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案例地概况及典型性

一 苏州市概况

苏州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东部濒临东海,与上海市区相距81公里;西部与无锡为邻,拥抱太湖;北部濒临长江,隔江遥望南通;南部紧临浙江,与嘉兴接壤。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苏州总面积8657.32平方公里。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境内,河流、湖泊、滩涂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6.6%,是著名的江南水乡。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 [161]

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7.7万人,城镇化率77%。 [162]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之一,是江苏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文化、艺术、金融、教育中心城市,也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工商业、对外贸易和物流中心。苏州的经济实力居江苏省第一,为全国地级市之首,主要经济指标居中国城市前列。

苏州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突出特征是至今犹存的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且规模宏大。最为罕见的是至今城市仍然坐落于原址上。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历史底蕴深厚、传统文化发达。苏州山清水秀、景色如画,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既有山水之胜,又有园林之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中外流传,因而被誉为“人间天堂”。苏州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苏州已发展成为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 [163]

苏州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有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和退思园9个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平江路、山塘街等历史街区,有昆曲、周庄古镇和阳澄湖大闸蟹三个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还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虎丘、盘门、灵岩山、天平山和虞山。 [164] 苏州“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的优美景观格局成就了苏州旅游魅力。

苏州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发展较早的城市。21世纪初,苏州旅游业进入向产业化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新时期。2002年,明确“三古一湖”为苏州旅游品牌,“人间天堂、苏州之旅”为苏州旅游形象。通过开发建设,使旅游产品开发从关注园林、古镇的单一开发模式,逐步过渡到关注文化与生态、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综合性开发模式,形成以观光产品为主,休闲度假、特色产品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出现了古镇旅游、古村落旅游、农家乐旅游、农业生态休闲游等“乡村旅游”产品。2004年,苏州提出“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理念,确立“天堂苏州、东方水城”为城市旅游品牌。

当前,苏州旅游发展势头正盛。“十二五”时期,苏州旅游基本完成了“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延续苏州历史文脉,彰显老苏州城市记忆,保持苏州生活的原真性。提升苏州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增强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品牌”的文化发展目标。“十三五”以来,苏州旅游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旅游经济稳步增长。2016年,苏州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域旅游地级创建城市,2019年,旅游接待总人数13609万人次,同比增长4%;旅游总收入2751亿元,同比增长5.8%。

本研究所分析的苏州旅游文化展示系统所指范围为苏州市区,包括姑苏、吴江、吴中、相城、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虎丘区(简称高新区)五个区和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简称工业园区)。

二 乐山市概况

乐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部接壤眉山,南部与凉山相接,东部毗邻自贡和宜宾,西部紧临雅安。交通便捷,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00公里。

乐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面积1.28万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山地连片分布在该市西南部。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500米。境内江河纵横,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在市中区城区汇流,于宜宾注入长江。乐山市辖市中区、沙湾、五通桥和金口河4个区、1个县级市峨眉山市,以及夹江、犍为、井研和沐川4个县和峨边、马边2个彝族自治县。2019年全市总人口349.46万人,城镇人口132.5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36%。 [165]

乐山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以佛教文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历史久远,峨眉道教兴起于周成王时,佛教由印度传入峨眉山,于公元1世纪中叶在峨眉山金顶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乐山是大文豪郭沫若的故乡,被誉为“士大夫之郡”,文化底蕴深厚。

乐山是国家园林城市、四川省首批规划建设的大城市。中心城区与乐山大佛隔江相望,坐落在三江交汇处,融山、水、佛、城于一体。乐山的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森林覆盖率53.2%,至今保持着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8.7平方公里绿心居于城市之中,城市景观格局优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森林在城市里,城市在山水中”。

乐山是成都、攀西、川南三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是成都经济区核心圈层重要的枢纽城市、四川商贸重镇和古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2019年乐山GDP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位居第八,处于中上游水平。 [166] “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乐山发展总体战略定位为: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四川综合交通次枢纽、大小凉山脱贫攻坚示范区。 [167] “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成为乐山市今后发展的第一定位目标,而“四川综合交通次枢纽”的建设,将为乐山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的通达性基础。

