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牧野农业民俗

农业民俗是伴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民俗事象,指农业生产的过程、操作方式和技术,以及为了获得丰收而举行的仪式活动。农业民俗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牧野大地地处华北平原,为燕山运动以后下沉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充足,降水较为丰富,为农业的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此,农事活动及其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内容也极为丰富。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繁衍,牧野地区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和劳作,农作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主要的农作物有大麦、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绿豆、黑豆、红豆、花生、红薯、芝麻、油菜等。长期的农业劳动,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围绕着种植、耕作、积肥和施肥、田间管理、收藏等环节,形成了他们一整套的农业生产信仰和生产劳动习俗,如耕作制度、整地习俗、播种习俗、积肥习俗、施肥习俗、收藏习俗及农业生产信仰与禁忌等。

一 耕作制度

牧野地区人民根据所处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实行多种种植方式: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在部分太行山区,实行一年一熟制,即一年只收一季农作物。如只种一季冬小麦,收获小麦之后,让土地闲置修整一下,收获后,深耕翻垡不耙,让太阳晒垡;或者只种一季,如春玉米、花生或者红薯,收获后进行深耕,叫“冻垡”。无论晒垡和冻垡,都是让土地得到休养,保持土壤肥力的一种方法。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为了发挥土地利用的效率,耕种制度做了一些调整:如麦垄点种玉米、改统为间作等。起初,小麦收割后播种玉米,玉米播种晚,收割也晚,导致产量较低。因为玉米收割晚,相应冬小麦的播种时间也会延迟。1971年,吸收外地经验,农民在收割小麦前十多天在麦垄间点种玉米,这样,收割小麦的时候玉米苗刚出来或者将要出来,玉米苗基本不受影响,也不耽误小麦的收割。通过实验,不但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也解决了玉米成熟晚,影响小麦播种的困难。1972年,这种麦垄点种的耕作方式在牧野地区基本普及。其次,小麦播种时采用宽垄密植,次年春在麦垄间套种棉花。麦收后,既不妨碍棉花生长,也不影响产量,还可以利用麦田瓢虫防止棉蚜虫的危害,麦、棉套种在新乡县七里营、小冀等乡镇的面积较大;还有棉花、蔬菜、瓜果套种的农户,主要集中在新乡县的朗公庙、洪门、关堤和古固寨等乡镇。在一些山区地带,麦收后留作晒旱地修整半年,至秋后种麦,第二年麦收后种植豆类作物等,这样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二 整地习俗

俗话有“地收一张犁”的经验,牧野地区人民养成了深耕细耙、精耕细作的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耕地全靠人翻、畜翻,深度不足5寸,地面不平,保墒性能较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农业的生产,提倡深耕细作。牧野地区农事中整地的基本程序有验墒情、犁、耙,也被称作“整地三部曲”。犁地之前,要检验土壤所含适合种子发芽的湿度,即检验墒情;犁是基础,耙是加工。

(一)验墒

牧野地区民间验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犁地时观察犁沟,开犁的第一遭叫“打墒”,最后一犁称“墒沟”;扶着犁沿“墒沟”走一遭查看沟内湿度情况,了解整块地的墒情。二是从犁过的地中抓一把土用手攥紧,能捏成泥蛋,摔在地上能散开的,即为“合墒地”,适合耕种,下种发芽率高,出苗率高,是最为理想的耕地;如果泥蛋,摔地上散不开的称“曝墒”;如果捏不成泥蛋,称“欠墒”,“曝墒”和“欠墒”都不适合播种。民间常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对于“曝墒”,犁过之后要“晾垡”以调整湿度,对于“欠墒”,农民利用水利设施进行灌溉,旧时没有可以利用的水利设施,就在雨天抢墒犁地,来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

(二)犁地

春天第一犁,农家称作“开墒”。犁的结构多为规定的三大部件,由犁的长把、犁辕、犁铧组成。犁地时一般用牛、驴来牵引,但牛耕地是农耕时代的基本标志,牛耕也是牧野农家最为重要的生产方式。牛耕多为一牛一犁,也有两牛一犁的,没有牲口的贫困人家或山地不便使用牲畜的,由人力来代替。犁地时,一般由两个人来操作,一人在前引导牲畜前进,一人扶犁,掌握犁的深浅和犁前进的方向。牧野地区人民一般选择南北纵向来犁田,这样便于阳光对土壤更全面的照射;讲究犁地要深,俗话说:“田要深耕,儿要亲生。”“深耕一寸,多收一囤。”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消灭害虫。土壤中的害虫很多,它们会直接咬烂庄稼的根部,危害很大,如果犁地深的话,许多幼虫从土里翻出来,白嫩的幼虫经过太阳的暴晒,肯定会暴尸田中。一般情况下,会在犁地前把肥料在耕地里撒开,便于翻开的泥土将肥料压在地下,犁开的地要晾晒几天,让土块自然松动,这样会更好地保存地的肥力。犁地的时间一般在春天播种之前或者夏秋作物收获之后,人们习惯称之为“春茬”“麦茬”“豆茬”或“红薯茬”等。犁地时间多在黎明时分,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牛需要“反刍”,就要让牛停下来休息,最迟要在太阳落山前收工。

