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扶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

2001年勐腊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先后施行的扶贫措施主要有异地搬迁扶贫、安居温饱工程、小额信贷扶贫、科技产业扶贫、边境县整村推进工程、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实行部门挂村和党员干部挂户扶贫制度等。傣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程度大为缓解,贫困面大大降低,部分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总体上取得较好效果。但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使勐腊县新农村建设总体上实现了试点村生产持续发展、农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的目标。

一 勐腊县贫困问题现状与原因

(一)勐腊县贫困问题现状

按《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011年,勐腊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3.9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6%。 [11] 勐腊县贫困问题主要表现为:

1.全县贫困人口分布广泛。勐腊县是一个典型的纯山区县,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以上,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的深山和自然保护区内,居住分散、远离集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条件差,生存环境差,社会发育程度低,公共服务水平低,基础设施脆弱,生产力发展滞后,致贫因素复杂多样。绝对贫困现象普遍存在,因病受灾返贫现象突出,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同时,在老、弱、病、残等绝对贫困的特殊群体中,由于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等因素影响,这部分人的贫困状况凸显,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突出难点。

2.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勐腊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与基础设施薄弱密切相关。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蓄水等农田水利设施差,干旱造成蓄水严重不足,特别是原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病险工程多、工程配套不全等,导致有雨不能蓄、有水不能灌,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人畜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广泛存在。二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现有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弱,道路“晴天雨阻”现象严重制约着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三是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基础设施薄弱。乡村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医疗设备条件差,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普遍。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处于相对封闭状态。

3.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低。一是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低;发展方式粗放,发展质量和水平不高,产业链短、附加值低。2010年片区内人均生产总值为14474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838元,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产业发展缓慢。交易条件、仓储、物流服务等市场体系不完善,严重阻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三是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三次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四是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五是发展基础不牢固。对内对外开放不够,经济外向度不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大,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4.社会发展滞后,特殊问题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化事业投入不足,科技、教育、人才、体制问题日益突出;深度贫困群体人口素质低下,农民思想观念陈旧,普遍缺乏商品流通意识和市场竞争观念,“等、靠、要”思想广泛存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接受科技能力差,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种植技术难度大。

5.生存环境恶劣,土地承载能力低。生活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坡耕地比例大,山高坡陡,耕种难。农业生产仍处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状况。同时,局部性地质灾害也十分频繁,大部分贫困群众无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贫困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贫困是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2000年国家规定的农村人口贫困标准为年均收入低于865元,依据此标准,勐腊县有259个贫困村,4.18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1.3%,勐腊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农村人口贫困标准调整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依此标准,勐腊县有贫困人口3.99万人,占总人口的14.1%。 [12] 导致勐腊县贫困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1.贫困地区文教、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由于勐腊县地处边境沿线,贫困人口分居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诸多因素影响,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生产技能差。部分贫困人口长期以来习惯了自身的生活状态,安于现状,甚至坐等政府救济。部分贫困群众在思想上存在“读书无用”的陈旧观念,文盲、半文盲比重大,造成群众接受科技能力差。

2.以交通为主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勐腊县贫困地区交通状况的写照。现有的乡村公路多属泥结碎石路面,基本能够保障通车,“晴天雨阻”现象长期未得到改变,加上农业各项基础设施脆弱,现有的小型水沟、水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部分贫困群众虽然已解决温饱,但一旦遇自然灾害,便返回到温饱线以下。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证明,由于基础设施差,扶贫工作与解决温饱始终脱不了钩,年复一年地除了解决温饱还是解决温饱。

3.自然灾害频繁。由于勐腊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基础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一遇自然灾害,返贫现象较为严重,加大了扶贫开发的成本。

二 扶贫开发政策的全面实施

21世纪以来,国家、云南省先后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云南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莽人克木人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等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勐腊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国家、省、州扶贫政策的促进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决定采取特殊政策对贫困地区进行综合开发开始,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特别是90年代,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进入21世纪,2001年5月中央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云南省也相应制定了《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了扶贫开发的目标是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不仅包括温饱问题,而且包括基本的住宿、医疗、清洁的饮用水、基本的教育、交通等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国家把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和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2001年,勐腊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依据新的贫困标准,有259个贫困村,4.18万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1.3%。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勐腊县组织实施了安居工程、重点村、温饱村、科技扶贫、民族特困乡等项目。

