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名词的语义分类

早期的语言学家大都从意义方面对名词进行分类,如《马氏文通》把名词分为“公名”和“本名”,以名同类之人物曰公名,以名某人某物者曰本名。 马建忠完全是从名词的意义来分类的。黎锦熙将名词分为特有名词、普通名词和抽象名词三大类,特有名词是某人或某物特有的名称,普通名词是同类事物之名称,抽象名词是无形可定、无数可数的事物之名词。 黎锦熙的分类完全是按照意义来划分不同名词的。王力将名词分为三类——通名、专名和单位名词,通名即普通名词,专名指人名和地名,单位名词即人们通常认为的个体名词,如“个”“只”“张”等,即今天的量词。 吕叔湘把“意义和作用相近”的分为一类,他把名词分为四类——人物、物件、物质和无形。

尽管后来从结构主义和原型范畴对名词进行分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自马氏以降,从语义对名词的分类体系却一直继承了下来,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对名词小类的划分,一直不曾摆脱语义的制约,这一共识应该作为名词分类研究的基础。

在《汉语会话书》中,仅有《汉语独学》专门提及“名词”,并从语义范畴方面对名词进行了分类,分别是天文类名词和人文类名词,综观《汉语会话书》的整个系列,名词远非《汉语独学》中的分类那么简单,数量也远非那么少,我们全面搜集了《汉语会话书》中的名词,对它们从语义上进行分类。

一 称谓名词

(一)亲属称谓名词

① 曾祖辈:太公、太婆。

② 祖辈:爷爷(祖父)、奶奶(祖母、婆婆)、大爷、外公(外祖母)、外婆(外祖母)。

③ 父辈:父亲(爹爹、爸爸)、叔叔、姑姑(婶子)、小婶儿、母亲(老妈、妈妈、生母)、公公、干爹、干妈、姨父、姨妈、岳父、岳母、大娘、婶娘、姑父、姑母、舅舅、舅母、大伯子、小叔子、嫡母、继母、大娘、姨母、奶娘。

④ 平辈:兄弟、弟兄、哥哥、姐姐、妹妹、嫂子、大姑子、小姑子、连襟儿 、叔伯弟兄 、叔伯姐妹 、姑表弟兄 、姨表弟兄 、丈夫(男人、家丈)、夫人(太太)、媳妇儿(老婆)、小妾。

⑤ 子辈:儿子、姨表弟兄、女婿、侄儿、侄女、干儿子、干女儿、少爷、姑爷。

⑥ 孙辈:孙子、孙女儿。

汉民族特别重视亲缘关系,又特别重视直系亲缘关系,在直系亲缘关系中又特别重视父系亲缘关系,这种文化观念折射在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名词,表现为直系、父系亲属名词比旁系、母系更为复杂,这从《汉语会话书》中就可反映出来,见表2-1。

表2-1 父系与母系亲属称谓名词对比

从表2-1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父系亲属的称谓绝对性地多于母系亲属的称谓,如对父系最高男性长辈的称呼有五种,而对母系最高男性长辈的称呼仅两种;对父系男性平辈的称呼则更加多元化,分年龄阶段的大小,如大伯子、小叔子,而对母系平辈的称呼在书中则没有。

(二)官职称谓名词

1.封建社会的官职名

皇太后、皇上(皇帝、万岁爷)、皇后(娘娘)、皇太子、太子妃、王爷、亲王(王爷)、中堂、宫保、奴才、尚书、侍郎、大人、武官(带兵官)、文官、尚书、侍郎。

2.现代社会的官职名

委员、院长、总理、总署、总长。

从《汉语会话书》中的官职称谓名词可以看到当时社会处于一个变动时期,正处于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生活中还残存着封建王朝的官职名,所以在汉语教材中还会出现,同时也迎来了新社会,开始使用西方现代国家体制中的官职名称,书中还出现了现代职位名称和古代职位名称合用的方式,如总理大臣、民政部大臣、外交部大臣、军政部大臣、财政部大臣、实业部大臣。

(三)职业称谓名词

在《汉语会话书》中,职业称谓名词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是独立的名词表称谓,第二种是“动宾结构+的”表称谓,第三种是“名词+类词缀”的形式表称谓。

