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目的地文化展示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1.旅游、文化与地方的关系

第一,旅游与文化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与过去的“原始事物”相联系、反对现代性的一个西方文化概念。文化真实性一直是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热点。2000年以前,研究文献中一个共同的观点是,旅游是文化商品化的根源,旅游把文化转化成商品,包装起来卖给了旅游者,导致真实性缺失,商品化破坏了文化的真实性,导致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者探究了手工艺、演出、摄影、当地居民的态度和身份如何通过旅游者的出现而改变。 [41] 2000年以后,西方学者对文化真实性的概念、旅游文化影响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Franklin和Crang认为,应该离开“真实地方”的概念,转向“旅游促进地方意识”。 [42] 贝拉·迪克斯(Bella Dicks)认为,真实性是一个太含糊的概念,对分析旅游观览物的文化效果作用不大。她认为停留在一个不变的文化特性的形象上,就会不重视世界大同主义、变动、当代性和今天的地方文化差异。 [43] MacCannell承认一些旅游者满足于非真实性,同时认可它。 [44] Feifer早就指出,真实性不再被旅游者群体严肃地对待。旅游既不真实也不严肃,只是一种多主题的游戏,许多风景为旅游者凝视而设计和构建。 [45]

Stroma Cole [46] 基于长期对印度尼西亚的研究,从政府、旅游者和村民的视角研究了真实性,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新观点。他认为,真实性被具体化并被政府和旅游者定在过去。如果真实性是基于与过去有关的文化符号,基于作为不改变的传统,或基于固定的物质元素,结果将是在保持居民的不发达状态上起作用而不是作为一种发展的工具。人们能把文化商品化作为一条途径,确认他们的身份,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建立有意义的当地体验,抛弃对文化进行肤浅的和无意义的演绎,商品化能够被看作一个非常积极的过程的一部分,让当地人形成了自我意识和对他们文化的自豪感。

从文化动态发展的角度,关于真实性的新观点更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更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地区在多元发展中认识和彰显自己的独特性。但按照文化“螺旋式回归”的理论,后工业文明将在更高层面,回归本真意义的传统和自然,越是原汁原味的保护,越适合走向未来的文明人类之文化消费口味。 [47] 因此,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中,怎样把握文化动态发展与文化真实性之间的平衡点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在保持文化基因、遵从文化有机进化的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文化展示方式是可选择的途径。

第二,文化与地方。认识文化与地方的关系是文化展示的起点,能够在目的地文化展示过程中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英国达勒姆大学的迈克·克朗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强调地方性,不赞同地区趋同性,认为文化是发展变化的,但要用地方感应对全球化。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48]

地方是被赋予了特定文化意义的空间,文化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空间形式和活动得以再现。文化具有地域性,地理景观是文化的表达。应该把地理景观当作可解读的“文本”,讲述某个民族的故事、观念信仰和民族特征。地方不仅仅是地球上的一些地点,每个地方代表的是一整套的文化。地区意识和归属感对于人类至关重要。

与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地方相反的是地区趋同性。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吸引来访者,一些地方制造了一些模仿复制的景观。这样的景观只注重功能上的有效性,不注重和地方文化的联系,降低了在其中体验的质量,仅仅是一些象征物而已,对当地人意义不大。

文化变化(Cultural Change)在不断进行着。城市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应把地方文化与全球文化融合起来。同时,形成地方感以应对目前全球化,时间极为紧迫。

迈克·克朗阐述的“地方精神”正是地方特色、地方凝聚力和地方依恋的源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文化是地方的灵魂,地方实际上是文化符号,正是地方精神使一个地方难以复制,“地方特色”就是地方特殊的精神,就是地方最有吸引力的东西,这也正是地方的魅力所在,也正是旅游目的地需要展示和呈现的。所以,只有让旅游者体验到“地方那些超出物质和感官上特征的东西”,即地方精神,才能真正形成旅游目的地的独特形象,让旅游者形成“地方依赖”,成为忠诚的旅游者,实现目的地文化展示的目标。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阐释的“场所精神”(the Spirit of Place)为目的地展示地方精神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第16届ICOMOS大会通过的《通过保护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来保存场所精神的魁北克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将“场所精神”界定为“有形的(建筑物、场所、景观、线路、物件)和无形的(记忆、口述、书面材料、仪式、节庆、传统知识、价值、肌理、色彩、气味等)成分,也就是指赋予场所意义、价值、情感和神秘感的物质和精神成分”。《宣言》主张把“场所精神”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来对待,不应该把“精神”从“场所”分开、把“无形遗产”从“有形遗产”中分离,要将遗产的非物质部分和物质部分作为整体来研究和保护。认为场所精神是由各个社会角色、社会建筑师、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构建而成,场所精神具有多元动态特质,故能拥有多重意义及与众不同的特色,能与时推移,同时隶属于不同群体。据此,目的地文化展示通过构建场所精神,既要营造独特美丽的景观和环境,又要赋予场所的地方意义、价值和文化脉络,成为旅游者解读地方的文化符号,形成自己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2.文化展示的特征

贝拉·迪克斯从空间上系统总结了以参观性为基础的文化展示的特征, [49] 强调互动和体验是可参观性空间的关键。主要特征有:

第一,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参观性成为公共空间规划的关键原理。即生产或修整不同类型的空间(物质的或虚拟的),以便积极地引起游客的注意。

第二,文化展示首先要承诺有意义的体验。城市要有文化意境,乡村要有能体验生态和美感的信息。

第三,文化展示正在全球化。日益增长的国际旅游促进了展示地的蔓延。

第四,技术是当代文化展示的中心。文化生产中,展示技术的提高使目的地更生动,让目的地更具体验性而不仅仅是被凝视。

第五,互动(Interactivity)是当代文化展示的关键特征。通过让旅游者沉浸其中并参与活动,旅游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连接游客和被展示文化的桥梁。

第六,文化展示正在采用混合的形式,把不同类型的游览空间放到一起。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是最早混合了博物馆参观、购物和休闲的空间之一。