2008年1月,中央就莽人、克木人生产生活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克木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长期处于整体绝对贫困状态。云南省及西双版纳随后研究并编制完成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莽人克木人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西双版纳州扶持克木人发展规划(2008—2010年)》,采取措施帮助克木人尽快脱贫致富。根据规划,云南将在3年内改善克木人村寨的基础条件,使90%以上农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障,使绝大多数克木人脱贫,使克木人总体上达到当地中等收入以上生活水平。勐腊县按照省、州政府关于《扶持克木人发展》的部署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3年的努力,完成投资6944.8万元,全县12个克木人村寨实现了通电、通路、通水,村内道路得到硬化,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得到夯实,克木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

为贯彻落实2011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到大卡老寨考察指导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勐腊县编制上报了《勐腊县勐仑镇大卡老寨扶贫综合开发实施方案》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建设项目包括扶贫安居、进村道路、特色产业发展、村内文化实施等。该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55.6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50万元。

2011年勐腊县被列为全国滇西片区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勐腊县编制了《勐腊县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勐腊县被列为云南省2001年6个整县连片开发试点县之一。2012年,云南省将象明乡、易武乡作为11个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综合扶贫开发示范项目试点乡镇。该项目计划投资7003.0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5487.44万元。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云南省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制定了《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未来扶贫工作的重点。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桥头堡”战略进入实施阶段。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也是“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桥头堡”建设的七大重要任务之一。处于“桥头堡”建设前沿的勐腊县,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必将带来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政策实施中,勐腊县政府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原则,以项目建设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时期,勐腊县实施了161个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和7个村的易地搬迁项目,建成各类项目479个,受益群众达8万多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1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近1倍;巩固解决了3.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比“十五”时期减少1.2万人,使13948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

二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1—2008年,全县投入扶贫资金累计达到26301.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236万元,信贷资金15515万元,挂钩扶贫及群众自筹资金3550.9万元,大量资金投入在基本农田、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是加快了安居温饱工程、重点村项目建设步伐。2001—2008年,共投入财政资金2875.5万元,实施1800户茅草房改造,建设安居民房11.3万多平方米,4个乡(镇)14个村委会145个村民小组彻底消除了茅草房。

四是加快产业培育,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2001—2008年,勐腊县共整合资金1291.6万元,支持贫困山区发展种养殖业项目,2003年以贴息贷款方式,扶持易武、象明4个村225农户发展养殖大牲畜;2004—2005年在瑶区、易武、象明、关累4个乡镇种植茶叶4400亩;2005年在勐仑建设养猪示范村3个,养鸡示范村1个,养鸡专业户38户;2006年在瑶区乡新山村委会种植茶叶1000亩,西番莲1000亩。这些项目的实施,在扶持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脱贫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是加快了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扩大了社会固定资产规模,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在各项扶贫政策推动下,贫困山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有效推动了勐腊县扶贫开发工作进程。

(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促进

2001年,国家将全国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22个民族确定为“人口较少民族”。2005年,国务院启动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规划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群众增收、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的四大任务,并提出将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信贷政策、社会事业发展、人才培训、对口帮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根据国家扶持范围,勐腊县人口较少民族有基诺族,主要分布在象明乡,聚居在安乐村委会。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勐腊县于2005年9月编制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云南省勐腊县2006—2010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人畜饮水、交通、通电、广播电视、电话、学校、住宅改造、基本农田、水利、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种养业项目建设。项目涉及14个村民小组,312户,1679人。该规划的实施,共完成项目投资955.17万元,为10个村民小组种植茶叶3412亩,改造民田540亩,坡改梯240亩;完成了9个村小组的村内道路建设,架设了高压线15千米及配套设施;勐腊县为人口较少民族培育了一批稳定增收产业,建设完成了村卫生室和5个村民小组文化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875元,增加到2009年的1318元。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扶持成果,国家开始实施第二个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将扶持范围扩大至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的数目由22个增加为28个,勐腊县象明乡基诺族聚居的安乐村依然位列政策规划范围。