1.独立的名词表称谓

大夫、医生、太医、厨子、和尚、道士、经纪、讼师(大律师)、裁缝、伙计、屠户、花子、土匪、书办、贼、教习、强盜、佣工、巡警、教师、杀习、先生、学生、记者、陆军、海军、现役兵、预备军、后备兵、国民军、志愿兵、补充兵、老公嘴儿

2.“VN的”表称谓

剃头的、管车的=车掌、赶车的、跟班的、跑堂儿的、送信的、看门的、打杂儿的、洗衣裳的、引水的、算命的、跑信的、唱戏的、弄戏法儿的、照相的、掌柜的、掌柜的、剃头的、管车的、拉车的、看门的、做买卖的、种地的、打更的、送报的、带道的、卖鱼的、卖菜的、做官的。

具有称谓转指功能的“VN的”结构中的动词与宾语的组合有两大类,第一种动词表示行为,宾语是受事宾语;第二种是动词“做”加上身份名词,宾语是当事宾语,在《汉语会话书》中仅1例,如“做官的”。第一种显示的是某种行为,去掉“的”字,则是从事某项职业所发生的行为;第二种出现了所转指的职业或身份,去掉“做”和“的”后就是所转指的对象。它们所指称的对象皆是明确的,并且可以脱离语境独立指称。

这些“VN的”之所以能明确指称,是因为“V”的认知域系统,在人们的观念中某个动词与某个行为主体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搭配关系,即在一般情形下不说出行为主体,仅凭动词就可判断行为主体是什么,如上述语料中的“拉”“剃”“赶”等动词的行为主体最显著的是“人”,“人”是这些动词行为主体域的原型或最佳代表。当然有些动词的行为主体“人”的属性并不明显,如“跑”,但“跑”这个行为对象域的子项“堂儿”,却清晰显示出“人”的属性。

具有独立转指功能的“VN的”结构是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俗命名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这些“VN的”转指称谓大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雅名,如:剃头的=理发师、送信的=邮递员、打杂儿的=服务员、看门的=门卫;“VN的”结构的俗名形式就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和能显示职业行为的命名方式。

3.“名词+类词缀”的形式表称谓

站夫、马夫、脚夫、车夫、站长、木匠、泥匠、铁匠、油漆匠、裱糊匠、帽匠、鞋匠、石匠、司机人、使唤人、放送人、匠人、售票员、查票员、文官、武官。

(四)敬称名词

敬称名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表敬成分加上称谓词,《汉语会话书》里表敬成分的有“先”“尊”“令”“大”;第二类是单独的名词表敬称。

第一类:先父、先人、尊佛爷、令尊、尊驾、令堂、令兄、令弟、令郎、令爱、令姐、大人、大丈夫、大律师、大哥。

第二类:阁下、公子、小姐、夫人、姑奶奶、老爷、老太爷、老太太、府上。

(五)谦称或卑称名词

谦称或卑称名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家”“舍”“贱”“小”加上称谓词;第二类是单独的名词表谦称。

第一类:家兄、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姐、家祖、家祖母、家伯、家叔、家伯母、家叔母、家姐、舍妹、舍弟、贱内、贱荆、贱姓、贱货、小儿、小女、小孙、小孙女、小民、小号、小的、小官儿、小妾、小厮、小人。

第二类:内人、犬子。

“家”“舍”“小”是表示谦恭色彩的语素,由这些语素构成的词用来指称跟自己有关的人就带有了谦虚的意味,“家”多用于构成对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背后谦称形式,“舍”在汉语亲属称谓里用于构成较自己年幼的平辈和旁系晚辈的背后谦称形式。

(六)其他称谓名词

老婆子、旁人、祖宗、百姓、先生、学生、房东、东家(主人)、徒弟、苦力、乡下人、父母、男子、小孩儿、女孩儿、民人、底下人、丫鬟、夫妻、两口子、亲戚、本家、老头儿、男人(爷们)、娘儿们、姑娘、年轻的、年老的、小子、妞儿、少妇儿、民人、店东、如夫人。

本家为同姓、同宗者,在近代汉语中就已经出现了,如《红楼梦》第九二回:“雨村老先生是贵本家不是?”《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胡府又来了许多亲戚、本家。”

如夫人是古代女子称谓,一般用来代指妾。出自《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原意是待遇如同夫人一样,后即以此称别人的妾。如夫人,本是刘邦的爱妃,久而久之就成了小妾的代名词。

