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低碳发展以碳排放控制为约束条件,推动产业、能源、建筑和交通等领域转变发展方式,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可供量化的实现路径。中国低碳工作经历了由强度控制、总量控制到细化标准的“质的跃升”: 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前夕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5年中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峰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2020年中国进一步明确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低碳力度不断加大、要求逐渐提高。

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落实低碳发展理念的“主阵地”。中国推出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工业园区等试点,推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落实到省市级层面,以点到面逐步探索低碳发展路径。经过全国各地多年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比如对低碳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明确的达峰路线图等,有必要深化低碳发展理念,夯实低碳城市建设的学理基础,形成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系统性认知,使其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这正是本书的写作初衷。本书是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之一,于2018年开始组织团队,共同推进框架梳理和内容编写的过程,迄今三年多时间终于面世。

本书共分为十章,从经济学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方面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依据。第一章基于宏观视角阐述低碳城市的内涵,并对相关概念做出辨析,针对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总结。第二章进一步聚焦经济学视角剖析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重点分析了城镇化与碳排放的关系。第三章到第七章为理论篇,分别介绍低碳城市建设的规划制定、达峰路径、低碳适用技术、绩效评价和政策工具等具体领域。第八章、第九章为实践篇,比较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总结经验与启示。第十章结合我国当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对我国低碳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路径提出建议。

本书的特色在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综合国内外前沿学术研究和先进经验,为读者全方位搭建起低碳城市的系统性学习框架。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经济学、气候治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根据学习需要开展选择性教学和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用于指导实践;还可供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专业读者作参考。首先,作者团队集合了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研究机构等人员,具有交叉学科背景,长期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研究,既有长期跟踪低碳发展前沿动态的扎实学术基础,又有扎根于实践着手推动低碳工作的丰富经验。其次,国内外不乏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书从经济学视角切入,立足于发展的实质,对低碳城市的相关概念做出辨析,对各类研究进展做出甄别、总结和分析,以期对低碳城市的认识更为全面、更切合中国发展的实际需求。最后,本教材给出了低碳城市建设方法学的详尽介绍,包括规划设计、达峰路径、低碳技术和评价方法等,力求理论深度和实操性相统一。

本书由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作者共同编写完成。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其中,庄贵阳研究员承担本书的整体框架设计,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讲师薄凡共同执笔完成第一章;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守先执笔第二章;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克执笔第三章;世界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蒋小谦执笔第四章;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惠民执笔第五章;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陈楠执笔第六章;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禹湘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周伟铎助理研究员共同执笔第七章;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秀执笔第八章;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庆、中国建筑技术中心绿色建造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宁共同执笔第九章;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周枕戈博士执笔第十章。本书特别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胡秀莲研究员为本书提供的宝贵意见。 p6mujPHT1kCy0PPb+kPp7lHYszEgs++pd2g2smFH7yVH3CBrhLc/5aRxy0DNzJ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