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布依族传统文化概述

一 布依族族源与地理分布

布依族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与全国各民族一起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时期以来,睿智、朴实、善良、勤劳的布依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为开发西南地区,促进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付出了自身的努力。

关于布依族的族源,至今存在“古濮越人说”“古骆越人说”“夜郎国居民后裔说”“八番 后裔说”等多种观点。实际上,布依族是以古越人为基础,融合古濮人及汉族等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一个南方少数民族。“布依族是世居贵州的一个古老民族,是古越人中的西瓯、骆越支系及其后的僚人逐渐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有古濮人及后来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成分融入,逐步形成了今天人数众多的布依族。” 布依族世代居住在今贵州省一带,与壮族具有同源共祖的密切关系。布依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名称,秦汉以前称“濮越”,东汉六朝称为“僚”,唐宋元时期称“番蛮”,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八番”“仲家”“侬家”“土人”“夷族”等,1953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布依族”。 现代布依族的族称定名实则由其自称发展而来。以前大部分布依族人以“布依”或“布越”自称。“布”是“人、民族”之意。“依”即“越”,是布依族族名专称。“布依”就是“依人(越人)”的意思。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布依族的族称定名充分尊重了布依族人民自己的意愿,是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

贵州省是布依族的世居之地,是布依族主要聚居区。布依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布依族至今依然是贵州省十八个世居民族之一。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布依族总人口有2870034人,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遵义市等地区。云南省曲靖市、文山市、昭通市以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区同样有布依族人口分布。云南、四川两省的布依族大多是清末时期从贵州省南部、西南部以及黔中安顺等地区迁移过去的。国外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越南、缅甸、老挝和泰国等国家。越南北部河江、黄连山和莱州三省等地,有布依、布那与布田三个支系,于清末民国时期迁入越南北部地区。 越南布依族分为布依族、热依族两个民族成分,据2009年统计,有60892人,其中布依族2273人,热依族58619人。 老挝北部与西北部、泰国东北部、缅甸东北部的布依族自称“布依”“布瑞”“布苑”“布越”“布囡”“布莱”等,多居住于半山区,据1988年人口统计,约有3万人,现今约4万人。

布依族世居云贵高原一带,所处地理环境多山多石、有田有水,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高山、峡谷、溪流、江河、田坝相间,生态环境虽然脆弱,但自有其美。布依族一般逐水而居,聚族而居,村寨成片。布依族村寨中多有溪流、小河,形成一片片迷人的田园风光。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下纳灰村与卧嘎村、安龙县中坛古寨与香车河村、册亨县板万村、望谟县蔗香村、普安县鱼陇古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包阳村、贵定县音寨村与惠水县好花红村、荔波县联山湾村与长顺县中院村、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月亮河村与落别村、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与龙井村、安顺市镇宁县高荡村与石头寨、云南省罗平县多依河村、腊者村、补笼寨与小河边寨、四川省宁南县拉洛村等传统布依族村寨,莫不如此。

二 布依族传统文化之概况

布依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属于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布依族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别,包括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哲学思想、礼仪文化、艺术文化、民间文学、语言文字、宗教文化、节日文化、婚姻文化、丧葬文化、体育文化、家族文化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自身民族特色,对布依族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时期,在布依族摩经等民间文献中存在古文字。“记录摩经的文字符号,从目前的资料看,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流行于六盘水一带,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符号。第二种流行于威宁一带,由自创的表意文字和少部分汉字构成。第三种是借用部分汉字,并根据汉字六书造字法,利用汉字偏旁部首重创部分方块字,另加上少部分抽象符号构成。” 摩经中的象形文字、会意文字及方块字等文字符号是布依族古文字形式的具体表现。布依族摩经等民间文献中存在古越文字。 但是,布依族古越文字使用范围极其有限,主要在部分摩经、择吉等民间文献中出现,也未得到推广,所以未形成为布依族通用的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于1956年创制了布依族拼音文字,但未大力推广、普及。可见,布依族自古及今是有着本民族文字的。布依族现有布依族古越文字、布依族方块(土俗)古文字、布依族CV型拼音文字和布依族拉丁型拼音文字四种文字,其中前三种为古代文字,第四种为现代创制文字。布依族古越文字与壮族“石刻”古骆越文字、水族古文字具有同源、同宗、共祖的密切联系。 2009年,国务院将含有布依族方块古文字的《献酒备用》等四部典籍公布为国家珍贵古籍。之后,学术界开展了较为深入的布依族古文字方面研究,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布依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划分为黔南、黔中和黔西三个土语区。 各土语区语言差别不大,只有土语区之分,而无方言区别。从布依族语言文字应用的历史过程看,我们发现许多摩经中存在用汉字记录,而以布依语朗读的情况。