除了犁地,还有用铁锨、镢头或者抓钩来松动土壤播种。尤其在新乡地区辉县的一些山区梯田、河沟或者平原地区小片不适合用犁的耕地上,人们只好以人力代替畜力。

图1-1 犁铧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三)耙地

耙地是牧野大地农民平整土地和保护墒情的基本方法。犁后没有平整的地块,牧野人称“垡子地”,这样的土地不适合直接播种,还要对这些“垡子地”进行平整和磨细,也就是俗称的耙地。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讲道:“耕荒毕,以铁齿镂楱再遍耙之。” [1] 有学者考证,早在晋代就发明了耙,用于耕后破碎土块,到宋代已形成耕作时使用耙等工具的一整套耕作体系。牧野人所用耙具为木制长方梯子形,前后横梁上留有孔,用来安装铁制棱锥形耙齿。一般是前梁九齿,后梁十齿。且前后耙齿相互交错,两端木撑后部一边翘起。前梁中部装有一个挂牲口套的铁钩。耙地时,将耙平放地上,套上牛在前面牵引,人在后面驾驭。有时为了加强其粉碎土块的力量,会在耙床上放一装有土块或石块的筐;而耙地娴熟的农民,两脚站在耙的横梁上,两手牵动缰绳,灵活控制耙的运行方向。如果犁地后有大的土块,农民就会使用农具打碎,俗称“打坷垃”。新置的耙床上还会拴上红布条,以此来辟邪。

耙地有顺耙和斜耙之分。顺耙是从地角开始,先沿着地边顺行一圈,再顺着地长,来回一耙挨着一耙的耙完。斜耙是从地头一角向对角方向直行,径直到边后,再拐一直角返回,这样一耙挨一耙的全部耙平。耙过的地,上虚下实,明、暗坷垃被粉碎,旱地利于保墒,水田易于浇灌。耙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农耕生产的精耕细作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阶段,更加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和取得农作物的丰收。

图1-2 耙地工具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另外,用镢头、铁锹翻出的土地,要用铁制的“十字耙”搂平,俗称“搂地”。搂地,一般是倒着操作,这样搂出的地就不会留下搂地者的脚印,而且也很松软、平整。其实搂地的效果和耙地是一样的,都是为下一步的播种打下基础。

(四)打畦

耙好之后,还要用刮板打畦,用铁锹开地沟,以便生长期的灌溉工作。常见的刮板是木制的,打畦时,先由一人按板竖立,一人或两人拉板,以便田埂笔直,再打畦或挖地沟等。

三 播种习俗

俗语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牧野人民重视播种时机,播种要抢占农时、选取优良的品种、优化播种方法,这些都是农业大丰收的保障。

播种时间。播种时间的选择是庄稼丰收的保证,也是农民经常说的抢占农时。牧野大地地处黄河以北,麦子的播种要推后一些时间,一般在寒露节气前后,俗话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牧野地区小麦的播种一般在10月4日至13日之间,局部山区要提前几天,在10月初播种。“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山区气温较低,麦子的播种要比平原提前几天时间,这样的俗语适合华北大部分地区,麦子播种期在“秋分”前后。

秋作物种植分早秋和晚秋。早秋也称“大秋”,一般于清明前后下种,俗语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所谓“清明蜀秫,谷雨花”,谷雨节是种棉花的季节,谷雨有雨好种棉,否则“立夏种棉花,光棵没疙瘩(花蕾)”。“夏种晚一天,秋收晚十天”,“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晚秋也称“麦茬秋”,即收过小麦再种植其他秋作物,以玉米、谷子、豆类和红薯为主,收割后,还可以回茬种小麦。秋作物种类不同,种植的方法也不同如“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沙山花生土山粮,高地芝麻洼地豆”“山岭薄地栽地瓜,高粱丰收在涝洼”“薄地地瓜旱地谷,涝洼地里种秫秫”。不同的农作物,适应环境不同,种植时候都要遵循它们的规律。蔬菜种植,种类不同,种植的时间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如“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还要注意种的深浅,如“深栽茄子浅栽葱”等等。

选种。种子一般选择色泽鲜亮、外形饱满的颗粒。播种前还要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一般是将种子埋在自家园子里观察其发芽率,来确定其播种量。种子还需要用草木灰搅拌,使种子包裹均匀,不但增加了钾肥,也有效地防止虫害。