乐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品位一流。亿年峨眉山、千年乐山大佛、百年文豪郭沫若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形成响亮的名佛、名山、名城和名人四位一体的城市名片。旅游资源优势显著,世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蜚声海内外,是全国四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一。峨眉山以雄、秀、神、奇、灵著称,是秀甲天下的生态王国。普贤菩萨道场所在的峨眉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乐山大佛是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弥勒坐佛,脚踏三江,近瞰乐山,远眺峨眉。凌云、乌尤、东岩三山联襟而成的巨型睡佛仰卧三江之上,形成“心中有佛、佛中有佛”的奇观。乐山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誉。乐山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截至2021年7月,有国家级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1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此外,还有汉代崖墓、寺庙古刹和战国离堆等众多文物古迹。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个。

乐山是成乐旅游通道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服务区,旅游业是乐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时期,乐山发挥文旅资源的核心竞争优势,将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经济优势,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为总目标,坚持全球视野、文化为魂,着力推进全领域各行业与旅游融合,加快旅游产业和城市发展国际化进程,建成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实现旅游业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 [168] 2019年,乐山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013.51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实现旅游总收入1041.43亿元,同比增长16.7%。乐山旅游发展再上台阶值得期待。

本案例研究区域主要包括乐山市市中区和峨眉山市两个行政区域。

峨眉山景区和乐山大佛景区是乐山市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和拳头产品,世界遗产观光旅游一直引领着乐山旅游的持续发展。在长期的观光旅游发展中,以峨眉山—乐山大佛观光为主的旅游线路已融入四川旅游、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线路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两大世界遗产景区所在的市中区和峨眉山市还拥有其他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具备进一步发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康体健身旅游、工业旅游、会展旅游、研学旅游和民宿旅游等多样旅游产品的条件和潜力。因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因素,乐山市所辖的其他区县旅游发展差距较大。

“乐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是四川省规划的三大国际旅游度假区之一。在《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中,策划“乐峨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为未来乐山旅游发展重点项目中的龙头项目,发展为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品牌为依托,以峨眉河为纽带,在世界遗产观光功能基础上,集自然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会展商务、餐饮购物、康疗养生于一体的国际一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黄金旅游大市场,从而辐射带动乐山其他区县旅游业发展。

总之,选择乐山市市中区和峨眉山市作为本案例研究的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性。

三 丽江市概况

丽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全市总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平坝、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并存。其中山区面积高达92.3%。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峰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丽江水系发达,金沙江在丽江市境内长615公里。境内有泸沽湖、程海及拉市海三个天然湖泊。丽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是我国著名的植物保护基地之一。有许多国家珍稀植物树种,还有大量的珍贵蝴蝶资源。丽江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而年温差小,兼具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特征。 [169]

丽江是汉唐时代通往西藏和尼泊尔、印度等地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历史上就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丽江市下辖1区4县,分别是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华坪县、永胜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6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民族乡有18个。丽江民族多样特色鲜明,现有纳西、彝、傈僳、白、普米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2个世居民族。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0.24万人。2019年丽江地区生产总值(GDP)4725113万元,同比增长9.9%,增速高于云南全省1.8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53.3%和39.0%。 [170]

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多姿多彩而又神奇的丽江。丽江文化以纳西文化、东巴文化和茶马文化为主,荟萃多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如建筑、工艺品、服饰、饮食、艺术、节庆、技能、语言、婚嫁习俗和宗教等。而且文化资源品位高,丽江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东巴古籍为世界记忆遗产。各民族在传奇的神话传说、神秘的宗教信仰、优美的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和语言文字、婚丧、节庆、娱乐活动、饮食和服饰以及心理素质、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多样的风格。各民族有众多特有节日,如纳西族的三朵节、正月十五棒棒节,傈僳族的阔时节,彝族的火把节,普米族的吾昔节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成为丽江创建中国国际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有力支撑。

丽江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又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山川壮丽,蕴含十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全市共有上百处旅游风景点,最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旅游开发区,有著名的阳春白雪、绿雪冰川奇观,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冰川。老君山有“滇省众山之祖”的称号,有众多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以杜鹃王国、丹霞地貌及99个龙潭等景观闻名于世。“一城”即是神秘的、具有800余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我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一湖”即是世界上仅存母系氏族的“高原明珠”泸沽湖风景名胜区。“一江”即金沙江,以虎跳峡的壮美、惊险和雄奇景观为代表,著名景点还有“长江第一湾”、宝山石头城和石鼓镇等。“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和东巴绘画,以及独特的纳西族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一风情”即泸沽湖“女儿国”摩梭人风情。其走婚习俗为人类母系社会婚姻形态的最后领地,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