布依族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童话、寓言、叙事诗、民间歌谣、曲艺剧本、谚语等。布依族神话有《力戛撑天》《洪水潮天》《造人烟》《伏羲兄妹》等。布依族民间传说有《铜鼓的来历》《围腰的传说》《蚌壳姑娘》《老虎和猫》等。民间故事有《三月三的来由》《甲金的故事》《姑娘田》《卜当的故事》《查白场》《四月八》等。布依族童话有《聪明的小山羊》《百兽国》等。布依族寓言有《八哥鸟学舌》《猴子山》等。布依族叙事诗有《王仙姑》等。布依族民歌主要有古歌、情歌、盘歌、对歌、排歌、丧葬歌、礼俗歌等形式,呈现多元化特点,有《十二个太阳》《造天造地》《宵夜歌》《送郎歌》《姊妹歌》《陪客歌》《赶戛歌》《进寨歌》《年歌》《问媒歌》等。

布依族传统艺术文化既包含歌曲(包括古歌、情歌、叙事歌、劳动歌、酒歌等)、铜鼓十二则、八音坐唱等音乐文化,又包括转场舞、竹竿舞、铜鼓舞、高台狮灯舞、板凳龙舞等舞蹈艺术,还包括布依戏、地戏、花灯等戏曲文化,以及书法、绘画、雕塑等。八音坐唱是流传于今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望谟县、册亨县、贞丰县以及安顺市关岭县、镇宁县等布依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演出人员八至十四人不等,因使用牛角胡、葫芦琴、月琴、鼓、箫筒、包包锣、小马锣、钗等八种乐器进行演奏而得名。布依族八音坐唱、转场舞、布依族勒尤、贞丰县铜鼓十二则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兴义市板凳龙舞、册亨县浪哨歌、水城县铜鼓十二调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布依族传统艺术文化丰富多样,魅力无限,可观赏性强,满足了不同时期布依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传统节日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布依族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外,还有“三月三”“六月六”以及查白歌节、毛杉树歌节、牛王节、尝新节等许多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节日。布依族节日中祭祀山神、土地神、祖先等神灵,开展“浪哨”对歌及舞蹈表演等娱乐活动,喜气洋洋,欢快祥和。