二 身体器官名词

(一)身体器官名词分类

1.头部

脸、脑子、脑袋、脑门子、头、天庭、印堂、门儿、头发、头泥、眉毛、眼皮子、眼睛、眼睫毛、眼球儿、近视眼、花眼、眼脂儿、鼻子、鼻准头、鼻孔儿、鼻子眼儿、糟鼻子、塌鼻子、 鼻子、口(嘴)、嘴唇儿、嘴唇子、牙、门牙、槽牙、牙花儿、牙床子、牙床儿、牙缝儿、板牙(槽牙)、奶牙、舌头、耳朵、耳轮、耳矢、下巴颏儿、腮颊、腮帮子、脖子、胡子、八字胡、胡子、鬓角儿、舌头、脖子、下巴颏儿、咽喉、嗓子。

2.上半身

肩膀儿、膈臂、肘子、手、手背、手掌、手心、手缝儿、手纹儿、手腕、指头、大拇指头、二拇指头、小拇指头、中指、四指、骨节儿、指甲、拳头、胸膛(胸脯子)、奶膀、奶头儿、奶子(咂咂儿)、心窝=命门、肚子=腹、肚脐眼儿、脊梁背儿、腰、骨头、脊梁骨、胳肢窝、辫子、肩膀儿、脊梁、胸前、肚子脸、睫毛、咽喉、笑窝、肩膀、下巴颏、胳臂。

3.下半身

屁股、大腿、波稜盖儿、迎面骨、脚、脚掌儿、阳物、腰腿、肚子、脚、小腿、腿肚子、脚板、骨头、骨节儿、踝子骨、屁股、尻、股道、肛门、阴户。

4.内部器官名词

心、肾、肝、脾、肺、胃、肠、卵子、卵子儿、卵胞儿。

5.表概称的器官名词

身子、皮肤。

通过从《汉语会话书》中所搜集到的器官类名词,我们发现外部器官名词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外部器官的名词分得非常细,外部名词还有很多封建社会的遗留,如印堂、天庭等;内部器官名词多是我们中医药传统词语,并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下的器官名词,如动脉、盲肠等,可见当时的医学也处于传统中医的时代。

(二)从语义上对器官名词进行分类

王珏(2001)从语义上对器官名词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单纯义器官名词和复合义器官名词。 单纯义器官名词只具有指称身体器官的语义成分,也可以称为非特征义器官名词;复合词语义结构中除了具有指称身体器官的语义成分外,还有该器官的典型特征语义成分,具有描述性,也可称为特征义器官名词。《汉语会话书》的非特征义器官名词和特征义器官名词举例如下。

1.非特征义器官名词

眼睛、脸、手、脑子、脑袋、身子、肩膀儿、膈臂、肘子。

2.特征义器官名词

近视眼、花眼、糟鼻子、塌鼻子、 鼻子、八字胡。

这两类器官名词不仅在语义上有差别,在构词、构句和句法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差别,非特征义器官名词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很少独立地分布于谓语位置;而特征义名词则可以独立分布于谓语位置。

老张眼睛    老张近视眼

老张鼻子    老张糟鼻子

老长胡子    老张八字胡

他长了一对眼  他长了一对花眼

他有一个鼻子  他有一个 鼻子

特征义器官名词具有[+典型特征]的语义成分,自身就具有了描述性,所以在语言组合中就无须借助修饰成分,独立表示人的某种典型生理特征,在语法上就表现为可以充当谓语或“长”的宾语;而非特征义名词不具有[+典型特征]义,不具有描述性,在语法上就不能单独充当谓语或“长”的宾语。

在否定式中,非特征义器官名词所在的句子表示不拥有某种器官,特征义名词所在的句子表示该器官不具有某种特征:

他不是近视眼   他没有眼睛

他不是 鼻子   他没有鼻子

三 植物名词

木、草木、芽儿、苗儿、林子、树根、白米、糯米、粳米、小米、大麦、高粱、玉米、黑豆、黄豆、绿豆、芝麻、萝葍、白菜、韭菜、芹菜、菠菜、豌豆、葱、蒜、豆芽菜、芋头、白薯、香菌、茄子、黄瓜、冬瓜、西瓜、倭瓜(南瓜)、甜瓜、香瓜、竹笋、咸菜、酱菜、生姜、芥末、紫檀、红木、桑树、松树、杉树、柳树、藤、竹、芭蕉、花、草花、菊花、牡丹、芍药、水仙、玫瑰花、菊花、藕花、莲花、海棠、兰花、百日红、百合、桂花、杜鹃花、勤娘子(喇叭花)、植物、树木、枫叶、四季树、小树、草、水草、野草、梗儿、芽、叶子、爬蔓儿、树根儿、椹儿、树枝儿、花朵儿、果品、树干、松树、梅树、樱树、杉松、扁松、檀木、梧桐、桑树(桑椹儿)、桃树、柳树、梨子、槐树、海棠、踯躅 、藤萝、荷、白果树、枫树、苹果=沙果、芍药、芭蕉、佛手、橘子、无花果、栗子、拓榴、枣儿、榛子、李子、胡桃、竹子、玫瑰、落花生、芦苇、桃儿、葡萄、杏儿、凤梨、十姊妹=石竹花、菖蒲、水仙、笮草、蕨菜、人参。

四 动物名词

猪、羊、鸡、鸭、狮子、象、老虎、狗熊、狐狸、狸、牛、公牛、母牛、小牛、猪、野猪、马、驴、骡子、骆驼、山羊、绵羊、羊羔儿、猴儿、猫、野猫、狼、狗、耗子、猎犬(狗)、海獭、仙鹤、孔雀、老鵰、鹰、老鸹、家雀儿、雁、小燕儿、鹦哥儿、夜猫子、野鸡、鸽子、鸭子、鹅、家鸭子、鸢鸟、凤凰、火鸡、小鸡子、公鸡=雄鸡、母鸡(草鸡)=雌鸡、喜鹊、杜鹃、云鴈、鸵鸟、黄莺、金鱼、鲸鱼、海鲨鱼、鲛鱼、撤蒙鱼、大头鱼、鲤鱼、鲫鱼、比目鱼、银鱼、鳝鱼、乌龟、甲鱼、章鱼、乌贼鱼、螃蟹、龙虾、虾米、蛤蛎、海蛤蛎、鲍鱼、海参、蚕、蝴蝶儿、蚂蚁、蜘蛛、火虫儿、长虫、苍蝇、蚊子、虱子、虼蚤、臭虫、蜗牛、蛤蟆、蛉螂、蚂蚱、蝈蝈儿、毛虫、蛆、蛐蟮、蜈蚣。

五 天文类名词

天、天上、电、虹、风、雪、霜、雨、雾、露水、雹子、雷、云彩、大风、水楞(水柱儿)、虹、闪、霹雳、冻水(结水)、露水珠儿、冰柱儿、海潮、天气、闹天气、热天、日头(太阳)、月亮(太阴)、月芽儿(峨眉月)、月满、月圈、天亮、阴天、晴天、日蚀、月蚀、星星、扫帚星、扫帚星、顺风、顶风、旋风、南风、北风、蒙松雨、连阴雨、暴雨、火山、温泉、瀑布、地震、地动、波浪、旋涡、空气。

日头: 表示太阳,我们通过CCL语料库搜索,发现“日头”最早出现唐朝。

(1)“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 日头 赫赤赤,地上丝氲氲。”(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

(2)“歇处何妨更歇些,宿头未到 日头 斜。”(宋·杨万里《山村》诗之二)

在《汉语会话书》里,“日头”作为太阳也多次使用。

(3)太阳照的地方很暖和,太阳背的地方就很冷,白天暖和夜里冷清的是 日头 有没有的缘故。(《汉语指南》)

在汉语的发展历程中,“太阳”一词产生之初并不表示“日”义。在汉代,“太阳”表示“极盛的阳气”义,很少表“日”义;汉以后,“太阳”逐渐在口语中蓬勃发展,而“日”则牢牢占据着其书面语的表达;随着“太阳”表“日”义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唐时,“太阳”已经完全表“日”义;在现代汉语里,口语和书面语基本不使用“日头”了。

太阴: 本指极盛的阴气,与“太阳”相对,如“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太平经》卷十八),与“太阳”用法相同,“太阴”在东汉时也指“月亮”,但此用法极少,如“太阴之精,沙麓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汉书·元后传》)。“太阴”表“月”的意义基本没有发展,除了一些古籍文献和诗歌有此用法外,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基本不用。