丽江世界遗产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自然风光迷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世外桃源”旅游意境令人向往,是中国旅游热点城市。截至2021年8月,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9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4家。旅行社184家。星级宾馆159家,其中:五星级宾馆3家,四星级宾馆11家,三星级宾馆35家。旅游业平稳发展,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40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35%,实现旅游总收入1078.26亿元,同比增长8%。 [171]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在逐年增长,但国内旅游从2012年开始,入境旅游从2011年开始,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呈现连年下滑走势,丽江旅游市场出现明显不利态势。

丽江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丽江的古城区和玉龙县境内。由于丽江市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也主要分布在古城区和玉龙县这一区域范围。本研究案例地丽江研究区域主要包括丽江古城和玉龙县区域范围。

四 案例地典型性

(一)区域类型和自然环境代表性

本研究所选案例地苏州市、乐山市和丽江市,都是我国旅游热点城市,且代表了典型旅游发展区域的类型。同时,三个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代表性,三个城市分别位于江南平原区、四川盆地区和滇西北高原区。

东部长三角地区经济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发达,旅游流强度大,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东西部区域发展的差异,形成了东西部旅游目的地发展进程的差异。位于长三角的苏州市,目的地旅游流网络化发展明显,而西部城市乐山和丽江的旅游流网络仍然是核心—边缘结构。案例地这种发展进程差异有利于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差异。

(二)文化资源典型性

三个世界遗产地文化资源典型性突出。苏州、乐山和丽江都是世界遗产地,苏州和丽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乐山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些世界遗产资源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又具有典型的独特性:苏州以园林文化为代表,乐山以佛教文化为代表,丽江以纳西民族文化为代表,都是遗产地城市旅游发展的原始吸引力,对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巨大。

在城市旅游发展进程中,三个遗产地在展示世界遗产代表性文化的同时,展示了其他旅游文化,形成典型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共存的目的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苏州从关注园林、古镇的单一开发模式,逐步过渡到关注文化与生态、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综合性开发模式,形成以观光产品为主,休闲度假、特色产品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出现了古镇旅游、古村落旅游、农家乐旅游、农业生态休闲游等旅游产品。乐山则大力打造城市旅游空间、滨水休闲空间和乡村旅游空间,展示城市历史文化、休闲文化和乡村文化。在丽江旅游发展进程中,丽江古城的商业文化、休闲度假文化等得到大力展示。由于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在我国起步早、发展历程较长,易于探讨不同发展阶段遗产地典型文化与其他的展示文化之间生态关系的变化。由于世界遗产地旅游文化动态发展明显,有利于探讨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演变,以及旅游文化展示与旅游形象互动机制。

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园林文化是三个世界遗产的代表性文化。文化类型不同载体不同,有利于比较不同文化类型对目的地形象影响的差异。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受到的冲击较大,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显著,有利于探讨文化展示的变化与旅游形象演变的关系。

(三)区域旅游重要城市代表性

选择区域旅游重要城市有利于探讨目的地形象构建与区域的关系。本研究所选三个案例地都是所在区域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苏州是长三角区域旅游的明珠;乐山是四川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是四川三大重要旅游区之一的“大峨眉国际旅游区”的核心;丽江是滇西北旅游区门户城市。


[1] Bella Dicks. Culture on Display The Production of Contenmporary Visitabilit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英文影印版),第1页。

[2] 高军、马耀峰、吴必虎等:《外国游客对华旅游城市感知差异——以11个热点旅游城市为例的实证分析》、《旅游学刊》2010年第5期。

[3] 王国新:《论旅游目的地营销误区与新策略》,《旅游学刊》2006年第8期。

[4] 章尚正:《从黄山市看目的地国际营销的误区》,《旅游学刊》2006年第8期。

[5] 邹统钎:《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报告》,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6] 凌馨、施建国:《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升至全球第15位》,《中国旅游报》2017年4月10日。

[7] 冽玮、李思默:《中国大型实景演出十年嬗变:繁荣与危机并存》,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06-07/7327469.shtml.

