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非关系研究三十年 [1]

内容提要 本文发表于2009年,后来翻译成英文出版(2017)。主要涉及1979—2009年中国学者对中非关系的研究。除了对历史上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外,还将30年来中国学者对中非关系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分为以下部分:中非关系研究的肇始、30年的研究成果、参考资料、非正式出版物和研究机构的作为。笔者认为,中国学者对古代中非交通史和近代中非关系(包括非洲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比较突出。在当代中非关系问题上,由于近年来中非合作发展迅速,国际上的反应比较强烈,中国学者面临的挑战也不同寻常。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在质量上有待提高。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拓展,中国学者对中非关系的研究也将大大加强。

中非关系研究的肇始

早在汉朝以前,中国与埃及即存在文化交流。 [2] 杜环可能是首位留下有关非洲文字记载的中国人。 [3] 早期典籍提及非洲的还有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蕃志》、元汪大渊的《岛夷志略》等。明朝随郑和远洋的费信的《星槎胜览》、马欢的《瀛涯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均提及非洲。对非洲的记载虽不断增加,但或为道听途说,或限于表面。清代后期,西风东渐,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樊守义于1707年随传教士艾逊爵赴欧,留下的《身见录》记有南非情况。谢清高在《海录》中记载了毛里求斯的情况。传教士带来的地理知识冲击着以中国为中心的观念,有识之士开始收集信息。林则徐的《四洲志》介绍世界地理人文,涉及非洲国家、城市和民族。虽然他成为政府的替罪羊,但他的资料却使魏源得以编纂《海国图志》。此书作为中西关系的里程碑,“标志着向有知识者展示外部世界真实图画的第一次系统尝试”。 [4]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书在中国朝廷无人问津,却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视。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描述了非洲不同地区及西印度洋岛屿。有学者认为,丁廉和巴仲和可能是亲临非洲内陆的首批中国人,俩人曾于1877年陪同丹麦人访问东非,在《三洲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东非内陆的政情民风。然而,研究表明,这份游记实际是经过小说家改造的翻译之作。 [5] 19世纪末,埃及的厄运和南非的抗英斗争引起了中国志士仁人的同情和关注,激发了他们的危机感,从而为辛亥革命做了准备。 [6]

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继续探讨中非关系。张星烺在1930年即得出中非交往源远流长的结论。他将古代典籍爬梳整理编成汉唐、宋元明代中国与非洲之交往各章。他对典籍的疑难之处进行详细注释,留下难得的史料汇编。 [7] 岑仲勉1935年发表的唐朝中非交往的文章列举了波斯湾至东非的航线。 [8] 中非关系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介绍西方学者的有关论著,冯承钧贡献卓著。他从1934年开始翻译伯希和(P.Pelliot)和费瑯(G.Fernand)等法国汉学家发表在《通报》(T’oung Pao)和《亚洲学报》(Journal Asiatique)等学术刊物上的有关著述,其中包括中非关系方面的论文。 [9] 1949年以后,学者仍在寻找早期中非关系的证据。 [10] 一些学者(如向达先生)有志于研究中非关系史,但未能如愿。 [11] 张铁生的《中非关系史初探》是中国学者第一部研究中非关系的著述,涵盖中国与东非、北非的海上交通史。虽然只是论文集,但这一著述为后人研究打下基础。 [12] 也有学者论及国别之间友好关系。 [13] 尽管中国学者对中非关系史的研究早于外国学者,但由于这些研究较为零散,同时对外交流甚少,国际学术界更熟悉戴闻达、费勒西和菲利普·斯诺等名字。 [14]

30年的主要成果

中非关系源远流长,但对非洲较为系统的研究则是始于改革开放。 [15]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学术的繁荣,也促进了中非关系的研究。其中1979年的两项研究颇具代表性,都是以考古资料和古代典籍为基础的。 [16] 30年来,涉及中非古代关系研究的学者有唐锡仁、张象、朱凡诸先生。 [17] 孙毓棠曾对隋唐的中非关系有所研究,但成果生前未发表。 [18] 张俊彦研究了14—20世纪初中国与西亚非洲的海上交往,并涉及杜环著作中的非洲地名。关于“摩邻”的位置,学者看法不同,近来有学者认为它在西非。 [19] 。张俊彦支持“摩洛哥”说,其理由是杜环提到摩邻位于秋萨罗即卡斯蒂利亚西南;抵达摩邻穿过的大沙漠即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周围沙漠;唐朝著作提到“摩邻”及摩洛哥东部邻国。 [20] 马文宽和孟凡人用大量考古资料对非洲出土的中国古瓷进行了探讨,批驳了过分贬低中国海运能力的观点,揭示了中非关系史的重要一页。 [21] 李新烽利用派驻非洲的便利,对郑和非洲之航线及当地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后写出了自己的著作。 [22]

对古代中非关系研究较为突出者有陈公元、许永璋和沈福伟三位。陈先生从1980年开始,发表相关论文,其著作以小丛书形式出版,贯穿中非交往史。 [23] 许先生80年代初发表的论文对中非早期交往和二十四史中记载的非洲进行了考证和研究。 [24] 近年出版的论文集收入了他发表的有关中非关系的论文20余篇。 [25] 沈先生1983年即开始发表有关论文。 [26] 他的著作首次详细研究了中非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史,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与埃及交往有很长历史,但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交往较晚。沈福伟认为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直接交往始于汉朝;抵达中国的首个黑非洲使团来自埃塞俄比亚港口城市阿杜利斯(位于今厄立特里亚),于公元100年到达洛阳;埃塞俄比亚是首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他认为,杜环提到的“摩邻国不过是阿克苏姆的别称” [27]

