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研究综述

对朝鲜半岛日据时期《汉语会话书》的研究集中于中韩两国学者,其视角主要在文献考订、语言研究、体例及内容三个方面。

一 文献考订

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是韩国学者朴在渊、金雅瑛编订的《汉语会话书》(2009)和《汉语会话书续编》(2011)。书籍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卷首语,两位编者用韩文写出,包括序言、本书的简介及其内容、整本书的特点和结语;第二部分是教科书的重排标点本,有汉语、韩语对照;第三部分是附录,是原书的影印本。《汉语会话书》收录了教科书9种,《汉语会话书续编》收录了教科书6种,分别是《交邻要素》《官话问答》《官话丛集》《速修汉语自通》《中语大全》《内满鲜最速成中国语自通》。金雅瑛(2018)详细分析了该时期汉语学习书籍目录,以及韩国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并提出要加强中、日、韩语言对比研究;深入研究这一时期汉语学习书籍的设计方式和组织内容,以期为基于韩国学习者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有益的参考。

日本学者远藤光晓(2010)《文献目录》共收录民国时期朝鲜半岛汉语教育文献目录36种。中国学者傅德华(2011)收录了日据朝鲜刊刻的七千多种汉籍文献,但汉语教育类仅见《“支那”语日用单词讲义案》等,日据时期汉语会话书均未收入。张进凯(2021)成功立项的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朝鲜半岛日据时期汉语教材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中。

二 语言研究

(一)词汇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以韩国学者为主要力量,分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1.共时研究

金美恩(2008)按照词性分类分析了与现代汉语有差别的个别词,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反映当时文化背景的词汇。金雅瑛(2009,2013,2014)按照词类考察了词汇特征,分析了熟语的使用状况,分析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化的发展趋势,发现从倒序词汇和不稳定短语过渡到合成词的现象。金雅瑛、金铉哲(2011)对教材所反映的民国时期汉语词汇特征,分为常用词的替换、地道的北京话词汇、其他地区的方言词汇以及近代词汇等几个部分,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朴晟希(2016)考察了不同时期汉语教育的目的和认识上的变化,以句法、语义变化为中心考察了教科书中收录的词汇特征。申美燮(2015,2011)研究了日据时代汉语教材中出现的“代词”和“来着”一词,她认为“来着”是指称事件发生在过去并对现时语境有影响的标记。崔桓(2012)发现在教材中介词后面带有“了”和“着”的现象比较普遍,口语介词的频率比较高,“把”字句还出现了一些病句。

2.历时研究

金雅瑛(2011,2013,2014)分析了“竟”“净”在《汉语会话书》中与普通话的不同用法。发现“竟”在句法、语义指向、语用等方面与现代标准汉语副词“净”具有类似的语法特征。副词“净”只用作限定副词,并没有用作总括副词。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考察了词汇双音节化过渡期的使用情况和语形的合成发展趋势问题、语义的扩大和缩小问题以及词汇语法功能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特殊的时间表达形式。经过近代化,受到西方时间概念的影响,出现了时点、时量词汇的用法和语用义的变化。在时点、时量词汇中,以与现代标准汉语不同的词汇为研究对象,对其功能特征和历时变化过程进行了考察。

(二)语音研究

学者大多针对某一部文献梳理其音系标记体系和中韩音译对应规律,如张辉(2017)、徐美零(2011,2013)、郑京美(2011)、玉昭荣(2009)、金那衍(2012),这些研究为深入研究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之间的语音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

(三)语法研究

申美燮(2013)探讨了此时段《汉语会话书》中词类、句法和语法概念的由来,对日据时期中国语教材中出现的语法内容进行了研究,还对教材中的词类名称和语法进行了说明,她认为此阶段的语法概念多受《语言自迩集》的影响。李春红(2017)主要对这一时期以“满洲语”命名的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研究,分为日源外来词、汉语方言来源词,并举例考察了部分特殊介词的形式和用法。代欢(2019)对《汉语指南》语法面貌进行了整体描写,重点分析了量词“股”“管”、“把”字句、“再”与否定词的搭配,以及句末“了”。

(四)教材体例及内容研究

汪维辉(2012)整体介绍了《汉语会话书》,认为此类会话书可能是海外编印的最早的一批现代式口语教科书。不过文中对“满洲语”的释义沿用金雅瑛(2010)的观点,认为“满洲语”是山东方言,还有待商榷。刘云(2013)论及早期北京话语料时谈及朝鲜编写的北京话教材,但未对其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金奎利(2019)比较了《汉语大成》(1918)和《“支那”语大海》(1938)的特殊时代背景与教育政策,以及版本体例、内容话题、代表性词汇等方面的异同,总结出了两本会话书之间的异同点以及特征。

综上,可见学界对日据时期朝鲜半岛《汉语会话书》研究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在对单本的教材进行研究,轻于从更全面的材料进行分析;重在对会话书单方面的语言现象进行描写,轻于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嬗变的规则;重在对语言、词汇、句法和教材的研究,轻于对词类进行研究。

鉴于此,本研究拟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研究视角。本研究立足于《汉语会话书》所搜集的9种教材的词类进行全面的描写,系统考察9种教材中的词类现状,继而探讨词类的语法现象。二是研究方法。基于自建语料库对9种教材词类进行系统分析。 ED5KaHm0eCPD/lLS6MotJJMN2mEuOa9Hlg+BJxXqreUn2osuBzH8X4b/KRnfT+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