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领袖和文化巨匠,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开拓者,其短暂的一生留下了500余万字的著作和译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内容,以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问题域,系统研究瞿秋白的文化思想,不仅意义重大,亦具有相当大难度,需要清晰的研究思路和可行的研究方法,这是顺利完成本书研究的前提保障。

一 研究思路

本书的主题为瞿秋白文化思想研究,整个研究是以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问题域的,即将瞿秋白的文化思想视为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个案进行考察,纵向探讨在文化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着重关注的环节,是如何在瞿秋白的文化思想这样的个案层面上得以实现的;横向探讨瞿秋白完成了自身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后,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和解决了中国的哪些文化问题,并形成了怎样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理论。

本书共设六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明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核心范畴,并详细梳理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和难点等关键问题,是本书核心内容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第一章整体考察瞿秋白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所依循的传播、选择、融合、创新路径,在瞿秋白个体的身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也构成了瞿秋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逻辑理路,本章依据这一顺序分四节探讨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第二、三、四章分别研究瞿秋白文化思想的具体内涵。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内在地包含了作为主体内在本质力量的主观心态领域、作为过程的活动领域和作为结果表征的符号领域,在瞿秋白的身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其内涵即是按照符号表征、实践形态、价值意蕴三个层面系统展开的,其中第二章梳理了瞿秋白关于作为符号表征的语言文字和艺术的思想理论,第三章论述了瞿秋白关于作为实践形态的文学、教育和新闻报刊编辑的思想理论,第四章概括了价值意蕴层面的瞿秋白的文化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第五章对瞿秋白文化思想进行了整体性评析,分析了瞿秋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特点和局限性,阐明了其对于新民主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启示。

二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首先本书的研究依据就是历史文献,包括《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和政治理论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等历史资料,对其中相关材料进行选择、梳理,在史料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进而结合实际进行解读。其次还要横向阅读同时期其他重要领导人的著作,提炼其文化思想和理论,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客观研究,以期以严谨的态度还原瞿秋白文化思想原貌,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历史。

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历史是逻辑的起点,对瞿秋白文化思想的逻辑探索坚持来源于历史原貌,注重对史料进行严肃的提炼和抽象,避免研究者的主观臆断。历史同时体现着逻辑的演进,历史的发展过程本身就遵循着思维逻辑的脉络,对瞿秋白文化思想的研究,还要合乎逻辑演绎的过程,对其再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进行整体观照,不仅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历史过程,还要联系实际,对当今和将来的发展进行逻辑思考。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本书的研究是通过对瞿秋白的文化思想的个案研究,还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早期阶段,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启示;还原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早期历程,探寻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的规律和启示,因而属于通过微观解读宏观的研究。在论证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微观考察与宏观论述的笔墨分量,实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推动研究走向深入。

学科交叉法。本书的研究,首先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及研究方法。其次本研究还涉及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字学、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试图从不同侧面对瞿秋白文化思想进行立体审视。综合运用多学科相关知识理论及研究方法,是提升本书研究的理论性和学术性的重要途径。

三 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1.瞿秋白的文化思想,微观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中国社会条件下实现融会贯通的整个过程,这种融合“为什么能够实现,到底如何实现”是宏观研究中关注的理论重点,也自然成为微观研究瞿秋白文化思想力图予以解答的理论重点。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的过程不断地发展着,当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实现后,势必会以创新的形式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指导中国的文化实践。瞿秋白的文化思想正是这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瞿秋白的文化思想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涵,哪些部分是其中意义重大但长期以来被学界所忽视的,这是研究瞿秋白文化思想所力图予以回答的更为重要的理论重点。

(二)研究难点

1.文化现象自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至19世纪中叶才开始进入人类自觉的理性的研究视野,迄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范畴。研究瞿秋白的文化思想,第一个难点就是清晰界定本书使用的文化范畴,即讲清楚瞿秋白所理解和应用的文化到底是怎样一个范畴,这是全书研究其文化思想的基础,此外还要进一步讲清楚瞿秋白文化思想的内涵体系与文化本身内涵体系的关系问题,这是全书谋篇布局及挖掘其文化思想意义的基本依据。

2.瞿秋白的文化思想研究不同于对他的文化实践活动的史料梳理,具有体系性、理论性和个体特殊性等特征,这都需要在研究的过程中,在史料整理的基础上做客观的提炼和概括,特别是针对他的一些前人研究中很少涉及的创造性的思想贡献,比如他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思想、他的文化哲学思想等的研究,更需要在历史与现实、思想与实践中把握,这是本书的又一难点。

3.瞿秋白文化思想形成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起来,瞿秋白文化思想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关系是怎样的?进而瞿秋白文化思想与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是本书研究的深层次核心问题,也是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因而也是本书的难点之一。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观点部分,关于“文化体系”的理论及其马克思主义解释,以往学界鲜有涉及,本书分析了瞿秋白对于文化范畴的理解,力图从他的著述、行动轨迹中提炼出他对于“文化体系”的思想认识;关于瞿秋白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研究,目前相对薄弱,本书力图在系统研究瞿秋白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探索。

2.研究视角部分,将瞿秋白的文化思想作为个案进行系统分析,以解答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具体问题,这对于瞿秋白的文化思想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本书视瞿秋白的文化思想为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外来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代表,在其形成过程研究中逐一探讨了从传播至创新的两种文化结合的必需环节如何在个体身上得以实现,在形成成果即瞿秋白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具体内涵研究中考察了其从符号至价值层面的文化体系思想。

