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传说的广泛流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戏剧的传播。宋元以来,赵氏孤儿传说被改编为多种戏剧,在南北方均有流传。明代《永乐大典》收录宋元戏文33种,其中就有《赵氏孤儿报冤记》,据谭正璧先生的考证 [21] :
此戏见《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九百六十五。明金陵世德堂有刻本,名《赵氏孤儿记》,凡二卷,现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本。近人刘师义曾取《八义记》传奇与此本逐句对勘,为作校注,刊入《世界文库》第一年《元明传奇》初集中。《八义记》相传为明人徐元据戏文改作,但今行汲古阁《六十种曲》及《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本《八义记》,和《远山堂曲品》所述徐作内容不合,当为另一人所作。戏文作者已不可考。《世界文库第一年目录提要》云:“作风浑厚古朴,实是元人手笔。”本事出于《春秋左氏传》及《史记·赵世家》,大抵皆有来历。和它同题材的有元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冤》杂剧,今存《元曲选》中,叙春秋时晋贤臣赵盾全家为屠岸贾所害,仅一遗腹子赵武为程婴、公孙杵臼等百计藏匿,始免于难。武长大后,奏明父冤,亦灭屠岸贾全家以报。晋君遂命武复姓袭爵,而褒封诸义士云。
从前代学者的考据中可以看到,宋元以来演述赵氏孤儿传说的戏剧有多种,内容不尽相同。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戏剧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 [22] 此剧五折一楔子,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赵氏孤儿冤报冤》,它主要演述了春秋晋灵公时程婴、公孙杵臼等人不顾个人安危,在奸臣屠岸贾的严密搜捕下救出赵氏孤儿使赵氏家族复兴的故事(元杂剧《赵氏孤儿》每一折的主要内容见附录)。它根据《史记》记载的赵氏孤儿故事进行艺术上的加工改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曲折感人,成为经久不衰的戏剧经典。
纪君祥《赵氏孤儿》杂剧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和强烈的悲剧色彩。戏剧以赵氏孤儿为焦点,表现春秋时期晋国朝廷内外的忠奸斗争,为国尽忠的赵盾和奸臣屠岸贾是一个截然的对立面,而国君无道、奸臣得势,对忠良家族斩尽杀绝地迫害构成了故事最大的悲剧。在故事发展中,围绕惊心动魄的搜孤、救孤过程,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斗争。为保赵氏一线血脉,先后有公主、韩厥、公孙杵臼舍命相护。一个个忠臣义士的慷慨赴义、悲壮牺牲,正义的一方处于被动地位,历尽艰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奸臣屠岸贾一方,由于得到昏君支持,处处紧逼,气焰嚣张。这样的情节结构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浓重的悲剧感。但紧张、坎坷之后,孤儿得以保全,最终报了大仇,这种大起大落又让人觉得慷慨淋漓、大快人心,也让人看到悲壮之中蕴藏的胜利希望,给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这个戏剧里,塑造得最为突出的悲剧人物是程婴和公孙杵臼。程婴在赵氏灭门之后,不顾个人安危,冒死带出孤儿,并舍子换孤,经历亲生儿子和公孙杵臼死难的痛苦,又忍辱负重,担当起抚孤重任。公孙杵臼疾恶如仇,为正义慷慨赴死,他们身上,表现出崇高的凛然正气,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人民是充满爱国心的。”“他们喜爱那些大公无私、见义勇为的人物,憎恶那些胆小自私、见利忘义的卑鄙小人。”“从中国戏曲中,我们不但感到了强大的现实主义的力量,而且也感到了强大的人民道德的力量。戏曲反映了中国民族的性格,反过来,又在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发展过程上起了一定作用。戏曲中所创造的英雄人物曾多少代地影响了中国人民。” [23]
《赵氏孤儿》被称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产生之后很快风靡开来,在全国很多地方流传,并被改编成不同的剧种演出。明代有传奇剧本《八义记》,清代被改为梆子剧目《八义图》,近代京剧里还有《搜孤救孤》等。