六 地理类名词

世界、旱地、旱路、水路、铁路、道儿、大道、小道、岔道、绕道儿、洼道、街上、胡同、路上、十字路、丁字路、三岔路、十字街、大街、小巷、大胡同、小胡同、活胡同、死胡同、拐弯儿、嘎拉里、山、火山、矿窑(矿山)、山岭儿、山峰、山腰、山根儿底下、山坡儿、山涧儿、山坡子、山涧子、山窑子、煤窑、坟地、乡下、镇店、村庄、金矿、银矿、摆渡口、火车站、陡坡子、土坡儿、山底下、河叉子、河沿儿、土坡子、河、小河、海(海水)、海潮、潮、瀑布(瀑布水)、水、湖、泉水、水源、水坑子、大洋、海面上、海岛、沙滩、海边儿、海口、码头、桥、浮桥、木头桥、石头桥、铁锹、栈桥、泥、土、石头、砂子、明沟、暗沟、护城河、摆渡口、水田、庄稼地、池子。

七 时令、时间类名词

四季、春景天、夏景天、秋景天、冬景天、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礼拜、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礼拜六、星期日、大前年、前年、去年(昨年)、今年、明年、后年、大后年、上月、本月、下月(来月)、前半月、后半月、大前儿个(大前天)、前儿个(前天)、昨儿个(昨天)、今儿个(今天)、明儿个(明天)、后儿个(后天)、大后儿个(大后天)、一点钟(一下儿钟)、一点半钟(一下儿半)、半天、上半天(前半天)、下半天(后半天)、天亮、白天、夜里、早上(早起)、上午、晌午、晚上、黄昏(黑下)、夜里、前半夜、后半夜、天天(见天)、白昼、整天家、整年家、整夜里、年底下、月底、新近、现在(脚下)、上回、这回、下回、当初、起初。

八 服饰类名词

服装类: 褂子、外褂子(长褂子)、马褂、裤子、砍肩儿(背心)、汗褟儿(汗衫)、袜子、洋袜子、领子、领带、钮子、白衬衣、外套、手套、袖子、肚带(腰带)、腿币(带)子、手帕子(手巾)、帽子、草帽、衣服、单衣裳、夹衣裳、绵袄、洋衣服。

其他类: 靴子、荷包、烟荷包、包袱、被窝、褥子、毡子、被单、枕头、帐子(蚊帐)、垫子、洋布、夏布、麻布、绸子、贡缎、绫子、绒子、绵花、线、丝线、手巾、搌布。

每个社会和时代都有相应的服装特点,衣着类的名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标志着社会的发展水平。从《汉语会话书》中所搜集到的服饰类名词,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人服装种类主要有“褂” “衫”“祆”等;受到西方衣着的影响,还出现了“夹衣”“洋衣服”“洋袜子”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长袍”“马褂”等服装在现代社会已经不穿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汉语中的“衬衣”“羽绒服”“西装”等一些新词语。

九 商业、交通及通信类名词

商业机构: 铺子、洋行、公司、工作坊、杂货铺(洋货铺)、药铺、书铺、绸缎铺、洋铁铺、当铺、酒铺、饭庄子(饭馆子)、茶馆儿、洋衣铺、靴子铺、木厂子、煤铺、磁器铺、水果铺。

有关商业的事物: 生意、行市、市面、本钱、股份、利钱(利息)、赚头、运脚、现钱、财东、总行、分行、趸卖、零卖、销路、货物、土货、样本、银号、存款、汇银、股东、盈余、信票、印花纸、明信(信片)、挂号、寄物、邮政局、电报局、保险函件。

交通工具及通信: 火轮船、火轮车、火车、客车、头等车、电车、电汽车、铁道马车、荡子车、公共汽车、东洋车、马车、推车(小车)、脚踏车、机脚车、自行车、牛车、厂车、信船、商船、拨船、夹板船、摆渡船、货车、飞行船、飞行机、夹板船、轿子、邮便、电话、公共电话、无线电话、天线、收音机、信筩子。

有关交通工具的事物: 月台、来回票、头等车、二等车、三等车、时刻单、篷、艪、放枪、马力、吃水、吨数、排水量、速力、海里、舱顶、船尾、船首、船帮儿、通风筒、汽关房、司令塔(房)、车围子、定南针、信号、水路、船上人、烟筒、兵船旗、灯台、通商码头、船坞、船厂。

