源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能源消费数量的节约和结构的优化。另外,能源的不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进步,衍生并发展了新兴产业。
3.政府能源消费行为
政府能源消费是指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消耗的常规能源以及各种终端设备所消耗的能源。政府是相对于私营企业和事业单位而言的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其能源消耗目的和行为与企业、居民不同。目前对政府部门能源消费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其能源消费数量也缺乏额度限制和统一管理。北京对全市48家市、区级政府机构2004年能源消费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在能源节约方面还存在较大空间。
Christoph(2014)认为,在能源消费需求层面上存在着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模型相类似的模式。能源消费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获得商业能源、能源供应安全、成本效益、自然资源效率、社会可接受性。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关注更高层次的需求。获得商业能源和能源供应安全属于不完美的需求层次,成本效益、自然资源效率和社会可接受性则是逐步走向完美的需求。在城镇化的初期,人们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渴望获得充分的商业能源。当商业能源有了充足的保障之后,人们开始考虑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我国能源消费发展历程基本上遵循能源消费需求层次理论。能源政策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最直接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能源政策历史表明,1949—1977年,我国能源政策主要集中在能源的开发和生产方面,以满足人们生活、经济和社会的基本需求,这是最低层次的需求。1978—1995年,人们的能源需求基本满足后,我国开始注重考虑能源的生产布局和结构,提倡节约和开发新能源,注重成本和提倡节约,这属于第二层次需求阶段。1996―2005年,我国将关注重点放在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因素的问题上,关注能源供应安全和成本效益,基本处在第三层次的能源需求阶段。2006年以来,我国不断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力度推行节能减排。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能源的稳定和安全供应,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能源需求更加注重能源消费的成本效益和自然资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