第七,文化展示中,展示内容以复制品和模型的形式出现。通过包装、模拟和小型化技术,将文化包装进风景、步行道、小道和公园。

第八,利用解说技术,在游客渴望的环境中细致构建意义。解说赋予事物和地方象征性,把它们放在一定的时空或主题的背景下来认识相关的人类生活方式。

第九,文化展示涉及“易读性”原理。用指南、符号、分区和路标的形式提供细致的目标信息,使城市和乡村、博物馆和商业街成为使用者友好的场所,避免模糊、混乱和无秩序。

3.文化展示类型

第一,城市和乡村的体验展示。空间是文化展示的载体,城市和乡村作为两种异质空间,满足游客不同的体验需求,因而需要不同的文化展示方法。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场所,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文化结构功能复杂。因而城市空间的文化展示要体现易读性。贝拉·迪克斯认为,城市环境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交流装置”,能使人们去感知“相关的复杂事物”。城市设计应围绕一个更宽广的、更多以体验为中心的文化视野,不再满足于被凝视,而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感官的生活世界(Life-World)。这样才能让旅游者全方位体验城市的特质。 [50]

与城市一样,乡村也进入了“符号经济”时代。不同于18世纪的“自然作为未受破坏的荒野”的浪漫思想,最近20年出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自然的“文化表征”(Culturalization)。这一阶段,“文化和自然统一”的思想,引导乡村把文化展示带入自然公园,乡村中的自然地被铸造为文化消费和可参观地,同时,把保护和可参观性生产及户外体验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这些地方的可参观性。 [51]

第二,文化和自然的主题化展示。主题化展示目标是在主题上使环境具有一致性,营造主题环境。通过配置特殊的、可辨识的符号设施来达到目的,消除“呆板空间”。主题出自主题公园,环境主题是现在主题公园的中心主题,很多发现公园都以此为特征。如英国爱丁堡的动态地球(the Dynamic Earth),英国南部约克夏(Yorkshire)的马格拉(Magna)科学探险中心等。 [52]

第三,餐饮文化的本土化展示。餐饮产品是独特的文化产品,餐饮文化是目的地文化展示的重要内容。Cohen 和Avieli [53] 认为,旅游者在不熟悉的目的地体验当地的餐饮产品会遇到一些复杂因素和障碍,当地餐饮产品要成为流行的吸引物,就要用旅游导向的烹饪规则来加以转化。转化过程是多向和多维的,用不同维度和适合旅游者的不同方法转化当地食物,才能受到大多数旅游者欢迎。被旅游引入当地的外国菜肴也要转化,从而适合当地口味。

第四,购物空间混合展示。购物是旅游者最普遍的休闲活动,被学者公认为是旅游者有意义的经济、心理和社会追求。旅游者常常通过购买纪念品把他们的体验物质化。购物是人类实践中极具文化启迪性的活动,购物的时候,消费者展示了他们的动机、价值和生活方式。所以,购物空间成为目的地文化展示的主要空间之一。

Snepenger等 [54] 利用购物空间研究旅游生命周期模型,描述了旅游购物空间的特点。作为休闲场所的充满活力的购物空间,常常是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共享空间。购物街区具有混合零售的特点,那里的零售店通常包括时尚服装店、艺术画廊、餐馆、礼品店等,有时还有剧院。在许多购物区域还有一个普遍的特征,就是存在和保留了具有时代感的历史建筑。在美国和加拿大,许多城镇和城市保留和重塑了它们的传统商业街区,因为那里的建筑有重要意义,是令人满意的特别场所。

第五,线形廊道展示。线形廊道包括风景道和文化廊道等类型。

风景道(Parkway)起源于美国,目前在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是具有交通运输和景观欣赏双重功能的通道。风景道长度超过一英里,两侧有显著的自然或文化景观,可以是农田、历史遗迹、沼泽景观、海岸线、茂盛的树林或其他植被,也可以是其他特殊的地貌地形和自然景观,且道路沿线两侧的开发项目不能削弱风景道的风景和视觉效果。 [55] 风景道将道路沿线的文化遗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风景如画,变化多样,令人心旷神怡,带给旅游者不一样的体验。如美国的蓝岭风景道、66号公路,德国的浪漫之路和城堡之路等。由于风景道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体验内容丰富,旅游吸引力巨大。随着自驾游不断往纵深发展,风景道沿线的目的地文化展示也迎来巨大机遇,风景道成为重要的文化展示类型。

文化廊道包括文化旅游线路和文化线路。文化旅游线路是指通过旅游规划设计,将具有某个旅游主题的文化景观和旅游资源用交通线连接起来形成的文化特色旅游线路,为旅游者提供较为丰富的主题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如法国的葡萄酒之旅,卢瓦尔河流域的古堡之旅等。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属于文化遗产概念的范畴,是以某种非物质文化联结多种文化景观形成的线性整体性空间,如茶马古道、蜀道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线路是典型代表,被认为是动态生成与富有生机的,它的动态性和历史文脉已经生成或仍在继续生成相关的文化要素, [56] 如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等。

4.文化展示的相关影响因素

第一,政府的作用。Wood [57] 提出,全球化背景下旅游和文化身份之间关系的构建是以政府为媒介的过程。一开始,政府作为单方面的旅游规划者,常常与最小的社区磋商。同时,政府的角色是文化意义的营销者。后来,又作为向旅游者展示文化实践的仲裁者,通过干预进一步卷入,进而保证这种实践的真实性。有时,政府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责任放到当地社区。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政府的目标和当地社区或其他群体目标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矛盾。于是,政府就要规治内部群体竞争,决定社区的文化身份和实践如何呈现给旅游者。

借鉴Wood的研究,Cano [58] 对墨西哥的亡灵节(Day of the Dead)从民俗转变为旅游吸引物的过程做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政府的不同作用如何在若干年内促进节庆变为旅游吸引物。

总之,很多国家政府在目的地文化展示中占据主导作用,具有决定性影响力。

第二,旅游者行为。作为目的地文化展示感知行为的主体,旅游者的感官和体验行为将影响目的地文化展示的方式。

Garrod [59] 提出,形象的构建不只来自地方的外观,还来自它的氛围和它能唤起的情感。文化展示通过构建旅游者特殊的“观看方式”(Urry将它称为“旅游凝视”),可以创造使目的地更容易作为消费产品来销售的形象。在构建一个特别地方的凝视时,一些特征被突出,而其他的被作为背景。例如,保留某种即使被当地居民看作过时的建筑风格,因为这些可被旅游业利用于形象营销。

很多旅游研究文献主张,对地方的理解(地方体验)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构建,由许多因素支配。如旅游者过去的旅行、体验、感知和实际的“知识”,对东道主的反应,商业部门的承诺,地方的“实际特征”(它的历史、文化、地形和审美)和旅游者喜欢的公司特征等。 [60]