从上面的语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开始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铺子之外,还有厂、洋行和公司,可见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转变,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开始进入中国。从搜集到的语料可以看出,传统的“铺子”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

从货币称谓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的金融组织并存,如“银号”是中国旧时经营货币兑换和存放款业务的一种信用机构,而“邮政局”就属于现代的邮递方式和金融机构。

从交通工具的名词可以看出,当时处于交通转换的时期,传统的“轿子”“马车”和现代化的“客车”“火车”并存,甚至还出现了“铁道马车”这类交通工具。民国初期,奉天城内还没有公共交通,普通百姓出门多半靠步行,官宦、商贾则乘马车、人力车代步。若出城远行,还要坐带篷的马车,有俄式铁皮雨棚四轮马车、日式东洋四轮马车、三轮脚踏车等,这些车辆载客仅限两到三人,而且价格昂贵,百姓们大多没有能力承受。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公共交通系统开始诞生,出现了相应的交通工具,并逐渐有所发展。奉天城内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交通工具是铁道马车,铁道马车在当地运行了18年,如图2-1所示。

图2-1 铁道马车

“东洋车”就是人力车,是清光绪年间从日本传来的,由于日本人最先使用而得名;“厂车”就是敞篷的车。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这些交通工具在生活中早已不存在了,所以这些词汇在汉语中也已经不再使用了。

十 军事类名词

武器装备: 短枪、地雷、快炮、快枪、火药库、军械库、大炮、野炮、攻城炮、机关枪、单响枪、弹子儿、劎兵船、大铁甲船、巡洋舰、海防船、水雷驱逐舰、水雷艇、报知舰、水母船、錬习兵船、舢板、运船、鱼雷、地雷、水雷、机关水雷、炮台、大炮、野炮、攻城炮、快枪、枪、连环枪、单响枪、剑、弹子儿、兵船、潜水艇、运送船。

编制兵种: 陆军、海军、近卫兵、炮队兵、步队兵、马队兵、工程队、电信队、军业队、宪兵队、喇叭手、先锋、后队、救兵、现役兵、预备兵、后备兵、补充兵、志愿兵、看护兵、辎重队、探哨队、铁路队、军乐队、守备兵、喇叭手。

职司部门: 机关长、舰长、兵丁、下士官、将校、师团、军团、旅团、大队、中队、小队、分队、官兵。

其他方面: 敌兵、进兵、海战、军港、封口、舰队、开战旗、炮击、宣战书、战场、战胜国、战败国、红十字会、战地医院、炮台、军粮、担架、恶战、耐战、战斗力、防御工程、军港、战场、同盟、暾数、排水量、舱顶、司令房、机关房、通风筒、信号、兵船旗、开战旗、灯台、船坞、船厂。

从军事类名词可以看出,中国当时军力投资主要在海军方面,各种新型舰船和武器开始出现,新的船长称谓也开始出现,如“舰长”等。

从《汉语会话书》中搜集到军事类名词走过120个,我们可以看到,单音节词汇仅有1个,如“枪”;双音节词汇有53个,三音节词汇54个,四音节词汇10个,五音节词汇1个,见表2-2。

表2-2 《汉语会话书》中各音节军事类名词数量与占比

日据时期属于近代和现代之间,我们把近代的军事词语与之对比,可以看到其中的差别,《练兵实纪》是明代军事著作,由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根据李华(2016)的考察,《练兵实纪》里兵器词语共有117个,单音节词汇有14个,如“斧”“叉”“枪”等;双音节词汇有67个,如“钩枪”“飞标”“飞刀”等;三音节词汇有35个,如“牌木棍”“鸭嘴棍”“双头棍”;四音节词汇有7个,如“有刃大棒”“毒虎大砲”等;五音节词汇有1个,如“子药什物车”,见表2-3。

表2-3 《练兵实纪》中各音节兵器词数量与占比

从明代到日据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军事词汇有以下变化。第一,单音节越来越少同;第二,三音节词开始冲击双音节的地位,四音节词汇开始变多;第三,五音节的词无太大变化。从表2-2、表2-3我们也可看出,双音节和三音节依然是军事类词汇的构成主体。