对近代中非关系研究贡献卓著者为艾周昌先生。他指导的研究生论文多专注于近代中非关系的研究。有学者认为15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非关系一直处于隔绝状态,即中非关系中断了500年。 [28] 艾先生通过综合近代中非关系的其他史料,纠正了中非关系长期停滞的观点。 [29] 他指出,中非早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6世纪就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往,中国文化的西传以及埃及技术的东传,“都归功于这条‘丝绸之路’”。 [30] 该书的主要贡献是对近代中非关系史的研究,并首次对当代中非交往关系进行了梳理。他还著文剖析了民国时期的中非关系。 [31] 中非近代关系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华工与华侨。张芝联先生最早研究清末南非金矿华工的待遇。 [32] 20世纪80年代初,艾周昌、许永璋、彭家礼、徐艺圃等人均论及非洲华工。 [33] 《非洲华侨华人史》利用非洲华人在当地出版的多种报纸杂志等原始资料,分析了非洲华人的起源、适应和融合。在“20世纪中国世界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发言中,中国史学会副会长齐世荣教授称此书为“填补空白之作”。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了这一新闻,美国和加拿大非洲学会的杂志分别对该书进行评论。 [34] 作者指出:“中国人移民非洲的人数将大大增加。” [35] 这一判断已应验。

陆庭恩和汪勤梅注重当代中非关系的研究。陆先生的《非洲问题论集》汇集了他多年发表的论文,包括有关中非关系的7篇论文。作者认为,亚非会议为中非关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周总理首次访非为我国在非洲树立了和平友好的形象,他提出的对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的影响远远超出此次访问的国家;中国援助坦赞铁路工程是同西方一些国家进行了历经两年多时间的尖锐斗争才确定下来的一场“特殊形式的政治斗争”。 [36] 汪勤梅一直致力于当代中非关系的研究,从1994年至今发文论述中国三代领导人与非洲的关系、中非经贸合作以及中非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37] 黄泽全也在中非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对非投资方面发表了大量文章和著述。 [38] 此外,一些长期从事非洲研究的学者也发表文章论述中非关系。 [39]

中国学者合编的《非洲通史》均有专门章节论及中非关系。古代卷第12章关于“中非交通的开辟是以丝绸为媒介”的观点颇有价值;但“公元6世纪以后是中非关系的大发展时期”的论断言过其实。 [40] 近代卷的作者论述了中非贸易的扩展、澳门黑奴的认定、华奴到华工、游记的辑录、官方关系及反殖斗争的相互支持等方面,并认为近代中非官方关系与古代不同:古代的双方关系是独立国家之间的平等友好关系,近代双方则处于殖民者的控制之下。 [41] 现代卷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万隆会议、周总理访非、20世纪70—80年代中非关系,探讨了1982年时任总理访非时提出四项原则后中非合作新方式(如合资企业、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管理合作等),认为中非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不仅可能,而且“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非关系迅速扩展。中非关系的研究逐渐从历史文化转到经贸投资、技术合作和对外援助方面。以三本《非洲问题研究中文文献目录》中“非洲与中国”分类中收入的文章为例。1982—1989年有文章58篇,涉及经贸合作和援助的有11篇。 [43] 1990—1996年的56篇中26篇有关中非经贸与援非。 [44] 1997—2005年的文章增至270篇,200篇以上有关经贸合作及援助,如考察报告、市场分析、投资建议。 [45] 吴兆契主编的著作探讨中非经济合作的背景、回顾与前景,附有大事记。 [46] 陈一飞的著作分析了南非经济,并为中国企业的投资提供了参考意见。 [47] 李智彪主编的著作以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从中非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切入,探讨中国企业开发非洲资源、贸易、金融和投资市场前景,并就如何规避贸易和投资风险提出建议。 [48] 傅政罗从80年代初即开始关注中非经贸关系,著述甚多,近年来仍笔耕不辍。 [49] 此外,齐宝强、查道炯、宋志勇、姚桂梅、安春英、郭淑红对中非经贸关系、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利益、中非贸易摩擦、石油合作、经济合作、林业合作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50]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后改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编的投资指南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提供了资料。 [51]

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之前,北大非洲研究中心出版了《中国与非洲》,收入22篇论文,首次涉及“文化大革命”时期中非关系的起伏、80年代初期中国对非政策的调整、清朝对非洲华侨政策、中印对非关系之比较等问题,还收有涉及中非关系的参考书目。 [52] 中非峰会前夕,《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叙述了中非教育合作的历程、成果及展望。 [53] 《同心若金》是纪念中非友好50周年的论文集,收录了官员、学者、记者的26篇文章,涉及双方领导人与中非关系以及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54] 《“走非洲,求发展”论文集》分为乡村发展、中非贸易合作与投资环境及传统文化与非洲旅游3个专题,涉及中国与非洲在农业、能源、贸易、投资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55]

