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杜诗影响宋诗的阶段性及其特点

通过对宋代诗人学杜情况的考察,可以把杜甫对宋诗的影响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杜诗对宋诗的影响各具特点。

1.北宋初期是学杜的初始期。 [1] 杜甫在北宋初期还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这个时期诗坛流行的是白体、西昆体和晚唐体。白体诗人如李昉、徐铉等主要学习白居易,晚唐体诗人九僧、潘阆等主要学习姚合和贾岛,西昆体诗人杨亿、钱惟演、刘筠等则学习李商隐。白体俚俗平易,晚唐体细碎单调,西昆体则纤巧虚浮,成就都不高。在这个时期的诗人中,王禹偁与杜甫在思想和经历上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他的诗歌在内容和艺术方面对杜诗有所继承。他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精神,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矛盾,他的一些五言诗直接学习杜诗,有些诗歌题目直接来源于杜诗,一些诗句直接从杜诗变化而来。但是王禹偁学杜而杂以白体,所学并不纯粹,杜甫之沉郁顿挫、苍浑高华,王禹偁均难以企及。杜甫在这个时期虽然开始受到一些诗人的重视,但还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这是学习杜诗的初始阶段,杜甫还没有引起宋代诗人的广泛注意,杜诗的诗学地位也没有确立。

2.北宋中期是杜诗的广泛影响期。北宋中期活跃在诗坛上的主要有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诗人,他们开始注重诗歌的思想内容,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歌。他们的诗歌平易畅达,初步形成了带有散文化、议论化的宋诗风格。这个时期是杜诗产生深刻影响,得到广泛继承的时期。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在这个时期得以确立,杜诗在不同的方面对当时的诗人产生了较大影响。梅尧臣的诗作数量较多而佳作很少,七言律绝较有风致,几首七言绝句写得情辞婉转,略能得唐诗妙处。他的诗歌有明显的以文为诗的倾向,风格以平淡为主。他的几首五言古诗写得浑涵壮丽,一些写家庭生活的诗则感情真挚。梅尧臣在诗学观念上推崇杜甫,在诗歌内容上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精神,在语言上也化用了一些杜甫的诗句,但他总体上并不学杜。苏舜钦诗学杜甫并颇多相似之处,其七言律诗学杜最似,其五言诗也有杜甫的沉郁之气,他还整理过杜集。苏舜钦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学习杜甫,虽然他有的诗歌写得不够细致,锤炼不够,也有宋人好议论和以文为诗的毛病,但总体上他是北宋中期学杜最成功的一个。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坛领袖,他创作了一些关心百姓和国事的诗歌,继承了杜甫的精神实质。他的一些句法和诗句风格与杜甫相似,诗歌中也化用了一些杜诗。王安石的诗歌初学杜甫、韩愈,又转益多师,他对杜甫诗歌有很高的评价,他的诗中化用了许多杜诗,特别是他的集句诗中直接使用了很多杜诗。但是王安石的诗歌总体上与杜诗有很大差异,艺术性也与杜诗相去较远。苏轼是宋代最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富于才情、纵横流宕的优长,也有散文化、好议论、好表现学问的一面。他在诗歌创作上既受到李白、杜甫的影响,也受到白居易、陶渊明等诗人的影响。苏轼对杜甫非常推崇,他写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虽然很多是出于对新法的讥讽,但也透露出他对民生国事的关心。他的一些七言律诗老健疏放,与杜诗近似,他还有模仿杜甫的诗作,也大量化用杜诗。但是,从诗歌的整体风格上看,苏诗高妙流宕,而杜诗沉郁顿挫,苏诗之轻快流转胜过杜甫,但诗中所蕴含的力量却远远不及。苏辙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淡朴实,平淡寡味,有以文为诗的倾向,不仅视野狭窄,风格也比较平白拘谨。他虽然最为推重杜甫,但他学习杜诗仅限于使用了一些杜诗中的典故。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北宋中期诗人学杜的特点。在这个时期,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典范地位已经确立,重要诗人都对杜甫和杜诗非常推重。苏轼甚至提出了杜甫“一饭不忘君”这一影响深远的命题。诗人们普遍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精神,写出了许多关心国事民生的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像苏舜钦这样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学习杜甫的诗人。但是,杜诗虽然在北宋中期得到广泛继承,产生了很大影响,但这个时期并没有出现能全面继承杜诗精髓的诗人。

