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框架与安排

本书共分为十章,从经济学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方面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依据。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低碳城市的内涵和辨析相关概念,并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第二章进一步聚焦经济学视角分析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提炼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分析城镇化与碳排放的关系。第三章到第七章为理论篇,介绍低碳城市建设的规划制定、达峰路径、低碳适用技术、绩效评价和政策工具等具体领域。第八章、第九章为实践篇,比较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总结经验与启示。第十章结合我国当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对我国低碳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路径提出建议。

延伸阅读

1.林姚宇、吴佳明:《低碳城市的国际实践解析》,《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第1期。

2.杨威杉、蔡博峰、王金南、曹丽斌、李栋:《中国低碳城市关注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2期。

3.Yang L.,Li Y.,“Low-carbon City in China”,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 ty ,Vol.9,2013.

练习题

1.低碳城市的内涵是什么?

2.从几方面把握低碳城市的研究范畴?

3.低碳城市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4.针对低碳城市的实施成效有哪些评价方法?


[1] 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Geneva,Switzerland,2014.

[2] OECD,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 National Governments Enabling Local Action ,2014,http://www.oec-d.org/env/cc/Cities-and-climate-change-2014-Policy-Perspectives-Final-web.pdf.

[3] UNEP, Global Initiative for Resource Efficient Cities ,2012,http://gallery.mailchimp.com/ca9c1fdc492e0cd-f6766c8a26/files/GI_REC_flyer_4pager_EN_CF.pdf.

[4]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2018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6年3月18日第1版。

[6] 李昕蕾、宋天阳:《跨国城市网络的实验主义治理研究——以欧洲跨国城市网络中的气候治理为例》,《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7] 《新城市议程( New Urban Agenda )草案》,2016年10月13日,中国城市规划网(http://www.planning.org.cn/news/view?id=5270)。

[8] 蒋兆理:《低碳城市“路线图”未来还需落得更实》,《中国经济导报》2017年2月24日第B05版。

[9] 潘家华、庄贵阳、朱守先:《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5—29页。

[10] 李云燕、赵国龙:《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研究综述》,《生态经济》2015年第2期。

[11] 娄伟:《100%可再生能源城市的建设模式》,《城市问题》2014年第2期。

[12] 赵涛、于晨霞、潘辉:《基于能源消耗周期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9期。

[13] 邓明君、罗文兵、尹立娟:《国外碳中和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述评》,《资源科学》2013年第5期。

[14] 曹淑艳、霍婷婷、王璐等:《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碳中和能力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1期。

[15] 张颖、吴丽莉、苏帆、杨志耕:《森林碳汇研究与碳汇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S1期。

[16] 李怒云、郑小贤、李金良、崔嵬:《碳汇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林业资源管理》2016年第4期。

[17] 娄伟:《100%可再生能源城市的建设模式》,《城市问题》2014年第2期。

[18] 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

[19]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20] 周枕戈、庄贵阳、陈迎:《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政策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6期。

[21] Wiedmann T.,Minx J.,“A Definition of‘Carbon Footprint'”,ISAUK Research Report,Durham:ISAUK Research Consulting,2007,pp.5-6.

[22] 方恺:《足迹家族研究综述》,《生态学报》2015年第24期。

[23] Folke C.,Jansson A.,Larsson J.,et al.,“Ecosystem Appropriation by Cities”, AMBIO ,Vol. 26,1997,pp.167-172.

[24] 李晴、唐立娜、石龙宇:《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3年第2期。

[2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2018年11月,第41页。

[26] 王胜、孙贵艳:《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20期。

[27] 周枕戈、庄贵阳、陈迎:《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政策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6期。

[28] 黄艳雁、冯时:《基于气候特征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第6期。

[29] Segnestam,L.,“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ori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The World Bank Environment Department,Washington,D.C.,2002,pp.4-12.

[30] 杨俊、李雪铭、李永化、孙才志等:《基于DPSIRM模型的社区人居环境安全空间分异——以大连市为例》,《地理研究》2012年第1期。 209OLFv1mGnRK0IgwpicInPSUCzlWldKFt9Qv5aPUvTAQqm/kI1n63hvX7b6X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