播种方法。传统的方式是用7寸宽三条腿耧条播。 [2] 农作物不同,要选择不同的播种方法,一般的有耧播、点播、撒播和砘地等。麦类和谷类一般采用耧播,牧野地区的农家耧车一般有两条腿耧和三条腿耧,这种耧由耧架、耧杆、漏斗、耧铧和耧腿组成。漏斗仓眼的大小依据农作物种类来定,习惯以“麻、麦、豆,一指头”。播种时,耕作者应该熟练掌握耧的运行,一边把握耧车的方向和深浅,一边双手把耧架平,左右摇晃着,具体掌握播下种子的速度和密度,需要播下的种子顺着耧脚装置的孔进入土中,被掩埋在一条条墒沟中。耧把式应该是家中种植的行家里手,非常明白“稠麦稀豆”的道理,即播种麦子时要相对稠一些,而播种豆子颗粒较大的种子时,要注意稀疏一些,这个度的把握需要庄稼把式自己凭感觉和经验。耧车的前端一般需要有人牵引拉动耧车的牲畜。

图1-3 播种

(图片来源:王东安拍摄)

点播。一般用于豆类、花生、瓜类作物,由一人或两人来操作。小块地一般由一个人先用锄头刨一条浅沟,再撒种子;劳动力充足的,就一人用锄刨坑,一人挎着装有种子的篮子或其他器皿,一手抓种子丢入坑中,然后用脚将坑抹平或轻轻踩压。撒播,有“遍撒”和“沟撒”,在不能耧播的丘陵或岗坡上,就“遍撒”;或者先用锄头挖沟,手抓种子顺着沟撒,再用土把沟填平。

砘地。是耧播后必须进行的善后工作,砘地可以有效地防止虫子的拱咬和种子“伤风”。砘子,是石制的,圆形,按耧腿的距离固定在一方形木架上,砘地时由牲畜或人力牵引,将耧铧翻过的垄沟压实。不宜使用砘子的土地,就用脚顺垄踩压。这样也可以防止水分的流失,保持墒情。

图1-4 砘子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四 积肥习俗

肥料是农业丰收的保障。牧野人历来都非常重视积肥、施肥的习惯。在农村广泛流传着“粪是庄稼宝,没它长不好”“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的谚语。肥料,主要是农家肥,包括牲畜圈肥、人粪便、油料饼、植物灰以及一些可以沤烂成为肥料的杂草、树叶等,为了农业的丰收,培育“壮地”,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积肥。肥料的保存方式有粪坑、粪堆,粪坑用来沤粪,粪堆用来捂粪,都是为了让肥料经过必要的发酵,产生肥力。

积肥,主要指的是农家肥,即有机肥。肥源广泛,品种丰富,几乎一切有机物,都含有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农家积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人粪尿肥

民间人粪尿肥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干粪池的厕所内,存放渣土、杂草、树叶,便后及时覆盖,定时的清理翻沤;一是设置陶、瓦缸,便后及时加水沤制。人粪尿肥含氮量高,易分解,肥力大,在有机肥中有“细肥”之称,适用于多种农作物的底肥和追肥。

(二)圈肥

主要是家养的牛、驴、马、骡子等大牲口的厩舍和猪、羊、鸡、鸭、兔等家畜、家禽的圈舍。经常在牲畜和家禽的窝中垫一些杂草、碎叶或者撒些土来沤制圈肥,大牲口的厩舍掏出的肥料称“牲口粪”,圈舍中掏出的粪称“猪粪”“羊粪”“鸡粪”等,这些工作也是农民们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鸡、鸭、猪、羊等动物可以散养,勤快的人为了获得这些动物的粪便做肥料,会早早起床,扛上装粪的箩头筐和捡粪的粪杈,到处寻找;或者在农忙的季节里去地里往返途中,背上捡粪筐,将途中拾到的粪便带到田里或家中的粪堆或粪坑中,俗称“拾粪”。农闲季节,上了年纪的农民常常会背上粪筐,拿上粪杈,出没在牲口往来多的集会和庙会上,并相信“积粪如积粮,拾粪如攒金”的说法。圈肥也是农作物大量施用的主要肥料。

图1-5 捡粪箩头筐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三)堆沤肥

堆肥和沤肥的是性质相似的肥料,是农家肥的又一种形式。沤制堆肥,民间多在自家院内或大门外的一侧,设置“粪堆”或“粪坑”,每日打扫的落叶、肥土和生活垃圾等,堆集在粪堆或粪坑里,俗称“扫帚响,粪堆长”,既保持了庭院的卫生,又积了肥。甚至有的人家还特地收集秋后的树叶、收割地里的野草一并置于粪坑中沤制。这种使用青苗肥的方法在我国南北朝北魏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了。牧野地区的农民们认为“家里土,地中虎”,堆肥是施肥的高级肥料,对粮食产量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牧野农民把农家肥称作“粪金”,在他们心中,一户人家粪堆的高低、分坑的大小,也成为评判这户人家是否勤劳和能力大小的标准。