总体来看,国外相关研究虽然涉及面还不太宽,但研究内容较为深入,如在文化与地方的研究中强调地方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出以参观性为导向的展示空间互动体验的关键性,对文化以自然主题化展示的提炼,在影响因素中强调政府作用、突出旅游者行为的影响等。这些观点对今后的文化展示研究有重要启示作用,对文化展示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强调了以地方性为特征的文化展示的重要性,这是全球时代文化展示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方向。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研究

第一,城市的主题文化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全球化带来了城市文化和建筑上的特色危机,我国城市“千城一面”,城市文化传统被涤荡一空,城市个性丧失,陷入相互抄袭和克隆的恶性循环中,导致城市特色文化毁灭,城市文脉被割断,城市特色文化遭到空前的破坏。

为抵御城市特色危机,付宝华 [61] 提出构建现代城市主题文化。把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经济和城市建筑变成一个以城市主题文化为特征的城市四维空间系统,形成城市形象对城市文化的昭示、城市文化对城市经济的引领、城市经济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空间。同时他还提出创新城市规划理论,建立城市特色规划机制——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使单纯的城市技术规划变成城市主题功能规划,使之成为自然与人和谐、历史与现代相融、经济与文化相协调、环境与建筑相统一、具有诗一样意境的城市,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特色危机。

第二,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特色的营造。城市文化特色是多方面的,体现在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形态中。单霁翔 [62] 认为,创造城市特色应通过保护与营造各类人文景观与历史遗迹等人文因素来实现,反对不切实际、急功近利和通过大规模推倒重建的野蛮途径来“打造”崭新的城市文化特色的做法,并提倡将一座城市具有象征意义的不同时代文化遗存保留下来,体现城市特色和内涵,展示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让城市成为一个充满着文化气息、生机勃勃的地方。由于城市文化特色的发展和演变有时间的积淀,更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因而,保护利用好历史遗存,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富有智慧的创新,才能塑造古今交相辉映、优雅而独特的城市形象。

2.城市文化资源的利用

第一,游憩空间文化特色塑造。王珏的研究显示,全球化过程使得东西方游憩空间类型趋于一致,都越来越多地包含了广场、绿地、公园、体育馆、电影院等,所以,塑造富于文化特色的游憩空间就成为现代游憩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游憩空间体系中体现民族的特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同时在政策、规划、空间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解决方案。此外,还要在游憩环境中培养大众的文化观念,增加市民与文化艺术接触的机会,创造有文化氛围的城市环境、着力对环境进行文化和艺术方面的渲染。都柏林(Temple Bar)的《2004城市结构规划》,就是通过对地区软环境的改善与提高,有效增强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人们在其中的文化感受,使每个在都柏林漫步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那里的富裕、活力、多变和令人惊讶。 [63]

第二,城市文化空间结构研究。城市文化建设中,文化资源的空间布局是核心问题之一。文化能够改善和营造城市空间环境,但城市空间要更好地体现城市文化,首先要对城市文化空间结构有较深入的研究。

王承旭 [64] 系统研究了城市文化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建立了城市文化空间结构系统。构建了“人”“活动”“场所”城市文化空间三要素。从城市文化角度,按照不同空间尺度,根据人的聚居分异、文化活动强度不同及场所的空间分布,将城市文化空间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整体城市文化意象空间、文化分区、文化片区和文化设施。按照需求层次,将城市文化空间需求划分为基础型、提升型和标志型三个层次。城市文化空间结构系统是形成有机统一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系统的有效手段,对提升物质空间的文化含量、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以及提高城市在区域中的文化“能见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黄鹤 [65] 提出3种文化资源的空间布局模式,塑造有吸引力、集聚力和观赏性的空间。①层级化文化空间。对于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做出回应。②网络化文化空间。对历史地区、公共空间、文化设施和绿化体系等城市空间文化要素进行整体规划设计。③混合化空间发展。这种混合化空间特征包括了城市全天候不同时间段活动的混合;空间功能的混合(居住、工作、服务和休闲等);文化生产与消费空间的混合;室内外的空间混合。混合发展模式一方面促成城市活力的塑造,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一个社会作用和经济作用双管齐下的具有活力的公共艺术地区。

第三,西方国家利用文化资源的经验和启示。全球城市竞争最终是文化竞争,文化策略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竞争力和魅力的源泉。西方国家最早利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并取得了成功。它们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黄鹤 [66] 研究了西方国家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Culture-led Regeneration)的成效和问题。认为成效是在近30年的实践中塑造了积极的城市形象、营造了良好的吸引投资的环境、繁荣发展了文化旅游、留住和吸引了城市需要的人才。存在的问题和局限主要是文化认同和经济发展问题。其原因是不注重对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的回应和文化潜在的精神作用,仅仅将文化当作经济发展的资本。所以,西方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广泛讨论和实施侧重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文化规划。

避免对单一经济发展目标的追求,回应居民的文化需求,回应地方的文化特色,是西方国家利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经验。

3.景观文化构建

景观是文化的载体,景观文化构建是对目的地文化的集中展示,直接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感知和体验水平。景观文化含有更多的社会文化性,包括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与社会伦理、宗教、习俗及种种观念形态有关。 [67] 景观文化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民族性特征。 [68] 国内学者研究了不同空间载体的景观文化构建。

第一,现代城市景观特色营建。特色是城市景观的生命,独特的景观能增添城市无穷魅力,展示城市与众不同的风韵。然而,中国现代城市景观空间由于缺少深层次人文背景的挖掘,城市的地方和传统特征开始弱化甚至消失,景观也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特征。 [69] 为此,许多学者认为,现代城市景观特色的营建思路来自地方性和传统文化。

地方的即是世界的。城市景观依托的地方性,包括当地的自然特征、历史文化和事件等,都是难以复制的,是形成城市景观独特性的灵魂。姜艳和陈超指出,城市景观设计的本质在于与场所之间紧密联系,发展一种源自场地的设计途径,以求与城市的自然背景、历史文脉和地域特点相结合,营造城市独特的景观空间。 [70] 张晓明认为,传统文化推动了现代景观与历史、地域的相互渗透,使城市自身的景观特色凸显,景观文脉得以延续。背离了传统,城市景观必将面临历史背景的淡化和地域特点的消亡,最终失去其生存的土壤。因而他提出,传统文化影响下现代城市景观特色营建的原则是:历史景观遗迹的保护、传统文脉的传承与扬弃、国际语言和手段的呈现、当代景观文化的构建。 [71]

