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阐释研究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首次提出并着重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一经提出,立即成为学界热论的重点,并荣登“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榜首,至今热度不减。对这一思想进行哲学阐释,无疑也成为国内哲学界的研究热点。有学者指出,只有从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高度,才能真正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丰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原创性,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哲学界对这一思想的哲学阐释主要集中在哲学基础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反思方面。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

对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

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不同学者对哲学意蕴的阐述不尽相同。有的学者着眼于习近平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思维特点,阐发这一思想的哲学意蕴。有学者提出,这一思想在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中,形成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方法论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特点。 [21] 还有学者认为,这一思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能够认识和解决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彰显出厚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 [22] 还有研究阐述了这一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论底蕴;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底蕴;以人民为中心是唯物史观底蕴。 [23] 还有研究归纳了这一思想蕴含的四个方面的哲学底蕴: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全面布局、适时创新的唯物辩证方法;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谋福利的唯物史观的初心;共建共享、放眼全球的人类发展思想。 [24]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研究者认为,这一思想全面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哲学立场来看,这一思想秉持和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立场、文明立场和时代立场,不断开创新的价值境界、文明形态和时代精神;从哲学观点来看,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发展动力理论、世界历史理论等主要观点,赋予了它们新内容和新内涵;从哲学方法来看,这一思想运用与拓展了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理论宝库和实践效能。 [25]

还有学者认为,这一思想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方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事求是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创新发展,战略辩证法对唯物辩证法的创新发展,科学思维方法构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论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论的创新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整体论对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创新发展,人民中心论对群众史观的创新发展。 [26]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方法。

有学者指出,这一思想全面精准地把握了社会总体和各个方面的矛盾及其辩证发展规律,全面体现和发展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辩证法,并将其推向新的理论高度。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习近平关于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二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和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的重要论述,三是以“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为总纲的治国理政重要论述。 [27]

还有学者认为,这一思想蕴含丰富的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主要有总揽全局的系统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渐进性与突变性、连续性与阶段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28]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哲学反思

作为解决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直面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的理论勇气和理论自信。党的十九大以来,学者们围绕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以及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

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探讨了这一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有学者指出,这一重要论述既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生性,又坚持永恒发展的观点,倡导用新观念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还推崇儒家大同思想,提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 [29] 还有学者认为,这一重要论述是“天人合一”在当代世界的哲学升华,是中国传统智慧对当代人类困境的回望。 [30] 这一构想是科学世界观的时代诠释,唯物辩证法的意蕴升华,经典方法论的集成创新,共享文化场的能量聚变,主体实践论的转化发展。 [31]

还有学者从三个哲学向度来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一是以“共存—类存在”为前提的人学基础;二是以“共处—公共性”为核心的公共哲学内涵;三是以“共赢—共同价值”为目标的价值哲学路径。 [3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哲学概念组合,是在马克思主义“类哲学”“共同体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和“普遍交往理论”基础上的伟大开拓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3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劳动辩证法和劳动历史观以及中国传统的和合哲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 [34]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关系。

有的学者探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关系,认为后者既继承了前者,又对前者在新时代进行了创造性发展。还有学者探讨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认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还有学者探讨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等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关系。

除以上诸多探讨外,还有学者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密切相关的内容,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释问题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自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创新发展问题。就前者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中不同社会形态基于互利共赢的基本导向和价值理念共同推进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和图景,它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哲学立场,促进人类真正的“普遍交往”以形成具有更高“共同性”水平的人类利益,并在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全球生产力均衡发展,为实现人类社会更美好的世界景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就后者而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效应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建构性世界观”,因为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的出现构成了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新路径,也使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具有了新的思想形态。因此,他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 [35] jngH31sGuq3V35O42JQBufGjI66iUG5FSiXCrLHepz+/ADnX9AGnozTPI4CT4T3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