3.研究方法部分,借鉴文化学关于文化传播、选择、融合、变迁等理论,从领袖人物思想这一微观层面切入,研究探讨宏观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问题,是综合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学科理论方法交叉等研究方法的尝试。


[1]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1期。

[2] 汤一介:《略论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理论月刊》1987年第1期。

[3] 参见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 参见邓中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论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 参见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 钱穆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注重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关系,而忽略了主观世界自身的研究,指出“马克思只知人类有双手为其生产工具,因此他只知心与物交之重要,却不知心与心交之更重要”,参见钱穆《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牟宗三则明确表示“按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的动脉是不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参见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港台地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余英时表示,马克思主义不但“有学统上的根据,而且也有思想史上的渊源。其中有当时自然科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的凭借,更有康德、黑格尔的哲学基础”。参见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认为懂得儒家思想传统是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前提条件,参见[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孙瑞芹、陈泽宪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则指出李大钊虽然使用的是西方术语,但实质上是在重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参见[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施拉姆(Wilbur Schramm)承认毛泽东思想中的传统根源在其一生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参见[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李约瑟(Joseph Needham)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源自中国,后被基督教徒介绍到西欧,经马克思主义者科学化后又回到中国,参见方克立《应该重视李约瑟的真知灼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1期中引用[英]李约瑟《今日中国的过去》(《百年周刊》第5卷1960年第2期)的观点;皮特·奥皮茨(Peter Opitz)在他的著作中试图证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从儒学出发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参见张允熠《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上),黄山书社2010年版;窦宗仪在耗费二十载心血写成的比较当代中西思想体系的著作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大同小异,参见[美]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1936—1938),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页。

[9] 周伟民:《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民族化漫议》,《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10] 肖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联结》,《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 2期。

[11] 张静如:《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阶段的思考》,《湖湘论坛》1998年第1期。

[12] 参见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参见许全兴《毛泽东与孔夫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案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14] 李海荣:《从文化认同到实践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过程》,《学术论坛》2002年第3期。

[15] 参见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方法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16] 参见刘力波、马启民《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7] 参见王南湜《文化契合、文化融合与文化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理论视野》2009年第1期。

[18] 参见杨金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维度》,《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9]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20]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21]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22]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02页。

[23]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03页。

[24]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06页。

[25]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02页。

[26]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页。

[27]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5页。

[28]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68页。

[29]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78页。

[30]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重译本),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31] [德]H.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 21页。

[32]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80页。

[33] 梁启超著:《梁启超讲文化》,冯志阳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34] 胡明编选:《胡适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189页。

[35] 陈独秀:《陈独秀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36]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75页。

[37] 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页。

[3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40] 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页。

[4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73页。

[42]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4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44] 陈先达、杨耕编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45]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页。

[46]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页。

[47] 冯雪峰:《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33页。

[48] 参见《上海鲁迅研究》1981年第1期《介绍〈悼瞿秋白同志〉》一文关于左联机关刊物《文艺群众》创刊号上以“本社同人”名义发表的文章《悼瞿秋白同志》。文中指出:“他的名字将是中华民族万古不灭的光辉,将是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中烛照长空的火焰。”

[49] 参见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铁流〉编校后记》《〈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等文章,在他与曹靖华、矛盾、郑振铎等人的书简信件中,也都对瞿秋白的著译活动表示了怀念,给予了赞誉。

[50] 参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李何林编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一文序言,作者认为瞿秋白“在现代中国的文化批评,社会批评和文艺批评上,和鲁迅站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的文章风格虽有一部分和鲁迅不同,但他二人的学识、思想、文章,在现代的中国实在可称‘双璧’”!

[51] 参见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倪海曙编著《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始末和编年纪事》,作者系统记录并肯定了瞿秋白在中国汉字改革工作中的创始性的功绩。

[52] 瞿秋白:《论中国文学革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69页。

[53] 陈铁健:《重评〈多余的话〉》,《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

[54] 李维汉:《对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的回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 3期。

[55] 杜文君、许华剑:《五四前后瞿秋白中西文化观之历史考察》,《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56] 王文强:《瞿秋白文化思想发展论略》,《龙城春秋》2000年第2期。

[57] 汪诚国主编:《瞿秋白与先进文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58] 王文强:《瞿秋白革命文化观的特色和地位》,《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59] 周建超、赵国琴:《论瞿秋白的中西文化观》,《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0]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5页。

[61] 韩斌生:《瞿秋白与中国现代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62] 汪诚国主编:《瞿秋白与先进文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6页。

[63] 程民:《瞿秋白写作艺术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64] 张华、禹青:《瞿秋白与中国传统文化》,《唯实》1999年第1期。

[65] 参见哈迎飞《瞿秋白与道家文化》,《东南学术》1999年第3期;哈迎飞《论瞿秋白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

[66] 参见韩斌生《瞿秋白与中国现代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7] 陆克寒:《“文人”:启蒙与革命——瞿秋白的思想个案》,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68] 参见余玉花《瞿秋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69] 参见梁化奎《文化伟人瞿秋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0] 汪诚国主编:《瞿秋白与先进文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71] 梁化奎:《文化伟人瞿秋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217页。

[72]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80页。

[73]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ygGPXFtKTmDfMvE7SOWEqqxMaSWP48KRkzQO4j81+GPJCn6ElKizEkXFM0ieL3j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