3.北宋后期是杜诗的艺术继承期。北宋后期,黄庭坚、陈师道、秦观、张耒等诗人活跃于诗坛,以黄庭坚为首的诗人群体后来被称为江西诗派,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个时期杜甫被奉为诗学典范,江西诗派普遍注重借鉴杜甫的艺术成就,极为注重杜甫在炼字、炼句、谋篇等方面的艺术经验。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强调出新,特别重视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探寻,他在诗歌创作上推崇杜甫,诗中化用了大量的杜诗,学习了杜诗的艺术技巧,但他的诗总体上缺乏情韵。他号称学杜,他的诗与杜诗其实并不相似。杜诗之深沉有力,杜诗之沉郁顿挫,杜甫之仁厚忠爱,皆为黄庭坚所不能及。黄庭坚的诗讲究字句的锤炼,重视用典,但诗情寡淡,诗味贫乏。陈师道是北宋后期力学杜甫的重要诗人,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以来学杜最成功的诗人,其学杜的成就超过了黄庭坚。他的五言律诗和五言古诗都有很像杜诗的作品,其他体裁的诗歌也学习杜诗并有相当的成就。虽然陈师道的人生境界不及杜甫,诗中关心民瘼的作品极少,但他的感情真挚与杜甫颇为相似,这是他学杜成功的重要原因。陈师道的诗沉郁孤峭,称得上学杜有得。秦观诗有唐人遗韵,其短处在于诗思孱弱,力量不够。他使用典故不像黄庭坚那样多,也不太使用僻典。他从苏轼那里学到了清新流畅的长处,但不像苏轼诗歌那样风格多样,变化多端。秦观诗歌不学杜,只有一首诗是模拟杜甫的。张耒诗的特点是平易舒坦,格宽语秀,有唐人风韵,他的诗注重情感的自然表达,而不太注重诗句的锻炼和雕琢。其诗较多地反映了民生疾苦,颇能表现出他对民生的关心,在这点上他继承了杜甫、白居易、张籍等诗人的传统。张耒诗歌的缺点是出语比较随意,不够精练,语言平易,风格不甚鲜明。他在诗学观念上尊杜,在诗歌创作上也有学杜之处,在句法上也受到了杜甫的一些影响。尽管如此,张耒的诗歌风格并不像杜甫,而是更接近白居易。他的诗歌有明显的粗疏之病,当然也有一些诗歌是平易中见秀美的。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北宋后期诗人学杜有其特点。在这个时期,杜甫在诗坛的地位无比崇高,宋代诗人最终选择杜诗作为诗歌的典范。这个时期的诗人非常注重对杜诗艺术技巧的学习,这方面以黄庭坚和陈师道为代表。艺术技巧是杜甫诗歌成就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杜诗艺术技巧的学习,特别是通过对诗歌字句的反复锤炼,宋代诗人创作出平淡瘦劲、平和内敛的诗歌。但片面学习诗歌技巧,也造成诗情寡淡,诗味贫乏。所以他们的诗歌虽然模仿杜诗的法度,却与杜诗相去甚远。这个时期的诗人关心的多是自己的生活,诗歌有脱离现实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陈师道写出了感情真挚、沉郁孤峭的作品,在风格上很接近杜诗,这是这个时期诗人学杜的最重要的收获,陈师道也成为这个时期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

4.南宋前期是学杜高潮期。北宋灭亡的痛苦刺激着诗人们敏感的心灵,南宋诗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江西诗派追求技巧、叙写日常生活的创作方法有了改变,呼吁抗金、描写现实、叙写离乱、反映爱国情怀的诗歌大量涌现。这个时期活跃在诗坛上的是陈与义、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大都鲜明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天崩地裂的现实使南宋诗人对杜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宋人学杜的高潮期,在这个时期,陈与义等诗人终于写出了像杜甫那样的沉郁顿挫、苍茫高华的诗篇。陈与义亲身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偏安,对国破家亡的屈辱有真实的感受,对乱世中流离漂泊的艰辛也有切身的体会。他的五言诗沉郁顿挫,七言律诗苍楚阔大,都继承了杜甫的优长。他从杜甫那里学习了句法,经常化用杜诗,他的诗歌在内容上也很接近杜诗。陆游的诗歌数量极多,内容也非常丰富。大体而言,陆游忧时念乱和写军中生活的诗作多作于早年,而写日常生活的流连光景之作则晚年较多。大体壮年从军之作风格较为豪壮,有略似高适、岑参之处。平居闲吟之什则诗风平易,似陶渊明、白居易。他的诗多为律诗,比较重视对仗和诗句的锤炼。陆游的诗歌在许多方面受到杜甫的影响,他的五言律诗偶有杜诗的顿挫,他对七言律诗的对仗也极为用心。但总体上说,他的诗和杜诗相去较远,杜诗之苍茫深厚,尤为其所不及。杨万里的诗被称为“诚斋体”,其诗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写景诗上。他的诗以七言律绝为主,特别是七言绝句,最能表现他诗歌的特点,那就是新鲜、活泼、机智、精巧,能够非常绝妙地传达出景物的妙处。用钱锺书的话说,就是“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写了形形色色从没描写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 [2] ,“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纵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3] 。杨万里写景,传神留影,既迅速又轻巧。他的诗歌从早年到晚年风格变化不大,早年略受江西诗派影响,但诗歌明白易懂,没有沾染江西诗派剽窃堆砌、晦涩难晓的毛病。晚年之作略显沉潜和烦冗,爱讲道理、发议论,但写景状物还是那种轻快的手法。他的诗歌不追求用典,虽然他的诗歌也用了一些杜甫的典故。杨万里学习杜甫,仅仅是使用了一些杜诗的典故,用杜甫诗句集句作诗,还学习了一些杜诗的句法,他的诗和杜诗并不相类。范成大最有特色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绝句和一组使金纪行诗,其诗歌的特点是古质朴素,温和秀丽。他晚年诗风有所变化,较以前更注重格律和对仗。除了那些写农村生活的诗歌和使金绝句,范成大的诗歌都不大能使人感动,也难以引起人的共鸣。杜甫对范成大产生了一些影响,如范成大在诗中使用了一些杜诗的典故,他的使金纪行诗和《四时田园杂兴》等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关心国事和民瘼,继承了杜甫的精神实质。但范成大不学杜甫,诗歌也不像杜诗。