(四)饼肥

牧野大地盛产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等,因此压榨过的棉籽饼、花生饼、芝麻饼和油菜籽饼也是做底肥的材料。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施肥量加大,本地的产饼量不能满足,也有许多农户从外地购买的。

另外,还有倒粪、苫粪。未经过发酵的粪称“生粪”,经过发酵的粪称“熟粪”,“熟粪”能比“生粪”发挥更好的效力。人们不仅重视积肥,更注意让它发挥更大的效力,所以农民就把沤制的肥料上地前几经翻倒,俗称“倒粪”,目的是使农家肥不夹生,不留石头、土块。如果不能及时犁地,送到地里的农家肥还要堆成堆,防止粪气流失,并用土相苫,直到犁地时才撒开。

五 施肥习俗

牧野人自古就有重视积肥、施农家肥的习俗。在农村广泛流传着“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3]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等农田施肥管理的谚语,农人们一般把肥料充足的地称为“壮地”,对不上粪就下种的地称“薄地”。农作物的不同,施肥的时机选择也是不一样的。

肥料一般分粗肥和细肥。粗肥大多是圈肥、堆沤肥及各种土杂肥等,在犁地前均匀撒到地里,犁地时就可以翻入土中;细肥是指化肥及各种油饼类,如牧野大地盛产棉花,棉籽饼丰富,此外还有花生饼、油菜籽饼、芝麻饼等。 [4] 一般情况下,粗肥用在大田里,如广泛用于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农作物的田里;细肥主要用于瓜果、蔬菜一类作物的田里。如芝麻饼多用于瓜果、鸡粪多用于蔬菜等。

以前,农民基本上以农家肥作为基肥,也叫底肥。施肥主要有两种方式:施主肥和追肥。民间施肥,俗称“上粪”。上粪即讲究肥料的种类,更要注意上粪的时间。如小麦施肥的时间是“年后不如年里,年里不如年底”。每年在秋庄稼收获后,犁地前将肥料撒入地中,犁地时翻到地下,补充地的肥力,通常称种麦前施一次底肥为“施主肥”;再一类是根据农作物生育期对养分的不同需求而施肥,称“追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为了促进庄稼更好地生长,除了中耕除草等活动,还要进行追肥。追肥的形式也有很多种,有“穴施”“沟施”“浇施”“明施”等。“穴施”“沟施”即用锄头刨坑或挖沟,将肥料撒入沟穴中,一般如饼肥、化肥或人尿粪等贵重肥料都采用这种方式;“浇施”是灌溉时将肥料一起施入田中,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春节前把人粪尿撒于田中,节后再浇灌,80年代的农民就把化肥先撒到田里或者浇地时撒到水中,随水流到田中;“明施”是直接将粪肥撒到田中,如自家沤制的农家肥一般采用明施直接撒到田中。如小麦冬季进行的追肥,称“上苗粪”,小麦春季返青时的追肥称“蒙肥”,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养料补充。

1956年后,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农民逐步用化肥给小麦、玉米、棉花追肥;1982年后,农民种植农作物除了用农家肥外,还十分讲究科学使用化肥,以较少投资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改变了以往集体经营时大投资、大施肥的盲目性。

六 收藏习俗

农作物的收割、加工和贮藏是“三位一体”的,收割是基础,加工和贮藏是过程,食用才是根本。我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20世纪80年代前,牧野人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就是“吃了吗?”可见,吃在人们生活中式居于第一位,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牧野大地农作物的收获主要有夏收和秋收两次。夏收主要指小麦,秋收主要指黄豆、高粱、玉米、水稻、谷子、芝麻、绿豆与红薯等。夏收时间短而紧迫,就像白居易所作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农谚讲:“焦麦炸豆,麦子熟透一晌午。”即麦穗黄时,一阵热风就会把小麦吹熟,若不及时收割,麦粒就会撒落到田里,所以要抓紧时间收割;秋收的时间是漫长而繁重的,因为秋季农作物的成熟时间是不太一致的。农作物种类不同,收割方式也不同,收获方式主要有割、摘、挖和刨等。

(一)夏收

夏收主要指的是小麦的收割。小麦面粉是农家最精美的面食,在牧野地区被称为“好面”或“细面”。20世纪上半叶,如果谁家能够吃上小麦面,那一定是家庭比较殷实的人家,一般人家只有在婚丧嫁娶、祝贺生日、祭祀先祖或者重要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时才能改善生活,吃上白面,平时只能吃些粗粮。