[8] 刘思敏、霍光:《东方意义的摩天追求与宗教旅游和谐发展——“对城市飙高和旅游造神的凝视”之三》,《中国旅游报》2010年3月12日第8版。

[9] 周宁:《各地疯建“老子文化园”》,《新华日报》2010年6月3日第3版。

[10] Marcelo Royo-Vela,Rural-cultural Excursion Conceptualization:A Local Tourism Marketing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Measurement, Tourism Management ,2009,30:419-428.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自然科学基金查询与分析系统(基础查询版)》,http://www.medsci.cn/sci/nsfc_ab.do?q=636124868855。

[12] 侯兵、黄震方、徐海军:《文化旅游的空间形态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综述与启示》,《旅游学刊》2011年第3期。

[13] 徐小波、沈伟丽、许俊:《旅游区域:对四种常见“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质疑初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14]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和规律》,《地理科学》2000年第6期。

[15] Qu H.,Kim L.H.,Im H.H.A Model of Destination Branding:Integrating the Concepts of the Branding and Destination Image.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465-476.

[16] Echtner,C.M.,Ritchie,J.R.B.,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Traval Research ,1993,31(4):3-13.

[17] Qu H.,Kim L.H.,Im H.H.,A Model of Destination Branding:Integrating the Concepts of the Branding and Destination Image.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465-476.

[18] Kelly MacKay,Daniel R.Fesenmaier,Pictoyial element of destiuation in image forma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3):537-565.Seyhmus Baloglu,Ken W.McCleary,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26(4):868-897.

[19] 季群华、许欣、朱睿:《旅游节庆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推动作用》,《经济地理》2006年第S2期。魏宝祥、欧阳正宇:《旅游目的地推广与影视旅游研究》,《人文地理》2008年第6期。

[20] 臧德霞、黄洁:《国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基于Tourism Management 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近10年文献》,《旅游科学》2007年第6期。

[21]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布(全文),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9/09-26/1887707.shtml.

[22] 《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www.cnta.gov.cn/xxfb/jdxwnew2/201506/t20150625_459191.shtml.

[2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12/04/content_19005236.htm.

[24]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www.cnta.gov.cn/xxfb/jdxwnew2/201612/t20161226_810476.shtml.

[25]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www.cnta.gov.cn/xxfb/jdxwnew2/201612/t20161226_810476.shtml.

[26] 转引自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27] 冯乃康:《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旅游学刊》1991年第1期。

[28] 贾祥春:《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29] 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旅游学刊》2005年第4期。

[30] 肖洪根:《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述评》,《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31] 王大悟:《旅游文化之当代解读》,《旅游科学》2007年第4期。

[32] 范龙:《批量化与个性化的共存——量产标准展示设备的异化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7年。

[33] 王纪武:《人居环境地域文化论——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34] 丹尼斯·科斯格罗夫(Denis Cosgrove):《景观和欧洲的视觉感——注视自然》,载凯·安德森、莫娜·多莫什、史蒂夫·派尔、奈杰尔·思里特夫《文化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25页。

[35] 提姆·克雷斯韦尔(Tim Cresswell):《景观、实践的泯灭》,载凯·安德森、莫娜·多莫什、史蒂夫·派尔、奈杰尔·思里特夫:《文化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93页。

[36] 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地理研究》2004年第1期。

[37] 廖卫华:《消费主义视角下城市遗产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10年。

[3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13)》,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编印,2013年7月。

[39] 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40] 周剑:《从人地作用到景观文化——浅析景观文化的含义》,《安徽建筑》2006年第6期。

[41] Graburn,N.,The Evolution of Tourist Art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4,11:393-419.

[42] Franklin,A.,M.Crang,The Trouble with Tourism and Travel Theory? Tourist Studies ,2001,1:5-22.

[43] Bella Dicks, Culture on Display the Production of Contenmporary Visitabilit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英文影印版)第63页。

[44] 转引自Bella Dicks, Culture on Display the Production of Contenmporary Visitabilit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英文影印版)第63—64页。

[45] 转引自Bella Dicks, Culture on Display the Production of Contenmporary Visitabilit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英文影印版)第64页。

[46] Stroma Cole,Beyond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fic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7,34(4):943-960.

