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一)有助于拓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普职教育衔接是贯穿两种教育始终的有机沟通和衔接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普职之间的横向沟通或职业教育内部的纵向衔接,也体现为初中与中职教育、普通高中与高职教育的纵向衔接上。在我国,具备外部适应性、内部衔接性和多元立交性等特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已基本建成,但在目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教育之间的衔接与沟通仅仅局限在普职横向沟通和中高职纵向衔接等形式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跨界纵向融通长期缺位,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壁垒仍未打破,不能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要求,也不能真正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衔接”和“多元立交”的特性。因此,探究普职教育衔接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二)有助于更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关系

“衔接”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更关注学生素养的持续深化性,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门对门”的对接。其次,更注重两种教育之间的纵向跨界融通,而不仅局限于横向融通。因此,衔接两端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之间会产生一种新型的关系。传统的初中与中职或普通高中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刚性的“供需型”关系,它不同于普通高中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供需”,二者之间缺少对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注,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为学术考试失败而被迫进入职业教育系统的学生,因而此“供需”为一种假性的“供需”或者说此“供给”为无效“供给”。“有效供给”视角下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变传统假性且刚性的“供需型”关系为真实且弹性的“共生型”“合作型”关系,院校之间的合作推动学生培养的连续性与系统性,从而由浅至深、层层递进地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

二 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满足学生对职业兴趣的个别化需求

普通教育的学生通过统一的学术考试进入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上的不公平,拥有职业兴趣或者职业技能的学生不能将自己所擅长的知识与职业能力在高考中展示出来,只能随着千军万马一起拥挤于“独木桥”中。以学术考试为指挥棒的普通教育和通过学术考试筛选职业人才的职业教育本质上违背了生涯发展理念。为了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普职教育衔接尤为必要,通过两者之间的衔接,职业教育思想可以从基础教育一直贯通至职业教育,促使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激发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院校的活力。

(二)有助于推动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

“衔接”是一种动态存在于两种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和沟通形式,它贯穿于整个教育系统之中。将“衔接”引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从形式、内容和过程三个维度在理论上重新建构了两者的直接衔接形式,特别是对于传统的学术考试起到了变革的作用。传统的学术考试是在选拔“冷冰冰的分”而不是“活生生的人”,与普通教育学校共用的统一考试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它早已失去了必要的甄选功能。而“衔接”视角下的招生考试制度,兼顾形式上的选择性与公平性、内容上的学生素养的前后一致性以及过程上的逐步累积性与持续深化性,为“技能考试”基础上的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变革增添了理论指引和动力支持。

(三)有助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优质生源的诉求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通过传统的学术考试进行简单衔接的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人们对职业教育成为“次等”教育或者普通教育“附庸”的看法。中职和普通高中、高职和普通高校采用同一张试卷选拔人才,加之对职业教育具有偏见的录取批次政策,致使职业院校成为“学业失败者”的集中地。普职教育的衔接可以使高职招收到符合自己定位的“愿意且适合”的学生。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技能+文化素质”的高职单独招生、提前招生,实现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连续性与深化性,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地位。 Z1gM+EwBXJeOJt9PF0mhJkumam3kRk3u8Tj3Xm9MLBVuElFK4iMybKlpeLgUyE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