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云南省最南端,位于北纬21°09′—22°23′、东经101°05′—101°50′之间,所辖土地面积7081.2平方千米。西北紧靠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面则与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邻。勐腊县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东部和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中、老、缅三国交界于南腊河汇入澜沧江处,国境线长达740.8千米(中老段677.8千米,中缅段63千米)。勐腊县还是中国通向东南亚的通道,至老挝,延伸到泰国的旅游线路已开通。陆路国境线上有大小通道46处,边民互市点14个,有5条公路直通老挝、缅甸边境。勐腊县是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接合部,是中国大陆通向中南半岛的走廊。地处中老边境的磨憨口岸已列为国家级口岸,2021年12月3日正式通车的“中老铁路”即从此口岸出入境。从关累港沿澜沧江顺流而下可达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诸国,进而可出太平洋到南亚各国,是云南省实施“中路突破,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沿,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门户,是云南省建设“两强一堡”的前沿阵地。

勐腊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北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降水充沛,旱雨两季分明。区域内山地占95.63%,山间盆地(坝子)占4.37%。近20年来,勐腊县大量发展山地农业,扩种橡胶、茶叶、咖啡、香蕉等经济作物,地方经济获得长足发展,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2元,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64元,增长14.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77亿元。

勐腊县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聚居县,2012年,全县常住人口28.55万人,户籍人口22.95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8.48万人,农业人口14.47万人。有傣、哈尼、彝、瑶、苗、拉祜等26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少数民族人口17.3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75.6%。其中,傣族6.01万人,哈尼族5.7万人,彝族2.45万人,瑶族1.82万人。人口较少民族还有基诺族、布朗族克木支系、傣族、哈尼族、瑶族、基诺族、布朗族等跨境而居。人口自然增长率6.68%,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人。 [1]

勐腊,在傣语中意为盛产茶叶的地方,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历史上中央王朝通过世代承袭的土司制度,在西双版纳地区设立车里宣慰司,管辖各族人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西双版纳傣族社会仍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形态。1953年,建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勐腊县。进入21世纪,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工程”战略,开展新农村建设,连片贫困的地区“整乡整村推进”工作的开展,以及“十五”“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勐腊县经济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经济总量成倍增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勐腊县生产总值(GDP)达到39.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9元,同比增长6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63元,同比增长81.2%。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贫困人口比“十五”时期减少1.2万人,使1.4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十一五”期间,新农村试点建设投入资金16404万元,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到2010年末,在校学生人数达到4313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2.16%,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05年的5.6年提高到了7.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37%,传染病防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不断增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5536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勐腊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程度进一步推进,至2010年,勐腊县的城镇化率达到34.5%。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贯彻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社会稳定。

21世纪头10年,勐腊县各民族社会在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随着整个中国社会一道,经历了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变迁,各民族人民在获得财富增长的同时,也经历着社会转型过程中从不适应到努力适应的嬗变的历程,各民族人民在迈向共同富裕、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一 政治建设

作为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区,与西双版纳其他地区一样,20世纪50年代以前,勐腊县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受封建领主和国民党政府双重统治。新中国成立后,勐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各族人民的政治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真正得到翻身解放。各级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县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农垦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变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县的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体制机制越来越合理,法制越来越健全,民主越来越广泛,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勐腊县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部分,一直享受并较好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勐腊各族干部群众的政治热情和民主意识,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跨越、民族的团结和边疆的巩固。由于勐腊县地处边境,与老挝、缅甸两个国家接壤,与泰国毗邻,尤其是邻近“金三角”地区,国境线长达707千米。历届县党委、政府始终把边境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点之一,切实维护了边疆的稳定、社会的和谐。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勐腊县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素质依然偏低,干部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农垦改革任重道远;三是边境维稳形势严峻。

