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期待电影创作的整体性突破

应该说,2007年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制作精良、创作水平较高的大制作和中等制作的商业影片,也出现了一批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完整的艺术呈现的作者电影、现实主义电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2007年创作生产的402部国产电影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影片还不多,200万元以下投资规模的影片占电影总出品量三分之二以上。有限的投资规模,决定了这些影片中绝大多数制作工艺粗糙,创作水平低下,许多制作班底甚至大量由业余或者半业余人员组成,一些影片可能还达不到供观众在家庭免费收看的电视剧的制作和创作水平。大量的电影产品根本达不到市场要求,难以进入主流院线,400余部影片只有五分之一左右能够获得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院线上映的机会。即便是进入院线发行的影片,大多也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而这些影片不仅争夺着电影的资金、人才、技术,也争夺着电影的市场资源和观众的注意力资源,而国产电影整体质量的严重不平衡也深刻地影响着国产电影的声誉。一方面,2007年中小成本影片票房有所提高,一批中小成本影片如《宝葫芦的秘密》《不能说的秘密》等都取得了票房佳绩,1000万元票房以上的影片数量也达到了20部,较前一年增长了35%。另一方面,从2007年院线票房排名总的情况看,在402部国产影片中,全国票房能够超过100万元的影片竟不足60部,仅占国产片总量的15%。

从总体上看,2007年生产的402部国产电影在创作/制作质量和市场反应方面都逐渐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不到总产量的10%的塔尖作品基本可以与世界主流电影的创作观念和制作水平接轨;而大量处在塔底的影片,不仅缺乏艺术或者商业创新,也缺乏基本的制作和创作品质,甚至大多不能叙述完成一个自成体系、前后绵密的流畅故事。一些电影连基本的镜头剪辑规律、场面调度规律都不遵守,表演、美术、声音等方面更是粗糙简陋,难以达到基本的创作和制作水准。

由于中国电影产业化程度不充分,也由于电影人才的青黄不接,中国电影创作观念、制作观念、价值观念相对老化,中国电影创作和制作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也不高,中国电影将主流叙事方式与主流价值观念融为一体的能力不足,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国产电影创作和生产质量的两极分化,也导致了中国电影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只有逐渐将中国电影创作水平从金字塔状改变为橄榄球状结构,形成在大制作影片带动下的大量“中产阶级”影片作为中坚,中国电影的整体品质才将真正进入小康时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才具有坚实的基础。 Bwl06aOcVj/ZRgBK9fU0zqPRjWSyp6/4RCNxbuQ2JW7sDcs02iW8Kal7nFFgUh0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