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试析“一带一路”推动东北亚区域文化融合问题

杜超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适应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伟大倡议,辐射整个东北亚地区。对于地域广阔、文化多元的东北亚地区而言,各国在该框架下实现文化互通,在和平、包容、合作的前提下,推动国与国之间合作方式的转型和提升。东北亚各国发展道路与水平不尽相同,尤其是在东北亚政治局势严峻化的今天,各国很难达成目标上的一致。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东北亚地区各国文化互认和融合是一个热门课题。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东北亚;文化融合

建设“一带一路”是习近平同志根据当今世界全球化态势所提出的重大发展倡议,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在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一带一路”框架已经基本设置完毕,并且得到了沿线相关国家的积极回应和支持,它的国际意义和经济意义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诠释,但其文化意义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东北亚地区(所谓“东北亚地区”,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在地理上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大部分、整个朝鲜半岛、日本、蒙古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 是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从近代开始,这里就一直是世界上各种政治军事集团、经济组织博弈争霸的主要场地,在21世纪的今天该地区仍在世界格局中拥有重大战略意义。在东北亚地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区域文化的认同和融合对该地区各国之间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必将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一 东北亚地区文化共存现状

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这种情节是人类对某一特定文化的倾向和认可,它是人类群体或个体对于某一特定文化的归属和接纳, 具有一定的有文化价值的特定指向性。文化认同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概念,它是以历史和现实为支撑的。以一个特定的区域为例,从简单的远古文明向今天拥有地区特色多元化文明的演变,就是以民族或国家为单元,彼此间以相应的文化碰撞而产生的。就像今天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与支持,归根到底也是当今世界对崛起后中国的国际形象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认可。

东北亚区域内各国之间存在诸多文化亲缘性和相似性,尽管当今区域内还存在多边政治对立,尤其是最近朝核危机引起整个东北亚地区的震动,区域一体化进程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作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各国都渴望彼此之间能展开更深一层的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为各国抛开意识形态和政治局限从而展开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契机。日益成熟的经济合作使国与国之间的互需性增强,并推动着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

东北亚地区虽表面呈现文化多元化态势,但是在宏观上可大体分为两大文化分支类型:一种是以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文化。受古代中国儒家文化的辐射以及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长期的文化交流,虽然近代以来各个国家的历史走向有所差别,但是各国治国修身的方法中都有传统儒家文化的烙印,所以在文化底蕴上,东北亚各国存在亲缘性。另一种则是以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代表的欧亚混合型文化。俄罗斯地跨亚欧大陆,受东西方两大文化的双重影响,特别是俄远东地区,在本源的斯拉夫东正教基础上汲取了基督教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的精髓,同时,又积淀了蒙古鞑靼草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东方藏传佛教的影响。 因此严格地说,俄罗斯远东地区文化并不属于纯粹的斯拉夫文化,更不是亚洲文化,而是具有欧亚“双重属性”的复合型文化。

东北亚地区各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诸多差异,但是文化底蕴的亲缘性和各国对经济合作的渴望为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深层合作创造了条件。要把这种潜能转化成一种适用于东北亚国际环境的现实推动力,则需要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东北亚地区内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逐渐形成对本区域多元文化积极认同的心理共识,即形成一种集体的文化认同心理。

当今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迎合了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从该战略的出发点来看,它以多元文化包容性为根基,秉承“共建”“共商量”“共享”的合作理念,努力把沿线各国打造成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以追求和平合作为宗旨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伟大倡议。

东北亚地区本身的文化亲缘性和当今中国影响力的辐射,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地区的实行奠定了基础;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也必将为东北亚地区多元文化的互动、互补创造条件,并逐步带动东北亚地区文化的融合。

二 东北亚地区文化特色与彼此间的隔阂

从文化的自然属性看,东北亚地区的中国、俄罗斯及蒙古是典型的大陆性文化,朝鲜和韩国属于明显的半岛性文化,日本则是海洋性文化。这三种因地理位置而自然形成的文化虽然各有特点,如大陆性文化的“守成”,海洋性文化的“扩张”,半岛性文化的“既守成又扩张”等集体无意识心理,但这刚好是东北亚地区展开深层合作的可能所在,所谓“同则相斥,异则相吸”。 随着美国“重回亚太”战略的实行,东北亚地区也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区域内国与国之间文化的竞争与互动在悄然进行,而“一带一路”倡议能否为这些支流文化的良性互动提供一个框架值得学术界关注。