二 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激发了各族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勐腊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奔向总体小康。通过实施“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特别是国家各项帮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勐腊县经济社会得到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工程”行动计划,为勐腊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出台,由于“桥头堡”战略实施,“十二五”时期,勐腊县经济发展战略做了一些调整,即建设昆曼公路、未来泛亚铁路大通道经济带。2013年以来,勐腊县深入实施“生态保护立县、科技教育兴县、旅游口岸活县、绿色经济富县、民营经济强县、推进依法治县”六大战略,努力把勐腊打造成“绿色、开放、富裕、和谐”的云南南大门,打造成面向老、缅、泰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前沿阵地、试验区和战略先行区,昆曼经济走廊上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重要物流节点,全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边疆生态安全屏障区,力争成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从经济结构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有“九五”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加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工程”和“桥头堡”战略,勐腊县年均GDP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同时,顺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各个时期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特点。

从城镇发展的情况来看,勐腊县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成绩斐然,获得多个示范区的名誉称号。“全省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园林县城”,连续8届被评为云南省“双拥模范县”,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2009年以来,正在向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标迈进。勐腊县下辖10个乡镇,初步形成了以勐腊镇为中心城区,重点镇和一般镇互补发展的格局。作为昆曼大通道的咽喉,勐腊辖区建有陆路磨憨国家级口岸和水路关累码头及勐满、曼庄、新民三个重要通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市道路、跨国交通连接、市政建设、城市公交网络等市政设施不断完善;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物古迹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于新老城区。然而,勐腊县的城镇化起点低、起步晚,城镇化水平较低,仍然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城市功能不全,欠账太多,发展空间和用地受限等问题。

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2001年勐腊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先后施行的扶贫措施主要有异地搬迁扶贫、安居温饱工程、小额信贷扶贫、科技产业扶贫、边境县整村推进工程、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实行部门挂村和党员干部挂户扶贫制度等。傣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程度大为缓解,贫困面大大降低,部分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总体上取得较好效果。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使勐腊县新农村建设总体上实现了试点村生产持续发展、农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的目标。

区域发展方面,纵向比,勐腊县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横向比,勐腊县与省内其他民族地方以及全省和全国的发展水平相比,既有优势,也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但增长速度较快;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北部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南部乡镇,且南北部差距仍呈进一步扩大之势;三是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明显;四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现象非常突出。

总之,勐腊县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山区坝区差距拉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农民增收困难较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和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发展建设资金短缺,开发与生态保护压力增大等方面。

结合勐腊县老、少、边、穷的山区、半山区农业县的实际,要进一步促进勐腊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扬长避短、利用好水陆开放通道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动植物、土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抓住“桥头堡”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发展机遇,全面促进勐腊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 生态保护

近年来,勐腊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两强一堡”的战略机遇,提出“生态保护立县”的发展战略,并将其放在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六大战略之首,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坚持环保规划先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生态资源保护”“开展水资源保护”“试点流域生态补偿工程”等措施,着力解决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生态乡镇建设方面,全县围绕着“绿化村寨、美化家园、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示范村,全县有46个行政村获得了西双版纳州州级生态村的称号,占全县52个涉农行政村的88%。截至2010年年底,全县10个乡镇有8个获得云南省省级生态乡镇的称号,包括勐腊镇、勐仑镇、关累镇、勐满镇、勐捧镇、象明乡、易武乡和瑶区乡。

生态保护区建设方面,勐腊县有勐仑、勐腊、尚勇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95.36万亩,占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5.6%,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9.7%,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国家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勐腊县作为“桥头堡”最前端,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作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生态环境优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边疆县,在国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的宏观背景下,将会得到更多政策倾斜和资金、项目的支持,有利于勐腊县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 社会和谐

勐腊县民族地区的生计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转型与变迁。坝区傣族从传统稻作农业向经济类作物种植业转向,山区、半山区民族地区从刀耕火种转向多种种植业,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也经历了综合多元的再配置,然而随着生计方式的转变,勐腊县传统稻作农业或将全面消退。

