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简介

庄孔韶,现为云南大学“魁阁学者”,文化人类学研究方向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早年师从中国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为新中国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88),1992年在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和《金翼》的学术性续本《银翅》,该书是多元写法合一的人类学创新之作。作者于1978年开始人类学田野诗作,华盛顿大学访学期间刊行诗集《北美花间》和《情人节》(1992),英文版由郝瑞(SteveHarrell)翻译;1994年在西雅图举办庄孔韶人类学摄影作品个展;出版独行者人类学丛书五本,含诗集《自我与临摹》、田野志《远山与近土》、随笔《文化与性灵》、小说《家族与人生》和摄影集《表现与重构》。他执导的人类学纪录片《端午节》1992年入围玛格丽特·米德电影节,同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人类学电影代表作有《虎日》《我妻我女》《金翼山谷的冬至》(入选2018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特邀展映,入选2019年中国台湾国际民族志电影节);系列油画作品之一《金翼山谷的婚礼·入洞房》入选中国油画院、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民族百花”油画精品展(2021);近年人类学代表作还有《绘画人类学》《“离别”东南:一个汉人社会人类学的分解与组合研究》和《文化表征的多元方法与跨学科实验》等。

徐鲁亚,人类学博士,师从庄孔韶教授。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主要从事人类学学术著作翻译及研究,以及西方修辞学研究。曾出版专著《西方修辞学导论》,出版译著《人类学诗学》《困境中求生存——印度尼西亚乡村工业》《影视人类学的未来》(该著于2017年由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年会授予“优秀译著”奖)、《男子汉的诗学——一个克里特山村的竞争与身份认同》等。主持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英文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亚民族问题研究译丛”。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交叉学科研究专业委员会

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怒江大峡谷,云南碧江老姆登寨,1980年,庄孔韶 摄

《牡丹》诗意境一瞥,西雅图,1993年,庄孔韶 摄

割胶的玉金,云南中缅边境,1982年,庄孔韶 摄

海达印第安人图腾柱立柱仪式,加拿大西海岸,2000年,庄孔韶 摄

最后的疍民,福建古田县闽江边,1986年,庄孔韶 摄

“虎日”盟誓戒毒仪式,云南省宁蒗县跑马坪,2002年,庄孔韶 摄

冬至搓圆,福建省古田县金翼山谷,1987年,庄孔韶 摄

海棠,西雅图,1992年,庄孔韶 摄

崩摆大鬼师乐队,2019年,龙胜海 摄

人类学电影《金翼山谷的冬至》中闽剧《猿母与孝子》剧照,福建古田,2017年

诗学人类学团队部分成员参展直播,厦门,2017年 mjboQZc4Z58UYo1pgA+mQrEIDne/9Z7TvzDSb4/anUl6ogQCXq8drfLlOqgiAx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