[47] 庄志民:《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新探索》,《旅游学刊》2012年第5期。

[48]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138页。

[49] 参见Bella Dicks. Culture on Display:the Production of Contenmporary Visitabilit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英文影印版),第7—11页。

[50] 参见Bella Dicks. Culture on Display:the Production of Contenmporary Visitabilit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英文影印版),第71—72页。

[51] 参见Bella Dicks. Culture on Display:the Production of Contenmporary Visitabilit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英文影印版),第110—116页。

[52] Bella Dicks. Culture on Display the Production of Contenmporary Visitabilit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英文影印版)第93—94页,第107—108页。

[53] Erik Cohen,Nir Avieli,Food In Tourism Attraction and Impedi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31(4):755-778.

[54] David J.,Snepenger,Leann Murphy,Ryan O’Connell,Eric Gregg. Tourists and Residents Use of A Shopping Spa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30(3):567-580.

[55] 克莱尔·A.冈恩,特格特·瓦尔:《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转引自余青、樊欣、刘志敏《国外风景道的理论与实践》,《旅游学刊》2006年第5期。

[56] 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线路”的多维度内涵》,《文物世界》2006年第1期。

[57] Wood,R.Ethnic Tourism,The State and Cultur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4,11:353-374.

[58] Lucero Morales Cano,Cultural Tourism,the State,and Day of the Dead.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31(4):879-898.

[59] Brian Garrod,Exploring Place Perception:A Photo-based Analysi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35(2):381-401.

[60] Birgit Trauer,Chris Ryan,Destination Image,Romance and Place Experience—an Application of Intimacy Theory in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2005,26:481-491.

[61] 付宝华主编:《城市主题文化与名牌城市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134页。

[62] 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

[63] 王珏:《人居环境视野中的游憩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348—349页。

[64] 王承旭:《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规划师》2006年第1期。

[65] 黄鹤:《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125页。

[66] 黄鹤:《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西方城市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和启示》,《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

[67] 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南方建筑》2001年第1期。

[68] 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69] 张晓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特色》,《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70] 姜艳、陈超:《景观设计的“四维”价值探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71] 张晓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特色》,《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72] 殷利华:《景观文化融注休闲度假景区规划——以峡山湖休闲度假景区规划为例》,《小城镇建设》2004年第10期。

[73] 王莹、李晟:《旅游文化消费行为研究及其对旅游区文化展示的研究》,《江苏商论》2008年第12期。

[74] 马承艳:《工业遗产在利用的景观文化重建——以北京798和上海M50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5] 田晓:《城市历史地段在开发规划中的景观设计》,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6] 王永庶、魏开云:《地域场所文脉的回归——以昆明春融公园的景观规划为例》,《广东园林》2010年第3期。

[77] 郑健雄:《后现代旅游产品新风貌》,《旅游学刊》2014年第8期。

[78]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79] Bella Dicks, Culture on Display the Production of Contenmporary Visitabilit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英文影印版),第71页。

[80] 郭伟锋:《从景观凝视到生活方式:旅游的后现代转向》,《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81] 潘海颖:《基于生活美学的旅游审美探析——从观光到休闲》,《旅游学刊》2016年第6期。

[82] Kelly J.MacKay,Daniel R.Fesenmaier,Pictorial Element of Destination in Image Forma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24(3):537-565.

[83] 转引自周永博《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新时代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一)》,《旅游学刊》2018年第3期。

[84] Nikolaos Stylos,Victoria Bellou,Andreas Andronikidis,Chris A.,Vassiliadis,Linking the Dots among Destination Images,Place attachment,and Revisit Intentions:A Study Among British and Russian Tourists. Tourism Management ,2017,60:15-29.

[85] 沈雪瑞、李天元:《国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11期。

[86] Martina G.Gallarza,Irene Gil Saura,Haydée Calderín García,Destination image: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29(1):56-78.

[87] Echtner C.M,Ritchie J.R.,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991,2(2):2-12.

[88] Nikolaos Stylos,Chris A.Vassiliadis,Victoria Bellou,Andreas Andronikidis,Destinatiou Image,Holistic Images and Personal Normative Beliefs:Predictors of Intention to Revisit. Tourism Mauagement ,2016,53:40-60.

[89] Sameer Hosany,Yuksel Ekinci,Muzaffer Uysal、Destination Image and Destination Personality:An Application of Branding Theories to Tourism Plac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6,59(5):638-642.

[90] Echtner C.M.,Ritchie J.R.,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3,31(4):3-13.