第二,休闲度假景区景观文化的挖掘展示。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休闲度假已经成为旅游的重要形式。休闲度假景区不能只偏重一些娱乐活动项目的开展,而忽略了当地景观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利用。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注重结合场地风貌,充分挖掘当地的景观文化,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更好地满足和服务人们的身心。殷利华提出, [72] 在规划中把握和体现景观文化内涵的途径: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场地特征;挖掘主要构景要素相关景观文化;突出地方人文艺术;利用服务项目展示景观文化魅力。总之,提高文化品位,立足场地精神,可以使景区的规划设计更好地突出当地的文脉,凸显地方精神。王莹、李晟在研究旅游者旅游文化消费偏好的基础上,提出景区文化展示的建议: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展示、文化体验性展示、文化时空延伸展示、文化网络信息化展示、文化优化展示。 [73]

第三,景点文化展示。在景点层次的景观文化构建方面,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文化遗产和公园的景观文化展示。

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的遗迹,是一座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的见证。运用景观设计手法,使其环境更新、生态恢复和文化再生,形成观赏、生产和消费空间,是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有效途径。马承艳认为,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景观文化重建应遵循以下原则:师法自然、因地处理;和谐统一、持续发展;资源节约、整体保护。 [74]

对城市历史地段景观文化的展示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田晓提出了处理这一关系的五个原则:体现城市历史地段景观文化的形象关系原则;突出景观文化的主从关系原则;城市历史地段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原则;延续继承城市历史地段景观文化原则;城市历史景观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原则。 [75]

公园是城市游憩的重要空间。公园的景观文化决定着品位和吸引力。王永庶等认为,要运用景观造园手法,在公园集中回归展示场所文脉,给游人提供从视觉观赏到心理感触的思考空间,为游人提供一个可游、可赏、可居的景观环境。 [76]

综合上述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在空间层次上建立了城市—休闲度假区—景点的较为完善的文化展示研究层次,但缺乏整合目的地不同层次文化空间机制的研究。在内容上较为局限,研究较多的是景观文化的构建,对怎样构建景观特色达成了共识。不管是城市特色塑造,还是游憩空间文化特色塑造、景观特色塑造,学者一致认为特色来源于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的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精华,是地方人文风情和富有创造力的个性特征的集中体现。因而,在继承的基础上,与自然相融,结合现代经济和旅游文化发展特点,创新利用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是塑造目的地独特形象的重要途径。这对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文化展示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较深入的研究是城市文化空间结构体系研究,建立的空间结构体系考虑了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和社会、经济双重作用,使城市文化空间更有序、更有活力,为目的地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奠定了基础,更能发挥其促进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一些学者注意到环境氛围的重要性,提出要创造环境的文化氛围。此外,西方国家利用文化资源的经验对今后我国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三)评述

1.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文化展示对形成目的地特色、增强其吸引力的重要性已形成较广泛的共识,但专门研究较少,主要是一些相关研究。唯一较系统的专门研究是英国学者贝拉·迪克斯的著作《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论述了文化展示的发展历程、以生产可参观性空间为基础的不同空间的文化展示原理和文化展示方式。同时,相关研究的数量也非常有限。截至2017年8月31日,在Elsevier数据库中检索外文文献,用关键词“Culture Display”检索篇名,从1960年至今,在艺术与人文研究领域只有2篇,都是关于博物馆文化展示和博览会文化展示的著作简介;在商业和管理研究领域只有1篇,是关于博物馆文化展示的述评。然而,相同时段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门研究较多,如文化旅游172篇,文化景观192篇,景观规划460篇,遗产旅游145篇,展览1065篇,节庆328篇,民族文化403篇。同期,在CNKI数据库中,用“文化展示”进行篇名检索,总共有172篇,大部分是关于博物馆、展览场馆、节庆文化和民族文化展示等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中以目的地为视角的研究不多,与城市有关的研究共9篇,研究主题主要是关于博物馆、历史文化、社区文化和城市品牌的展示,以及城市文化展示技术。另有1篇关于古村落的文化展示、1篇关于区域民俗文化展示。

由于缺乏专门研究,目的地文化展示只是形成初步的研究体系。国外主要研究了文化展示涉及的一些基础理论,如旅游、文化与地方的关系,文化展示的特征,文化展示的类型,以及影响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因素。国内主要研究了城市文化特色的营建,城市文化空间结构,重点研究了景观文化营造等。

国内外文化展示研究虽然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景区、景点等微观层次,在目的地层次上的研究不足。

研究内容上,主要对文化展示本身进行研究,忽视了文化展示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文化展示引起的旅游形象管理突出问题关注不够,将目的地文化展示与旅游形象结合的研究不多见。研究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拓展。目的地文化展示是一个涉及旅游、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美学、景观设计、传播和城市发展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问题,需要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细致的深入研究,还需要通过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局限在旅游、文化、城市发展和景观设计等部分学科。同时,研究问题还不太深入,一些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的研究还未涉及,如文化展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随着全球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目的地文化展示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文化生态走向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旅游发展甚至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不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进行综合和深入研究,可指导我们进行理性的文化展示。

研究方法上,目前较单一,综合研究较少,主要是规范研究、定性研究和个案研究,需要加强实证研究、定量研究和比较研究。此外,还要从不同学科角度对这一涉及旅游、文化、生态、地理、心理和行为等多学科的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并通过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研究视角上,存在一定的“重表象轻机制;重静态轻动态;重目的地导向轻市场导向;重单体轻整体”现象,以某一阶段单体旅游资源的文化构建策略为主,缺乏时空演进下旅游市场导向的目的地整体展示机制研究。

以上分析说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国内外目的地文化展示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的特征很明显,对文化展示与旅游形象管理互动研究关注很不够。

2.研究展望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今后要关注以下问题:

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影响研究。随着文化展示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展示对目的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将产生重要影响,与目的地城市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主要内容有:第一,对文化生态的影响和调控。目的地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文化展示活动本质上是目的地文化的竞争行为。人类活动是文化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动力。目的地文化展示作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可以通过改变目的地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而使目的地文化生态发生演变或更替。研究目的地文化展示对文化生态的影响和调控,有利于目的地文化生态趋于良性进化,使目的地更有活力和特色、更具个性、更有魅力和吸引力。第二,对当地居民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目的地文化展示塑造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环境是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响当地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影响到他们的归属感和地方凝聚力,进而影响他们对旅游业的态度。当地居民的态度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对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评估。目的地文化展示具有多重效应,文化展示所塑造的优美旅游环境和优雅居住环境,不仅能吸引旅游者,而且能吸引投资和人才,对目的地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目的地文化展示甚至影响到当地人的价值观念,进而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国外案例显示,单一经济目标的文化展示是不可持续的。因而,要研究文化展示对目的地的多重效应,尤其是要研究基于文化展示的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框架,以及文化展示对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评估。