近年来,中非合作的迅速发展使国外日益关注中非关系。在中国从非洲进口能源、中非经贸合作对非洲的影响、中国在非洲危机(苏丹、津巴布韦等)中的作用等问题上,中国学者遇到的挑战前所未有。贺文萍一直关注中非关系的发展,并经常就中非合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她指出达尔富尔问题之所以升级为国际化和政治化的议题,主要源于该地区局势趋于恶化、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警示作用及美国的高调介入,认为中国用对话谈判、发展与合作的方式解决冲突的做法恰当。 [56] 舒运国指出中非经贸关系具有四个特点:历史悠久、政治关系提供稳固基础、平等互利原则和巨大发展潜力,认为中非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和贸易不平衡性、企业某些违反经济活动规则的行为和非洲投资环境的制约将影响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应调整贸易结构,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改善投资环境以认真应对。 [57] 刘鸿武将中非合作放在亚非合作和人类历史的框架中进行分析,他认为在西方主导的旧有世界体系中被边缘化的非洲却在中国外交领域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中非关系的发展将为构建一个繁荣、公正、和谐的国际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58] 刘海方、刘乃亚、王洪一、张永蓬、顾建新、姜鸿昆和罗建波及袁武等中青年学者在人力资源合作、中非关系研究、“中国威胁”论、中国对非战略、国际教育援非对中国的启示、达尔富尔问题与中国立场以及中国在非洲冲突中的作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59] 李安山将中非关系置于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的语境中进行分析。他认为,中国对非政策经历了三重转变,即意识形态从强调到弱化、交流领域从单一到多元、合作性质从注重援助到合作双赢;中非关系主要表现为首脑外交、平等观念、互利双赢和规范机制等四个特点,然而却面临多重挑战。 [60] 罗建波提出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关系这一课题,认为政治、经贸和教育是中非合作的三大支柱,非洲一体化促使中国将对非多边外交提上日程。 [61] 这批有关中非关系的著述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强,现实意义突出;但由于重点是应对西方的指责,论战性质明显,因而资料有欠扎实、论证不够深入、理论不够成熟。

随着中非合作的升温,中外学术杂志近年多次发表“中非关系”专刊。《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主题讨论“中非关系——历史与现实”发表相关文章10篇。除国内学者外,非洲学者克瓦西·普拉和吉尤姆·穆穆尼、英国学者肯尼斯·金和美国学者斯蒂思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民族主义、中非关系、教育合作和中美对非政策的看法。《西亚非洲》2006年第8期开设了“辨析中非关系的实质”的专栏,从7个方面剖析了中非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9月号也发表了关于中非关系的多篇文章,其中南非的马丁·戴维斯和尼日利亚的西里尔·奥比从非洲人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对非援助政策和中国公司在非洲的石油投资等问题。此外,外文刊物也出现了中非关系的专号,例如《南非国际研究杂志》2006年夏秋季号是“中国在非洲”专号,来自中国、非洲及英、美及欧盟的学者的10篇文章从多方面探讨中非关系;《中国安全》2007年夏季号主题为“中国在非洲的崛起”,意大利的《非洲与东方》杂志也在2008年发表了“中国与非洲”专号。

中国学者用外文发表文章的机会甚少。高晋元1984年首次向国际学界论述了中非关系史,何芳川在1987年论及中非关系的历史轨迹。 [62] 李安山回国后发表了多篇有关加纳史的论文和书评,他关于加纳农村社会反抗的英文专著也在国外产生一定影响。 [63] 葛佶有关中国非洲研究的条目虽不长,却使国际学界对中国的研究有所了解。 [64] 洪永红在南非发表了有关中国非洲研究的文章。 [65] 令人鼓舞的是,近年来,中国学者用外文发表的文章日益增多。李安山在美国《非洲研究评论》上撰文将20世纪中国非洲研究分为感受非洲、支持非洲、了解非洲和研究非洲四阶段,并分析了中国学者在非洲研究方面的长处和弱点。 [66] 国外学者主编的论文集开始出现安永玉、贺文萍、徐伟忠、洪永红、李保平、张永蓬、李智彪、安春英、王锁劳、李安山等人的文章,多是关于中非关系和中国非洲研究。 [67] 杨立华、贺文萍、刘海方、李安山在杂志上发表有关中非关系的文章; [68] 网络上也出现中国学者的文章。 [69]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台湾学者的中非关系研究也有成果,主要局限在中国台湾—非洲关系问题。 [70]

参考资料

30年来,有关中非关系的参考资料不断出版,大致分3种:资料汇编、百科辞书和事件亲历者的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华工出国史料开始出版。第一辑包括南非华工史料154件,全部收自外交文档;第四辑有涉及南非华工的著述节录;第九辑收录关于非洲华工华侨的时论、文献和游记; [71] 从而为非洲华工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非洲华侨史资料选辑》包括早期调研报告,但主要还是翻译过来的外文著作。 [72] 《中非关系史文选(1500—1918)》从典籍、档案和时论中选辑的近代文献分黑人在中国、非洲见闻录、时人论说、华工与华人、中国外交5个部分,以充分史料说明中非关系“中断”说无根据。 [73] 李安山所编资料辑录的中外文资料分为3个部分:“文件与报道”分3个时期,包括华人生活的各方面;“回忆与访谈”是华人回忆文章和记者对知名华人的访谈;“附录”是有关非洲华侨华人史料的两篇文章。由于编辑原则之一是以前选辑中所收资料不再选入,此书所收文献多为首次选入。 [74]