[91] Alhemoud A.M.,Armstrong E.G.,Image of Tourism Attractions in Kuwai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6,34(4):76-80;Baloglu S.,Mangaloglu M.,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s of Turkey,Egypt,Greece,and Italy as Perceived by Us-based Tour Operators and Travel Agents. Tourism Management ,2001,22(1):1-9.

[92] Baloglu S.,Brinberg D.,Affective Images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7,35(4):11-15.
Walmsley D.J.,Young M.,Evaluative Images and Tourism:The Use of Personal Constructs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Destination Image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8,36:65-69.

[93] Crouch G.I.,Ritchie J.R.B.,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Tourism Choice and Decision Making:A Review and Illustration Applied to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Tourism Analysis ,2005,10(1):17-25.

[94] Asuncion Beerli,Josefa D.Matin.Factors Influencing Destination Ima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31(3):657-681.

[95] Marcelo Royo-Vela,Rural-cultural Excursion Conceptualization:A Local Tourism Marketing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Measurement. Tourism Management ,2009,30:419-428.

[96] Petra Glover,Celebrity Endorsement in Tourism Advertising:Effects on Destination Image.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09,16(1):16-23.

[97] Warick Frost,Bravehearted Ned Kelly:Historic Films,Heritage Tourism and Destination Image. Tourism Management ,2006,27:247-254.

[98] Tina Tessitore,Mario Pandelaere,Anneleen Van Kerckhove,The Amazing Race to India:Prominence in Reality Television Affects Destination Image and Travel Inten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2014,42:3-12.

[99] Hui Fu,Ben Haobin Ye,Junzhi Xiang,Reality TV,Audience Travel Intentions,and Destination Image. Tourism Management ,2016,55:37-48.

[100] Dimitrios Buhalis,Rob Law,Progres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urism Management:20 Years on and 10 Years after the Internet——The State of 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2008,29(4):609-623.

[101] 王晓华、白凯:《新媒体时代目的地形象的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刊》2018年第3期。

[102] Soojin Choi,Xinran Y.Lehto,Alastair M.Morrison,Destination Image Representation on the Web:Content Analysis of Macau Travel Related Websites. 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118-129.

[103] Svetlana Stepchenkova,Fangzi Zhan,Visual destination images of Peru:Compar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DMO and User-generated Photography. Tourism Management ,2013,36:590-601.

[104] Isabel Llodra-Riera,María Pilar Martínez-Ruiz,Ana Isabel Jimenez-Zarco,etc.,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Sources Construct and Its Relevance for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2015,48:319-328.

[105] Sung-Eun Kim,Kyung Young Lee,Soo Il Shin,et al.,Effects of Tourism Information Quality in Social Media on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The Case of Sina Weibo.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7,54:687-702.

[106] 周永博、蔡元:《从内容到叙事: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研究》,《旅游学刊》2018年第4期。

[107] 季少军:《信息化时代目的地形象的话语权之争》,《旅游学刊》2018年第4期。

[108] 王晓华、白凯:《新媒体时代目的地形象的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刊》2018年第3期。

[109] Molina A.,Gómez M.,Martin-Consuegra,Tourism Marketing Information and Destination Image Management.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2010,4(5):722-728.

[110] Raffaella Nicoletta,Rocco Servidio,Tourists’Opinions and Their Selec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s:An Affective and Motivational Evalu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2,4:19-27.

[111] Arturo Molina,Águeda Esteban,Tourism Brochures:Usefulness and Ima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33(4):1036-1056.

[112] Zeugner-Roth K.P.,Zabkar V.,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ountry and Destination Image:Assessing Common Facets and Their Predictive Velidity.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5,68:1844-1853.

[113] Elliot & Papadopoulos,Of Products and Tourism Destinations:An Integrative,Cross-National Study of Place Imag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69:1157-1165.

[114] Jay Sang Ryu,et al.,From Branded Exports to Traveler Imports:Building Destination Image on the Factory Floor in South Korea. Tourism Management ,2016,52:298-309.

[115] Andrew Lepp,Heather Gibson,Charles Lane,Image and Perceived risk:A Study of Uganda and Its Official Tourism Website.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675-684.

[116] José Manuel Hernández-Mogollón,Paulo Alexandre Duarte,José Antonio Folgado-Fernández,The Contribution of Cultural Event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Images of a Tourist Destination.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 ,2017:1-9.