目的地文化展示与旅游者行为研究。旅游需求是旅游发展的主导力量,旅游者行为,如游客动机、偏好、决策、感知和游后行为等,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热点。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反传统、反理性和反整体性观念影响,后现代旅游者需求呈现出动机多样化,需求多元化,消费个性化、感性化和生态化等新特征,随之带来旅游市场出现新变化,旅游方式出现一些新趋势,如生活方式型旅游趋势等,旅游目的地产品供给出现一些新特点,如注重在地文化、回归自然、怀古复旧、绿色和体验的餐饮和住宿产品,以及新乡村旅游产品等。 [77] 把握这些新趋势、新特征和新特点,为目的地文化展示调控和优化提供方向。针对目的地文化展示,在后现代语境下,还要研究旅游者文化消费行为、文化感知行为和旅游体验行为。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出发点是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观光和旅游休闲消费空间,那么,文化展示就必须连接旅游者文化消费行为和旅游体验行为。而且,旅游者文化消费行为和旅游体验行为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消费的经济主义观点向着一个新的观点转变,认为消费超出了单纯的购买意义, [78] 而具有象征性、体验性、休闲性、社交性等。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观光已从“凝视”向“旅游体验”转变,旅游景观不再只是“观览物”,而是超越了感官,具有丰富的意义,使文化展示朝着情景化的多感官模式发展。 [79] 所以,符合旅游者文化消费特点的文化展示,才能使文化展示承载更多功能,取得良好的效益,为旅游者创造丰富体验的文化展示,才具有生命力。因而,旅游者文化消费行为和旅游体验行为与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关系研究值得关注。

目的地文化展示的时空过程整合研究。目的地空间不仅作为“容器”,承载景观和旅游活动,而且是一种蕴含意义和价值的空间,是体现目的地格调、氛围与情怀的整体空间。就像游客要看埃菲尔铁塔就要去法国巴黎一样,只有到了巴黎,沉浸在巴黎完整的人文情怀之中,才能感受到法国建筑文化的“优美”与“崇高”。 [80] 作为对后现代主义时尚潮流的回应,目的地还要关注空间发展的时间轴,要体现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合,从而使旅游者回归传统,回归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实现恢复生活意义的理想,通过活泼的生命体验,并最终超越感性,能动地从生命存在的意义上获得美,将“生命—生存—生活”统一在一起。 [81] 所以,目的地文化展示的时空过程整合对于目的地构建整体吸引力是不可缺少的成分。目的地文化展示的时空过程整合研究主要包括时空整合类型、机制和途径研究,时空整合效应研究。目的地文化展示空间的塑造研究,要反映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科技和艺术发展成就,也要适应不同时代旅游市场对文化展示内容和空间的不同需求,体现不同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随着文化展示的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特定的时空格局。研究目的地文化展示的时空过程,关键是研究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尤其是注重对后现代文化展示空间的特点和趋势的研究,对文化展示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文化展示与目的地形象塑造研究。文化展示所形成的目的地景观是目的地形象形成的重要外部刺激因素 [82] ,同时,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感知和评价也都从目的地整体形象出发。因而,目的地文化展示不能仅停留在景区、景点等部分空间上,还要从整体上研究文化展示如何形成目的地整体形象;否则,会给旅游者传递不完整的或混乱的展示信息,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感知和评价,影响目的地鲜明形象的塑造。所以,研究目的地文化展示既要研究不同类型空间的展示,更要研究不同类型空间怎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目的地形象的整体性和独特性,以及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的互动机制,实现目的地文化展示的有序性和整体性,形成个性独特的目的地形象。

加强案例研究。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大量规律需要从案例的剖析中获得,继而上升为理论,推动理论研究。文化展示的东西方差异性、地域差异性也要从案例研究中体现,即案例研究为比较研究提供实例。案例研究还为指导文化展示实践提供经验和教训。

注重研究方法多样化,尤其要引入自然科学的方法。目的地文化展示是一个综合的复杂开放系统,要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由于目的地文化系统具有与生态系统相似的类生命特征,目的地文化展示可引入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深度研究目的地文化展示的生态过程,揭示文化展示的本质、发展趋势。总之,要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

二 目的地形象研究

(一)早期目的地形象基础理论探讨

自从Hunt(1975)提出分析旅游形象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目的地形象研究成为旅游研究领域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到现在已有大量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的地形象的定义、结构及测量等内容上。 [83] 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目的地形象定义,但旅游管理理论将形象定义为旅游者对某一地方的印象、想法、期望和情感思想的集合,体现与目的地相关联的联想和信息片段,反映游客在记忆中形成的目的地的感知。 [84] 从大量实证研究来看,学者们并未将研究重点放在寻求目的地形象定义的一致表述方面,而是在认同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一系列主观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揭示其结构来不断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85] Gallarza等提出了一个更全面的目的地形象框架概念模型,该模型以四个特征来识别和描述形象结构:复杂的(它不是明确的)、多重的(元素和过程)、相对的(主观的和一般比较的)以及动态的(随时间和空间维度而变化)。针对目的地战略管理,每一个特征都突出了形象概念的有用维度:“复杂性”强调分析维度;“多重性”提供了一个行动维度;“相对性”将TDI转化为一种战略工具;“动态性”允许基于TDI的战术决策。这种目的地战略管理结构的重要性表明:TDI同时是分析、行动、战略和战术的变量。 [86] 在结构方面,Echtner和Ritchie [87] 认为目的地形象由三个连续分布的维度构成,即“属性—整体”链、“功能—心理”链和“普遍性—独特性”链。Gartner提出的基于属性的概念化目的地形象表明,目的地形象由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部分组成。目的地的认知评价包括信念和相关知识,反映游客对目的地感知属性的评价;情感意象成分代表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反应或评价;意动形象成分是指旅游者对一个作为潜在旅游目的地的地方的积极思考。 [88] 现有研究较多认为目的地形象由三种明显不同但相互关联的成分组成: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直接影响整体形象,且认知形象通过情感形象间接影响整体形象。 [89] 对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测量方法选择中,大多数论文使用结构化技术进行目的地形象建构(Steve Pike,2002)。为了测量一般与属性形象和独特性与整体形象,部分研究采用结构和非结构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90] 。测量内容是目的地形象属性特征,分别从目的地形象的认知维度 [91] 、情感维度 [92] 和整体维度 [93] 进行测量。