夏收的习俗也很多,主要包括收割时间、糙场、割麦、拾麦、打场、扬场、晾晒、入仓等。

1.收割时间。牧野大地小麦的收割时间是在农历五月上旬,即阳历的6月3、4日左右,农谚有“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割麦季节任务是很紧张的,男女老幼齐上阵,全力以赴,家家户户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收抢种,一起出动参加麦子的抢收。收割麦子多在早晨的四、五点钟开始,趁着早上空气中还有点儿潮湿,到中午11点多收镰,以防割得晚了,气温升高,麦粒脱落,影响收成。

图1-6 麦田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收割前,人们对丰收充满了喜悦和期待,农民们会提前把镰刀磨好,家人们都要吃饱、睡好;牛、马还要加上精料喂饱,一切准备停当,信心满满地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收割。

2.糙场。为收获的农作物进行脱粒的场地,称“麦场”,“麦场”的准备一般是在麦子成熟前。首先要进行平整。在地面撒上一层麦糠或短的麦秸秆,然后再洒一些水,待其稍干时,用石磙轧平,牧野人称为“糙场”。场地一般设在村头空旷闲地,地少的人家有时会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场地;有的为了不影响拟作场地的耕地收入,上年种一些早熟的作物,不耽误第二年再用作场地。糙好的场便可以存放、碾打成熟的农作物了。

3.割麦。割麦讲究姿势,用力方便,一气呵成,沿着麦垄一次割四五垄;割好的麦子不能乱放,要整齐一竖放成一个个小堆,这叫“麦扑子”。一般“一扑儿”麦,可以捆成一个“麦个儿”,方便打捆和装运。割麦时,男女老幼,同心协力,许多人还互相比赛收割的速度和质量,很是热闹和兴奋,因为这是一个收获的时刻,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幸福和快乐。旧时,地少的人家,一般都是打捆,用小车推或太平车拉,甚至肩挑运到场上,山区人家常用独轮车运送或用扁担挑运;富裕人家,多不打捆,直接用麦杈装上马车,运到场上,运到场上的小麦要晒上三两天再打场。

4.拾麦。当一块麦田收割、运送完毕,一般会留下一些麦穗,农民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他们非常珍惜自己辛勤汗水换来的收获,往往要捡拾地上遗落的麦穗,或者用筢子把散落在地上的麦秆、麦穗聚拢起来,挑选出麦穗运到场上,俗称“拾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拾麦者”多为少地或缺地家庭的妇女和儿童,头遍拾麦应该是由主人家进行,之后任由“拾麦者”捡取,他们往往在主人家收割、捡拾时就守到田边,一经主人家放行,他们就跑到田里,捡拾主人家漏掉的“麦穗”,此举称“拾轰隆麦”。旧时,农家十分重视拾麦,尤其是人多地少的人家,在不影响自家夏收的情况下,鼓励自家的妇女和孩子去“拾麦”。

5.打场。运送到场上的小麦先堆放在一起,天气晴朗,早上8点就开始拆垛、摊场,把麦子均匀地摆放,待烈日晒干晒透,于中午开始“碾场”。旧时碾场用人力或者牛、马拉石磙,每碾一遍,就用杈翻一遍,俗称“翻场”,碾场一般三遍,三遍后起场,将碾过的秸秆集中搭垛堆在场边,等待复碾。复碾过后,就会挑起麦秧堆砌在场边,层层叠叠,垒成长方形或圆形的“麦秸垛”,外形很是壮观,可以供家中的牲畜食用。

图1-7 麦秸垛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6.扬场。农家将碾轧下的麦粒和麦糠集中在一起,开始利用自然风将麦子和麦糠完全脱离,俗称“扬场”。扬场需要力量,更需要技术。扬场时,要巧妙利用风向,将麦籽与麦糠分开。扬场时,人头戴草帽,扬头遍时,众人一起动手,杈、木锨一起上,而到扬第二遍时,也叫细扬,由一个人扬或者两人面对面扬,另有一个技术高超的人,站在撒下的粮堆前,用竹扫帚掠去秕糠。扬场者扬出的籽粒成一条线落下,所谓“会扬者一条线,不会扬者一大片”,直至全部扬好后,在入仓前要进行多次晾晒。过去生产力落后,主要靠双手劳作,经过收割、运输、晾晒、打场、扬场、晒粮等几个程序,从收麦到入仓要半个月左右,若遇到阴雨天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长。如今,机械发达,人们基本都是利用收割机,打破了传统夏收的模式,机器过处,麦粒直接收入袋中,效率更高了,一到两天就能保证小麦的收获完工。