《中国外交大辞典》是中国外交界和学术界持续了数年的研究成果,除收录了历史上中非关系如“刚果自由邦遣使来华”等条目外,还包括“周恩来访问非洲十国”及中国与53个国家及西撒哈拉地区之间当代关系的条目。 [75] 《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共计12卷,1800万字,除个别卷(如总论卷)外,其余各卷都涉及非洲华侨华人。以《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历史卷》为例,该卷涉及36个国家地区的华侨华人,共有109个条目,其中南非的条目最多,达39个之多。 [76] 《简明非洲百科全书(撒哈拉以南)》第四编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一章中有专节叙述中非关系在各时期的发展。“非洲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一章有专节论及中非经济关系,重点论及经济技术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简明西亚北非百科全书(中东)》也专门论及中国与北非关系。 [77] 书刊索引是研究者的钥匙。中国非洲史学会自成立起就注意文献索引的编纂工作。30年来,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和北大亚非所合编的资料索引是重要的检索工具。 [78] 非正式出版的《中国非洲关系大事记(1949—1984年)》也是重要参考资料。 [79]

事件亲历者的回忆与记载也是重要参考资料,可分为当事者的纪实或回忆、记者报道和旅游者的记载。《江泽民的出访纪实》记录了江泽民主席对非洲的4次访问。作者忠实记录了江泽民主席与莫伊总统交换中非关系的看法,与梅莱斯总理和马里总统商量援助问题,在摩洛哥妥善处理西撒哈拉问题,与卡扎菲探讨反恐问题,与埃及、纳米比亚、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元首共商大计。 [80] 钱其琛的自传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如1991年元旦过后他访问非洲,此后逐渐形成外交部部长每年第一站访问非洲的常例。作者披露,为了改善双方关系,使南非总统曼德拉更明确地认识国际形势,江泽民主席曾4次致信,希望曼德拉正确认识中南关系的重要性。这些信件无疑为促进中南建交创造了条件。 [81] 这种被李安山概括为中非关系特点之一的“首脑外交”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在这一具体事例中却起到了其他渠道难以替代的作用。黄华回忆录也记载了他的非洲之行及有关史实。 [82]

王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正式派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记者。虽然他后来成为外交官,但他的自传记录了在非洲的记者工作。1959年抵达加纳首都阿克拉后,他先后在西非建立了新华社阿克拉分社和科纳克里分社。自传记载了他在加纳、几内亚和马里等国的活动,对北非三国(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访问及在刚果(利)和多哥的工作。他关于亲历刚果(利)动荡局势和其他几个非洲国家独立的描写尤有价值。 [83] 郭靖安曾任中国驻加纳大使,《出使非洲的岁月》真实地描绘了他和夫人出任驻非国家使节的情况,其中对周总理访问加纳时的现场、在利比里亚的撤馆和再派驻的经验、动乱中的索马里以及出任加纳大使的描述颇为形象生动。 [84] 《中国外交官在非洲》收集的文章生动记述了外交官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坦赞铁路的谈判内幕、中国外交官在赞比亚被炸弹杀害的经过、利比里亚的政变过程以及卡扎菲的女保镖等。 [85] 《外交风云——外交官海外秘闻》记录了中国驻非外交官的经历。 [86] 外交官出版的文章和回忆为研究中非关系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如曾在非洲任职的外交官高建中、谢邦定、陆苗耕、高广灵、陈来元、徐英杰、康晓、孟宪科、金伯雄、吴清和、胡景瑞、黄舍骄等都撰文记载了各自在外交岗位上的真实见闻。 [87]

《友谊之路》的作者亲自修建过坦赞铁路。全书于1993年完成初稿,约118万字,多次修改后减为32万字。上篇叙述了国际背景、英美遏制及最后决策;下篇是修建坦赞铁路纪实。外经贸部、铁道部等单位为该书的写作召开了多次座谈会,从援建部门、外交部及铁路修建者三方收集资料。除采访当事人外,作者查阅了大量援建坦赞铁路的档案。书中的史料、附录和陈述为进一步研究这一援建项目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88] 《走进非洲》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同仁的文章汇编。正如序言所说,这既还非洲一个公正,也给读者一个全景。 [89] 企业家和旅游者的书籍为了解中非关系提供了鲜活的资料。各部委网站和非洲投资网等也成为研究者的资料来源。

非正式出版物

非正式出版物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政府机构、学会和组织的出版物和学位论文。二是一些学会论文集专门探讨中非关系。例如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出版的论文集《21世纪中非关系发展战略报告》和《新时期中非关系发展与前景》颇具代表性,对中非政治外交、财贸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作了全面梳理; [90] 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文集和《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也分析了中非关系。 [9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评估与展望》分析了论坛本身的评估、国际社会的反应和论坛的未来发展。 [92] 援非医疗队已有45年历史,它帮助了非洲人民,又以特殊方式服务于外交,还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然而,对中非医疗合作的研究甚少。 [93] 援非医疗队采取省市与非洲国家对口的形式(如江西负责突尼斯,宁夏负责贝宁)。各省市自治区为总结经验,以三种形式介绍了援非医疗队的情况:正式出版物、 [94] 非正式文集和纪念画册。 [95] 这些都是深入研究中非医疗合作的重要资料。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出版物也为中非关系的研究和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提供了资料。 [96]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是重要的非正式出版物。据统计,有关中非关系的学位论文30余篇,最早是巨永明的《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的关系》(1989年)。这些论文中既有比较研究,也有中国对非政策或战略,还有中非经贸合作、对非援助或投资策略。近年来,有关中国公司在非洲投资状况的学位论文有所增加,如中国建筑公司在非洲的营销实践、中国汽车的非洲市场研究、中国机电产品在非洲的经营战略、中石油在非洲的战略等。 [97] 这些研究表现出三个特点:研究课题与“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研究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论文多由经济管理或工科专业学生完成。