(三)多样化的扶贫措施

勐腊县的扶贫开发与全国扶贫开发的步伐一致。1986年以前,主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缓解贫困。1987年进入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式扶贫阶段后,扶贫工作主要依托省、州下达的中央、省财政扶贫项目开展。进入21世纪以来,2001年勐腊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先后施行的扶贫措施主要有异地搬迁扶贫、安居温饱工程、小额信贷扶贫、科技产业扶贫、边境县整村推进工程、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实行部门挂村和党员干部挂户扶贫制度等。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安居、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政策措施一直实施至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有水利工程、基本农田地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电力工程、修筑进村道路、卫生公厕等。扶贫安居工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有解决特困户的茅草房和杈杈房安居工程、安居房建设补助等。科技扶贫工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有培训农民实用技术(橡胶栽培管理、割胶技术、畜禽疫病防治等)、劳务输出人员等。

产业扶贫于2004年开始实施。按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养业的思路进行产业扶贫。2001年着重扶持发展茶叶、甘蔗、橡胶等产业,2005年以来产业扶贫主要实施有河蟹养殖、冬瓜猪养殖、生态罗非鱼养殖、薏仁米种植示范、茶花鸡养殖等项目。由于产业扶持的有力推进, [13] 2005年,勐腊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3.83亿元,比2000年增加5.81亿元,年均递增10.6%。其后,这一扶贫方式与其他扶贫政策措施相互配套,实施至今。

表2-21 部分年份勐腊县扶贫资金到位情况

整村推进工程于2005年开始实施,政策实施与产业扶贫战略相配套,以村为单位,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业基地建设、科技扶贫等方面,意在通过集中财力、物力,使具备完全脱贫条件的贫困村脱贫致富。此工程率先在关累镇藤篾山、勐伴镇象滚塘等16个村民小组实施,总投资307.5万元。建设内容有茶叶种植、农田水利、交通、公益事业、科技培训等。2006年,组织整村推进项目包括象明乡、勐伴镇、勐捧镇、勐满镇、尚勇镇的17个自然村,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56.2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136户5727人。17个整村推进自然村共完成项目48个,其中有人畜饮水、村内道路硬化、通电工程、茶叶种植、科技培训等。2007年,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包括象明乡、易武乡、瑶区乡、勐伴镇、尚勇镇、勐满镇的36个村,共投入扶贫资金715.5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506户7197人。完成项目69个,涉及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村容村貌建设、文化活动场所、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2008年、2009年分别组织实施整村推进46个和39个村,共分别投入资金750万元和1625万元,涉及象明、勐满、关累、勐仑、勐捧等乡镇。2010年,实施勐捧镇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工作,共投入资金7438.5万元。

针对一些贫困人口居住在山高箐深、交通不便及自然保护区域内,不利于生态保护的实际,2001年起,勐腊县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易地扶贫搬迁。当年实施搬迁的村寨有瑶区乡梭山脚42户200人,搬迁总投资52.5万元,项目包括安居工程、水利工程、基本农田建设、电力工程等。搬迁后,梭山脚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摆脱了贫困状况。2006年,实施勐伴镇红毛树、瑶区乡南赛河两个贫困村的易地搬迁项目,项目投资150万元,建盖安居民房59户,新开农田270亩,以及其他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组织实施了尚勇镇纳龙村56户312人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建盖安居民房56户,新开农田160亩,以及其他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组织实施尚勇镇南西村和瑶区乡王四老寨两个贫困村的异地搬迁项目。2009年,实施象明乡茨菇塘村45户312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010年,实施了关累镇坝荷村委会关累村小组、象明乡松树林和勐捧镇勐哈二组90户505人的异地搬迁项目。2012年,实施了象明乡曼庄村委会八总寨和勐伴镇勐伴村委会坝连村109户500人易地搬迁项目。

傣族聚居区地方政府在推行上述扶贫政策的同时,还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启动实施了贫困地区乡镇中小学校舍建设、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有线电视村村通等一批涉农工程。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三免两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惠民政策,使贫困地区的社会公益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四)扶贫攻坚的问题与建议