7.入仓。晒干的新小麦要入仓,农家的仓库有大有小,一般小户人家用瓦缸、瓷缸或者麦布袋,布袋一般是麻织的长筒形,布袋上还印有主人的名字或者某家,“丰收”等字样作为标志,以方便邻居家借用;大户人家一般用囤藏,牧野地区民间常见的囤,多是用席箔围起来的圈,俗称“茓子”。“茓子”所用材料多是就地取材,一般用荆条、苇子、秫秆编制而成,宽三四十厘米,长五六米,使用时围在大笸箩内或直接围在室内地面上,旋转围起来,边围边装粮食,粮食多的人家可以围至数米高,需要注意麦子入仓时的温度,俗语说“冷收麦,热进仓”,以防生虫或霉变。

图1-8 粮仓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牧野人很重视“五黄六月”,即小麦成熟的季节,流传着“麦稍黄,去看娘”的谚语,就是讲麦子成熟前,出嫁的闺女要去看望父母,因为收麦时节太忙,没有时间去拜望父母了。收麦后的六月初一被称为“小年”,小麦收获入仓后,出嫁的闺女也要去看望父母,牧野大地民间有句俗话:“割罢麦,碾过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或称“瞧麦罢”,也是庆贺小麦丰收的盛宴,出嫁闺女回娘家看望父母,挎上自编的竹篮,放上炸好的菜角、油条和糖糕等,然后让孩子爬上楝树折几根树枝,盖到篮子上面,楝树叶子味道很苦,一能遮挡尘土,二能驱赶蚊蝇等,麦罢看娘的习俗也是农耕文化的遗风。时代在发展,但闺女麦罢看娘的习俗没有改变,只是给父母带去的礼品丰富多了,更多的是酒、茶、奶制品或者给父母添置一些新衣服等。

在小麦收割前,牧野地区的许多地方会举办小满会,主要是为满足各村群众购置夏收、夏种农资、农具而设立的,由于每年都在小满节气前后举行,人们就习惯地称其为小满会。小满会上的商品,以农具为最,会上不仅有草帽、镰刀、扫帚、杈子、绳索、装麦子用的笆斗,有给粮食打囤子用的席卷等。其次,人们还会祭祀田神、麦神等,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反映了人们希望袪除自然灾害的一种迫切心理。

(二)秋收

秋庄稼品种众多,因物种不同,庄稼的收割时间也不同,所以,秋庄稼收割期很长。俗语说“立秋三日,寸草结籽”,秋天到了,到处都是收获的景象。

豆类的成熟,要抓紧时间送到场上。俗语说“焦麦炸豆”,就是说豆类的收割和麦类一样,收割比较急,如果收割晚了,豆角炸开,就会影响豆类的产量,如黄豆需要像麦子一样在场上晒,用石磙反复碾;芝麻颗粒较小,不宜在场上碾轧,而是捆成芝麻捆,晒干后,在太阳落山后或清晨温度较低时,铺地上一块布,将芝麻捆倒拿着拍打,直到芝麻籽脱尽为止。

谷类的收割,如高粱、玉米、谷子、稻子等,它们果实外壳比较坚固,籽粒不容易脱落,速度可以放慢一些。高粱与谷子,曾经是牧野人的主食,被称作“粗粮”,尤其高粱,好种好养,可以说牧野人把它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其高粱粒可以做主食,还可以用来酿酒,其叶子可以用来喂牛羊,其莛和穗可以用来做扫帚,其莛还可以用来做锅盖、馍筐等,高粱的外皮俗称“席篾子”,可以做成装粮食的茓或者用来铺床的凉席。

图1-9 馍筐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红薯、花生根茎类果实的收获相对便利,不必太急。薯类作物产量高,且能较长时间保存,加工也比较便利,用传统的烧烤就行,味道鲜美,烤红薯也是牧野人美好的记忆。或者晒成红薯干,加工成粉条、粉皮、粉丝等,可煮可蒸。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利于人体吸收,可以较长时间抵御饥饿,受到牧野人的喜爱。红薯、花生收获所用工具有铁杈、铁锨和镢头,用“刨”“挖”的方法,牧野人经常称作“出花生、出红薯”等。如果土地面积较大,就采用犁地方式,然后再用人力捡拾。旧时,主人家收完以后,允许一些少地或无地的人家再继续刨挖和拾取,俗称“溜花生”或“溜红薯”,从客观上也帮主人家深耕了土地。

图1-10 收割农作物所用工具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棉花和蔬菜瓜果类的收获使用采摘的方法。采摘前准备篮子或筐等盛装的工具。摘棉花,人们习惯将带有绳子的布袋挂在脖子上或系在腰间,摘下的棉花放在布袋中,布袋装满之后再送往地头的盛具中。根据棉花盛开的情况和天气状况,可以天天摘或者隔日摘。

