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美学重构:影院性的自觉意识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面对电视的竞争、面对DVD和VCD等家庭音像介质的竞争、面对后来崛起的网络视频的竞争,曾经一度退出了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新世纪以来,市场化的改革,促使电影行业重新思考、探索、建构电影观念,以回应新的媒介、新的内容的挑战。当年,巴赞从媒介与现实的关系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电影”,提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7] 。但当电视媒介比电影更“接近”现实,特别是数字视频已经与现实几乎“零距离”之后,巴赞的电影本体观似乎已经很难解释电影与电视,与其他视频影像的区别了。当年的电影理论家曾经用“上镜头性”定义电影的本体 [8] ,而在多屏时代,镜头所拍摄的影像早就不再是电影专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意识到:电影具有一种不同于电视、不同于网络视频的本体特性,这就是所谓的“影院性”。是否具备影院性,往往就是一部电影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电影或者“成功”电影的本体条件。

新世纪以来,电影产量大幅度上升,从不到100部发展到超过1000部,但每年真正能够在影院公映的电影只有三分之一,形成一周以上有效放映的影片不足五分之一。大多数获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影片,都没能进入影院放映,或者即便放映也难以得到观众认可。除了艺术创作水平和技术制作水平之外,最明显的缺陷往往就是这些影片缺乏影院性,缺乏影院放映和影院体验的“必须性”。即便一些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人们也更愿意选择影院之外的方便途径观看。

影院不同于“后仰”观看的电视观看空间,也不同于“前俯”操作的网络使用空间,它是一个封闭、集体和黑暗的公共观影场所。正如有研究者所说,“人类在本质上是社会动物”,“长时间经历了聊天室、电子邮件和电子游戏等虚拟空间的交流之后,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依旧摆脱不了群体化生存的本性。” [9] 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去接触影像产品,但人们选择去影院观影,首先选择的是一个特定的封闭而公共的空间。与此同时,影院性的另一特征就是它并不是观众生活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而是观众主动选择的一个特定空间。人们之所以克服交通成本,时间成本、消费成本的限制选择影院观影,意味着影院观影必然会带给他与其他渠道不同的差异性影像体验。因此,所谓影院性,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为观众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介渠道的独特观影体验,这种体验只有在影院中才能得到最大化满足。

新世纪以来,那些头部的大制作电影、特征鲜明的类型电影,以及风格极致的文艺片、艺术片,凡是获得市场认可,取得较好票房成绩的,都对“影院性”的美学有自觉追求,形成了现代电影的影院美学观念。

首先,这些电影都强化了对观众注意的“控制力”。控制力,是现代电影与电视、网络这些相对开放、互动的媒介影像最大的区别。大部分影院效果成功的电影,都在大银幕、立体声、3D、奇观化、快节奏、画面饱满、声情并茂等方面强化了对观众的控制。《战狼2》《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紧急救援》这些动作化的头部电影,镜头数量都达到了两三千个,是过去常规电影镜头数量的五倍以上;《八佰》使用了IMAX的大广角、长景深移动镜头,画面的质感带有强烈的冲击性。即便是一些写实风格的电影,实际上也在追求更多的场景的细节奇观,表现人物面临的人性极致和选择考验,比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江湖儿女》(2018)、王小帅的《地久天长》等,其故事强度和情境特殊性,都远远超过一般的电视节目或者网络视频节目。

其次,新世纪以来,许多在影院引起广泛好评的电影都具备了吸引观众的“必看性”。影院主动消费的属性决定了观影需要一种“必看性”推动而不仅仅是“可看性”选择。二十年的票房排行榜前列的作品,无论就其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的内容层面,或是场面、镜头、画面、造型、节奏、声音等视听层面,都远远超过电视剧、网络剧和其他家庭、个人媒介的强度性、差异性。这与好莱坞电影推崇的所谓“高概念”(High Concept)电影非常相似,就是要“确保受欢迎程度的最大化” [10] 。新世纪以来,电影营销越来越受到重视,重视的就是这种“必看性”的塑造。作者化的电影,也需要借助大明星,或者借助社会性话题,或者借助互文本推动来创造电影的“必看性”。《无问西东》利用众多明星的影响力,《冈仁波齐》利用本色表演所创造的信仰感,《少年的你》的话题性和偶像演员出演,以及众多类型电影对“概念”“强度”“极致”“互文”的放大,电影看点、电影话题、口碑热点等,都在共同为观众创造“非看不可”“不看不能”的影院“必看性”。正是“必看性”,使新世纪以来的国产电影从前电视时代进入了后电视时代,并且正在进入后网络视频时代,构成了电影成为电影的不可替代的美学本体。虽然电影性并不等于影像作品的艺术品质,却是电影成为电影的本体特征。观众判断电影是否值得观看的标尺,往往就是对影片的“控制力”和“必看性”的预判。一些题材独特、风格鲜明或者制作精良的纪录片,如《二十二》(郭柯导演,2015)《喜马拉雅天梯》《棒!少年》(许慧晶导演,2020)能够进入影院放映,恰恰都体现了某种需要影院共享的“必看性”,它们可以将观众带入影院这种封闭的“集体体验”中,共同分享具有情感共鸣话题或者体验非同凡响的生活。

新世纪以来电影所追求的影院性,一方面为电影带来了更浓厚的商业味、娱乐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电影科技的创新、影像想象力的解放、视听经验的丰富。而且,由于观众的多元化以及观众需求的多层次,影院属性也会体现为对世界的探究、对人性的追问、对现实的洞察、对历史的再现、对未来的想象等不同的层面。正是对影院性的追求,带来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本体整体上的提升和多样性的发展,电影的题材和主题强度、视听饱和度、节奏密度、信息量相比其他影像形态、相比新世纪以前的电影,都有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wxmeackCDClVpuGIEM36o9fMZkl7Ybd2DcMdQBvtUEdCSPRpmaPHoEaRIzDAF46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