研究机构的作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是中国非洲研究的重镇。在所长葛佶、赵国忠、杨光等人的领导下,对中非关系研究着力不小。例如,葛佶在美国出版的《非洲百科全书》上撰写有关中国非洲研究的条目,陈公元致力于古代中非关系的研究,赵国忠主持中东与非洲发展报告,杨立华为当代中非关系撰写英文论文,杨光多次主持中非关系研讨会。概言之,西亚非洲所对中非关系研究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西亚非洲》一直为中非关系研究提供平台,先后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其二,由该所组织撰写的非洲列国志中每本均有中非关系的大致脉络;主要由该所人员撰写的《简明非洲(撒哈拉以南)百科全书》都有专章论及中非关系;该所的《中东非洲发展报告》每年均有两篇论及中非关系,主要是贸易和投资方面,2006—2007年的发展报告是中非关系专题。 [98] 其三,该所近年多次组织与中非关系相关的国际会议,如2006年12月与英国发展署合作举办“中非共同发展”国际研讨会;2007年7月与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合办的“中国—苏丹国际研讨会”等,对中非关系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此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近年来相当活跃,积极从事中非关系研究和中非交流活动。2007年的“中国—欧洲战略对话”中专门包括中国与非洲关系的议题。外交部属下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2007年10月曾在北京召开了“中法对非援助学术研讨会”,就中法双方援助非洲的方式、效果和经验进行了交流。

北京大学是中非教育合作的最先实践者。 [99] 北大非洲研究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非洲研究和中非关系的探讨。2000年8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部长会议前夕,非洲研究中心召开了“中国—非洲友好关系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与埃及、南非等12个非洲国家的5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同年出版了《中国与非洲》论文集。为配合中非峰会,非洲研究中心与《国际政治研究》合作出版了2006年“中非关系”专刊,对中非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2006年12月,非洲研究中心与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和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高校非洲教学科研与援非工作研讨会”。来自从事非洲教学和研究、承担援非项目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会议,教育部、外交部、商务部的有关领导介绍了中非峰会、经贸合作的情况。会议就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人才培训,非洲教学与研究人才、非洲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与协调等交流了经验。与会代表提出在北大建立非洲研究资料库的建议得到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和北大领导的赞同。该中心还积极组织非洲留学生和中国的研究生就中非合作关系的议题进行交流。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是成立较早的研究机构,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中非农业合作。湘潭大学非洲法研究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致力于非洲法方面的研究,并积极推进中非法律方面的交流合作。该中心于2006年举办了以“非洲法与社会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中国学者与来自6个非洲国家的15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浙江师范大学于2003年成立了非洲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该校被批准为教育部直属的教育援非基地,2007年又在援非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第一所非洲研究院。非洲研究院的成立为多学科的非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非洲研究院2007年举办了首届“中国—非洲大学校长论坛”,来自14所非洲大学以及国内一些大学的校长出席了研讨会。

教育部为加强中非教育合作,于2003年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立了第一个援非教育基地以推动中非职业培训方面的交流,该校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随之建立。2004年又在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设立了基地,分别进行学校教育管理、远程教学和计算机教学的培训与交流。2008年教育部又新增6所援外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各基地优势,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提出的任务。此外,云南大学亚非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经济研究中心和徐州师范大学亚非研究所还多次组织各种论坛及研讨会,苏州大学、南昌大学的非洲研究中心也在致力于非洲社会、经济和中非关系方面的研究。

李安山曾指出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人们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与学术研究中需要更多的合作。政府需要信息、分析和评估,而学界需要资金、刺激和反馈。” [100] 目前,政府与学界的互动日益加强。自从“大外交”的概念提出以来,政府各部门加强了与学者的联系。政府相关部委定期就中非合作问题召开专家咨询会议,或将相关研究课题交由学者专家完成,中非合作论坛文件的起草也多次召集专家征求意见。随着中非关系的迅速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国家对中非关系研究的投入也在加大。目前由洪永红主持的中非法律合作国家项目、刘鸿武负责的中非关系与合作多赢国家项目和李安山负责的非洲—中国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项目及其他部委相关课题正在进行。

我们相信,中非关系的研究必将随着中非合作的拓展不断加强。

(原载《西亚非洲》2009年第4期)


[1] 本文原标题为《中非关系研究三十年概论》,《西亚非洲》2009年第4期,后来译成英文出版,参见Li Anshan,“The Study of China-Africa Relations in China:A Historiographical Survey”, World History Studies ,4:2(2017),稍有删改增补。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洲—中国合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研究”(07BGJ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 《三千年前埃及已用中国丝绸》,《人民日报》1993年4月2日;孙毓棠:《汉代的中国与埃及》,《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3] 杜环在751年的怛逻斯河战役中被大食人所俘。他后来从海路回国,所著《经行记》有“摩邻国”一节。学者多认为摩邻地处非洲,具体地点有马格里布、毛里塔尼亚、利比亚、摩洛哥、马林迪、曼迪、麦罗埃、阿克苏姆之说。李安山:《非洲华侨华人史》,华侨华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0页。

[4] Wm.Theodore De Bary,Wing-Tsit Chan and Chester Tan,compiled, 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Vol.2,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0,p.10.