[117] Hailin Qu,Lisa Hyunjung Kim,Holly Hyunjung Im,A Model of Destination Branding:Integrating the Concepts of the Branding and Destination Image.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465-476.

[118] Sameer Hosany,Yuksel Ekinci,Muzaffer Uysal,Destination Image and Destination Personality:An Application of Branding Theories to Tourism Plac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6,59(5):638-642.

[119] Dimitrios Stylidis,Amir Shani,Yaniv Belhassen,Testing an Integrated Destination Image Model Across Residents and Tourists. Tourism Management ,2017,(58):184-195.

[120] 刘力:《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旅游学刊》2013年第9期。

[121] 张高军、吴晋峰、周靖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代际差异比较——兼论代沟理论的3种不同学说》,《旅游学刊》2017年第2期。

[122] Jutla R.S.,Visual Image of the City:Tourists’Versus Residents’Perception of Simla,a Hill Station in Northern India. Tourism Geographies ,2000,2(4):404-420.

[123] Ji S.,Wall G.,Visitor and Resident Images of Qingdao,China,as a Tourism Destination. 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11,7(2):207-228.

[124] Aziz A.,Zainol N.A.,Local and Foreign Tourists’Image of Higland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Peninsular Malaysia. Pertanika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2009,17(1):33-45.

[125] Phillips W.J.,Jang S.,Destination 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Visitors and Non-visitors:A Case of New York City. Internatiou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0,12(5):642-645.

[126] Jani D.,Hwang Y.H.,User-generated Destination Image Through Weblogs:A Comparison of Pre-and Post-Visit Image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16(3):339-356.

[127] 冯捷蕴:《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旅游学刊》2011年第9期。

[128] Svetlana Stepchenkova,Fangzi Zhan,Visual Destination Images of Peru:Comparative Confent Analysis of DMO and User-generated Photography. Tourism Management ,2013,36:590-601.

[129] Athena H.N.,Mak,Online destination image:Comparing national tourism organisation’s and tourists’Perpectives. Toufrism Management ,2017,60:280-297.

[130] Raffaella Nicoletta,Rocco Servidio,Tourists’Opinions and Their Selec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s:An Affective and Motivational Evalu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2(4):19-27.

[131] Hailin Qu,Lisa Hyunjung Kim,Holly Hyunjung Im,A Model of Destination Branding:Integrating the Concepts of the Branding and Destination Image.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465-476.

[132] 刘鹏、吴华清、江兵等:《旅游目的地形象广告效应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旅游学刊》2017年第8期。

[133] Jeong Gil Choi,Tamara Tkachenko,Shomir Sil,On the Destination Image of Korea by Russian Tourists.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193-194.

[134] Chih-Wen Wu.Destination Loyalty Modeling of the Global Tourism.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69(6):2213-2219.

[135] Josefa D.Martín-Santana,Asunción Beerli-Palacio,Patrizio A.Nazzareno,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Destination Image Gap.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7,62:13-25.

[136] Guy Assaker,Vincenzo Esposito Vinzi,Peter O’Connor,Examining the Effect of Novelty Seeking,Satisfaction,and Destination Image on Tourists’Return Pattern:A Two Factor,Non-linear Latent Growth Model.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890-901.

[137] Nikolaos Stylos,Victoria Bellou,Andreas Andronikidis,et al.,Linking the Dots Among Destination Images,Place Attachment,and Revisit Intentions:A Study Among British and Russian Tourists. Tourism Management ,2017,60:15-29.

[138] Chen C.F.,Tsai D.,How Destination Image and Evaluative Factors Affect Behavioral Inten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1115-1122.Ryan C.,Gu H.,Destination Branding and Marketing:The role of marketing organisation.In H.Oh(Ed), The Handbook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Oxford,UK:Elsevier.转引自:Raffaella Nicoletta,Rocco Servidio,Tourists’Opinions and Their Selec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s:An Affective and Motivational Evalu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2,4:19-27.

[139] Dimitrios Stylidis,Amir Shani,Yaniv Belhassen,Testing an Integrated Destination Image Model Across Residents and Tourists. Tourism Management ,2017,(58):184-195.