如今在东北亚地区,除了朝鲜之外,各国都走向了多元文化共存的道路,但是从中日韩三国各自的执政理念和主流文化的塑造上,不难发现传统儒家文化“和合”理念的影响。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文化虽为欧亚复合文化,但也或多或少受东方宗教和草原文化的影响,所以当下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天看来,东北亚区域各国文化共识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中国就一直强调“以和为贵”的传统人文和外交理念,这也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观。从汉代古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再到今天“一带一路”的提出,无不彰显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包容。对于外来文明,中国不是一味地拒绝或者强制性同化,而是本着尊重、包容、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原则。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智慧精华。

第二,就日本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共生”理念在日本开始盛行起来,日本社会所倡扬的“共生”思想,意在追求异质文化与思想的共存、共融,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具有新质的思想与文化。 历史上,日本更是一个勤奋善学并擅长将外来文明融汇于自身的民族,这种“共生”思想与儒家的“和合”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就朝鲜半岛而言,“和合归一”的文化诉求已经沉淀为该区域民族文化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心理。历史上,朝鲜半岛风流和合的诗性思维方式在当时已经凝聚为哲学意义上的道——风流道,朝鲜半岛历史文化也有关于天地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哲学理解, 这是岛民与自然、与社会长时期共生中感悟积累的一种经验,这种历史文化积淀在今天仍存在于朝鲜民族的各种精神文明中。

第四,就俄罗斯远东地区而言,该区域远离欧洲中心,且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也和欧俄地区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严格来说,欧洲文化对该地区的覆盖并不是很彻底。而且远东地区也是个多民族地区,亚洲本土文化特别是藏传佛教和草原文化一直深深影响着该区域人民的生活。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一个崭新的中国形象在俄罗斯人民心中树立起来,中俄双边国家关系也在两国领导人和人民的努力下迈向了历史最好时期。为了融入亚太地区,搭乘中国经济发展顺风车,俄罗斯开始有意识地在更深层次上认知并接受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亚洲文化。

历史上,东北亚地区各国都曾借鉴并接受西方文化以推动本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出于本国发展的需要,该区域各国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各民族之间也频繁迁移融合,今天,东北亚区域各国经济上的互补互利、政治上的互信合作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而“一带一路”倡议更可为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入提供诸多条件。特别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双边人民开始渴望了解对岸风土人情,各国也简化了旅游签证手续,中俄边境更为两国沿边人民开设了“一日游”等旅游项目,各国之间还举办“文化年”等活动,可以说东北亚地区多元文化的互识在不断加深,各国文化互补融合趋势也在增强。

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虽然东北亚地区的文化融合存在诸多乐观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历史和当今存在的诸多客观现实使得各国民族与文化之间的隔阂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消除,东北亚地区文化融合之路任重而道远。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一点,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发展路径和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无法使各成员国责任与义务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均势,这也使各国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难以达到互信。就主要的国家而言,日本、韩国、俄罗斯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和朝鲜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日本是发展比较完善的经济发达国家;“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也已成为新兴经济发达国家;中国是经济发展大国;俄罗斯虽然也是经济发展大国,但是俄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却长期不尽人意,和欧俄地区呈两极化态势;朝鲜和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则相对落后。这种国家制度和经济发达程度的差距使各国在心理层面形成了一种隔阂,在文化认同过程中难免产生猜忌和过度的防范心理,必将会对“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地区的实施带来消极影响,阻碍该区域一体化进程。

其次,历史上,日本和周边各国都存在极不愉快的回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抬头使日本始终不愿意正视自己曾经对周边国家造成的伤害。在今天,日本与中国、韩国、俄罗斯都存在领土争端,这也使日本很难真正融入该区域。不仅如此,日益严峻的朝核危机更给东北亚地区的稳定造成极大的撼动。美国作为一个原本不属于该区域的超级大国“重回亚太”,打着盟国的旗号,利用东北亚局势介入该地区,将区域问题国际化,这对东北亚地区的平衡是一种不小的冲击。强烈的不安全感使东北亚各国在区域合作问题上抱有强烈的本国至上心态和排他主义,大大降低了东北亚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及对彼此的包容。

再次,当今各国文化影响力不对等。在和平年代,通过媒介对外传输本国文化是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我国政府的长期努力和扶植下,我国文化产业获得了巨大进步,在沿海发达地区还建设了一大批文化产业园。同时通过大量宣传和法令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掘,吸引了国际目光。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文化输出的投资和路径上我们的扶持力度和法律仍显落后,特别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区域文化产品单一且质量有限,导致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反观日本、韩国在文化宣传上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以丰富的娱乐影视为媒介,在国际上树立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新形象。东北亚文化的精髓是“合”,如果我国文化产业长期与日韩存在较大差距,那么在国际上,我国的文化产业就会逐渐被他国输出的文化所覆盖,最后被世人误解或遗忘。

