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动力,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将中国别无选择地推向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舞台,踉踉跄跄地卷入了以跨国公司、跨国市场的形成为基础,以传播和媒体科技的发展为助力的全球化过程中。尽管中国政府在维护社会结构和文化产业利益的双重诉求下,对电影、电视以及大众传媒的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通一直采取比较谨慎的立场,但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上融入一体化世界的程度增加,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也随着国际国内各种冲击和压力的增大,中国的大众传媒业也逐渐被卷入了全球化的旋涡。然而,当全球化处在以强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为主导力量的后殖民背景中时,好莱坞电影便成为文化帝国主义大军的一支生力之师,它用《泰坦尼克号》(詹姆斯·卡梅隆导演,1997)《星球大战前传》(乔治·卢卡斯导演,1999—2005)等一颗又一颗重磅炸弹轰炸全球,几乎将全世界变成了美国电影的超级市场。好莱坞不仅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而且还因为其对美国式的时尚、风格、意识形态价值、文化理念的传播而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认同。因而,以经济、政治、文化力量为驱动的全球化过程往往不可避免地呈现一种“单向性”,一种单向的“同质化”和“同步化”。这一点,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中。一方面,全球化显然为电影文化的广泛流通,甚至为创造世界性的文化空间提供了背景;另一方面,也对维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持多元的文化趣味和思想价值提出了挑战,潜在的媒介帝国主义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开放性、丰富性以及创造活力的保持。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全球化背景中的好莱坞与中国民族电影便具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