(二)后期以目的地营销管理为导向的形象研究

近十多年来,目的地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决策和行为的重要作用,紧密结合目的地营销管理实践进行形象研究的倾向较为明显,如目的地形象建构、形象效应等,通过理论创新指导目的地营销管理实践,构建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形象。

1.目的地形象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地形象是游客对目的地感知的结果,Beerli和Martin通过分析感知形象的不同成分与影响其形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目的地形象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信息来源(主要和次要)和影响感知形成的刺激,以及访问目的地前后的评价、动机、累积旅游体验和社会人口学特征。 [94] Marcelo Royo-Vela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识别了一组跨越旅游认知和情感成分的变量。这些认知和情感成分主要是指城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的环境卫生和当地的和平氛围,以及游客所受到的待遇和服务,它们与目的地的整体形象高度相关。 [95]

名人、影视节目影响。目的地营销方式也是影响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因素。很多目的地的旅游营销组织已经利用名人代言来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游客。名人效应对目的地形象的潜在影响,以及名人效应与目的地认知和目的地选择结果等方面关系研究受到关注。Petra Glover强调研究名人代言作用至关重要的三个领域:不同的媒体与名人曝光之间的联系;目的地、名人和消费者之间的适配度;名人代言对目的地认知和购买决策的影响。 [96] 人们对电影如何创造出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期研究主要探讨电影节目构建目的地形象的途径,如通过风景和一些怀旧乡土文化来影响目的地形象。 [97] 随着近年来真人秀电视节目日益普及,电影或电视引致的旅游研究激增,该领域研究不断深化。Tessitore 等研究了真人秀节目中目的地定位对旅游的影响。认为真人秀节目可以改变目的地的形象,积极影响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增加游客前往目的地的意图。 [98] Fu等对于影视旅游受众的心理过程做了跨学科研究,探讨观众参与和旅游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以及干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受众参与通过认知和情感形象的中介作用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意图。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受众参与如何影响旅游行为意向,以及目的地形象介导关系的程度。 [99]

社交媒体、网络与目的地形象构建。众所周知,旅游者通过非正式(如亲戚、朋友等)和正式渠道(如海报、小册子等)来收集目的地信息,这为他们接触当地提供支持形式。互联网服务影响当代旅游业,正在改变信息搜索与传播中的旅游者行为。 [100] 随着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已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接触信息的第一渠道 [101] ,各种旅游网站,如官方旅游网站、旅行社和旅游运营商网站、导游网站和在线旅游杂志,以及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博客、各种旅游网站的游记等,都成为旅游者信息来源。目的地形象因信息来源不同而不同,网络上呈现的目的地形象具有多样性,因而管理和在线传递期望的目的地形象具有挑战性。 [102] Stepchenkova和Zhan比较了从目的地营销组织(DMO)网站和一个用户生成内容(UGC)的照片共享网站Flickr上收集的秘鲁形象,并确定这些形象在多个维度上的统计差异。 [103]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网络和新媒体信息内容和信息质量对目的地形象的作用受到关注。Isabel Llodra-Riera等分析了不同信息源在确定总体信息源结构中的权重。结果表明,不同网站上反映的供应商和用户生成的内容发挥着重要影响,并联合形成信息源结构。此外,在线发布旅游信息的用户在寻找自己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时重视用户生成内容的网络平台。 [104] Kim等(2017)基于新浪微博用户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社交媒体中内容和非内容线索的旅游信息质量对用户形成目的地形象的作用。研究表明,多个内容线索和作为非内容线索的网页设计与认知和情感形象正相关,从而形成一个意动形象。 [105]

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给目的地形象营销带来新的挑战。在新媒体营销背景下,游客与目的地间的信息不对称得到局部改善,目的地内容营销要以精准的市场研判和高水平文化创意作为支撑,立足于目的地的事实基础,开展内容挖掘、生产和创造,提供具有明确市场指向性和文化传承价值的目的地形象内容。 [106] 由于具有高信誉度的用户生成在线旅游信息使传统营销中官方目的地形象的权威受到挑战,DMOs的形象营销与管理要加大网络渠道信息的营销与管理力度;建立多渠道合作,提高官方目的地形象信息的信誉度;最大限度缩小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差距。 [107] 此外,新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目的地形象推广方式,目的地形象必须以全维度的形式进行建构,即全产业联合、全渠道推广、全过程渗透、全地域参与、全员营销。 [108]

旅游目的地的不同信息来源有助于旅游者心理形象的形成。旅游形象形成过程可以定义为,旅游者基于正式和非正式材料收集的有限信息形成的目的地心理表征的发展。 [109] 宣传小册子,包括专门的视觉内容和对代表性旅游资源的描述,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有研究认为小册子比其他信息来源具有更大的可信度,因为它们用建设性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地方,是目的地重要的宣传工具。 [110] Molina和Esteban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与形象形成和目的地选择高度相关的媒介特征,构建了宣传册实用模型,对宣传册的设计和内容提出相关建议,发展了前人研究中信息源对目的地形象、目的地选择和满足旅游需求的影响的理论解释。 [111]

2.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游客感知是目的地形象形成的起点。形象影响因素感知、感知形象的结构、感知形象的差异等是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形象影响因素感知。目的地形象具有多维特征,但现有研究很少考虑地方更广泛的完形感知(格式塔感知)的影响, [112] 研究缺乏广度。为了探索地方形象的多维特征及其对购买行为的影响,Elliot和Papadopoulos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将产品、国家和旅游变量同时纳入并建立综合测量模型。揭示了地方形象子成分的相关关系:认知国家形象对产品评价的影响最大;情感国家形象对目的地评价的影响最大;产品信念影响旅游接受性。 [113]

一般认为,一个出口国的积极形象肯定会积极影响消费者对该国产品的行为。一个新兴的观念可能存在反向效应,即产品的正面评价导致原产地国家的同样积极的形象。Ryu等建立产品评价与访问意图相联系的模型进行探讨,证明消费者基于过去的产品购买而与韩国互动的意愿是他们访问该国意图的重要指示器。这表明产品的正面评价确实导致原产地国家的积极形象。 [114]