总结南宋前期宋人学杜的特点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诗人们对杜诗有了更深刻更亲切的认识。杜诗不仅是诗歌技巧上学习的典范,也是诗人们战火中的知音。这个时期是两宋学杜的高潮期,因为这个时期的诗人学杜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陈与义,其五言诗沉郁顿挫,七言诗雄浑阔大,继承了杜诗的风格,在内容上也接近杜诗,他是两宋学杜取得最高成就的诗人。这也告诉人们,单纯学习杜诗的技巧、艺术、法度,不会写出有杜诗成就的诗。只有把学习技巧、锤炼语言,与学习其思想、境界结合起来,在适当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写出杜诗那样伟大的作品。陆游的诗尽管从整体上与杜诗相去较远,杜诗之苍茫深厚,尤为放翁所不及,但陆游诗的圆熟和注重句法锤炼的特点,陆游诗集大成的成就及其诗中的爱国精神,都明显受到杜诗的影响。范成大的使金纪行诗和《四时田园杂兴》等描写农村生活的诗继承了杜甫的精神实质。相比较而言,杨万里的诗不学杜诗,与杜诗差异也最大。这个时期的诗人,普遍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但陈与义的诗已经与江西诗派有很大差距,不能简单地把他归入江西诗派。陆游写得最多的是闲适诗,与江西诗派差距更大。杨万里是轻巧的唐体,范成大的诗平易古质,都与江西诗派不同。这说明这个时期江西诗派的势力和影响在逐步减小。江西诗派“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创作方法与宋诗平易的风格相结合,最终形成宋诗多用典、有筋骨、好议论、较平白的典型风格。

5.南宋后期是宋诗的以诗存史期。南宋后期首先登上诗坛的是永嘉四灵,即徐照、徐玑、翁卷和赵师秀,他们摆脱江西诗派的束缚,开始转而学习晚唐诗,使唐体重新流行。再有就是姜夔、刘过、戴复古、刘克庄等江湖派诗人,成分比较复杂。宋亡之际,又出现了文天祥、谢翱、林景熙、汪元量、谢枋得、郑思肖等一大批诗人,用诗歌歌咏和记录着亡国的痛苦与悲哀。四灵诗风接近,实不甚佳,在形式上他们都惯于使用五言律诗,在内容上则大多是写景咏物、流连光景之作。四灵的咏物诗,所咏为花草树木、山水禽鸟之类。他们很少用典,即使用典也不佳。从风格上看,他们的诗均浅显细碎。他们的诗歌很少涉及社会现实,不仅内容单调狭窄,风格单一,艺术性也不高。文天祥的诗歌有明显的以诗存史的意味 [4] ,杜甫对文天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林景熙只是使用了一些杜诗的典故,他只有极少作品稍有壮气,其诗的总体风格与杜诗并不相似。汪元量以诗记宋亡历史,其诗有诗史之称。他熟读杜诗,有些诗歌是刻意学杜之作,他的诗也化用了不少杜诗。但是,他对元朝统治者多有赞颂,对南宋朝廷则似怜似讽,这与杜甫的忠厚恳切大不相同。钱锺书云:“汪元量《湖山类稿》卷五周方《跋》:‘余读水云诗,至丙子以后,为之骨立。再嫁妇人望故夫之垄,神销意在,而不敢哭也’。” [5] 他的诗歌也过于流利畅达,带有明显的乐师色彩,这是他诗歌的不足之处。谢枋得欣赏杜诗,但其诗不似杜诗,受杜甫影响很小。郑思肖有两首诗写到杜甫,总体上看他的诗歌艺术性不强,也不似杜诗。

从文天祥等人的诗歌创作可以看出这个时期诗歌创作的一些特点。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在诗歌创作中取得的成绩有限,但他们从晚唐入手的创作方法标示了宋诗向唐诗的复归,这也是宋代诗人对江西诗派创作方法不断反思的结果。在永嘉四灵之后登上诗坛的是宋末遗民诗人,他们虽然也创作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文学创作的总体成就不高,艺术性不强。除文天祥、汪元量以外,其他遗民诗人,如林景熙、谢枋得、郑思肖等,他们的诗歌受杜甫诗歌的影响很小。从文天祥、汪元量等诗人的诗歌可以看出,他们普遍有以诗存史的观念,这是杜甫“诗史”精神所产生的影响,也是这个阶段诗人学杜的最大特点。 j59FNwptuCEkS/9I4JX6AkHhYnPq5rV/KJ02JxViDFwkrSEOvI9F884/+S2U3WW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