军事词汇之所以有以上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发展分不开,从1568年《练兵实纪》的起笔时间到1910年(《汉语会话书》)正是中国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阶段,中国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动荡和屈辱,频繁的民族战争、对外战争和被迫的对外开放,这些使汉语军事词汇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落后的军事武器以及相对应的军事词汇也大量消亡,这说明当时落后的中国在努力探索救亡图存之道,积极研发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

军事词汇是比较严谨的,这就要求它必须具有单义性,即每个军事词语在刚刚诞生之时的表意是唯一的、清晰准确的,从而减少语义的模糊性和对语境的依赖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歧义现象的发生。但造词语素是有限的,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已完全不能够表达不断增加的军事武器和军事概念,所以只有不断地突破音节的限制才能使创造出的军事词语既能满足表意的单一性和精准性的要求,又能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和词汇量,这也是三音节词开始冲击双音节词地位的原因。

十一 地志类名词

在《汉语会话书》中,表地志类的名词,除了我们今天仍然使用的如朝鲜、中国、俄罗斯、中国江苏、中国上海、中国北京、中国沈阳等地名以外,还保存了中国一些省份的旧名称,以及一些特殊时期的地名。

大洋、东洋、西洋、泰西、满洲国、土国、意国、中华、奉天、新京、郑家屯、宁古塔、四平街、北平、西康、满洲、东三省、盛京、十八省、直隶。

东洋、西洋: 近代出现的“东洋”可能源自日本,日本发明该词主要是用来翻译英文的“Orient”(意为东方),其意义与“西洋”相对,指包括东北亚、东南亚等在内的东方地区。在《汉语会话书》中,“东洋”仅指日本,字面意思是东面的海洋。如《“支那”语集成》中有一个句子就对“东洋”做了注释:“都是东洋的油漆碎货。(东洋日本指称)”西洋泛指西方国家。

泰西: 旧泛指西方国家。出自明末方以智《东西均·所以》:“泰西之推有气映差,今夏则见河汉,冬则收,气浊之也。”

土国、意国: 是土耳其和意大利的首字母加类名“国”形成的。

新京: 新京特别市,即长春,伪满洲国的首都、特别市,伪满洲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伪满洲国的中心地带。

西康: 旧省名。在中国西南部。包括今四川省西部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区。1914年设川边特别区,1928年改为西康省,先设西康建省委员会,1939年将原属四川省的雅安、西昌等县划入正式建制。省会雅安。1950年金沙江以西改设昌都地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省。1956年昌都地区划归西藏。

盛京: 清朝(后金)在1625—1644年的首都,1644—1912年的陪都,即今辽宁省沈阳市。

直隶: 中国旧省名,特指今河北省。

十二 居住类名词

建筑、住宅名称: 皇宫、禁地、衙门、宮殿、学堂、动物园、图书馆、植物园、佛庙、宝塔、牢狱、兵房、营房、庙、教场、房子、屋子。

内部设计: 客厅、饭厅、卧房、厨房、门房、正房、厢房、账房、闺房、套间儿、大门、后门、澡堂、马棚、茅房、茅厕、顶棚、地板、窗户、隔扇、炕、游廊、接待室、楼、楼梯、书房。

外部设计: 影壁、台阶儿、仓库、烟筩、门、门闩、窗户、院子、花园子、篱笆、井、晒台、戏台、柱子、椽木、进路、出路、烟囱。

从《汉语会话书》中所搜集到的建筑、住宅名称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出现了现代教育、现代法律、现代医院和现代政治体制;从住房的词语来看,这是一个充满“京味”的住宅——四合院,所谓四合院,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老北京人称它为四合房,四合院的精髓在于“合”

十三 政府机构类名词

国民政府机关: 政府、主席、内阁、外务省、法政局、审判庭、钦差公馆、领事公馆、养育院、监狱署、巡警局、学堂、考试院、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内政部、外交部、军政部、财政部、交通部、铁道部、工商部、农矿部、教育部、卫生部、参议府。

满洲国机关: 立法院、国务院、法院、监察院、皇帝。

从《满洲语自通》的语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拥有两个政府,一个是合法的国民政府机构,其设立的机构比较完善,各个系统都有相应的机构;而伪满洲政府所设立的机构仅有几个,而且还有皇帝一职,可以看出其特有的政治目的。

