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跨大西洋关系的韧性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70多年时间塑造的欧美跨大西洋关系仍然具有很强的韧性,这种韧性表现在这样三个层面:欧洲对美国的安全和心理依赖、美国自由派力量和部分州对欧洲价值观的认同以及美欧经济社会层面互动的延续。

欧洲在冷战时期形成了对美的安全依赖,冷战后在全球治理和国际政治中也同美国保持较为紧密的“西方立场”,特别是在对外干预中依靠美国的军事“硬实力”。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证明,如果没有美军支持,欧盟及其成员国难以打赢一场中等规模的常规战争。如果仅仅依赖欧盟所自诩的可引领世界发展方向的“规范性力量”,欧盟恐怕仅仅是一个放大版的梵蒂冈。对欧洲来说,美国“庇护型领导” (patronal leadership),或者是“霸权领导”的消散,对其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欧盟自己内部关于安全上的对美依赖或是独立自主也持不同看法,其成员国在此问题上大致分为三个阵营:第一阵营为继承了戴高乐传统,主张发展欧洲自身防务力量、独立保障欧洲生存安全并对外投射影响力的法国。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冷战期间就建立了核三角力量(同时具备陆、海、空三基发射核导弹的能力),独立制定了国家威慑和核武器部署原则。法国是欧盟内独立意识最强的国家,在戴高乐任总统时期曾退出北约,直至2009年才重返该组织。在欧洲一体化合作扩展到防务领域后,法国希望欧盟成为其“力量倍增器”,以欧洲的“伟大”实现法国的“伟大”,让欧盟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第二阵营是地处与潜在地缘政治敌手(俄罗斯)交锋“前线”的波兰、罗马尼亚、波罗的海三国、瑞典等北欧国家以及荷兰等亲美国家(英国在“脱欧”之前属于这一阵营)。相比欧盟,它们更加相信美国和北约保卫它们安全的能力,也有很强的意愿维系跨大西洋关系,对俄罗斯则有更多的“信任赤字”和不安全感。有的中东欧国家(如波兰)不太信任“多边主义”机制,甚至认为欧盟的“战略自主”不过是法国“反美主义”的“阴谋” [18] 。又如丹麦,它拒绝参加任何可能给欧盟增加军事内容的合作,“选择不加入”欧盟的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第三阵营则是处于上述两者之间,既愿意适度推进欧洲防务一体化,同时又坚持北约作为欧洲防务主体的地位不可动摇的欧盟成员国,以德国为代表。德国在冷战期间,部队完全由北约控制,自身并没有真正的参谋人员。冷战结束后,德国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大大降低,更愿意将防务政策纳入欧盟的职权范围,其安全政策逐渐“欧洲化”(Europeanization),并且和法国之间的军事合作日益密切。不过,德国也认可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关于欧盟和北约防务分工的三“D”讲话原则,即欧洲的共同防务“不脱离” (No Delinking)北约、不得与北约功能和任务“重叠”(No Duplicating)、不得“歧视”(No Discrimination)非欧盟成员国的北约盟国。 [19] 这就意味着欧盟的防务建设不能替代北约,只可发挥辅助作用。以德国为代表的第三阵营基本成为欧盟的总体安全观构建思路,尽管特朗普在经贸和安全事务上言语粗鲁、嘴脸难看,但美国仍被欧盟2016年发布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中定义为唯一的核心伙伴国家。 [20] 2020年11月美国总统选举前夕,德国国防部长撰文指出“欧洲短期内没有能力取代美国的军事保护,欧洲战略自主的幻想必须终止”,这引发了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不满。

此外,美国内部的建制派力量,如民主党、主流的自由派媒体和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等传统的“蓝州”(民主党的传统地区)均与欧盟和德法等欧洲核心国家的价值观相同,强调“自由”“民主”“人权”等意识形态,在气候变化、移民、对外援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等全球议题方面同欧洲的态度相近。本书第四章和第五章列举了在气候变化和对外援助领域,美国国会、部分州、企业,以及美国官僚体系制约特朗普的孤立主义政策,同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维系合作的事实。同时,美欧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也未受到特朗普“关税战”过大影响,美国对欧盟,特别是对德国的贸易逆差,同美国对华逆差一样,并未明显缩减。市场和资本的力量在特朗普的“蛮权力”面前,展示出自身极强的韧性。在外交和安全领域,美国内部建制派的回归是欧洲的“希望”所在。乔·拜登在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过程中即提出,他如当选,将把外交提升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首选工具,强调欧洲国家是美国重要的“民主同盟”。终于如欧洲所愿,在这场创下美国大选投票率纪录的“生死选举”中,尽管特朗普拿到了7400万张选票,但拜登还是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兴奋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一改其沉稳作风,在2020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刚刚公布、结果尚不明确之际,就连续在4天内3次致电拜登,畅快抒发欧洲主流政治家“苦特朗普久已”的心声。拜登在言辞上没有“辜负”欧洲的期待:2021年2月20日,拜登在入主白宫后选择第57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作为自己的首次国际亮相场合,通过视频他发表讲话称“美国回来了,跨大西洋联盟回来了”。 6uncfJ/HCYGMbmq908u2p9fZXAcgT7g4Wz0YxNBgr54zoYGngzfqjdZ5cG4Fj4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