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发展概况

对外开放之初,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仅355亿元(见表2-1),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不足1%;随后进出口规模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1年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元;“入世”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更为迅猛,年均增长率在26%以上,2009年出口总额赶超德国,高达8.2万亿元,跃居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在2019年有所回落,但反弹迅速,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高达23.64万亿元。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历时35年后,中国货物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排名从1978年位列第32位到荣登首位。

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在2014年达到历史峰值26.42万亿元后,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在部分中高端制造业逐步向发达国家回流以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被其他东南亚国家逐渐替代的双重挤压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出现持续下滑,2016年进出口总值仅为24.34万亿元(3.685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被美国(3.706万亿美元)反超,失去持续三年的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地位,这与我国频遭贸易摩擦和汇率波动有关。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16年全球贸易量仅同比增长了1.3%,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增速,甚至低于实际经济增长率(2.3%),贸易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力量明显削弱,进入“Slow Trade”阶段。尽管如此,2016年我国的出口规模仍然稳居全球第一位;我国对外贸易回稳向好的趋势明显,在国际市场上的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也在逐渐培育和形成中。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明显回暖,一举扭转了前两年贸易规模连续下滑的颓势,增长到27.79万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5.33万亿元,进口总额为12.46万亿元。201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持续上升至30.5万亿元,其中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增长到16.41万亿元和14.09万亿元。

表2-1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及差额

续表

续表

从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来看(见图2-1),除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在1998年、2009年和2015—2016年出现明显回落,其他年份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规模长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1978—2000年进出口增速平均达到25.18%,进口和出口都出现迅猛攀升,出口增速和进口增速分别高达25.88%和25.13%。其中,1985年和1994年增速最为显著,进出口增速分别高达72.08%和80.83%。“入世”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持续平稳增长期,平均增速在20%以上,逐步奠定了我国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地位。2009年贸易进出口值出现历史最大降幅(高达16.27%),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了18.29%和13.72%,此后,2010年强势反弹,进出口同比增长33.9%,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0.47%和38.01%;随后增长率逐年递减,保持了低速增长。2015年贸易规模再次下降,进出口总值同比减少了7.09%,进口降幅高达13.31%,出口同比小幅下降了1.89%。2017年再次企稳回升,进出口规模实现了同比14.18%的恢复性增长。2018年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9.75%。

图2-1 1978—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变动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波动除了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还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相关,这些都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巨额贸易顺差有密切联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大多保持着贸易逆差,进入90年代以后,除1993年出现小幅逆差外,其他年份均呈现明显的贸易顺差。“入世”以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8年达到阶段性高点,顺差为2.09万亿元,随后逐年收窄,2011年顺差仅为1.01万亿元。2012年起贸易顺差再次扩大,并于2015年达到历史新高,当年实现贸易顺差3.6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6.56%。近年来贸易顺差逐步收窄,2018年贸易顺差为2.32万亿元,同比收窄18.99%(见图2-2)。这与我国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鼓励扩大进口规模等相关,进出口发展逐渐趋于平衡。

图2-2 1978—201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变动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GpnQ0F/myiJe0e2byzrvydvk9hId+TD/TevGMbaT6xVqShOzWtx8SI9p+/Q4PJN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