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他的《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 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阶段论,把经济增长过程看作是任何国家(地区)都必须经历的一系列发展阶段的演进过程,通过对发达国家(地区)所经历的每一阶段的发展条件、发展特征等方面的总结,试图说明所有国家(地区)都应遵循这一增长规律。罗斯托认为,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过渡可以用所有国家(地区)都必须经过的一系列步骤或阶段来说明。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阶段。第二阶段是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的阶段,即社会对科学技术、风险、工业条件和工作方法的态度都要有大的转变。在这个阶段,为了给现代工业结构准备一个有效的基础,农业部门和社会基础资本部门必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为此政府必须实行适当的政策。第三阶段是“起飞”阶段。“起飞”是罗斯托理论的核心概念,它相当于一国(地区)工业化的初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但却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阶段、是实现“突破”的阶段,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变革,开始进入工业化历程,由过去那种基本上没有经济增长的状况进入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按照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一国(地区)从不发达转向发达的转折点是“起飞”。在这一阶段,生产性经济活动规模大大扩张,开始走上工业化,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发生剧烈变革,经济增长速度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此后的发展较为顺利和平稳。第四阶段是成熟阶段。这是起飞后的一个新阶段,是经济持续增长阶段。第五阶段是群众高额消费阶段。此阶段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是需求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促进生产转向如何满足消费和实现社会福利上,主导部门是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等行业。其中,要实现“起飞”这一关键阶段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一,要建立起能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其二,要进行政治、社会制度结构的变革;其三,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使生产性投资大幅度提高。

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独特的经济增长路径,库兹涅茨把这种特殊的经济增长路径称为“现代经济增长” [1] ,即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高技术水平、合理的制度安排、意识形态的调整之上的。具体包括三层含义,其一,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是国民产出的不断上升,经济成熟的标志是能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其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其三,为了巩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持续增长,必须要有合理的制度和观念变更。

在经济增长的模型中,哈罗德-多马模型(H-D) 以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静态均衡(即投资等于储蓄)为条件建立模型,并推导出:

g=s/v

其中,g: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储蓄率或者投资率,即资本累积的程度,v:表示资本产出比(资本产出比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保持恒定)。

哈罗德-多马模型虽然是论述发达国家,但也适用于后发国家,并强调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资本积累以及提高储蓄水平,以加快资本形成带来经济增长。 PabK/lq02h0Sm7zNVSAFQU5TrP/e8+KCc2a/F4pa29cASCJSN8jD+ik1Ou2Ye4k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