社会结构也经历着相应的转型与变迁,涵盖城乡结构、社会分层和阶层结构、婚姻家庭关系等多个层面。以婚姻家庭关系为例,跨民族的通婚半径在扩大,婚居模式更加多元,青年男女的择偶观念更加多样化,非婚生育现象有所减少,家庭人口规模经历了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升降变化。妇女的家庭地位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趋势上升、边境地区的妇女贩卖问题日趋严重、边民通婚与外籍妇女的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口结构方面,除了汉族以外,傣、哈尼等民族的人口占比较高,此外还有彝、瑶、苗、壮、布朗、基诺等26个民族。值得注意的是,勐腊县的克木人(划归布朗族)占全州克木人总数的68.98%,汉族人口数曾在20世纪末有过小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不过在勐腊县各民族所占人口比例中始终稳定在30%左右。与之类似的彝、苗、瑶、基诺等民族同样虽然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但由于人口基数相对较小,其在勐腊各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变化不大。

与建设兵团类似,勐腊县拥有国营农场勐捧农场,形成了独特的“勐捧模式”,曾经在少数民族就业和农业生产、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勐捧农场不断地推动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民族政策方面,勐腊县积极落实国家、云南省关于“兴边富民”的民族政策,带动了边疆的经济与文化事业的发展,“整乡整村推进”的扶贫模式取得重大成效,带动边疆民族连片区域发展。精准扶贫的模式,使得地区发展更加平衡,对克木人的扶持与发展,成为了精准扶贫的典范。

从经济发展来看,全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出现了很多从事橡胶生产、茶叶生产的企业家。同时也存在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收入差距在逐渐增大,年均收入水平都低于全州和全国的平均水平等问题。

勐腊县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方性疾病防治成效显著,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任务较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增加了勐腊县人民的医疗保障,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五 文化繁荣

近十余年来,勐腊县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文体设施得到改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壮大,文化市场日趋活跃,非物质文化保护业绩突出。但是,长期以来,文化事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没有形成多元化文化投资机制,民族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文化事业发展的贡献有限,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文化设施建设、文体活动开展、文艺精品创作、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产品开发等工作受到制约。这就要求政府以机制创新为重点,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并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问题,突出公益性,强化服务功能,激发发展活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赋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自主管理权限,对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公益性文化活动,引入市场机制,繁荣文化市场。

例如可以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借此提高城乡居民文化保护意识。勐腊县民族节日和风俗文化丰富多彩,内涵丰富,著名节日如“傣族泼水节”“哈尼族嘎汤帕节”“彝族百诗佳节”和“瑶族盘王节”,特色风俗如“瑶族歌定会”“咬手定情”和祭祀活动风情浓郁,以这些节日和风俗为平台,经过创意打造,广泛宣传,活跃旅游市场,可以变成创利增收的“文化资本”,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另外,旅游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从单一种植业传统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农家乐、旅游表演和养殖业等多种经营活动相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城乡居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政府要有前瞻性总体思维,主导制定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的规划,以满足和解决居民文化需要为前提,从最大限度保护传统文化和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两个角度出发,精心策划分步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六 语言使用

勐腊县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文字资源丰富,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分属汉藏和南亚两大语系。其中,傣语、哈尼语、彝语、瑶语等属于汉藏语系,这些语言均有文字,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则是新创制的文字;由于使用人口和分布区域的不均衡等原因,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并不均衡,或使用范围相对较广,或使用范围狭小,或处于濒危状况,或发生母语转用等。

20世纪5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在开展全国性的民族语言普查的基础上,先后为10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了14种文字方案,为3个原有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改进了文字。 [2] 克木语属于南亚语系,无文字。相对而言,傣语较为通行,不仅傣族群众使用傣语,在多民族杂居的社区,其他民族也使用傣语,甚至(书面)傣文。

勐腊傣族使用的文字为傣仂文,该文字除在西双版纳傣族中使用外,州外孟连、景谷、江城的大部分傣族也使用这套文字。 [3] 傣仂文有新、老文字之分,20世纪50年代傣文改革前的文字称“老傣文”,改革后的傣文称“新傣文”。西双版纳州内无论是党政机关的行文,还是傣族地区学校的课本,都使用新傣文。至于保留在文献资料中的老傣文,大都只有老年人能读懂,主要使用于佛寺,年轻人多数只懂新傣文。