风险感知逐渐成为目的地形象的一部分。Lepp等探究了乌干达的旅游形象和风险感知情况,以及乌干达旅游官网所报道的信息是否会导致其旅游形象的改变。研究显示,乌干达旅游官网报道前乌干达被认为是一个危险目的地,官网报道后形成的形象则更为正面,风险感知程度有所减弱。此项研究为目的地使用网络更好地管理形象和游客感知危机提供了依据。 [115]

感知形象的结构。目的地形象是一个多维结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与整体形象成分之间的关系得到广泛研究,但前两者对整体形象的重要性规律还未得到确认。

Hernández-Mogollón基于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和情感因子的评价,评估文化事件对目的地整体形象的影响,认为认知形象相比于情感形象更有利于整体形象的形成。 [116] Qu等发现总体形象除了有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维度外,还有第三维度的独特形象,且独特形象对整体形象形成的影响仅次于认知评价,居第二位。 [117] Hosany等致力于探讨目的地品牌形象与品牌个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两者存在相关性,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情感因子占据了目的地品牌个性维度中大多数变量位置,品牌个性更多地与品牌形象的情感成分有关。 [118] Stylidis等探讨认知、情感和整体意象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情感成分对整体形象和未来行为的影响比认知影响更大。 [119] 刘力把影视剧对潜在游客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的影响纳入一个整体性框架之中,分析潜在游客的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发现情感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要大于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 [120]

感知形象的差异。因为年龄、文化、熟悉度和旅游经历等不同,不同人群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张高军等以杭州为例,以一手调查数据对不同代际的目的地形象进行比较。无论是目的地形象因子,还是目的地形象维度结构,不同代际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是局部的。 [121] 本地人与外地游客的目的地形象差异表现在构建城市形象的方式不同。 [122] 有的表现在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存在一定差异, [123] 有的表现在景区认知形象的某些维度上存在差异。 [124] 游客和潜在游客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表现在对目的地形象的建构上,游客主要感知目的地吸引物和美食,潜在游客主要感知设施、服务和气候等旅游基础条件; [125] 表现在对景区形象构建上,游客以心理属性为主,潜在游客以功能属性为主。 [126]

另外,冯捷蕴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探讨中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 [127]

不同信息源导致游客感知同一个目的地形象存在差异。如目的地营销组织在网上发布的秘鲁形象和用户在网上用照片构建的秘鲁形象,在多个维度上有统计差异; [128] 对中国台湾东部目的地,由旅游者产生的内容(TGC)和旅游组织(NTO)生成的内容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游客感知TGC文本内容比NTO文本内容更能反映目的地情感形象。 [129]

3.目的地形象效应研究

对游客的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当代旅游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旅游研究已广泛认识到形象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包括目的地属性的心理构建到旅游决策过程。 [130] Qu等开发和测试了一个目的地品牌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整合了品牌和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研究表明,目的地整体形象(即品牌形象)受三类品牌联想成分(认知、情感和独特形象成分)影响,是品牌联想与旅游者未来行为(重访和推荐意图)的重要中介。 [131] 在影响游客目的地选择因素的研究中,以往的研究很少提及文化因素。刘鹏等对国内各省2005—2009年在中央电视台(CCTV)投放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广告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央视旅游形象广告的投放能够显著促进该省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的增长,并具有一定的长期效应。 [132]

由于游客忠诚会产生良好的口碑效应,进而主动推荐自己去过的目的地旅游,甚至故地重游,对目的地旅游发展有重要价值。因而,很多研究聚焦目的地形象对游客忠诚的影响。Choi等调查了俄罗斯游客对韩国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总体形象和目的地忠诚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归结果表明,对韩国持积极态度的俄罗斯人更有可能将韩国作为旅游目的地推荐给其他国家的旅游者。 [133] Wu建立模型探讨关键的游客忠诚因素。检验结果发现,目的地形象、旅游经历和旅游满意度都是目的地忠诚度的决定性因素。 [134] 有研究探讨由初访游客对目的地访问前后的形象差距引起的目的地形象变化的变量因子,分析变量对旅游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积极的形象差距产生更大的满意度,对忠诚度有积极影响。 [135]

随着众多目的地依托重游业务,重游意愿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Assaker等利用在法国、英国和德国旅行者中收集的数据,研究新奇寻求、满意度和目的地形象对重访轨迹的影响。研究表明,旅行者的新奇寻求和低满意度都会抑制他们立即重游。相反,目的地的正面形象会增强近期和未来的重游意图。 [136] 有证据表明,形象成分(认知、情感和意动)和整体形象的结合对预测游客的再访意图是有意义的。Stylos等证明所有的形象成分都通过整体形象对再访意图产生正面的间接影响,而意动成分也有直接影响。 [137] 实证研究表明,形象能吸引游客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决策过程。 [138] Stylidis等建立了认知、情感和整体意象与行为意向之间关系的模型,考察每个形象要素对整体形象和行为意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旅游者中,情感成分对总体目的地形象和未来行为的影响比认知成分影响更大。 [139] 张宏梅等以江苏周庄旅游形象为例,检验形象结构三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目的地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图的关系。研究证明,情感形象是影响游客行为意图的最主要的形象成分。 [140] 还有研究探讨刻板印象对旅游意图的影响。

除了研究旅游者感知形象对其行为的影响外,还有研究探讨居民的地方形象对其行为的影响。Stylidis等基于旅游感知影响(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三重底线方法,采用非强制的方法来测量居民对这些影响的感知,探讨居民的地方形象对形成旅游开发支持态度的作用。模型检验表明,居民的地方形象影响他们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进而影响他们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揭示更有利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的感知导致更大的支持。 [141]

(三)目的地形象动态变化研究

动态性是目的地形象的特征,目的地形象会随着目的地本身的时空变化和游客感知发生动态变化。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旅游地形象的动态研究仍然较为薄弱。 [142] 尤其是对旅游地形象的时间演变研究很少。 [143]

1.随时间变化的感知形象变化研究

旅游目的地作为自然和人文的综合体,存在季节性、生命周期和重大事件引起的感知形象变化。季节性是大部分目的地都有的四季变化,有的目的地因为冬季气候寒冷成为冬季运动胜地,夏季因为凉爽而成为避暑地。但已有的研究认为旅游地形象的季节波动不大。 [144]