21世纪以来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傣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程度大为缓解,贫困面大大降低,部分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总体上取得较好效果。但从扶贫模式的社会效果和政策措施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制约扶贫攻坚深入推进的问题。

1.资金整合难度大。扶贫工作涉及建设项目多,需投入的资金较多,需要各相关涉农部门通力合作,由于各涉农部门资金审批和到位时间等不一致,整合资金十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开发的效果。

2.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勐腊县贫困村寨点多面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区。从勐腊县目前投入的扶贫资金来看,财政扶贫资金仅能解决部分贫困地区或村寨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时期内,要解决全县的贫困或脱贫问题,仍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3.扶贫开发与森林保护的矛盾突出。由于勐腊县特殊的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特别是勐腊县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的深山和自然保护区内,扶贫开发与森林保护的压力大。西双版纳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水热组合也孕育了农业作物的高产出,山区农民为了生存和发展,毁林种植时有发生。特别是前几年橡胶价格的攀升,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在当地经济发展程度低,加上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致使扶贫开发与森林保护压力较大。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着重需要从以下方面解决:

第一,创新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建立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对片区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财政转移支付中单列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取消公益建设县级配套政策,提高扶贫项目的补助标准。充分调动农户投入、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和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情况,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和财政政策将片区资源环境优势转变为扶贫投入稳定来源的具体办法。

第二,创新扶贫攻坚瞄准机制。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能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最困难的地区和人群得到优先有效扶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要优先惠及扶贫对象。

第三,创新大扶贫工作机制。以规划为平台,各尽其责、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各方参与、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机制。

第四,创新扶贫攻坚与减灾避灾、生态建设的共赢机制。建立健全减灾避灾的有效预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环境服务转化为市场价值的有效途径。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推动低碳扶贫,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 傣族聚居区的新农村建设进程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宏大工程,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制等多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是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新农村建设工作启动后,勐腊县根据其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贫困面比较大,贫困程度深的实际,提出了勐腊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以整治村容村貌为切入点,抓两头,促中间;抓重点,带全局,实现全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和基层组织建设协调健康发展。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勐腊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 [14] “以完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为目标,以建设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为主体,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提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主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畜牧业”。

从上述规划来看,傣族聚居区地方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在三个方面:一是试点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积极发展橡胶、香蕉、茶叶、畜牧、林果等支柱产业,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到201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00千米,10个乡镇基本实现公路硬化,100%个村委会和村小组实现晴雨通车;改善村容村貌,重点解决村道硬化、人畜饮水工程、公厕、垃圾池、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三是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打下良好基础。新农村建设任务提出以来,傣族聚居区各级政府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出台的实施措施,都是对新农村建设实质性的推进。

傣族聚居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十一五”期间, [15] 勐腊县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6404万元,其中:投资3215.6万元,建设了148个新农村试点村;投资1738.3万元,建设了22个新农村省级重点村;投资9700万元,实施了勐捧镇整镇推进;投资624.5万元,实施了22个州级资金补助山区综合开发项目;投资88.5万元,实施了59个生态示范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小磨、楚捧辖区公路建成通车,勐腊至勐捧、易武至勐伴公路提升改造,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从2241千米增加到2790千米,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油路、100%行政村实现砂石路、99.8%的村民小组通路的目标。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使勐腊县新农村建设总体上实现了试点村生产持续发展、农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勐腊县对全县各片区进行了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各片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也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提出“以新农村试点村、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新农村整村整乡推进、生态示范村、山区综合开发及中低产林(地)改造等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北部山区乡镇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山区综合开发及扶贫攻坚为重点,加强‘硬件’建设,解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问题;南部坝区乡镇以社会事业为重点,加强‘软件’建设,解决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问题。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勐腊县2012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91亿元,年均增幅达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663元增加到2012年的5064元。2011年以来,实施勐捧镇全省整乡推进,共17个项目,投资475万元;完成了12个克木人村寨的新农村试点村建设项目,实现了通电、通路、通水,村内道路硬化。 mp1u15MzREooZSY7Hp6fWl+DrnRmugBn0AEV7OPM9U1NjI7jyiEISpNw6I93iy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