西双版纳州的哈尼族自称“爱尼”(雅尼)、“阿尼”,人口16万人,占西双版纳总人口的18%,是西双版纳州的第二大民族,其语言属于哈尼语的哈雅方言雅尼次方言格朗和雅尼土语。由于方言之间差别较大,不能互相通话。与其他民族交往,则多用汉语和傣语。 [4] 进过学校或通过各种形式扫盲、自学的部分哈尼族通晓汉文,用汉文记事、写信等。

勐腊县的瑶族有自称“孟”(蓝靛瑶)和“棉”(顶板瑶)两个支系,统称为瑶族。瑶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傣接触,瑶族一般男人通汉、傣语。老龄妇女会讲汉语的不多。

克木人是勐腊最早的土著族群之一,现已划归布朗族。今磨憨镇的辖区,以及勐满镇和勐捧镇一带,都是古代克木人的聚居区域,克木人有自己的语言,与佤语、布朗语、德昂语同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各地克木语虽有细微差别,但未形成不同的方言土语。克木人无文字,仅有少数人识傣文,多数克木人能用傣语交流。

总体来看,傣语在勐腊地区使用范围很广,不仅是本民族内的交际工具,也通用于布朗(克木)、拉祜、哈尼、基诺、佤、瑶等多民族之间。1988年起在全州范围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使用新傣文,社会文化广告等也普遍使用新傣文。由此可见,傣语言文字,一方面,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比较通用的交流表达工具,在行政、司法、出版、教育等领域与汉语文并用;另一方面,傣语言的自然使用环境主要还是基层乡村的群众,特别是农村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勐腊县各族人民长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进步,这是语言文字始终保持活力的条件,也是版纳州地方政府特别是民族语文工作部门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勐腊县乃至整个版纳州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在使用发展上还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民族语言使用发展的趋势。

七 宗教生活

勐腊县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首先在勐腊县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是傣族,因而勐腊县的宗教状况以傣族信奉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其次在各少数民族中也存在程度不同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比如傣族在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同时,也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哈尼族中除了信仰基督教的人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此外还有一些彝族、苗族等民族都有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原始宗教信仰的存在,其中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再次,还有部分哈尼族和汉族信仰基督教。最后就是瑶族绝大部分信仰道教。

从影响力、规模和人数来看,勐腊县的主要宗教为南传上座部,其次是原始宗教信仰,然后是基督教。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宗教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一是南传佛教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佛教人才的缺乏,尽管群众有宗教活动的需求,但由于佛教人才的缺乏,导致金碧辉煌的佛寺处于无僧人住持的尴尬境地。另外,新修建的佛寺大都模仿东南亚国家的佛寺建筑形式,已经与传统傣族佛寺有了较大的差别,这些都是在今后研究中需要予以特别关注的地方。二是原始宗教的信仰属于非制度性宗教,经历“文化大革命”多年的中断之后,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口号,使原始宗教信仰得以复苏,但这种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表演性质,原本的宗教含义已经大大减弱。同时,也由于掌握传统原始宗教知识的人才相继离世,年轻一代没有兴趣学习和继承原始宗教知识,原始宗教的继承和发扬也面临人才断层的问题。三是基督教是外来宗教,20世纪80年代宗教政策落实以后,开始在勐腊县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目前其发展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没有大起大落。但是,由于基督教属于外来宗教,而且异端层出不穷,面临着如何保证基督教平稳顺利发展,避免异端蔓延的问题。目前勐腊县的这些宗教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都是缺乏宗教人才,主要表现在神职人员的数量不够,水平不高,这些都会造成宗教发展的不稳定,为境外宗教人士进入提供了机会。从宗教管理的角度来讲,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本土宗教人士是保证宗教平稳发展的重要条件,否则将会面临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1] 西双版纳州政府办、州统计局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经济工作手册》(2013年),第80—84页。

[2] 黄行:《我国民族语言研究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8年卷),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云南少数民族文字概要》,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4] 云南省勐腊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勐腊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 5iueVIf9pxMHo/8sjJc/Xn8GOt3MXEpWW8TEJbYeJUeyHd8pAm2iHaZQk9+Lzu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