今所见《八义记》收录在明代毛晋编的《六十种曲》 [24] 里,共41出(其故事梗概见附录)。与元杂剧《赵氏孤儿》相比,《八义记》的故事情节、人物设置有了很大改变,情节更加复杂曲折,不仅增加了具体故事情节,还新增了周坚、张千等众多人物形象。《八义记》在一些具体细节上有大量抒发情绪的人物语言,唱词典雅优美,善于描写和抒情,感染力很强。比如赵朔逃命中的一段唱词:“秋来萧索,败叶滴溜旋落。闷怀途路先寂寞,天外孤雁,似我一身漂泊。便纵有音书怎托?” [25] 可以看出传奇对赵氏孤儿故事的重新创造和改编。清代以后《八义图》也在山西晋南一带广泛流行。襄汾县丁村建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一座院落正厅前檐的横檐板上,雕刻有《八义图》剧目演出的情景。 [26] 《八义记》中的部分内容,被蒲剧《赵氏孤儿》所借鉴,如周坚这个人物、公主与孤儿相见等情节。所以,出现较晚的蒲剧《赵氏孤儿》是在赵氏孤儿各种戏曲文本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在蒲剧盛行的晋南运城、临汾地区,《赵氏孤儿》长期以来受到民众欢迎。作为地方戏曲的蒲剧《赵氏孤儿》与元杂剧《赵氏孤儿》之间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蒲剧《赵氏孤儿》在内容上借鉴了元杂剧《赵氏孤儿》,但在整个戏曲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上做了一些改变。把元杂剧《赵氏孤儿》和蒲剧《赵氏孤儿》两种文本做对比,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表1-2 元杂剧和蒲剧《赵氏孤儿》对比
续表
把蒲剧《赵氏孤儿》和元杂剧《赵氏孤儿》比较可以看出,两者虽然故事情节基本一致,但在结构、篇幅和具体内容上都有不同,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1.元杂剧在结构上是四折一楔子,蒲剧改为八场。
2.蒲剧与元杂剧相比,在内容取舍上有较大差异,在一些具体情节上也做了改变,主要有:
表1-3 元杂剧与蒲剧《赵氏孤儿》情节的主要不同点
3.元杂剧重视情节的完整和前后连贯,而蒲剧的情节更加复杂曲折。比如在蒲剧里,程婴试探公孙杵臼的情节极具戏剧性。因为公孙杵臼和赵盾一殿为臣,交谊甚厚,所以程婴来找他商量,但不确定他是否愿意冒险救孤儿,因此先试探。这个过程描写得很生动,能鲜明地体现出程婴的微妙心理。
4.在人物角色上,元杂剧除了程婴戏份较多外,没有其他特别突出的角色,而在蒲剧中,程婴、公主、卜凤、屠岸贾都是很重要的角色,出场时间和唱词都比较多。“卜凤”是蒲剧中增加的角色,也是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公主的丫鬟,但聪明睿智,忠心耿耿,坚强不屈,为保护孤儿付出了生命。蒲剧里有一场内容演述屠岸贾审问卜凤婴儿去向,卜凤说公主生下女婴时已经死了,屠岸贾不信,命人对卜凤用酷刑,“为正义我甘愿披肝沥胆”,卜凤痛骂屠岸贾,屠岸贾命人割去卜凤喉舌。这一段里卜凤的唱词和表演动作都很多,很有感染力。
5.与元杂剧相比,蒲剧更重视对典型情节的描写,用以渲染环境,突出人物思想和情感。比如,程婴带着孤儿临走前,公主和刚生的婴儿离别痛哭,有一大段感人肺腑的唱词,表达对“腥风血雨透骨寒”“恨兄王昏庸无道朝纲乱,他不纳忠言受谗言”形势的痛恨和无奈,对婴儿的万分不舍,比如:“恨重重,情依依,骨肉分离心悲泣。娇儿哭声裂肺腑,慈母恨无回天力。母子情如刀割风筝断线,儿待乳怎忍你漂泊在外……”再比如屠岸贾让程婴带路去公孙杵臼那里搜捕孤儿的一段也是蒲剧里着重表演的典型情节,人物语言、对话、心理描写都很丰富,程婴拷打公孙杵臼时的内心矛盾、失去婴儿后的痛哭万分等细节表现,把人物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戏曲艺术的角度来看,蒲剧《赵氏孤儿》比元杂剧无疑更加出色,无论是结构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典型情节的渲染和表现上更能体现戏剧的抒情和心理描写优势,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赵氏孤儿传说与戏剧《赵氏孤儿》是同一块历史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孪生兄弟,具有密切关系。虽然从理论上说,赵氏孤儿传说产生的时间要早于戏剧《赵氏孤儿》,但是戏剧出现后,其在民间社会的影响力却大大超过了传说,也超过了《史记》记载本身,可以说,戏剧《赵氏孤儿》使地方性的赵氏孤儿传说超越了地方性,成为南北各地乃至全世界都流传的传说。在山西晋南襄汾县一带,由于蒲剧《赵氏孤儿》的演出盛行,作为同一地域文化中同一题材的不同文学样式,两者在文本上的相似之处很多,其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如果把传说文本和蒲剧《赵氏孤儿》做个对比,会发现传说中的很多内容是蒲剧中所没有的,蒲剧中的一些内容又是传说中所没有的。其不同点主要有:
表1-4 赵氏孤儿传说和蒲剧《赵氏孤儿》的主要不同点
从蒲剧和传说不同的故事内容可以看出,戏曲和传说本身有不同的传承系统,蒲剧《赵氏孤儿》虽然在赵康镇地区演出盛行,但是由于剧本最初创编时并未受到民间传说的太多影响,而是在历史上各种赵氏孤儿戏曲文本基础上改编而成。蒲剧文本一旦形成以后,按照当地的演出习惯,无论哪个剧团哪个演员来演出这本戏,都是比较严格地按照剧本演出而较少进行改变。这在田野调查中也得到证实。笔者看到过至少四五场不同剧团演出的蒲剧《赵氏孤儿》,内容都是一样的,访谈剧团时,剧团工作人员也明确表示,不同剧团演出用的是同一本子,因而演出内容是一样的。
虽然蒲剧《赵氏孤儿》的内容受传说的影响比较小,但是戏曲演出以后,对于赵康镇一带民间传说的讲述影响却很大,因为一般民众并不会把戏曲的内容和传说内容做严格的区分,由于对戏曲的内容印象更深,所以讲述传说的时候往往会把戏曲的内容带入进来,有时候甚至会说:“这个故事戏里都有,你看看戏就知道了。”因此在传说传承中,戏曲起到了很大作用,是最强势的外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