秋天是繁忙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更充满着希望和快乐。

七 农业生产信仰与禁忌

千百年来,农耕生产是牧野大地农家最重要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有着其他地区普遍的农耕生产内容,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表现方式和抒情方式。在旧时靠天吃饭的日子里,牧野人在强大的自然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当然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对自然的崇拜,对天地诸神灵的信仰。

土地神。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庄稼人最大的幸福和荣耀。对土地的获取和占有是牧野人的梦想,他们最热衷的是对土地的开垦,所以在牧野大地乡村的田间地头或者村庄,都可以见到一座土地庙,里面会供奉着“土地爷爷、土地奶奶”。因为他们相信这是庄稼人的保护神,所以每到播种或者收割的时候,农人们都会到土地庙祭拜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希冀获得农业的大丰收。

谷神。五谷,一般指黍、稷、麦、豆、麻或者黍、稷、麦、菽、稻等,泛指一切粮食作物,同时也是人们最基本的衣食来源。自然人们对五谷充满了特殊的感情,并逐渐将其神化,创造出了谷神,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祭祀,以求谷神保佑农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谷神进行崇拜。稷,究竟是何种谷物,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粟。它耐旱,适应性强,而且营养丰富,也是黄河流域种植较早的代表性农作物,被认为是五谷之长。由于五谷众多,不可能一一祭祀,到了周代,就选出稷为代表来祭祀,于是封土立社,“稷”就成了谷神,被奉为周的祖先,农业的创始人。在后世的演化中,社稷逐渐演变成了国家政权的标志。

祭祀谷神的风俗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牧野地区各乡级以上的地方逐年定制祭坛祭祀稷神。皇城里的社稷坛是大小相同的两个土台,一般高五尺,宽五丈。土台的用土也是根据五行中各个方位的属性来选用,所以土台的东面用青土、南面用赤土、西面用白土、北面用黑土、中央覆盖黄土,象征着全国各地的土地。各地方的社稷坛比这个要小一半,民间的更小。祭祀社稷的时间一般是一年两次,在仲春和仲秋之月,春天祭祀是祈求农业五谷丰登,秋天祭祀是庆祝丰收的,也称为“春祈秋报”。农民除了在社稷坛或土谷祠供奉谷神外,有的直接在田间地头祭祀。如牧野大地的好多地方,在小麦收割时,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小麦成熟的味道,农家会在地头摆上供品,祈求神灵保佑麦收顺利,保证小麦的丰收。因为这里寄托着农民的全部希望,它也是一家老小温饱的保障。第一镰一般是由家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来操作,不允许妇女儿童在场,忌讳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如果在收割中遇到蛇,人们会非常高兴,他们认为蛇是财神,能给家人带来幸运,他们不会去伤害它,绕道躲开;或者在春天耕种那天,在地头烧香,祭祀谷神,以求获得更大的丰收;春节的时候会在粮食囤上贴上“五谷丰登”的春联,用这样的方式把谷神请回家,来保佑粮食丰产。

麦场神。对麦子进行脱粒的场地称“麦场”。旧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牧野老百姓基本是靠天吃饭,因此对粮食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敬畏和神圣的期盼,希望粮食能够如数顺利入仓,不受损失。在牧野大地,小麦在夏季炎热干燥的季节收获,干透的小麦在场上或地里极易发生火灾,为防止小麦在麦场上遭灾,农人们就幻想出了“麦场神”,并希望它能保佑小麦免遭损失。农人们会在打场前举行祭祀麦场神的仪式。首先在麦场上设置供奉麦场神的神位,然后摆上各种供品,如猪肉、鸡肉和水果等,点上香烛,请麦场神降临,然后对着麦场神磕头许愿,希望场神保佑打场期间风和日丽、人畜平安、不发生火灾等,有的人家还在石磙上贴一个大大的“喜”字,其实农人的心理是一样的,都期盼能有个好的收成。

小麦收获的季节是相当繁忙的,甚至不分白天黑夜地抢收,人们相当疲劳,有的农民甚至站着就能睡着。在这种极度疲劳又繁重的劳作中,人们应付灾祸的能力其实很低下,进一步增加了麦场上的危险因素。即使到今天,麦收季节的防火工作也是牧野地区政府部门和农民们的头等大事,政府部门会早早督促农户在田间地头准备防火用具。