[140] 张宏梅、陆林、蔡利平等:《旅游目的地形象结构与游客行为意图》,《旅游科学》2011年第1期。

[141] Dimitrios Stylidis,Avital Biran,Jason Sit,Edith M.Szivas,Residents’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The Role of Residents’Place Image and Perceived Tourism Impacts. Tourism Management ,2014,(45):260-274.

[142] 乌铁红:《旅游地形象的动态研究与其生命周期的演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43] Gallarzam M.G.,Saura I.G.,Garcíía H.C.,Destination Image: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29(1):59-78.转引自:王媛、冯学钢、孙晓东:《旅游地形象的时间演变及演变机制》,《旅游学刊》2014年第10期。

[144] Gartner W.C.,Temporal Influences on Image Chan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6,13(4):635-644.

[145] 周年兴、沙润:《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第1期。

[146] 乌铁红:《旅游地形象的动态研究与其生命周期的演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47] Lee Ch,Lee Y.,Lee B.,Korea’s Destination Image Formed by the 2002 World Cup.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2(4):839-858.

[148] Eran Ketter,Destination Image Restoration on Facebook:The Case Study of Nepal’s Gurkha Earthquake.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16,(28):66-72.

[149] Samuel Seongseop Kim,Bob McKercher,Hyerin Lee.,Tracking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9,36(4):715-718.

[150] Martina G.Gallarza,Irene Gil Saura,Hayde′e Caldero′n Garc?′a.Destination image: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29(1):56-78.

[151] 张宏梅、陆林、章锦河:《感知距离对旅游目的地之形象影响的分析——以五大旅游客源城市游客对苏州周庄旅游形象的感知为例》,《人文地理》2006年第5期。

[152] Pike S.,Destination Image Analysis:A Review of 142 Papers from 1973 to 2002. Tourism Management ,2002,23(5):541-549.

[153] Assaker G.,Vizi V.E.,O’Connor P.,Examing the Effect of Novelty Seeking,Satisfaction,and Destination Image on Tourists’Return Pattern:A Two Factor,Non-linear Latent Growth Model.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890-901.

[154] Govers K.,GOFM,Kumar K.,Promoting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7a,46(1):15-23.

[155] 冯捷蕴:《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中西方旅游者博客的多维话语分析》,《旅游学刊》2011年第9期。

[156] Hunter W.C.,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Online Destination Imege:A Comparative Semiotic Analysis of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Seoul. Tourism Management ,2016,54:221-229.

[157] Hunter W.C.,Suh Y.K.,Multimethod Research on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Jeju Standing Stones. 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1):130-139.

[158] Elliot S.,Papadopoulos N.,of Products and Tourism Destinations:An Integrative,Cross-national Study of Place Imag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69(3):1157-1165.

[159] Steve Pike,Destination Image Aualysis-A Review of 142 Papers from 1973 to 2000. Tourism Management ,2002,23:541-549.

[160] Qu H.,Kim L.H.,Im H.H.,A Model of Destination Branding:Integrating the Concepts of the Branding and Destination Image.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3):465-476.

[161]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7苏州市情市力》,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suzhou.gov.cn/szgl2017/。

[162]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9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suzhou.gov.cn/szsrmzf/tjxx3/202006/.

[163] 《苏州市简介》,http://www.114huoche.com/zhengfu_SuZhou。

[164]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7苏州市情市力》,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suzhou.gov.cn/szgl2017/。

[165] 乐山市统计局:《2019年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tjj.leshan.gov.cn/stjj/tjgb/1ist.shtml.

[166] 乐山市统计局:《2019年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tjj.leshan.gov.cn/stjj/tjgb/1ist.shtml.

[167] 乐山市人民政府:《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乐山日报》,http://leshan.scol.com.cn/ttxw/201603/54401433.html.

[168] 乐山市人民政府:《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乐山日报》,http://leshan.scol.com.cn/ttxw/201603/54401433.html.

[169] 《丽江市情简介》,丽江政务网,http://www.ljs.gov.cn/others/article/2013-09/03/content_1304.htm.

[170] 丽江市统计局:《2019年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丽江市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lijiang.gov.cn/html/2020/tongjigongbao_1120/283.html.

[171]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丽江市旅游接待情况》,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http://whlyj.lijiang.gov.cn/c100672/zfxxgk_gknrz.shtml. trT+uf+USj9/OhwikDQ18dJtPOf4YT44zwjZubrR3hICD39uj1gQ8vuZaE8J5x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