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摘要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科学表述,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作为直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是“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体现。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长,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人均GDP由5000美元跃升至10000美元,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由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化消费转变,更加追求消费质量和附加价值,注重品牌、体验、优质、品味等价值功能,追求品质消费成为“好不好”的核心特征,因此也对商品和服务供给提出更高要求。流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承担着促进消费和引领生产的职能。在技术进步推动下,流通方式不断创新迭代,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创新流通业态,重塑消费模式,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价值重构,促进企业向定制化、智能化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品质消费需求。本报告从品质消费入手,考察其发展规律与支撑条件,进而从流通创新的角度研究促进品质消费的理论机制和方法途径。由于流通创新涉及领域较多,涵盖流通技术与流通模式等多个方面,尤其在“大智移云”的技术时代,技术、模式与资本的融合使流通创新内容更加丰富。而作为流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共同构成流通创新的核心内容。基于此,本报告从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技术创新和流通制度创新三个角度,阐释流通创新对品质消费的作用和影响,从企业、供应链、体制机制和生产方式等层面,提出系统性对策建议,以期在更好满足现实消费需求的同时,更深入挖掘潜在需求,从而推动支撑品质消费的生产供给水平和服务提供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引擎地位,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流通创新;品质消费;机制;政策建议 GQvVsLsgRTp/OW3ntbC2RZqBwjnmLmgTa2Bu8zmfGGZ7GCFs1S7W+uaBbISA2M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