最后,中国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东北亚地区的原有秩序,东北亚各国互信体制有待增强。国与国之间要真正实现文化认可和融合是要建立在双边的互信和共赢上,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同东北亚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欠缺牢固的互信框架的支撑。“中国威胁论”在东北亚地区多个国家仍有很大市场。目前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大多是试探观望态度,虽然我国一直主张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出现在东北亚乃至世界,在我国发展前景未明了之前,我们的近邻仍是心存芥蒂的。这也充分表明周边国家与我国缺乏足够的文化互信,而国际互信体系的欠缺将直接影响区域一体化和文化同和的进程。

三 抓住历史机遇,推动东北亚文化融合

经过两年时间的准备与努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响应,战略框架也构筑完毕。尽管要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实现“一带一路”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但是该倡议对当今东北亚地区文化的融合无疑是一个良好契机,而区域文化融合对加速提升区域各国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先决条件。

在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吸收东北亚区域文化的共同点,培育新时代共性文化。

中、日、韩、朝有着相近的文化渊源。而俄罗斯远东地区虽然是以欧洲斯拉夫文明为主导,但是它与我国北部地区一直都存在着密切的交往,在民族文化上也存在着很大共同点。但是东北亚地区历来都是大国博弈的主要场地,再加上当今区域政治环境的恶化和不确定性,各国之间的相互排斥性和松散性增强。为了更好地消除文化隔阂给“一带一路”带来的负作用,需要在发展中利用各国文化的交叉地带,在吸取他国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意义,积极培育出适合区域一体化的共性文化,求同存异。构建共同价值观,进而促进区域文化融合,创造和谐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解决矛盾,推动东北亚地区和平一体化进程。

第二,弘扬源文化精华,唤起地区内其他国家的共鸣。

东北亚源文化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是“和为贵”。“和”在当今对内是一种执政之道,对外则是一种极具智慧性的外交手段。而“一带一路”的理念也在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谐共处,这种对不同文化的宽容态度,正是当今中国对儒家传统思想的最好继承。中国是“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倡导者,世界需要聆听中国的声音,我们既然向世界提出了这个倡议,就要勇敢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东北亚地区,除了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一带一路”所蕴含的人文境界能够唤起四国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表明中国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让周边乃至世界人民看到一个新世纪的中国文化,深切感受中国的发展为他们国家带来的利益。

第三,提升区域人文交流水平。

除去政府之间政治经济的往来,人文交流可以说是各国民众加强对彼此了解、沟通交流的最好方式。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重新崛起,东北亚各国在历史上也多次发生过大规模冲突甚至战争,难免有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不安。如果区域内国家长期缺乏互信,那么文化融合和区域一体化也就谈不上了,为了让周边国家深切体会到中国的外交理念和“一带一路”战略意义,我们应当以文化为媒介传播我们的思想,让各国重新认识中国。针对东北亚地区的文化共性和各国的现实追求,精心包装各种文化产品,将“合作、共赢、包容”等思想融入产品中,让东北亚和整个世界知道,“一带一路”不是新的霸权主义,而是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推动文化互识的伟大倡议。

第四,构建新的区域文化合作体制,促进文化互通。

“一带一路”为东北亚区域建设提供了诸多支持和便利,当下,构建行之有效的区域文化合作体制显得尤为重要。在各国要求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下,我们可以文化产业为依托,把文化经济往来作为一种合作方式。文化交流是经济往来的根基和前提条件,文化经济往来可以为文化交流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能够不断深化文化交流成果,从而以区域间的文化价值共享来达到区域文化认同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东北亚地区,中日朝韩可以举行四国传统文化学术会议或各国遗留汉唐文明的考古合作,并以共同打包项目联合申报“非遗”,或者举办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如书法、茶道、陶瓷、酒文化、中医文化的展览活动。从共同点中把文化作为经济合作的一种媒介,进一步引发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共鸣。而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也应继续简化双边签证,利用地理优势互办文化交流项目,促进双边旅游和民间企业的合作,激发两岸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互动。

四 总结

文化融合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必要途径。东北亚地区文化融合的实现也有着深层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现实的客观条件。由于历史原因和当今区域局势的恶化,再加上东北亚主要成员国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水平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猜忌和排他意识,使原本拥有深厚文化亲缘性的东北亚地区文化融合难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全世界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来说是一个消除隔阂、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历史契机。只要各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崛起,并以平等、包容的姿态融入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求同存异,共谋区域发展,警惕域外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就能在传统亲缘文化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东北亚新文明。 IetE6TXwFuyyGUwaCF5gbcFx9ZCMFRHSNvIW83jOaBdNJsEdu70C7X00PSBiJG6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