[5] 张治:《“引小说入游记”:〈三洲游记〉 的迻译与作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1期,第150—162页。

[6] 李安山:《非洲华侨华人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第76、211—241页。

[7] 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2册第2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115页。

[8] 岑仲勉:《自波斯湾头至东非中部之唐人航线》,《东方杂志》1935年第41卷第18期。

[9] 如“《瀛涯胜览》中之麒麟”、“犂靬为埃及亚历山大城说”等。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一编,第110—113页;第七编,第34—35页。《小方壶斋舆地丛抄》有7篇关于非洲的译作。

[10] 夏鼐:《作为古代中非交通证据的瓷器》,《文物》1963年第1期,第15—19页。

[11] 阎文儒、陈玉龙编:《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5页。

[12] 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版。

[13] 马坚:《中埃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关系》,《新华月报》1955年第6期;李希泌:《从非洲最早来中国的旅行家之一——伊本·拔图塔》,《文史哲》1964年第2期。

[14] J.J.L.Duyvendak, China Discovery of Africa ,Stephen Austin and Sons,1947;Teobaldo Filesi, China and Africa in the Middle Ages ,London:Frank Cass,1972;Philip Snow, The Star Raft China ' s Encounter with Africa ,London:Weidenfeld and Nicolson,1988.

[15] 参见李安山《20世纪的中国非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16] 杜葆仁:《从西安唐墓出土的非洲黑人陶俑谈起》,《文物》1979年第6期;孙毓棠:《汉代的中国与埃及》,《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17] 唐锡仁:《我国史籍关于非洲部分地区的记载和认识》,《世界地理集刊》1981年第2期,第60—63页;朱凡:《中国文物在非洲的发现》,《西亚非洲》1986年第4期;朱凡:《郑和在非洲的活动》,《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86年第1期;张象:《古代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四次高潮》,《南开史学》1987年第2期;张象:《古代中非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西亚非洲》1993年第5期。

[18] 孙毓棠:《隋唐时期的中非交通关系》,《孙毓棠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36—449页。

[19] 王颋:《摩邻:中国中世纪关于西非洲的记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0] 张俊彦:《古代中国与西亚、非洲的海上往来》,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多数学者赞成这一观点。

[21] 马文宽、孟凡人:《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版。

[22] 李新烽:《记者调查:非洲踏寻郑和路》,晨光出版社2005年版。

[23] 陈公元:《中非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关系》,《西亚非洲》1980年第2期;陈公元:《古代中国与非洲的友好交往》,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4] 许永璋:《古代到过非洲的中国人》,《今昔谈》1982年第6期;许永璋:《古代到过中国的非洲人》,《史学月刊》1983年第6期;许永璋:《“二十四史”中记载的非洲》,《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25] 许永璋:《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史考论》,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版。

[26] 沈福伟:《中国和非洲国家最早建立的外交关系》,《海交史研究》1984年第6期。

[27] 沈福伟:《中国与非洲:中非关系二千年》,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2—73、227页;沈福伟:《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中国帆船的非洲航程》,《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28] Alan Hutchison, China ' s African Revolution ,London:Hutchinson,1975,p.2.

[29] 艾周昌编注:《中非关系史文选(1500—191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0] 艾周昌、沐涛:《中非关系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31] 艾周昌:《民国时期的中非关系(1911—1949)》,《北大史学》1993年第1辑。

[32] 张芝联:《1904—1910年南非英属德兰斯瓦尔招用华工事件的真相》,《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第3期。

[33] 艾周昌:《近代华工在南非》,《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许永璋:《近现代时期南非的华工与华侨》,《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彭家礼:《清末英国为南非金矿招募华工始末》,《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徐艺圃:《清末英属南非招工案初探》,《文献》1984年第22期。

[34] James Gao,“Book Review: A History of Chinese Overseas in Africa ”, African Studies Review ,44:1(2001),pp.164-165;Michael C.Brose,“Book Review: A History of Chinese Overseas in Africa ”, Canadian Journal of African Studies ,36:1(2002),pp.157-159.

[35] 李安山:《非洲华侨华人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第513—514页。

[36] 陆庭恩:《非洲问题论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624页。

[37] 汪勤梅:《毛泽东与中非关系》,《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汪勤梅:《中非经贸合作飞跃发展的20年》,《西亚非洲》1998年第5期;汪勤梅:《从中非关系的视角观察中美关系》,《亚非发展研究》1999年第22期。目前他正在撰写有关中非关系的著作。

[38] 黄泽全:《中非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西亚非洲》1992年第3期;黄泽全:《开拓中非合作新思路》,《国际经济合作》2002年第2期;黄泽全:《非洲投资指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39] 郑家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中国与南非的关系》,《西亚非洲》1999年第5期;夏吉生:《中非合作与非洲脱贫》,《西亚非洲》2006年第5期;曾强:《南非将与中国建交的原因初析》,《西亚非洲》1997年第3期;张宏明:《面向21世纪的中非政治合作》,《西亚非洲》2000年第5期;李力清:《中国与黑非洲政党交往的历史与现状》,《西亚非洲》2006年第3期;余建华:《非洲油气开发与中非合作》,《西亚非洲》2006年第8期;张忠祥:《中非合作模式及其影响》,《国际问题论坛》2008年夏季号。

[40] 何芳川、宁骚主编:《非洲通史·古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4、480页。

[41] 艾周昌、郑家馨主编:《非洲通史·近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9页。

[42] 陆庭恩、彭坤元主编:《非洲通史·现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1—692页。四项原则指中非经济技术合作要做到“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43] 张毓熙编:《非洲问题研究中文文献目录,1982—1989》,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1990年,第23—25页。

