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结构安排

按照上述逻辑分析,本书结构共分为九章。

本章为绪论,主要界定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涵,梳理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总结当前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体系,总结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明确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理论重构,创新性地梳理了经济系统中的气候要素,提出经济格局中的气候生产力概念,基于这些概念,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理论属性进行了再讨论,并深入探讨为何气候变化经济学需要进行范式转型。

第三章为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和认知,主要介绍气候变化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现代气候变化科学的进展,从全球和区域尺度考察已经观测到的气候系统变化,分析气候变化对主要区域与领域的影响和风险,以及气候变化认知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第四章为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主要介绍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概念与内涵,对比分析适应气候变化经济分析所需的主要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与局限性,梳理国内外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辨析适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为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在介绍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分析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分部门的减缓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分类和未来气候目标情景下的减排路径。

第六章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主要从理论层面探讨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则基础和治理模式,并为全球气候治理中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关键要素的认知和解决方式提供方法论和技术支持。

第七章为气候变化经济分析方法学,主要总结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分析的方法体系,分类阐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学、气候变化归因方法学、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学、技术评估与协同效应分析方法学以及国际气候谈判与碳排放权分配方法学的相关理论认知与研究实践。

第八章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工具,按照市场化和非市场化政策工具进行划分,分别介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类型,对比分析各类政策工具的特点与局限性。

第九章为气候变化经济分析的范式转型与未来发展方向,对基于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气候变化经济学分析范式进行批判性反思,指明构建生态文明发展范式下的气候变化经济学创新发展方向。

延伸阅读

1.[美]威廉·诺德豪斯:《管理全球共同体:气候变化经济学》,梁小民译,东方出版中心2020年版。

2.王灿、蔡闻佳:《气候变化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3.李宾:《气候变化的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年版。

4.[英]尼古拉斯·斯特恩:《尚待何时?应对气候变化的逻辑、紧迫性和前景》,齐晔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练习题

1.传统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

2.简要论述气候变化经济学产生与演进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3.气候变化经济学发展到现在总体研究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4.简要论述比较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政策选择的类型及其差异性。

5.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意义包括哪些方面?


[1] Thomas Crombie Schelling,“Some Economics of Global Warm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2,No.1,1992,pp.1-14.

[2] Elinor Ostrom,Randall Calvert,Thrainn Eggertsson,“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6,No.1,1993,pp.249-279.

[3] Nicholas Ster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4] William D.Nordhaus,“A Review of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45,No.3,September 2007,pp.686-702.

[5] 基于厚尾分布推导出的“悲观定理”和“预防原则”见Weitzman等2009年和2013年的系列气候变化经济学文章。

[6] Nicholas Stern,“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 Proceedings ,Vol.98,No.2,2008,pp.1-37.

[7] 潘家华、郑艳:《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0期;郑艳、潘家华、谢欣露、周亚敏、刘昌义:《基于气候变化脆弱性的适应规划——一个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潘家华等:《气候容量:适应气候变化的测度指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2期。

[8] 吴绍洪、潘韬、刘燕华等:《中国综合气候变化风险区划》,《地理学报》2017年第1期;冯爱青、高江波、吴绍洪等:《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风暴潮灾害风险及适应对策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第11期;钱凤魁、王文涛、刘燕华等:《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与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5期。

[9] 居煇、陈晓光、王涛明、姜帅:《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实施框架——宁夏农业案例实践》,《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年第1期;居煇、李玉娥、许吟隆、姜帅:《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实施框架》,《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年第6期;居煇、许吟隆、熊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环境保护》2007年第11期。

[10] Elinor Ostrom,“A Polycentric Approach for 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ociety for AEF ,Vol.15,No.1,May 2009,pp.97-134.

[11] 潘家华:《人文发展分析的概念构架与经验数据——以对碳排放空间的需求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潘家华、朱仙丽:《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分析及其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能源与碳排放需要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6期;潘家华、陈迎:《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12] 任国玉、徐影、罗勇:《世界各国CO 2 排放历史和现状》,《气象科技》2002年第3期。

[13] 何建坤、刘滨、陈文颖:《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6期。

[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课题组、张玉台、刘世锦、周宏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发展研究》2009年第12期。

[15] 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张志强:《2050年大气CO 2 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第8期。

[16] 在由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衍生并在西方世界得到发展的国际法当中,未经主权国的同意,义务就不能被强加于该主权国身上。

[17] Scott Barrett,“Proposal for a New Climate Change Treaty System”, The Economists ' Voice ,Vol.4,No.3,2007. xQqgt71rluOH/QyPmk4TxDqR0SCav2UD0aZRgt2rS2fMwisbKKWgNimwPGUBeA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