牲口节。在牧野地区农耕生产中,农家的耕地、打场、运送东西等离不开自家的牲口,虽然在平时的劳动中少不了对它们的役使和谩骂,其实在庄稼人的心目中对这些牛、马、骡子等牲口还是很爱惜的,并为牲口设立了“牲口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牧野地区的农家把这天称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这一天,家家张贴马王爷、牛王爷的神像,摆上供品,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干一切农活,为这些牲口添加精细的饲料,甚至在牲口槽头放上面条和馒头。民间歌谣唱的“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饱饭”,指的就是这种风俗。传说牲口节的起源与中国明朝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从小失去了父母后,生活贫困,被迫去给财主放牛。有一天,财主硬逼干了一天活的朱元璋和长工们夜里去放牛,朱元璋和伙伴们又累又饿,而财主却在家里享乐,朱元璋气愤不过,便指挥伙伴们偷来杀牛刀,大家一齐动手,杀牛的杀牛,烧火的烧火,不一会儿,一头活牛变成了一堆喷香的烤牛肉,小伙伴们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天亮时,这些长工们发愁了,财主若发现少头牛,肯定会狠狠惩罚他们的。于是,朱元璋出主意,让长工把牛尾巴插在山坡上,然后让一个小伙伴回去报信,谎说牛钻到地底下了。待财主回来发现黄牛真是钻到了地下,地面上不见牛身,只露牛尾。他气急败坏地拽住尾巴往上拉,谁知地底下真的“哞!哞!”叫了两声,财主只拉出一条牛尾巴。后来,财主又命人挖地,结果什么都没有挖出来,他垂头丧气,自认倒霉。从此以后,人们为感谢耕牛,就把农历七月十五当作“牲口节”,意在感谢它为穷人谋福。每到春节的时候,为了感谢这些为农民们劳作一年的牲口,也会给牲口槽里加几个饺子,贴上“槽头兴旺”或摆上“牛王爷”“马王爷”的牌位。

农具神。牧野地区主要的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磙、石碾、碓臼和石磨等,发明于农耕社会早期,前三种主要用作谷类粮食的去皮、除糠;石磙是用石头做成圆滚,石碾是圆形的较薄些的石头,也是石磙的底座,用杠杆连接石磙,推磨时用碾杠;碓臼用于舂米、粉碎粮食或者给谷物脱壳的粮食加工工具。石磨是把粮食加工成更精细的面粉,一般由红石或青石锻制而成,圆形,分上下两扇,并凿上沟槽,两扇咬合摩擦,磨出原粮,一般由人力或者畜力牵引。

图1-11 石磙

(图片来源:赵会莉拍摄)

牧野大地自古以来处于中原地带,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因此农业生产工具如石磙、石碾、碓臼和石磨等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农具神的信仰,也可能和我国民间的石崇拜有关,考古学家们认为中华大地上存在着一个石文化传播带。牧野地区人们竟然把石磙、石碾和民间的青龙和白虎联系起来,认为石磙、石碾上附有青龙神,石磨上附有白虎神,所以,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民间禁止动用石磙、石碾、碓臼和石磨,并用磨塞子将石磨支起来,这样可以方便龙抬头,并对着这些农具焚香烧纸祭拜;在新乡县志和获嘉县志中还记载有正月初十“石不动”的禁忌,即每年的正月初十,凡是磙、碾、碓臼、磨、捶布石等都不能动,认为石头和人一样具有生命的特征,平日干活很劳累了,这天是它们休息的日子。人们平时也不能坐在石磙上,认为这样会压住青龙头,会患痔疮;不准拉空磨,如果磨眼儿空了,意味着家中今年的粮食不会丰收,所以,一般磨完面会在磨眼儿里放一把粮食或麸子;儿童不准爬到磨上玩耍,认为这样孩子会夭折或折寿;推磨时只能顺时针推不能逆时针推,否则就会走倒霉运……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麦场的许多禁忌习俗才渐渐淡化。

牧野地区的民间还有认石磙当干爹的习俗。如果家里人给孩子算卦说孩子命硬,可能要克父母,就会认石磙做干爹。仪式一般分两步:首先请神。把石磙及其周围打扫干净,摆上供品,焚上香,然后烧纸、放鞭炮。家长手持香,绕着石磙转三圈,口中念念有词:“石头神,请神在,大炮三声请您出来!”孩子向石磙敬酒,酒洒在石磙上,表示石磙神已经请出来了。其次拜石磙认亲。家长这时口中念道:“石头神,请神在,今有小儿拜您来!”然后让孩子给石磙磕三个头,仪式宣告结束,意味着孩子从此就可以得到石磙的庇护,能够健康成长。

牧野地区农村盖房子,即使石料再缺乏,也不会用石磙、石磨来充当建筑材料,因为石磙、石碾、石磨滚来滚去,非常不稳定,认为这样建的新房子会不牢固。确实,这些农具的发明,为粮食的加工大大节省了时间,粮食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在农业生产的历史上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对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bWTQHdPQkf2kVs2lU0ZrUIP1lfcJiVkOkrK99Rnb9GVhZnhJlSps2ptvz0CNiV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