[44] 张毓熙编:《非洲问题研究中文文献目录,1990—1996》,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中国非洲史研究会,1997年,第39—42页。此目录增加了“中非关系史”分类。

[45] 成红、赵苹编:《非洲问题研究中文文献目录,1997—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2006年,第47—63页。

[46] 吴兆契主编:《中国和非洲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7] 陈一飞:《开拓南非市场:环境与机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8] 李智彪主编:《非洲经济圈与中国企业》,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49] 傅政罗、吴克难:《我国同非洲国家经济贸易简况和发展前景》,《外贸调研》1984年第7期;傅政罗:《拓展中非经贸合作的新机遇》,《西亚非洲》2006年第8期。

[50] 齐宝强:《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第12期;郭淑红:《中非林业合作现状、基础与前景》,《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6期;查道炯:《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利益:国际政治课题》,《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宋志勇:《论中非贸易摩擦》,《西亚非洲》2006年第8期;姚桂梅:《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国际石油合作》2006年第11期;安春英:《中国与安哥拉经济合作的利弊分析》,《西亚非洲》2008年第5期。

[51] 例如朱重贵、曾强主编《南非经济:贸易与投资指南》,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

[52] 陆庭恩、马锐敏主编:《中国与非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3] 《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编写组:《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 陆苗耕、黄舍骄、林怡主编:《同心若金——中非友好关系的辉煌历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55] 周光宏、姜忠尽主编:《“走非洲,求发展”论文集》,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6] 贺文萍:《关于加强中非全方位合作的若干思考》,《西亚非洲》2006年第8期;贺文萍:《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与中国的作用》,《西亚非洲》2007年第11期。

[57] 舒运国:《论中非经贸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舒运国:《中非经贸关系:挑战与对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8] 刘鸿武:《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外交评论》2007年第1期;刘鸿武:《中非关系30年: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结构的支点》,《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

[59] 刘乃亚:《全球化进程中的中非人力资源合作》,《西亚非洲》2002年第5期;张永蓬:《论新国际环境与制定中国对非洲战略》,《西亚非洲》2005年第1期;王洪一:《试论“中国威胁论”》,《西亚非洲》2006年第8期;顾建新:《国际援助非洲教育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西亚非洲》2008年第3期;姜恒昆、罗建波:《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及对中国外交的启示》,《西亚非洲》2008年第3期;刘海方:《跨越分野——开放社会科学视野下的中非关系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9期;袁武:《试论中国在非洲内部冲突处理中的作用》,《西亚非洲》2008年第10期。

[60] 李安山:《论中国对非政策的调适与转变》,《西亚非洲》2006年第8期;李安山:《论“中国崛起”语境中的中非关系——兼评国外的三种观点》,《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1期;李安山:《全球化视野中的非洲:发展、援助与合作——兼谈中非合作中的几个问题》,《西亚非洲》2007年第7期;李安山:《为中国正名——中国的非洲战略与国家形象》,《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4期。

[61] 罗建波:《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329页。

[62] Gao Jinyuan,“China and Africa: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 over Many Centuries”, African Affairs ,83:331(1984);He Fangchua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n History”, UCLA African Studies Center Newsletter ,1987 Fall.

[63] Li Anshan,“Book Review of African Eldorado Gold Coast to Ghana ”, The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32:3(1994);Li Anshan,“Asafo and Destoolment in Colonial Southern Ghan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ical Studies ,28:2(1995);Li Anshan,“Abirewa:A Religious Movement in the Gold Coast,1906-8”, The Journal of Religious History ,20:1(1996).Li Anshan, British Rule and Rural Protest in Southern Ghana ,Peter Lang,2002.

[64] Ge Jie,“China”,in John Middleton,ed., Encyclopedia of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Vol.4,Charles Scribner's Sons,1997.

[65] Hong Yonghong,“African Studies in China”, Tinabantu Journal of African National Affairs ,2:1(May 2004).

[66] Li Anshan,“African Studies in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 Historiographical Survey”,in African Studies Review ,48:1(2005).

[67] Kwesi Prah,ed., Afro - Chinese Relations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Cape Town,2007;Paul Tiyambe Zeleza,ed., The Study of Africa Global and Transnational Engagements ,Dakar:DODESRIA,2007;Paul Moorcraft,ed., Symposium on Chinese - Sudanese Relations ,London:Centre for Foreign Policy Analysis,2008;Chris Alden,Daniel Large & Ricardo Soares de Oliveira,eds., China Returns to Africa A Rising Power and a Continent Embrace ,London,2008;Dorothy-Grace Guerrero and Firoze Manji,ed., China ' s New Role in Africa and the South ,Fahamu and Focus on the Global South,2008;Robert Rotberg,ed., China into Africa Trade Aid and Influenc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8.

[68] Yang Lihua,“Africa:A View from Chin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3:1,(Summer/Autumn 2006);He Wenping,“China-Africa Relations Moving into an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Inside AISA ,No.3&4,(Oct./Dec.,2006);Liu Haifang,“China and Africa:Transcending ‘Threat or boon’”, China Monitor (2006 March);He Wenping,“The Balancing Act of China's Africa Policy”, China Security ,3:3(Summer 2007),pp.23-40;Li Anshan,“China and Africa:Policies and Challenges”,ibid,pp.69-93;Liu Haifang,“China-Africa Relations through the Prism of Culture:The Dynamics of China's African Cultural Diplomacy”,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2008).