十四 娱乐类名词

音乐、风琴、洋琴、浮胡琴、胡琴、口风琴、曼陀林 、笛、喇叭、鼓、锣、电影戏、有声电影、话匣子、唱片、棒球、网球、足球、杓球、篮球、马拉松赛、赛跑、田径场、锦标、台杯赛、赛船、马戏、桶球儿、柯达、麻雀牌。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的娱乐方式除了传统的笛、喇叭、鼓、锣之外,西方的娱乐方式也开始进入中国,比如,电影、唱片、棒球、马拉松赛等,“话匣子”指收音机,虽然也属于生活用品类,但在《汉语会话书》的系列教材里把它归入了娱乐类,因此我们也把它归入娱乐类名词里。

十五 食品类名词

我们从《满洲语自通》里搜集到的食品名词,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人的饮食特别喜欢“红烧” “炒”和“炸”的方式,饮食也有一些海鲜。

红烧海蓼、红烧五丝、红烧鸡丁、红烧香菇、红烧鱼片、红烧鲍鱼、烧样鱼、烧鱼块、烧虾仁、烧蜊黄、烧样鸡、炒蜈鱼、炒鱼片、炒三仙、炒虾仁、烧鸡、炒子鸡、川丸子、川三仙、三鲜汤、三鲜饺子、三仙面、抓炒鱼、炸丸子、炸力脊、炒粉条、炸溜丸、炸溜力脊、炸酱面、清汤海参、清汤千贝、苜蓿干贝、溜鸡片、溜海参、溜虾仁、溜蟹黄、溜黄菜、苜蓿蟹肉、八宝菜、口菜川鹅片、十锦丁、蜜饯莲子、蜜饯白果、山查劳、香蕉劳、搭肉片、芙油鱼片、糖醋肉、葱烧海参、燕窝羹、鱼翅菜、饺子、鸡丝面、馄饨。

十六 疾病类名词

霍乱、痢疾、疝气、疙瘩、疤瘌、疫病、疥疮、疣赘、疳疮、痣、痘症、麻子、麻症、痰症、疟病、痨症、癎症、癞疮、瘫疯、风湿、恶心、泻肚、冻疮、瞎子、青眼睛、聋子、哑巴、结巴、瘤子、缺唇儿、驼背(罗锅)、瘤(瘸)子、汗疹、汗斑、禿子、槽鼻子、褟鼻子、齁鼻子、残废、脓血。

十七 矿物类名词

五金、十足金、金刚石、珊瑚、琥珀、玛瑙、珍珠、宝玉、宝石、玻璃、金银、铜、铁、白铜、锡、金(银)、铅、水银、黑铅、钢铁、黄铜、紫铜、吸铁石、硫磺、水晶、大理石、云石、真珠。

十八 器物、用品类名词

家具类: 家伙、桌子、椅子、凳子、脚搭子、席、地毯、帐子、帘子、洋炉子、烟筒、火盆(炉子)、火筷子、铲子、饭锅、簸箕、水缸、茶壶、铜吊子、酒瓶、吊桶、盘子、饭碗、海碗、七星罐儿、碟子、筷子、匙子、杓子、刀子、菜刀、橔子、小刀、磨刀石、脸盆、扫帚、剪子、搌布、撢子、刷子、拢子、镜子、锁、钥匙、牙签儿、刷牙子、匣子、尺头、秤子、斗、激筒、定南针、寒暑表、洋火(自来火)、电灯(电气灯)、洋灯、蜡灯、灯笼、灯火、蜡、电扇。

文具类: 砚台、砚盒、墨、墨盒儿、砚水盒、纸、笔、钢笔、铅笔、笔、格儿纸、八行纸(信纸)、印色、圆书、洋墨水、墨水瓶、笔记簿、信封儿、糡子 、火漆、信票、印花纸、明信片、电报单、算盘、活动铅笔。

十九 方位名词

傍面、正面、右翼、左翼、前卫、东、西、南、北、左、右、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前头、后头、上、中、下、傍边、这边儿、那边儿、嘎拉儿、正中间、正对面、斜对面、南边儿、北边儿、里头。 arFDNH+F/YARcZRiEaOjJZ6eyOne43aIV3VW2HhZ9I/lBCimP4K6g2nSyRJ2rt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