生命周期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根据Plog提出的旅游地心理位置理论,目的地形象也存在生命周期现象。伴随旅游地从发展起步阶段到兴盛再到衰退的形象变化过程,相应吸引着从开放型(Allocentrics)到中间型(Mid-centrics)再到保守型(Psychocentrics)的旅游者。 [145] 乌铁红以Butler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分析旅游地演化过程中的旅游形象演化。她同样认为,旅游地演化不同的阶段产生不同类型的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必然随着旅游地的演化而演变。 [146]

重大事件往往会吸引社会的关注而影响人们对目的地的看法和态度,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对重大事件的感知和重大危机事件后的形象修复。从感知角度研究大型节事活动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的成果较多,认为大型节事对举办地形象改善或形成积极认识有显著影响。 [147] Ketter认为社交媒体是危机修复极为重要的交流渠道。他分析了在发生Gurkha地震之后,Facebook上尼泊尔旅游管理委员会网页上的宣传海报、内容、图片以及链接,并进行定性内容分析。研究结果阐明了作为形象修复工具的Facebook的作用,以及其作为多功能工具的特征。 [148]

此外,伴随游客旅游过程的感知形象也是动态变化的。Kim等以澳大利亚游客在澳大利亚旅游前、旅游期间和旅游之后的三个时间段为研究对象,测量澳大利亚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结果表明,形象感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波动。 [149]

2.随空间变化的感知形象变化研究

距离在形象形成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150] 张宏梅等采用定量方法,选择距周庄不同距离的五个城市(上海、南京、合肥、济南、成都)作为样本地,调查地理距离对旅游形象的影响。研究显示,不同距离的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对周庄的旅游形象感知存在差异。随着距离的增加,旅游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的美誉度也随之增加。因为距离衰减规律,游客对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的知晓度随着距离的增加明显降低。 [151]

(四)研究评述

1.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40多年来目的地形象研究产生了大量成果,从早期对定义、结构及测量等方面基础理论的探讨,拓展到后期以目的地营销管理为导向的形象研究,探讨目的地形象建构、形象感知和形象效应等方面内容,通过理论创新指导目的地营销管理实践,构建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形象。整个研究历程不仅拓展了研究广度,而且在信息源对形象构建的影响、形象成分之间关系的研究、感知形象差异,以及目的地形象对游客选择行为、游客忠诚和重游意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研究广度和深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广度上,要把握目的地形象的多维特征拓宽研究视角:既要研究整体形象,更要研究独特形象;既要研究目的地功能对形象的影响,更要从心理和精神层面研究目的地对形象的作用;既要研究形象形成的一般规律,更要研究特殊规律。跨学科研究是未来拓展形象研究视野的重要途径。目的地的综合性和形象形成的复杂性,为跨学科进行形象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巨大空间。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的地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带来目的地形象研究的诸多新课题。在深度方面,要把握目的地形象的复杂性,继续探讨相关规律和机制。尽管很多研究证明情感形象对整体形象的作用更大,然而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哪个对整体形象更重要还不确定;虽然形象影响因素不断拓展,但这些因素对形象形成的作用机制还缺乏研究;虽然探讨了不同群体的感知形象差异,但一般规律尚未明确。

2.研究方法不断进步,但缺乏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研究

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方法最初是以结构化的定量研究为主,最流行的数据分析技术是因子分析,其后是t检验、感知地图、均值分析、聚类分析和重要性—绩效分析等。 [152] 随着研究进程的发展,研究方法从统计分析方法扩展到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153] 、交互式叙事方法 [154] 、内容分析法 [155] 和视觉符号学方法 [156] 等方法的运用,实现了从单一方法到混合方法 [157] 、从单一学科研究到跨学科研究 [158] 的巨大进步。但缺乏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研究,很多研究只测量了一个目的地的感知,没有任何竞争目的地的参考框架。 [159] 在目的地形象影响游客行为、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单个目的地的考察。目的地形象的复杂性强调要进行比较分析。形象的成分之间、形象与游客行为之间的关系都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需要通过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研究揭示这些复杂关系,提升研究成果质量。缺乏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研究,制约了共性规律探讨和成果的普适性。

3.研究重心在目的地营销,缺乏目的地形象战略研究

现有的目的地形象研究主要包括形象塑造、形象感知和形象影响三部分内容,每个部分的研究几乎都聚焦服务于目的地的营销实践,是以目的地营销管理为导向的形象研究。如怎样构建有魅力的形象吸引游客,从而提高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怎样提高游客的忠诚度和重游率,从而提高目的地的旅游经济效益;怎样修正危机带来的负面形象,使目的地重新回到旅游者的视野。为解决目的地当前面临的许多新问题,主要偏重目的地营销的形象研究将受到挑战。

目前,目的地转型升级、旅游市场消费升级和旅游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给目的地形象研究带来许多新的研究问题。我国目的地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模式转变,就必然带来形象的转换和培育问题;在旅游业经过快速发展后,旅游消费从数量型向品质型升级,使目的地面临形象品牌建设问题。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和内容生产的变化深刻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和传播。怎样管理形象营销环境,让投射的目的地形象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怎样管理目的地,从而控制影响越来越大的形象危机?回答这些新问题,有必要加强目的地形象的战略研究,支撑目的地形象引领的发展战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目的地竞争。

4.形象塑造聚焦营销途径,忽略与目的地建设和管理互动途径

现有的目的地形象塑造研究对不同营销途径做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近年来新媒体成为重要的信息搜索渠道后,关于网络与目的地形象构建的研究不断增加。然而,形象塑造与目的地建设和管理互动这一重要途径却没有引起形象研究的足够重视。

目的地形象形成要经过游客的信息收集、决策感知和目的地实地感知等阶段,只有当游客参观目的地后才会在游客的脑海中形成。 [160] 而且,实地感知形象对重游和口碑效应都有重要影响。所以,目的地形象塑造不仅要重视营销途径对形象的投射,还要重视游客的实地感知形象,重视目的地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散客时代背景下,目的地的感知空间前所未有地扩大,游客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构建形象的作用不断提高,目的地形象风险也相应增加,目的地建设和管理对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将形象塑造与目的地建设和管理互动,才能缩小游客的形象感知差距,降低目的地形象风险,塑造有魅力的目的地形象。 +TxbEJcLffhD5YCVaspExCAIHetdUK4eRCw24GYFT1RyQ290cDzQBTeyuP/7Pf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