[69] He Wenping,“How to Promote ‘All-rou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African Executive ,2008,http://www.africanexecutive.com/modules/magazine/articles.php?article=3157;He Wenping,“Bottlenecks in China-Africa Relations”, African Executive ,2008;http://www.africanexecutive.com/modules/magazine/articles.php?article=3129;He Wenping,“China Africa Cooperation:What's in it for Africa?”, African Executive ,2008,http://www.africanexecutive.com/modules/magazine/articles.php?article=3120.Li Anshan,“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olicy towards Africa”,CTR Working Paper,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

[70] Wei Liang-Tsai, Peking Versus Taipei in Africa ,1960-1978,Asia and World Institue,1982;The Program of African Studies, Agreements on Techn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African Stat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July 1974,书中罗列了与25个国家的合作项目(1968年—1972年);芮正皋:《我国与非洲国家扩展裨及正式关系之评估》,台北,1991年版;《问题与研究》(Issues and Studies)也有相关文章发表。

[71] 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中国官文书选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四辑《关于华工出国中外综合性著作》,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九辑《非洲华工》,中华书局1984年版。

[72] 方积根编:《非洲华侨史资料选辑》,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73] 艾周昌:《中非关系文选(1500—191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4] 李安山编注:《非洲华侨华人社会史资料汇编(1800—2005)》,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版。

[75] 唐家璇主编:《中国外交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76] 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历史卷》,中国华侨华人出版社2002年版。

[77] 葛佶主编:《简明非洲百科全书(撒哈拉以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赵国忠主编:《简明西亚非洲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8] 张毓熙编:《非洲问题研究中文文献目录,1982—1989》;张毓熙编:《非洲问题研究中文文献目录,1990—1996》;成红、赵苹编:《非洲问题研究中文文献目录,1997—2005》。

[79] 陈玉来、肖克编:《中国非洲关系大事记(1949—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80] 钟之成:《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81] 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287页。

[82] 黄华:《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336页。

[83] 王殊:《五洲风云纪》,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262页。

[84] 郭靖安、吴军著:《出使非洲的日子》,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5] 李同成、金伯雄主编:《中国外交官在非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 符浩、李同成主编:《外交风云——外交官海外秘闻》,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版。

[87] 郑言编:《外交纪实》(一)、(二)、(三)、(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88] 张铁珊编著:《友谊之路:援建坦赞铁路纪实》,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年版。

[89] 王冬梅、王国泰主编:《走进非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版。

[90] 陈公元主编:《21世纪中非关系发展战略报告》,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2000年;陈公元、姜忠尽主编:《新时期中非关系发展与前景》,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2006年。

[91] 《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发展座谈会文集》,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常设秘书处辅助办公室,澳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英国国际发展署:《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92] 李伟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评估与展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08年12月。

[93] 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加强实施新战略改革援助非洲医疗工作——记中国援外医疗队派出40周年》,《西亚非洲》2003年第5期;王立基:《中非医疗卫生合作成绩斐然》,陆苗耕、黄舍骄、林怡主编:《同心若金——中非友好关系的辉煌历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313页。有关援非医疗队的研究,可参见李安山《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历史、规模及其影响》,《外交评论》2009年第1期。

[94] 顾英奇主编:《白衣使者的颂歌——中国医疗队三十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湖北卫生厅:《名医风流在北非——献给在阿尔及利亚工作过的中国医疗队员》,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吕书群、吴琼主编:《走进贝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江苏省卫生厅编:《辉煌的足迹——江苏省援外医疗队派遣四十周年纪念文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95] 非正式出版物包括山东省卫生厅编:《中国医疗队在坦桑》,1993年;马玉章主编:《在贝宁的日日夜夜——纪念宁夏援贝宁医疗队派出二十年》,宁夏卫生厅,1998年;浙江省卫生厅国际合作处编:《走进非洲的浙江医生——浙江省派遣援外医疗队35周年》,2003年;应鸣琴主编:《白衣使者——援外医疗队派遣30周年1973—2003》,江西省卫生厅,2003年。此外,还有宁夏(1998年)、江西(2003年)、天津(2007年)、江苏(1999年)、浙江(2005年)、山西(2005年)、山东(1998年)等地卫生厅出版的纪念画册。

[96] 上海市外国(对外)投资促进中心/《国际市场》杂志社编:《非洲投资指南》,2008年版。

[97] 徐晔:《北京长城工程总公司在毛里求斯建筑市场营销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李代发:《TCL国际电工埃及市场经营战略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向东:《中石化进入尼日利亚石油市场战略探讨》,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张启超:《哈飞汽车南非市场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

[98] 杨光主编:《中东非洲发展报告(2006—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此报告副标题为“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历史与现实”,12篇专题报告对古代中非关系、中国对非政策、中非政经关系、中国对非投资与矿业合作、中非农业合作及中国与南非的战略伙伴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99] 根据1955年中埃双方会谈纪要精神,1956年1月,中国派遣了7名留学生和1名语文教师到达开罗;埃及4位学者和4位留学生来华。此次中埃互派留学生和专家是新中国成立后与非洲之间最早的教育合作活动。4位来华讲学的埃及学者中有开罗大学古埃及史著名学者阿哈默德·费克里教授,他在北京大学讲授的古埃及史讲稿《古代埃及史》经过整理出版,对了解和研究古代埃及历史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100] Li Anshan,“African Studies in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 Historiographical Survey”,in African Studies Review ,48:1(2005). ZmSMwvkfZeg6LoRjZmqmbjgmV1mCvjbfEUbyGTHPBLXHkvuXnCIJiVUFG4Szhu4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