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严峻的挑战。全球科学界已经证实,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增温,使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增加和灾变强度增大,并引致冰川融化及海平面上升,对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需要深刻认识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规模以及应对之策。气候变化影响认知与应对实践的经济学理论解析和方法体系,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已经形成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领域。
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趋重视是推动气候变化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共物品属性和跨学科背景,也使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框架无法完美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经济学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新兴学科。亟待重点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维系和提升气候生产力的理论及相应的方法、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构建具有坚实学理支撑的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及教材体系。积极探索理论创新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范式转型。本书是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的导论,肩负纲举目张的梳理学科脉络的重任。从2018年启动教材编写工作以来,构建了跨学科的作者团队,共同推进框架梳理和内容编写的过程,迄今二年时间终于面世。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九个章节。首章为绪论,概述了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介绍气候变化经济学的产生与演进进程、研究体系和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理论重构,将气候要素引入经济系统,界定经济格局中的气候生产力概念,来重新讨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理论属性和范式转型方向。
第三章为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和认知,介绍了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气候系统的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方向,气候系统的稳定性及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等重要内容。
第四章为适应气候的变化经济分析,主要介绍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概念与内涵,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经济学分析,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以及适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五章为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主要介绍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概念与方案,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部门层面减缓战略与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减排路径。
第六章为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主要介绍了气候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与挑战,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以及关键议题。
第七章为气候变化经济评估方法学,在总结了气候变化分析方法体系的基础上,围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学,气候变化归因分析,气候变化影响与政策选择,技术评估与协同效应分析,国际谈判与碳排放权分配以及低碳经济评价等几方面介绍了相关的重要问题和分析方法。
第八章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工具,主要介绍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类型,对比分析各类政策工具的特点与局限性。
第九章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转型,总结了过往气候变化经济分析范式、分析工具、气候政策工具和国际合作机制研究的局限性。针对气候变化经济分析的现实需求,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本教材的定位与特点如下。本书作为国内第一本关于气候变化变化经济学的导论,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框架和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经济学、气候变化相关专业的辅修课或专业课,可供本科生、研究生根据学习需要开展选择性教学和阅读。
本教材作者团队既包括高校和研究机构长期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研究的专业学者,还包括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政策建议的研究人员,研究领域覆盖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分析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本书作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的导论,目标在于为对气候变化经济学分析感兴趣的学生建立起基本的学科架构,总结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方法学和发展方向,使学生和读者通过学习和阅读本书基本了解学科发展进程、现状、面临的局限性和范式转型的必要性,并可对其中感兴趣的重点问题按图索骥的在其他教材中找到更加详细的内容介绍。
本书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目前的一些热点和难点,向读者介绍国际上最新的理论和实践,并创新性的提出了包括经济系统中的气候要素、经济格局中的气候生产力等新概念,对西方主导的气候变化经济分析体系做了有益的拓展,引导学生与读者通过学习本书深入思考该如何对这一充满生命力的新学科进行更深的延伸与探索。
本书由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作者共同编写完成。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学院潘家华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的张莹,副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的郑艳、陈洪波和王谋。其中,陕西师范大学的刘杰执笔本书第一章,潘家华执笔本书第二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巢清尘执笔本书第三章,郑艳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的解伟共同执笔本书第四章,清华大学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的欧训民执笔本书第五章,王谋执笔本书第六章,张莹执笔本书第七章,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齐绍洲与湖北经济学院程思共同执笔本书第八章,陈洪波执笔本书第九章。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金诗佳协助完成书稿校对工作,特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