布依族是传统稻作民族,远古时代就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由此衍生出诸多稻作文化习俗,为世界稻作文明做出了历史贡献。“从耕作技术看,布依族从事农耕的历史悠久,积累了较丰富的耕作经验。”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东汉时期交乐墓葬群出土两件水田池塘模型,均系泥质灰陶,手工制作,设计水田、池塘、水渠、禾苗、鱼、莲、蛙等形象。 这说明东汉时期贵州省西南部布依族地区水稻种植已经相当普遍,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古代时期,布依族利用牛力耕作,使用曲辕犁。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至今存留铸造于唐末时期的布依族铜鼓,其上铸绘古人驭使壮牛,以曲辕犁耕种田地的情况,反映了布依族农耕文化。水车在古代时期应用于布依族农业灌溉事业中。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普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升了布依族稻作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布依族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主食以大米为主,以玉米、小麦、红薯等为辅,喜糯食,善饮酒。布依族特色饮食有花糯米饭、狗肉汤锅、狗灌肠、牛肉、腊鱼、腊肉、枕头粑、饵块粑、清明粑、牛王粑、便当酒、刺梨酒、糯米酒、鸡八块、布依八大碗等。布依八大碗是布依族招待贵宾的一桌菜肴,菜品一般为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皮、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腐、花糯米饭。布依族喜食酸辣食品,菜肴中多放花椒、辣椒等佐料。酒在布依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丰收之后,家家户户酿制米酒,以备平时待客之用或自家饮用。布依族酒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依族善于纺织,自制土布,又擅长刺绣、蜡染、织锦等手工制作技艺,因此传统服饰款式多样、别具特色。布依族喜欢穿蓝色、青色、黑色、白色等颜色的土布衣服。三个土语区的传统服饰稍有区别。 布依族男性服饰差别不大,而不同地区妇女在服饰上存在差异。有的妇女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等首饰;有的喜欢在衣服上刺绣;有的喜欢用青色、蓝色等颜色的土布包头。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长衫。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布依族传统建筑文化有干栏式民居、石板房、石木结构青瓦房等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还有布依族粮仓、官厅等建筑文化,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特色。

此外,布依族传统文化还涉及哲学思想、礼仪文化、民间信仰、宗教文化、家族文化、婚丧习俗、体育文化、民间工艺、民间医药等诸多方面,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叙述。

三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布依族传统文化发生了一定变迁。布依族传统文化某些方面在形式及内容上出现了一些变化的现象。但就整体而言,布依族传统文化仍然保留着其合理内核,从而表现出了自身民族特色。

具有特色的布依族传统文化,结合现实社会发展需要,蕴含着较高的社会价值。布依族传统村落文化、民居文化、艺术文化、节日文化、民间文学等至今闪烁着布依族特色文化光芒,产生了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

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戏、高台狮灯、转场舞、铜鼓十二则、“三月三”节日、查白歌节、布依族服饰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布依族毛杉树歌节、“六月六”节日、晴隆县小打音乐、望谟县布依族民歌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贵州省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乌当区偏坡村、安顺市镇宁县高荡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下纳灰村与南龙古寨、册亨县板万古寨、望谟县甘莱村、兴仁市鹧鸪园村、安龙县打凼村与坝盘村、贞丰县纳孔村与必克古寨等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纳赖村、义龙新区查白村等布依族村寨被列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镇宁县高荡村、贞丰县花江村、兴仁市卡嘎村等布依族村寨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花溪区镇山村、兴义市南龙村等布依族村寨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花溪区龙井村、开阳县马头村、册亨县福尧村、普安县细寨、望谟县新屯村等布依族村寨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六枝特区月亮河村、义龙新区楼纳与联新村等布依族村寨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等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等称号。关岭县滑石哨村、兴义市安章村与普梯村、册亨乃言村、晴隆县规模村等布依族村寨被纳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贵州省开阳县龙广村、兴义市上纳灰村、惠水县好花红村和云南省罗平县腊者村等布依族村寨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册亨县大寨村、贵定县音寨村等布依族村寨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贞丰县纳孔古寨、独山县翁奇古寨等布依族村寨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体现布依族传统村落文化特色的贵州省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大小七孔、青岩古镇、万峰林、万峰湖、双乳峰、三岔河、高荡千年布依古寨等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或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8月,布依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评为“中国四季康养之都”。2019年11月,地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万峰林、布依族村寨众多的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事处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为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惠水县好花红镇、镇宁县六马镇与兴义市仓更镇老王坡村等布依族聚居地区村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布依族聚居地区大都处于中国西南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是,这里保存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绿水青山,天蓝地绿,空气质量优良,是后工业时代难得的生态康养天堂。在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山地旅游、全域旅游、绿色经济等现代发展新理念框架下,布依族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布依族传统文化是布依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密切联系,是可促进布依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Wi7cXAjmYhPgdnDbKPlvqg06Q4O5Jx2a7R0u6zjcfHKNelgk89WMRisTbXKM38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